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精選電影觀後感兩篇

2023-07-29 22:54:38 2

  電影觀後感(一)——《小鞋子》觀後感

  文/商延菊

  由於母親在過年期間有病住院,心情一直很沉重,快開學了才想起了放假時留的三部電影觀後感作業,於是打開電腦先搜到《小鞋子》這部電影看了起來。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伊朗某個窮人家庭的故事。主人公阿里是個懂事的孩子,母親生病父親工作,家裡還有一個小寶寶,所以家中的許多負擔都落在了阿里的身上。阿里有一次買菜時不幸丟失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雙剛補好的鞋子。為了不受父母的挨罵,也為了不給父母增加負擔,他努力和妹妹交流讓妹妹不把這件事告訴父母。阿里和莎拉的上課時間是不一致的,阿里決定把自己的球鞋先讓給妹妹穿,妹妹上完課馬上趕到約定地方把鞋脫給他穿,他再奔跑著去學校。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小阿里看到參加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他決定參賽,原因是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他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可報名時間已截止。為了送妹妹那雙球鞋,他苦苦哀求老師讓他參加比賽,保證能得獎。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然而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卻一不留神拿了冠軍,沒有如願以償地得到那雙球鞋。失望的他在照相機前留下了內疚的淚水。回到家中,妹妹看到阿里兩手空空,難過地走開了,毫無勝利喜悅的小阿里脫下那雙已經跑爛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滿是血泡的腳浸在水池裡。紅色的金魚繞著他的受傷的腳不斷地遊著……此刻父親正拿著給阿里和妹妹的鞋子回家了,影片到此結束了。

  影片中的阿里和妹妹都是這樣懂事,讓我想到一句古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特別是阿里,笑的時候連眼睛都閃著光,而當他哭的時候太陽都仿佛沒有了溫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這裡最合適不過了。生在21世紀的我們,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遇到挫折,就只會逃避。而阿里兄妹呢?雖然他們家境貧困,可是他們的生活卻很快樂。這也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不也是過著這種雖貧困卻很快樂的生活嗎?他們那份純真的堅持,就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麼樣就算累趴下也要堅持的向它靠近。這樣的堅持在我小的時候也曾有過,剛上初中時我就在心中立下一個目標:放棄上高中的念頭,在初中一定要考上中專或技校,這樣既為家裡省三年學費又能早畢業為家裡掙錢。我每學期都努力的學習,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而生活在現代社會下的我卻在幸福生活中迷失了最應該堅持的東西!心痛的不能自已!現實生活中我因為恰恰缺少了這種信念,才使我生活在這幸福社會裡,卻失去了人生的理想,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每天生活的碌碌無為,對待生活、對待工作沒有一個積極的態度。

  《小鞋子》給我的感動是屬於貧民的感動,是底層勞動人民不被惡劣環境打敗的堅強,是窮苦人家小孩子純真樸實的懂事。其實,生活的美好本不抽象,就像那憂鬱的藍色中突然躍入的一抹亮色,讓人驚喜,讓人久久不能平靜,讓人浮想聯翩……多一點釋懷,少一點計較;多一點豁達,少一點糾纏;多一點懂事,少一點無理取鬧,生活的美好就在眼前,在阿里和薩拉的眼前,也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

  電影觀後感(二)——《新結婚時代》觀後感

  春節期間,看完了電影《新結婚時代》。這是一部反映親情間如何相處的電視劇,兩代人所呈現的「城鄉戀」、「姐弟戀」和「忘年戀」三種不同的個性婚戀,在整部電視劇裡演繹得跌宕起伏,人物矛盾層出不窮。劇中顧小西和何建國是兩個原本相戀的愛人,因各自家庭背景的差異而分分合合;顧小航、簡佳這兩個個性鮮明的年輕人,從相互認識、相互理解到排除萬難走到一起,演繹了一段姐弟情緣;而顧小西父親的黃昏戀,也是此劇極其曲折意外而又精彩的一幕。這部電視劇真實地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婚姻現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當前社會生活的家庭矛盾和思想衝撞,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

  在三種婚戀中,我認為最為重要的衝突時「城鄉戀」。女主人公顧小西是個性格開朗、心直口快的出版社編輯,她出生於高知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醫學專家,她愛上並嫁給了出生於貧困山區的清華計算機碩士何建國。自結婚後,何家不斷有人到她家吃住,找顧小西在醫院的母親看病,儼然一副顧小西的家就是何家家族的家的勁頭,於是,矛盾在顧小西第二次懷孕並習慣性流產後發生……原本相親相愛的小兩口,卻常常因各自家庭不同的生活、價值、處事等觀念發生爭執,恩愛夫妻不得不選擇分手,顧小西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家,這是多麼的荒誕,表面上看這都是偶然發生的事情,但在實際生活中,無法溝通的城鄉差別和由此引發的一次次爭吵,足令雙方疲憊不堪……過去人們講究「門當戶對」,其實不無道理。這一點,在顧小西和何建國的婚姻上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倆的矛盾,主要來自家庭的外力,這種外力在慢慢地侵蝕和改變著兩人的關係。

  記得一本書裡這樣說過:戀愛是兩個人的事,而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我本想嫁給你一個人,沒想到卻嫁給了你們一家人。城鄉結合型的家庭在中國社會具有普遍性。許多「農民出身的大學生」聰明能幹又能吃苦,在城市裡出類拔萃,往往贏得城市人的尊敬和城市女孩的青睞,卻很難讓愛人接納他的父母和農村的家庭。正因為每個「農村娃」的成功,幾乎都貫穿著一段父母和家庭的血汗供養史,因而他們回報家庭的意願,要比一般城市孩子強烈得多,每當這種意願得不到滿足時,與愛人間的矛盾就會產生並不斷升級。應該看到,顧小西們不能接受的其實不是她的公婆,而是雙方間無法融合的觀念、心態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她們不是不能容忍自己的愛人盡孝,只是往往難以理解盡孝與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什麼必然聯繫?城市相對淡然的家庭氛圍,限制了她們對農村血濃於水的親情做出更透徹地理解。她們不明白,再深刻的愛情,也很難改變環境對一個人從小根深蒂固的影響。因此,幾乎每個城鄉結合的家庭都會發生摩擦和矛盾,而這種矛盾已不單純是感情的矛盾,而是觀念的矛盾,從更深的層面上說,它包含了城鄉矛盾和階層之間的矛盾。

  《新結婚時代》演到最後,顧小西與何建國重歸於好,與何家也達成諒解,令人欣慰。這與電視劇結尾所揭示的一件珍藏在何建國內心十幾年的秘密是分不開的。看似公平的抓鬮決定他和哥哥誰去上大學,確因他的自私心的驅使而有意舞弊成功上學,自此也在內心埋下了內疚的種子,而且這科種子隨著他和哥哥的境遇的差距而茁壯生長,使得他對哥哥的要求言出必從,哪怕是無原則的要求。本來就善良的顧小西也因聽從父親的勸誡主動找了何建國,使得何建國埋藏內心的苦楚終於倒出,他們真正的理解了、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和一個人結婚,是和這個人的家族結婚,是和他的親戚朋友結婚,是和他的整個社會關係結婚;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是兩個人所有社會關係的融合。只要調整好心態,一切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家。這是「城鄉戀」婚姻想實現幸福的必須觀念。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