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冷臥式櫃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17:26:56 2

本發明涉及製冷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風冷臥式櫃。
背景技術:
目前,製冷設備(冰箱、冷櫃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電器,而冷櫃分為臥式冷櫃和立式冷櫃,臥式冷櫃因其儲物量大被廣泛的使用。常規的臥式冷櫃通常採用直冷的方式進行製冷,但在使用過程中,箱體內容易結霜,為了減少箱體內部結霜,採用風冷的臥式冷櫃被逐漸推廣。中國專利號201520524111.2和201520611759.3分別公開了採用風冷的臥式冷櫃,通過設置出風口和迴風口,實現臥式冷櫃風冷式製冷。但是,由於臥式冷櫃的櫃體內部容積較大,儲藏的物品堆積在冷櫃內部,冷氣在櫃體內不能夠順暢的循環,並且,不同區域的冷量分配也不均衡,導致製冷效果較差。如何設計一種冷量分配均勻且製冷效果好的我是風冷冷櫃是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冷臥式櫃,實現冷櫃的冷量分配均勻並提高製冷效果。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風冷臥式櫃,包括臥式櫃體和門體,所述臥式櫃體上設置有蒸發腔體,所述蒸發腔體中設置有蒸發器,所述臥式櫃體的一端部設置有端部出風道,所述臥式櫃體的兩側壁分別設置有側部出風道,所述臥式櫃體的底部設置迴風道,所述端部出風道和所述側部出風道分別連通所述蒸發腔體的排風口,所述迴風道連通所述蒸發腔體的進風口;所述側部出風道的出風口出風方向與所述端部出風道的出風口出風方向交錯設置,所述迴風道的出風口上設置有擱物架。
進一步的,所述擱物架為凸起結構,所述擱物架包括環形支架和遮蓋在所述環形支架上部的載物格柵,所述環形支架固定在所述臥式櫃體的底部並圍繞在所述迴風道的出風口的外圍。
進一步的,所述環形支架的上部形成鏤空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臥式櫃體的底部設置多條並排設置的迴風道,每條所述迴風道的迴風口的尺寸沿氣流流動方向逐漸變小。
進一步的,所述端部出風道和所述側部出風道分別通過重力風簾組件與所述蒸發腔體的排風口連接;所述重力風簾組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一風簾,所述第一框架中形成第一風口,所述第一風簾的上部設置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第一框架中,所述第一風簾用於遮擋所述第一風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安裝在對應的所述端部出風道和所述側部出風道中,或者,所述第一框架安裝在所述蒸發腔體的排風口中。
進一步的,所述側部出風道沿其延伸方向布置有多個出風口,每個所述側部出風道的出風口中設置有磁控風簾組件,所述磁控風簾組件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二風簾,所述第二框架中形成第二風口,所述第二風簾的上部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第二框架中,所述第二風簾用於遮擋所述第二風口,所述第二風簾的下部設置有永磁體,所述第二框架設置有用於與所述永磁體配合的電磁體。
進一步的,所述臥式櫃體中沿所述側部出風道延伸方向布置有多個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對應位置處的所述磁控風簾組件的所述電磁體聯動。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圍繞所述第二風口的外圍形成有用於定位所述第二風簾的臺階面,所述電磁體嵌在所述臺階面中。
進一步的,所述側部出風道的出風口的尺寸沿氣流流動方向逐漸增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在臥式櫃體的兩側壁分別設置有側部出風道,並在臥式櫃體的一端部設置端部出風道,側部出風道的出風方向與端部出風道的出風方向交錯設置,利用端部出風道吹出的冷氣能夠覆蓋整個臥式櫃體的橫截面,並利用冷氣下沉的原理能夠使得冷量向下沉降,與此同時,側部出風道吹出的冷氣能夠使得臥式櫃體內的氣流形成渦流,從而可以保證臥式櫃體的縱截面上冷量分布均衡,在配合底部迴風道,實現臥式櫃體內的空氣循環流動,使得臥式櫃體內的溫度分布均勻,實現冷櫃的冷量分配均勻並提高製冷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風冷臥式櫃實施例的剖視圖一;
圖2為本發明風冷臥式櫃實施例的剖視圖二;
圖3為本發明風冷臥式櫃實施例中擱物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風冷臥式櫃實施例中重力風簾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b-b向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風冷臥式櫃實施例中磁控風簾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c-c向剖視圖;
圖8為圖7中d區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風冷臥式櫃,包括臥式櫃體1和門體2,所述臥式櫃體1上設置有蒸發腔體,所述蒸發腔體中設置有風機4和蒸發器3,所述臥式櫃體1的一端部設置有端部出風道11,所述臥式櫃體1的兩側壁分別設置有側部出風道12,所述臥式櫃體的底部設置迴風道13,所述端部出風道11和所述側部出風道12分別連通所述蒸發腔體的排風口,所述迴風道13連通所述蒸發腔體的進風口;所述側部出風道12的出風口出風方向與所述端部出風道11的出風口出風方向交錯設置,所述迴風道13的出風口上設置有擱物架14。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風冷臥式櫃在臥式櫃體1的一端部設置端部出風道11,並在兩側壁設置側部出風道12,從而實現三面送風,其中,端部出風道11的出風方向朝向臥式櫃體1的另一端部,從而使得從端部出風道11出風口輸出的冷風能夠覆蓋臥式櫃體1的整個橫截面,而側部出風道12的出風方向與端部出風道11的出風方向交錯設置,在側部出風道12輸出的風對端部出風道11輸出的風進行衝擊,從而在臥式櫃體1的內部形成渦旋氣流,渦旋氣流能夠保證臥式櫃體1縱截面保持冷量分布均勻,從而整體上使得臥式櫃體1內的溫度保持均勻以提高製冷效果。其中,迴風道13上的擱物架14相對應臥式櫃體1的底面凸起,擱物架14一方面能夠承載儲藏的物品,另一方面用於迴風道13迴風;優選的,所述擱物架14為凸起結構,所述擱物架14包括環形支架141和遮蓋在所述環形支架141上部的載物格柵142,所述環形支架141固定在所述臥式櫃體1的底部並圍繞在所述迴風道13的出風口的外圍,所述環形支架141的上部形成鏤空結構143,擱物架14在承載起物品的同時,通過載物格柵142和鏤空結構143均能夠實現迴風,確保臥式櫃體1底部氣流順暢流動;而所述臥式櫃體1的底部設置多條並排設置的迴風道13,每條所述迴風道13的迴風口的尺寸沿氣流流動方向逐漸變小,以進一步的提高冷量的分布均勻性。另外,所述端部出風道11和所述側部出風道12位於所述臥式櫃體1的櫃口下方,利用冷空氣自然下沉的原理,從端部出風道11和所述側部出風道12輸出的冷氣經熱交換下沉後從下部的迴風道13重新進入到蒸發腔體中。而側部出風道12沿其內部氣流流動方向,側部出風道12的出風口的尺寸逐漸增大,而迴風道13設置有多個迴風口,多個所述迴風口的尺寸由中間向兩側逐漸變大,以保證兩側風循環,提高溫度均勻性。
進一步的,如圖4和圖5所示,端部出風道11和所述側部出風道12分別通過重力風簾組件5與所述蒸發腔體的排風口連接;所述重力風簾組件5包括第一框架51和第一風簾52,所述第一框架51中形成第一風口511,所述第一風簾52的上部設置有第一轉軸521,所述第一轉軸521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第一框架51中,所述第一風簾52用於遮擋所述第一風口511。具體的,在正常製冷過程中,風機4產生的氣流將克服第一風簾52的重量,吹開第一風簾52實現送風。而在蒸發器3進行化霜過程中,風機4停止運行,在重力作用下,第一風簾52將遮蓋住第一風口511,從而避免蒸發器3化霜產生的熱量通過出風道進入到臥式櫃體1內,避免化霜過程中臥式櫃體1內溫度波動過大,更有效的提高製冷效果,同時,也可以減少冷量損失以降低能耗。而第一框架51安裝在對應的所述端部出風道11和所述側部出風道12中,或者,所述第一框架51安裝在所述蒸發腔體的排風口中。第一框架51可以為獨立的結構件,也可以與對應的端部出風道11和所述側部出風道12構成一整體結構件。
更進一步的,如圖6-圖8所示,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冷量分布均勻性,所述側部出風道12沿其延伸方向布置有多個出風口,每個所述側部出風道12的出風口中設置有磁控風簾組件6,所述磁控風簾組件6包括第二框架61和第二風簾62,所述第二框架61中形成第二風口611,所述第二風簾62的上部設置有第二轉軸621,所述第二轉軸621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第二框架62中,所述第二風簾62用於遮擋所述第二風口611,所述第二風簾62的下部設置有永磁體63,所述第二框架61設置有用於與所述永磁體63配合的電磁體64。具體的,磁控風簾組件6的結構形式類似與重力風簾組件5區別在於採用永磁體63和電磁體64配合實現電控第二風簾62的開關,以及第二風簾62的開啟角度,其中,所述臥式櫃體1中沿所述側部出風道12延伸方向布置有多個溫度傳感器(未圖示),所述溫度傳感器與對應位置處的所述磁控風簾組件6的所述電磁體64聯動,具體的,不同位置處的溫度傳感器至少與對應位置處的一個磁控風簾組件6聯動,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高於設定值時,則電磁體64對永磁體63施加排斥力,從而增大第二風簾62的開啟角度;反之,電磁體64對永磁體63施加較小的排斥力或施加吸引力,使得第二風簾62的開啟角度變小甚至關閉第二風簾62。而為了便於安裝永磁體63和電磁體64,所述第二框架61圍繞所述第二風口611的外圍形成有用於定位所述第二風簾62的臺階面612,所述電磁體64嵌在所述臺階面612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在臥式櫃體的兩側壁分別設置有側部出風道,並在臥式櫃體的一端部設置端部出風道,側部出風道的出風方向與端部出風道的出風方向交錯設置,利用端部出風道吹出的冷氣能夠覆蓋整個臥式櫃體的橫截面,並利用冷氣下沉的原理能夠使得冷量向下沉降,與此同時,側部出風道吹出的冷氣能夠使得臥式櫃體內的氣流形成渦流,從而可以保證臥式櫃體的縱截面上冷量分布均衡,在配合底部迴風道,實現臥式櫃體內的空氣循環流動,使得臥式櫃體內的溫度分布均勻,實現冷櫃的冷量分配均勻並提高製冷效果。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