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方法
2023-07-30 19:05:16 1
專利名稱:用於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防治作物的青枯病的細菌的篩選方法。本發明是申請號為00119018.0、申請日為2000年10月11日、發明名稱為「施氏假單胞菌Zh9944及其篩選方法和防治青枯病的微生物製劑」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背景技術:
由青枯病假單胞菌引起的青枯病發病於菸草、番茄、花生、茄子、辣椒等等作物,迄今為止尚未發現有效的農藥以及防治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方法。
實現本發明目的技術方案是採用平皿相互拮抗篩選模型與定向篩選相結合的方法,具體步驟為①在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中採集作物發病株和健康株的根、莖和根圍土;②從採集樣品中分離菌株;③通過分離菌株間的平皿相互拮抗試驗和分離菌株的致病性試驗,區分出拮抗菌株和病原菌株兩類;④以生物學參數拮抗率、反拮抗率分析拮抗菌、病原菌和其他類之間相互關係,選出在細菌分類上屬假單胞桿菌或芽孢桿菌的拮抗菌株;⑤進行田間小區多點試驗,以田間防效不小於60%為基準對選出的拮抗菌株進行挑選,所得到的菌株即為有效菌株,從而完成了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
上述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為菸草或番茄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由於因青枯假單胞菌引起的青枯病日趨嚴重(包括感病程度、作物和地區的上升和擴展),迄今為止無任何農藥可治。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對防治細菌性青枯病的細菌菌株進行有效的篩選。(2)本發明的一個應用例中,所篩選的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並命名為PSZh9944。PSZh9944能在感病作物體內外拮抗青枯病原菌;該菌株具有在感病作物根際土壤中繁殖的能力,並向作物根部聚集和進入根組織內部,向上轉移至莖。並且定植於根和莖的韌皮部薄壁細胞間,構成所謂「拮抗防線」,並與感病作物形成互生關係;PSZh9944對青枯假單胞菌拮抗能力的大小與向田間接種PSZh9944的菌量成對應關係。以PSZh9944為主要成分製造出微生物農藥,是一種高效、無毒、安全、無殘留的新型微生物農藥;這種農藥對因青枯假單胞菌引起的菸草、番茄、花生、茄子、辣椒等植物的青枯病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田間防效達60~80%左右,而且還可使受施作物具有對青枯病害的預防作用,並能刺激作物生長。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採用平皿相互拮抗篩選模型與定向篩選相結合的方法,具體步驟為①於1999年3月自我國江蘇省常州市郊區的番茄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中採集發病株和健康株的根、莖和根圍土;②從採集樣品中分離菌株;③通過分離菌株間的平皿相互拮抗試驗和分離菌株的致病性試驗,區分出拮抗菌株和病原菌株兩類;④以拮抗率、反拮抗率等生物學參數分析拮抗菌、病原菌和其他類之間相互關係,選出在細菌分類上屬假單胞桿菌(Pseudomonas spp.)或芽孢桿菌(Bacills spp.)的拮抗菌株;⑤進行田間小區多點試驗,以田間防效不小於60%為基準對選出的拮抗菌株進行挑選,所得到的菌株即為有效菌株,從而完成了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所篩選的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於2000年9月26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簡稱為CGMCC,保藏編號為NO.0494,名稱為施氏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Zh9944(簡稱為PSZh9944菌株)。
(應用例)以葡萄糖1.5%、澱粉2.0%、酵母粉1.5%、蛋白腖0.4%,MgSO4為0.05%,KH2PO4為0.05%,CaCO3為0.6%的比例製成培養基,滅菌前pH值為7.2~7.4,在250毫升三角瓶放置70毫升培養基,將實施例1所得的PSZh9944接種於該培養基中。在30℃、220r.p.m下振蕩培養48小時作為種子液,取1000ml種子液於1噸發醇罐中,內盛600升的上述相同比例的培養基。在30℃,向發酵罐通風、攪拌培養20~24小時。培養終止後,及時將培養液與粒度為過40目篩的礱糠以1∶1~1∶3的比例混合,通風乾燥至物料含水量為8~15%,活菌量達1000~6000億CFU/g,色澤為土黃色至褐色。
根據細菌性青枯病的發病原理,對於此類病害的控制,能被普遍接受的方法只能用以生物防治為主的預防方法,以此達到阻止青枯病菌侵入植物根內潛伏和發展成為病害。因此,使用本發明的生物製劑的時機應在播種、假植、定植和定植後的20~60天,總共4~5次,總用量為2~2.5kg(3000億CFU/g),在使用時以水為「溶劑」、使菌體釋放出來,防效可達60~80%。具體的應用情況見表1和表2。
表1
表2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方法,其所採用的是平皿相互拮抗篩選模型與定向篩選相結合的方法,具體步驟為①在菸草、番茄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中採集發病株和健康株的根、莖和根圍土;②從採集樣品中分離菌株;③通過分離菌株間的平皿相互拮抗試驗和分離菌株的致病性試驗,區分出拮抗菌株和病原菌株兩類;④以生物學參數拮抗率、反拮抗率分析拮抗菌、病原菌和其他類之間相互關係,選出在細菌分類上屬假單胞桿菌或芽胞桿菌的拮抗菌株;⑤進行田間小區多點試驗,以田間防效不小於60%為基準對選出的拮抗菌株進行挑選,所得到的菌株即為有效菌株,從而完成了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的篩選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①中的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為菸草或番茄青枯病發生地區的田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細菌的篩選方法。其步驟為①在青枯病發生的田塊中採集發病株和健康株的根、莖和根圍土;②從中分離菌株;③通過分離菌株間的平皿相互拮抗試驗和分離菌株的致病性試驗區分出拮抗菌株和病原菌株;④以拮抗率、反拮抗率分析拮抗菌、病原菌和其他類之間相互關係,選出屬假單胞桿菌或芽孢桿菌的拮抗菌株;⑤以田間防效不小於60%為基準對選出的拮抗菌株進行挑選,所得到的菌株即為有效菌株。以通過本發明的方法篩選出的防治青枯病的假單胞菌為主要成分的微生物製劑,是一種高效、無毒、安全、無殘留的新型微生物農藥。對因青枯假單胞菌引起的菸草、番茄、花生、茄子、辣椒等植物的青枯病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田間防效達60~80%左右。
文檔編號C12N1/04GK1515666SQ20031012446
公開日2004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11日
發明者楊仲華, 張春明, 任熾麓, 安鳳霞, 任敏, 張逸慶, 張華泉 申請人:常州蘭陵製藥有限公司, 張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