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向壓力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18:11:11 3
專利名稱:一種雙向壓力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型煤製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於各種煤料的雙向壓力成型機。
背景技術:
成型機是型煤成型工藝的關鍵設備,其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型煤的成型質量。 成型機有多種機型,早期技術中的成型機大都是從單方向上對煤料進行施壓,但是這種單向施壓會使得煤料的受力沿著施壓方向遞減,由此導致了製得的型煤存在整體密度不均的問題。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文獻CN1039754A中提供了一種能夠雙向施壓的壓力成型機,該成型機除了具有油缸1、橫梁2、側壁3、底座4、壓模5和模框6外,還具有頂模7,上限位銷8、下限位銷9和彈簧10。該雙向液壓成型機的工作過程為壓模5向下運動,對模框內的散料先從上方進行施壓,當壓模5的前部全部進入到模框6內,後部與模框6接觸時,壓模5的前部全部進入到模框6內,後部與模框6接觸時,壓模5對散料的施壓停止,同時模框6在壓模5的推動作用下隨著壓模5 —起向下運動,由於頂模7固定在底座4的上方是不動的,因此隨著壓模5和模框6的向下運動,頂模7就會從下方對模框6內散料施加壓力,直至模框6與下限位銷9接觸為止。由於該雙向壓力成型機能夠從上、下兩個方向分別對裝在模框內的散料進行施壓,從而解決了已有的壓力成型機只從單方面進行施壓造成的散料受力不均的問題。然而,上述雙向液壓成型機在工作時,由於所述下限位銷的限制,使得所述散料的壓縮行程受到了限制,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不同散煤料在製成型煤的過程中所需的壓縮率是不同的,因此上述現有技術中的雙向壓力成型機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煤料。
此外,上述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機由於沒有排氣裝置,在製備型煤的過程中由於氣體無法溢出,會在所述型煤中產生夾氣層,夾氣層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所述型煤的強度。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雙向壓力成型機由於壓縮行程的限制,不能適用於所有煤料,且沒有排氣裝置,在製備型煤的過程中由於氣體無法溢出,會在所述型煤中產生夾氣層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用於各種煤料、且設置有排氣裝置的雙向壓力成型機。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向壓力成型機,包括兩個側壁,在兩個側壁之間設置有模框,在所述模框上成型有一個或多個垂直通道;
在每個所述垂直通道的正上方設置有上錘頭,在所述通道的底端設置有下錘頭; 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和第二動力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每個所述上錘頭連接;所述第二動力機構與每個所述下錘頭連接。在所述兩個側壁的頂部連接設置有聯接梁。所述上錘頭通過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與所述聯接梁連接。
在所述聯接梁上固定設置有對所述上錘頭在水平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套。所述第一動力機構和所述第二動力機構為油缸。在每個所述通道的側壁上設置有模套,所述模套上設置有連通所述通道內部的導氣通孔,在所述模框上設置有貫通所述模框外表面的排氣槽,所述排氣槽與所述導氣通孔相連接。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與所述兩個側壁連接的第二側壁;
在所述垂直通道的頂端設置有與每個垂直通道相連通的加料通道,在所述第二側壁上與所述加料通道嵌套設置有加料機構。在所述加料機構的上方連接設置有加料鬥; 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設置在所述聯接梁的頂部。所述兩個側壁的底端連接設置有底座,所述第一動力機構嵌入所述底座設置。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的優點在於
(1)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在所述聯接梁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所述上錘頭相連;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包括與所述下錘頭連接的第二動力機構。在實際使用時,上錘頭和所述下錘頭同時對所述煤料施加壓力,保證所述煤料壓製成的型煤密度均勻。通過控制所述第一、第二動力機構,本發明所述的上錘頭和所述下錘頭的行程可根據煤料的需要進行調節,因此可適用於任意一種煤料。(2)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所述上錘頭通過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與所述聯接梁連接。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機當壓縮過程結束後,給壓裝置抬起時由於所述型煤的受力瞬間歸0,會使所述型煤產生嚴重的塑性回彈現象。本發明通過設置所述上錘頭通過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與所述聯接梁連接,當上錘頭收回的過程中,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會阻止所述上錘頭上升,從而使得所述型煤的受力變化較為緩慢,有效避免了型煤產生嚴重塑性回彈的問題。(3)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在所述聯接梁上固定設置有對所述上錘頭在垂直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套。在實際使用時,所述上錘頭可嵌套於所述模套內部,從而避免了所述上錘頭在行進過程中發生偏移。(4)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在相鄰兩個通道之間的模框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相鄰通道的導氣通孔以及貫通所述模框外表面的排氣槽,所述排氣槽與所述導氣通孔相連接。本發明通過設置導氣通孔和排氣槽,在壓制型煤的過程中,散煤料中的氣體能夠通過導氣通孔和排氣槽排出,有效避免了型煤中出現夾氣層的情況。(5)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在所述兩個側壁的一側連接設置有第二側壁; 在所述通道的頂端設置有與各個通道相連通的加料通道,在所述第二側壁上與所述加料通道連接設置有加料機構。在實際使用時,可通過所述加料裝置對所述成型機進行給料,從而大大提高了所述型煤機的生產效率。(6)本發明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所述兩個側壁的底端連接設置有底座,所述第二動力機構嵌入所述底座設置。通過這種設置方式,減少了成型機的冗餘設備,使所述成型機的外觀更加簡潔。
4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所示是現有技術中的壓力成型機的結構圖; 圖2所示是本發明所述成型機的結構圖; 圖3所示是本發明所述成型機的可變換方式的結構圖; 圖4所示是本發明所述成型機的又一可變換方式的結構圖; 圖5所示是本發明所述的設置有排氣槽與導氣通孔的模框和模套的主視圖; 圖6所示是本發明所述的設置有排氣槽與導氣通孔的模框和模套的俯視圖; 圖7所示是本發明所述設置有加料鬥和加料機構的成型機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油缸;2-橫梁;3-側壁;4-底座;5-壓模;6-模框;7-頂模;8-上限位銷;9-下限位銷;10-彈簧;11-側壁;12-模框;13-垂直通道;14-上錘頭;15-下錘頭;16-第一動力機構;17-第二動力機構;18-聯接梁;19-彈簧;20-限位套;21-模套;22-導氣通孔;23-排氣槽;24-第二側壁;25-加料通道;26-加料機構;27-加料鬥;28-底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如圖2所示,包括兩個側壁11,在兩個側壁11之間設置有模框12,在所述模框12上成型有多個垂直通道13 ;在每個所述垂直通道13的正上方設置有上錘頭14,在所述垂直通道13的底端設置有下錘頭15 ;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與每個所述上錘頭14連接;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與每個所述下錘頭15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為油缸,作為可選擇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也可選擇諸如電機等其他動力機構。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兩個側壁11的頂部連接設置有聯接梁18 ;所述第一動力機構 16設置在所述聯接梁18上。作為可選擇的實施方式,也可以不設聯接梁18,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也可設置在其它任意適宜的位置。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的工作過程為
向所述垂直通道13中放入煤料,所述煤料堆積在所述下錘頭15上,首先開啟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帶動所述上錘頭14至所述通道的上邊緣,然後同時開啟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 和第二動力機構17,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帶動所述上錘頭14下移,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 帶動所述下錘頭15上移,對所述煤料進行雙向擠壓,擠壓結束後,通過所述第一動力機構 16控制所述上錘頭14上移復位,同時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控制所述下錘頭15下移復位, 即製得密度均勻的型煤。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如圖3所示,包括兩個側壁11,所述兩個側壁11 的底端連接設置有底座觀,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嵌入所述底座觀設置,在所述兩個側壁 11的頂端連接設置有聯接梁18 ;
在兩個側壁11之間設置有模框12,在所述模框12上成型有多個垂直通道13,在每個所述垂直通道13的內壁上設置有模套21,所述模套21上設置有連通所述通道內部的導氣通孔22,在所述模框上設置有貫通所述模框外表面的排氣槽23,所述排氣槽23與所述導氣通孔22相連接。所述通道的正上方設置有上錘頭14,在所述通道的底部設置有下錘頭15, 所述排氣槽23與所述導氣通孔22的示意圖如圖4和圖5所示;
在所述聯接梁18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16,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與所述上錘頭 14相連;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包括與所述下錘頭15連接的第二動力機構17。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為油缸。本實施例中所述上錘頭14通過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與所述聯接梁18連接;在所述聯接梁18上固定設置有對所述上錘頭14在垂直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套20。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的工作過程為
向所述垂直通道13中放入煤料,所述煤料堆積在所述下錘頭15上,首先開啟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帶動所述上錘頭14至所述通道的上邊緣,本實施例中初始狀態下所述上錘頭 14的上部位於所述限位套20中,從而避免了所述上錘頭在行進過程中發生偏移。;
然後同時開啟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帶動所述上錘頭14下移,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帶動所述下錘頭15上移,對所述煤料進行雙向擠壓,在擠壓過程中,散煤料中的氣體通過導氣通孔22和所述排氣槽23排出,擠壓結束後,通過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控制所述上錘頭14上移復位,同時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控制所述下錘頭15下移復位,即得到密度均勻的型煤,此時由於所述上錘頭14與所述聯接梁18之間設置有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因此當上錘頭14收回的過程中,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 會阻止所述上錘頭14上升,從而使得所述型煤的受力變化較為緩慢,有效避免了型煤產生嚴重塑性回彈的問題。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如圖6所示,包括兩個側壁11,在所述兩個側壁11 的頂端連接設置有聯接梁18 ;在所述兩個側壁11的底端還連接設置有底座觀,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嵌入所述底座觀設置。在兩個側壁11之間設置有模框12,在所述模框12上成型有多個垂直通道13,在在相鄰兩個垂直通道13之間的模框12上設置有連通所述相鄰垂直通道13的導氣通孔22 以及貫通所述模框12外表面的排氣槽23,所述排氣槽23與所述導氣通孔22相連接。所述通道的正上方設置有上錘頭14,在所述通道的底部設置有下錘頭15,所述排氣槽23與所述導氣通孔22的示意圖如圖4和圖5所示;
在所述聯接梁18的頂部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16,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與所述上錘頭 14相連;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包括與所述下錘頭15連接的第二動力機構17。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為油缸;
本實施例中所述上錘頭14通過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與所述聯接梁18連接;在所述聯接梁18上固定設置有對所述上錘頭14在垂直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套20。本實施例中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與所述兩個側壁11連接的第二側壁 24 ;在所述通道的頂端設置有與各個垂直通道13相連通的加料通道25,在所述第二側壁M 上與所述加料通道25嵌套設置有加料機構26。在所述加料機構沈的上方連接設置有加料鬥27,所述設置有加料鬥和加料機構的成型機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的工作過程為
將煤料通過所述加料鬥27送入所述加料機構沈,開啟所述加料機構沈將所述煤料送入所述垂直通道13中,所述煤料堆積在所述下錘頭15上,首先開啟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 帶動所述上錘頭14至所述通道的上邊緣,本實施例中初始狀態下所述上錘頭14的上部位於所述限位套20中。然後同時開啟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帶動所述上錘頭14下移,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帶動所述下錘頭15上移,對所述煤料進行雙向擠壓,在擠壓過程中,散煤料中的氣體通過導氣通孔22和所述排氣槽23排出,擠壓結束後,通過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控制所述上錘頭14上移復位,同時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控制所述下錘頭15下移復位,即得到密度均勻的型煤,此時由於所述上錘頭14與所述聯接梁 18之間設置有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因此當上錘頭14收回的過程中,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會阻止所述上錘頭14上升,從而使得所述型煤的受力變化較為緩慢,有效避免了型煤產生嚴重塑性回彈的問題。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向壓力成型機,包括兩個側壁(11),其特徵在於,在兩個側壁(11)之間設置有模框(12),在所述模框上成型有一個或多個垂直通道 (13);在每個所述垂直通道(13)的正上方設置有上錘頭(14),在所述通道的底端設置有下錘頭(15);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16)和第二動力機構(17),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與每個所述上錘頭(14)連接;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與每個所述下錘頭(15)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兩個側壁的頂部連接設置有聯接梁(1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錘頭(14)通過處於壓縮狀態的彈簧(19)與所述聯接梁(18)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聯接梁(18)上固定設置有對所述上錘頭(14 )在水平方向上進行限位的限位套(20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和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為油缸。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在每個所述垂直通道(13)的內壁上設置有模套(21),所述模套(21)上設置有連通所述通道內部的導氣通孔 (22),在所述模框上設置有貫通所述模框外表面的排氣槽(23),所述排氣槽(23)與所述導氣通孔(22)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與所述兩個側壁連接的第二側壁(24);在所述垂直通道的頂端設置有與每個垂直通道(13)相連通的加料通道(25),在所述第二側壁(24 )上與所述加料通道(25 )嵌套設置有加料機構(26 )。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加料機構(26) 的上方連接設置有加料鬥(27);所述第一動力機構(16)設置在所述聯接梁(18)的頂部。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雙向壓力成型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側壁的底端連接設置有底座(28 ),所述第二動力機構(17)嵌入所述底座(28 )設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向壓力成型機,包括兩個側壁,在兩個側壁之間設置有模框,在所述模框上成型有一個或多個垂直通道;在每個所述垂直通道的正上方設置有上錘頭,在所述通道的底端設置有下錘頭;所述雙向壓力成型機還設置有第一動力機構和第二動力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與每個所述上錘頭連接;所述第二動力機構與每個所述下錘頭連接。本發明所述的上錘頭和所述下錘頭的行程可根據煤料的需要進行調節,因此可適用於任意一種煤料。
文檔編號B30B15/02GK102285138SQ20111021582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9日
發明者汪從軍 申請人:貴州桑立潔淨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