最新於海河觀後感
2023-08-04 02:44:03 1
範文一:社區幹部學習於海河事跡有感
於海河,是黑龍江寶清縣的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就是這麼一名普通幹部,他視黨和人民事業為生命,把黨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事農業農村工作23年,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為農民群眾謀發展上,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幹部。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感人篇章,他用生命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採。
作為一名社區幹部,要以於海洋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他心繫群眾、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學習他求真務實、敢於擔當的實幹精神;學習他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崇高品質,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更好地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要向於海河同志那樣,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牢固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無限忠誠,用自己的奉獻展示共產黨員的偉大信仰。
作為一名社區幹部,要學習於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境界。於海河同志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農村工作,他在艱苦的環境下始終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帶領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農業事業,於海河同志把自己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高風亮節。我作為一名社區幹部在今後的工作中把為轄區居民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為人民服務做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和奮鬥目標,始終以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實幹精神,為居民做好事,辦實事。
作為一名社區幹部,要學習於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情懷。於海河同志為人民服務意識極強,時刻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是百姓眼中難得的「好官」。在今年社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自己要像於海河同志那樣,真正的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深入居民群眾家中,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體現出黨員領導幹部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公僕本色。
作為一名社區幹部,要學習於海河經得住誘惑,耐得住清貧,管得住小節,堅持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秉公辦事、嚴於律己,從不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和家人謀求私利。於海河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懇懇辦事,全心全意為民,以實際行動樹立了黨員領導幹部清正廉潔的先進形象,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通過學習於海河的先進事跡,更加牢固地樹立了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加激勵了自己積極投身於嫩江快發展、大發展的偉大進程中,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永遠把居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置,為建設富裕、秀美、文明、和諧的新嫩江貢獻自己的力量。
範文二:法院學習於海河事跡觀後感
將生命的句點畫在了工作資料堆疊的病房裡,以畢生的心血澆灌出一片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用高尚的情懷譜寫成一曲忠誠為民的公僕之歌,於海河同志的離世讓深受其幫助的農民群眾錐心痛徹,他的事跡讓每一位聽聞者為之動容。
為了勸說富山鄉天山參場村民交出開荒的自留地,以便重新發包,利用發包費用興建學校、發展教育,他一家一家推心置腹的談,嘴角爛了,嗓子啞了,甚至受到個別不理解村民的謾罵和撕扯,仍然一邊重申政策,一邊丈量土地,最終是他的執著感化了大家;2003年,在七星泡鎮這樣一個全縣經濟最差,債務最多,群體性上訪事件層出不窮的地方,他僅利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將七星泡鎮各項工作考核從以往的全縣末位躍至全縣前茅,信訪工作更是破天荒的從全縣倒數第一升為排名第二,由此留下了上訪就找於海河的美名,這期間付出的辛苦又有誰能知曉;在他任縣農業局局長的第二年,發生了42戶農民購買假種蒙受損失的案件,面對一百個不認帳的種子營銷店老闆,他帶著農民打官司,多次往返於哈爾濱和寶清之間,聘請資深律師為農民代理訴訟,邀請東北農業大學的專家進行司法鑑定,當124萬元補償款發放到42戶農民手中時,他的腿已經挪不動了……這樣的事例在於海河的一生中舉不勝舉,這些看似平凡的事跡中無處不彰顯著於海河對農民群眾深沉的愛,他以農民的兒子自居,總是出現在矛盾最尖銳的地方,總是用盡全部的智慧和真誠去化解難題,撫慰民心。他清貧了一輩子,為深愛的農業事業奉獻了一輩子,不為榮耀,只為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能夠發展的更好,多麼樸實。
就在全省、甚至全國廣泛掀起學習於海河熱潮的形勢下,作為一名審判一線的人民法官,我的思想也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以往工作疲憊、困惑中,我曾經問過自己,究竟適不適合這個職業,到底我在追求些什麼?經常早出晚歸甚至回到家中都要伏案疾書很辛苦,看到案頭一疊疊有增無減的卷宗會莫名的皺起眉頭,面對形形色色的當事人和從未涉獵過的疑難案件會不知所措,但是當我漸漸轉換視角看到矛盾激烈的當事人因我的公正裁決而握手言和,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因追索到勞動報酬而投出信任的目光,傷者病者因賠償款的及時給付而得到救助,瀕臨破碎的家庭因我的勸導而重歸於好時,我開始發覺自己內心那片前所未有的安寧。我想這便是民事審判工作的魅力所在,也終於找到了自己探尋已久的答案。我以於海河的事跡勉勵自己,更加熱愛審判事業,真誠對待工作中遇到的人與事,不允許自己用審判生涯中百分之一的錯誤對當事人的一生造成百分之百的傷害,踏著於海河走過的路,以夯實的知識積累作為工作強有力的支撐,將學到的先人的教誨付諸實踐,靠時時反省來保證高尚的人格,確立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在遇到考驗時敢於面對,不斷追求自我超越,踏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辱光榮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