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06:56:46 1
專利名稱: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戶外防護設施。
背景技術:
人們在室外布置如防盜網、花架、曬衣架、樓梯扶手、花園柵欄等都利用了金屬管,這種由多根金屬管相互焊接製成的格柵給人們帶來各自的使用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能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充分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太陽能,實現多功能的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
本實用新型包括若干金屬管,金屬管呈格柵狀布置,金屬管之間相互連通,在金屬管外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且金屬管還設有可與傳熱、儲熱系統連接的接口。
使用時在金屬管內和傳熱、儲熱系統內充以傳熱介質,在金屬管表面設置的太陽能吸熱層,可將太陽光能轉換為熱能,由金屬管外表層傳導至金屬管內層,並經傳熱介質將儲熱系統內的介質升溫,可為人們提供熱水,也可為人們供暖。本實用新型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產品的多功能性,充分利用太陽能為人們所用。
為了防止金屬管內的介質熱量向外傳遞,在金屬管外設置至少部分透明的管狀保溫層,保溫層與金屬管之間設密封的空氣層,以加強保溫。
可在每一金屬管外相應部位設透明管狀保溫層;也可將若干金屬管組成一組,每一組金屬管布置在同一個扁形的管狀保溫層內,即在若干金屬管外形成一個共用透明保溫層,其保溫性更好,從外形上整體性更強。
本實用新型的管狀保溫層可以是斷面呈環狀的透明保溫體,也可以是沿縱向分為兩半的結構,一半為透明保溫體,另一半為非透明保溫體,透明保溫體與非透明保溫體密封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可在管狀保溫層的內表面局部弧段上設置金屬反光膜。通過金屬反射膜將進入透明外管中的陽光會聚反射至金屬管的外壁,增加了有效採光面積,在金屬管相同直徑,甚至更小直徑和相同光照強度條件下,能使傳熱介質得到更高的輸出溫度。可以於透明保溫體的相應部位的內表面局部弧段上設置金屬反射膜,也可以在採用非透明保溫體的內表面設置金屬反射膜。
為提高保溫隔熱效果,透明保溫體包括一層透明板和呈條狀或網格狀的透明牆體,該透明牆體連接在靠近金屬管一側的透明板上;透明牆體的條狀為直線條狀或曲線條狀;透明牆體的網格呈正六邊形或矩形或菱形或三角形;透明保溫體包括至少兩層透明板,在相鄰透明板之間連接呈條狀的、可將兩層透明板之間的空間分隔成一個個條狀小空腔的透明牆體;在最靠近金屬管的透明板的外表面還連接另一組呈條狀的透明牆體,所述條狀為直線條或曲線條。當熱量向外散發時,對流的空氣通過透明牆體給予減速,使對流速度減慢,而達到保溫的效果。
所述保溫層為透明材料製成的呈板狀的泡沫體。泡沫體中無數微細小空腔使保溫隔熱效果進一步提高。
本實用新型在金屬管與保溫層之間設置金屬翅片,金屬翅片的一側連接在金屬管的外表面,金屬翅片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可以增大吸熱面積,還可以確保產品具有一定的剛性。
金屬翅片可以為沿金屬管軸向布置的矩形面,也可以為沿金屬管軸向布置的圓環片,也可以為布置在金屬管外側的螺旋體,還可以呈圓筒形,通過其內側的連接筋與金屬直通管連接。
為防止金屬翅片與透明保溫層接觸,使金屬直通內管的熱量直接傳導至透明保溫層,於金屬翅片與透明保溫層之間設置高熱阻材料隔離體。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一種A-A斷面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另一種A-A斷面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的第三種A-A斷面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1的第四種A-A斷面放大示意圖;圖6為透明保溫層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7為透明保溫層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8為透明保溫層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圖9為透明保溫層的一種平面圖;圖10為透明保溫層的第二種平面圖;圖11為透明保溫層的第三種平面圖;圖12為透明保溫層的第四種平面圖;圖13為透明保溫層的第五種平面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金屬管、2-1透明保溫體、2-2非透明保溫體、3接口、4連接筋、5隔離體、6金屬反射膜、7翅片。
具體實施例格柵由若干根金屬管1組成,金屬管1外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太陽能吸熱層可選用太陽能選擇性吸熱膜,也可選用如油漆等的深色塗料,還可以選用陽極氧化深色膜層,等等。金屬管1之間相互連通,在一個金屬管1的一個端部設有接口3,該接口3可與傳熱、儲熱系統連接。如格柵由較多根金屬管1組成,可以在上、下兩端各設有一個以上接口3。
如圖2所示,金屬管1外同心設置斷面呈圓環形的圓管狀透明保溫體2-1,在金屬管1外連接散射狀布置的金屬翅片7,在金屬管1和金屬翅片7外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在翅片7遠離金屬管1的自由端部連接高熱阻材料製成的隔離體5。同時,還可在透明保溫體2-1內表面的一個弧形段上鍍上金屬反射膜6。翅片還可以為螺旋體或圓環片,沿金屬管1的軸向布置。
圖3中,金屬管1外同心設置透明保溫體2-1,在金屬管1和透明保溫體2-1間同心設置斷面呈圓形的圓筒形金屬翅片7,在金屬翅片7的外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在金屬翅片7的外表面均布由高熱阻材料製成的隔離體5,金屬翅片7通過若干連接筋4連接在金屬管1外。
透明保溫體2-1可由透明材料製成的呈板狀的泡沫體。
圖4中,管狀保溫層沿縱向分為兩半,一半為透明保溫體2-1,另一半為非透明保溫體2-2,兩者密封對接固定,在非透明保溫體2-2的內表面鍍上金屬反射膜6。
圖5中,金屬翅片7呈圓環片狀或螺旋體狀,沿金屬管軸向布置。
圖6為透明保溫體2-1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它由一層透明板2-1-1和呈條狀的透明牆體2-1-2組成,透明牆體2-1-2連接在透明板2-1-1的一側面,安裝時,將設有透明牆體2-1-2的一面朝向金屬管1。
透明保溫體2-1也可如圖7所示,在兩層透明板2-1-1間連接呈條狀的、可將兩層透明板2-1-1之間的空間分隔成一個個條狀小空腔的透明牆體2-1-2。也可由多層透明板2-1-1組成,在相鄰平面層間連接條狀牆體2-1-2。
透明保溫體2-1還可如圖8所示,在兩層透明板2-1-1間連接條狀牆體2-1-2,在一個透明板2-1-2的外側還連續第二組條狀牆體2-1-2,安裝時,將該設有第二組條狀牆體2-1-2的面朝向金屬管1。
透明保溫體2-1的透明牆體2-1-2可以是如圖9所示的呈交叉狀的矩形網格、如圖10所示的呈三角形的網格、如圖11所示的正六邊形網格、如圖12所示的直線形、如13所示的波浪形。
圖14中,在左側和上、下金屬管1外各設置一個由透明保溫體2-1製成的全透明保溫層,右側的兩根金屬管1外設置一個共用的由透明保溫體2-1製成的全透明保溫層。
還可根據設計的金屬格柵的造型,組合不同形式的由透明保溫體構成的透明管狀保溫層,或由一半為透明保溫體、另一半為非透明保溫體組成的部分透明管狀保溫層,可在一根金屬管1外設獨立的管狀保溫層,也可將多根金屬管1組合成一組,在每一組外設置一個共用的扁管狀保溫層。
金屬格柵可由多根金屬管組合形成,可布置在一個平面內,或分別布置在多個平面內,或布置成曲面。
權利要求1.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包括若干金屬管,其特徵在於金屬管呈格柵狀布置,金屬管之間相互連通,在金屬管外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且金屬管還設有可與傳熱、儲熱系統連接的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在金屬管外設置至少部分透明的管狀保溫層,保溫層與金屬管之間設密封的空氣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若干金屬管為一組,每一組金屬管布置在同一個管狀保溫層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保溫層為斷面呈環狀的透明保溫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透明保溫體的內表面局部弧段上設置金屬反射膜。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管狀保溫層沿縱向分為兩半,一半為透明保溫體,另一半為非透明保溫體,透明保溫體與非透明保溫體密封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在非透明保溫體的內表面設置金屬反射膜。
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透明保溫體包括一層透明板和呈條狀或網格狀的透明牆體,該透明牆體連接在靠近金屬管一側的透明板上;透明牆體的條狀為直線條狀或曲線條狀。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明牆體的網格呈正六邊形或矩形或菱形或三角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透明保溫體包括至少兩層透明板,在相鄰透明板之間連接呈條狀的、可將兩層透明板之間的空間分隔成一個個條狀小空腔的透明牆體。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在最靠近金屬管的透明板的外表面還連接另一組呈條狀的透明牆體,所述條狀為直線條或曲線條。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層為透明材料製成的呈板狀的泡沫體。
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在金屬管與保溫層之間設置金屬翅片,金屬翅片的一側連接在金屬管的外表面,金屬翅片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金屬翅片為沿金屬管軸向布置的矩形面。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金屬翅片為沿金屬管軸向布置的圓環片。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金屬翅片為布置在金屬管外側的螺旋體。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金屬翅片呈圓筒形,通過其內側的連接筋與金屬直通管連接。
18.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其特徵在於金屬翅片與保溫層之間設置高熱阻材料隔離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戶外防護設施——可利用太陽能的金屬格柵,包括金屬管呈格柵狀布置的若干金屬管,金屬管之間相互連通,在金屬管外表面設置太陽能吸熱層,且金屬管還設有可與傳熱、儲熱系統連接的接口。使用時在金屬管內和傳熱、儲熱系統內充以傳熱介質,在金屬管表面設置的太陽能吸熱層,可將太陽光能轉換為熱能,由金屬管外表層傳導至金屬管內層,並經傳熱介質將儲熱系統內的介質升溫,可為人們提供熱水,也可為人們供暖。本實用新型利用現有資源,提高產品的多功能性,充分利用太陽能為人們所用。
文檔編號F24J2/05GK2695864SQ200420026059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7日
發明者黃永年 申請人:揚州市賽恩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