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得勝是幾線品牌(百得勝的贏面有多大)
2023-04-13 06:28:27 2
百得勝是幾線品牌?作者:大材研究,泛家居老闆經營決策內參,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百得勝是幾線品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百得勝是幾線品牌
作者:大材研究,泛家居老闆經營決策內參,實戰精英們的每日讀物!
大家居板塊,百得勝的高調出擊,成了一股備受矚目的力量。
如果你想做零售市場,在這個注意力就是生產力的時代,你先把注意力搞上去,後面的事情往往會事半功倍。
本來,百得勝只是做衣櫃的,2001年創辦,雖說規模不像索菲亞、歐派、尚品宅配那麼大,發展速度不夠快,但表現還是很穩健的。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A股上市公司德爾未來,先是買下百得勝48%的股份。到年底的時候,德爾未來再出手,投入3.14億元,收購剩下的52%股權。
相當於全資控股了百得勝,當時就表明了意圖,將整合家居產業資源,打造家居生態產業鏈。
之後,百得勝提出小家居戰略,開始了以投資、聯盟為主要手段的擴張,布局櫥櫃、木門等多個細分行業。
據大材研究觀察,截至2018上半年,這家公司已完成10個品類的業務版圖搭建。
01
要進一步研判百得勝部署大家居之後的戰況、前景,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百得勝早期時的情況如何。
2016上半年時,德爾未來公布了半年報,整個公司的營收4.86億元,同比增長7.85%。淨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15.23%,毛利率達35.88%。
2年後,2018年8月份,同樣是半年報,德爾的營收增加到7.87億元,同比增長12.94%。淨利潤居然只有0.82億元,同比下降21.68%。
兩年時間,以半年度為期限,增長3個億,放到同行裡,比上不足,但比下綽綽有餘。
這不是我要說的,百得勝才是今天特別關注的,2016半年報裡,百得勝的業績也有公布,營收是1.32億元,同比增長47.29%,毛利率達33.81%。
從當時的增長速度可看出,德爾未來主營的強化複合地板、實木複合地板兩大業務,雖然佔整體營收的比例還很高,7成,但增長速度相當乏力,而百得勝的衣櫃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
完成百得勝的剩餘股份收購時,管理層的承諾是,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4250萬元、5550萬元、7250萬元。
實際情況是,2016年做到了5426.37萬元的淨利,超過了業績承諾,毛利率高達36%,在一線定製家居品牌裡排在前幾名。
那麼,到今年,百得勝的進展情況又如何呢?
2018上半年,定製家居業務的營收是3.3974億元,佔營收比重43.19%。
去年同期的營收是2.6619億元,佔營收比重是38.21%。
同比增長27.63%,遠高於地板業務8.36%的增速。
毛利率方面,數據是29.81%,暫時低於定製家居上市公司裡的其它頭部品牌。
在競爭如此慘烈的定製家具市場,能收穫20%以上的增速,其運營能力值得肯定。
02
就百得勝本身來講,在德爾未來全資控股之前,一直做衣帽間、衣櫃、移門等產品,並沒有明確的大家居戰略。
在公開宣傳資料裡,大材研究看到一段話,說的是百得勝在行業裡較早推行7F免費服務模式:
免費測量、免費設計、免費維修、免費送貨、免費安裝、免費維護、3年內免費拆裝。如屬實,眼光是非常準的,因為直到近兩年,7大免費模式才逐漸推廣開。
從2016年底開始,百得勝明確發布大家居戰略,打響全屋定製戰,整合了櫥櫃、木門、門 窗、寢具、窗簾、沙發、淋浴房、地板等9個品類,同時又做了全屋定製,本質上還是整裝大家居。
這個戰略,並不是停留在百得勝層面,而是德爾未來的戰略。
在德爾的財報裡明確了的,原話是「聚焦大家居,培育新材料」,明確表示了主打德爾、百得勝兩個品牌。
戰略既然定了,自然就看執行。
投資入股是主題關鍵詞,大材研究做了一個梳理,它的整個布局裡都是以蘇州百得勝為主體,這是德爾未來的全資子公司,然後再開枝散葉,跟一些有資歷、生產能力較強、實力處於中上的老品牌聯手成立新公司。
大概情況如下:
➀ 蘇州百得勝:以定製家居為主營業務,涵蓋家居臥房、書房、門廳等各類櫃體。
➁ 由蘇州百得勝出手,又投資設立寧波百得勝、成都百得勝、廣州百得勝,全部是100%控股。這三家公司的業務定位,又各有區別。
➂ 設立蘇州帕德林新材料公司,百得勝99%控股,這家公司的營業範圍包括新材料研發、智能家居、五金配件、門窗、廚房設備、智能成套家具加工、室內裝修工程設計與施工等。
不過連官方網站還沒有,大材研究查詢到了一則吳江區給出的環評報告審批意見,2018年8月9號的,其中提到,蘇州帕德森報送了《年產智能成套家具8萬套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暫時扮演家具生產基地角色。
➃ 與寧波雅欣行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投資,設立寧波百得勝未來家居有限公司,百得勝佔股92%,寧波雅欣行投資佔8%。
➄ 單獨成立了蘇州韓居實木定製家居公司,百得勝控股38%,黃建忠佔26%,寧波雅欣行投資佔股14%,苟良朝佔15%,段慧賢佔7%。
其中的黃建忠、苟良朝等,是四川韓居麗格、廣東韓居麗格、東莞韓居麗格櫥飾等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大材研究查詢到的公開信息是,2016年12月9日,百得勝、韓居麗格在廣州舉行了籤約儀式,百得勝執行總裁張健與韓居麗格總經理苟良朝出席。
合作之後,百得勝多了一個品類,就是木門,負責人是苟良朝。
順便介紹一下韓居麗格,2006年創辦於四川成都,在成都、廣州、天津有3個生產基地,主推實木、膜壓、移門三大系列產品。
由於韓居麗格並沒有大舉做終端市場,而是扮演幕後英雄,長期做門板,定製代工,所以名氣不是太大,但生產實力不容小視,合作的品牌家居不少,也就是給其它木門、櫥櫃、衣櫃等品牌,提供門板、定製組件等代工。
注意,蘇州韓居實木不是獨立的個體,它還投資設立了廣州、天津兩家韓居定製,以及成都韓居麗格欣、寧波韓居等,全部是100%控股。
下了如此大的一盤棋,想必百得勝是要做大事的。
➅ 2017年2月份的時候,百得勝有一場小家居戰略發布會,現場跟丹得櫥櫃籤了合作協議。
合作同樣上升到了股權層面,因為雙方投資設立了蘇州百得勝智能櫥櫃公司,百得勝佔股38%,控股地位。
另外三個股東分別是,寧波帝沃力投資佔33%,寧波勇文健投資佔27%,陳敏宏佔2%。看起來跟丹得櫥櫃沒什麼關係樣。
其實關係很大,帝沃力的實控人是賀海庭,他同時還是丹得櫥櫃的實際控制人,持有東莞丹得55%的股權,持有深圳丹得櫥飾的60%股權。在丹得系列的公司裡,還有一個股東名叫梁娟。
大材研究注意到,在百得勝公布的小家居戰略版圖上,原來丹得櫥櫃的掌舵者賀海庭,以百得勝櫥櫃創始人的身份出現。
➆ 2018年4月,蘇州百得勝再出手,跟寧波雅欣行投資、鄭智敏、劉勇健、凌文昌、王伯成等一起,投資設立蘇州雅露斯,進入軟體家具板塊。
而蘇州雅露斯,又投資設立了寧波、深圳兩家以雅露斯智能家居為名稱的公司,全部是100%控股。
裡面的關鍵人物是鄭智敏,她是東莞溫思帝寢具的創始人,成立於2011年,主要做床墊產品。蘇州雅露斯成立後,他。在百得勝的版圖上,鄭智敏以百得勝定製軟體家居創始人的身份出現。
不過,鄭智敏手上控制有深圳市雅露斯家具製造公司,跟雅露斯智能家居幾字之差而已。
這個雅露斯家具製造成立時間很早,2006年起步,2010年引進睡眠養生,鄭智慧是董事長,持股80%,在軟體家具領域頗有聲名。
在2011年時,鄭智敏曾經獲得「影響中國家具行業時代新秀人物」稱號,由中國家具零售商聯合會、深圳家具行業協會頒發,軟床行業這樣的女企業家,不多。
➇ 在百得勝旗下,還有一個門窗板塊,由資深人士龍軍負責。
還有一個橙舍的畫,創始人龍隆,主要是售賣藝術人士的原作版畫,跟很多博物館合作, 通過數據處理高度復原的方式,製作出用於家居場景畫作,包括
⑨ 2018年5月,在義大利與TERZO MILLENNIUM公司籤約成立「德爾歐洲義大利設計中心」,藉此引進前沿設計手法。
從上述布局看,至少在戰略與資本層面,百得勝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換句話說,德爾未來對百得勝寄寓厚望,並且交給了張健,由其全面操盤。在上市公司德爾未來的股東中,張健位列前10,但比例很小。
去年的時候,百得勝曾公開一個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要實現八倍增長目標。
大材研究注意到,2017年度,德爾未來的定製衣櫃業務拿下了6.98億元營收,也就是百得勝的。增長8倍,意味僅百得勝的小家居板塊,要突破50億,向60億看齊。
03
那麼,除了不斷增設公司、選擇合適的優勢品牌結盟、完成10大品類布局之外,百得勝在產品與營銷上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畢竟所有戰略的成功,都得靠有效戰術的落地。
還是來自財報的信息:
2017年,德爾、柏爾兩個品牌加一起,門店量1874家,一年新增246家,這都是做地板的,單看增速,比很多年頭都厲害,前些年看來過於低調了。
另外,百得勝與韓居的門店衝到了1162家,一年新增482家,屬於開掛路線,看來招商進展不錯。
加起來,意味著到2017年底,德爾未來旗下所有的門店,突破了3000家。
2018上半年,德爾、百得勝、韓居、柏爾等品牌加到一起,有效門店達三千餘家。這個是大材研究從半年報上看到的,沒有找到詳細的數字。
不過,到2018年9月底,百得勝經銷商數量949家,開店1320家。對比2016年的798家店,在目前的慘烈競爭環境下,增速算得上很可觀的。
而且,在百得勝的多個營銷平臺上,能看到他們依然保持了高強度的招商,主要集中在全屋定製、櫥櫃、木門、門窗、定製軟體家居等五大板塊。
有一個公開查看到的消息是,跟百得勝有關,其中提到,經營一家他們的店,將上樣、人工、開業活動等費用加到一起,80萬左右可以啟動。其中房租和人工大概佔比20%~30%。
這真不是一般的草根創業者可以承擔,必須得有點積累的老闆,或者是投資人才能做得起。換個角度看,如果能招到上千名這種級別的實力經銷商,把市場做起來的可能性會非常大。
工程業務屬於百得勝的重點布局方向,與萬科、保利、恆大、融創、華夏幸福、綠地集團、榮盛發展、金科股份、中梁地產等房地產公司,建立有業務合作關係。
去年,前五名大客戶,銷售總額加起來9.39%,最大的客戶佔比2.32%,沒有說明是經銷商,還是工程訂單,對比同行的情況,大客戶還有增加的空間。
線上開闢了淘寶、京東等核心的電商戰場。
就天貓店來看,有兩款商品的總銷量上了1萬筆,評價量不大,對比電商做得比較好的同行來看,發揮空間還很大。
綜上,大材研究認為,就渠道與網點建設,百得勝的速度夠快,整體成績還是很不錯的。一切就看後面的市場引爆了。
在門店與渠道體系的探索上,百得勝挺有想法,不僅在開實木館、櫥櫃館等,而且選擇了部分地區,開一些主打特定風格的展館,比如天津的經典實木館,面向消費能力較強、年齡段比較大的人群。
在蘇州有個國際館,開在蘇州工廠的,用來展示國際家裝的時尚潮流,有北歐風、工業風、極簡風、多彩風等,48大產品空間,打破了之前重櫃體、輕軟體的布局,融合全屋定製 定製軟體、櫥櫃、木門、門窗等,系統化的空間展示。
廣州工廠正在打造的是青春實木館,實木平民化年輕化策略的落地。還有一個成都工廠,主要是入門級的新品發布。
在產品路線上,百得勝近年的上新速度很快,走「全品類、全空間、全年齡段定製」的路線,形成中式、歐式、美式等多風格實木板木產品矩陣,往往是齊頭並進推新,形成相當不錯的效應。
結合百度指數來看,今年5月份,百得勝才加入,最近半年的平均指數是424,看起來不高。
放到同行裡比較,衣櫃與全屋定製板塊,遠低於索菲亞的2040、尚品宅配的2268等;木門、門窗、床墊等板塊又遠低於TATA、夢天、顧家、喜臨門等,但作為一個向上,並且努力的品牌,還是值得期待的。
大材研究的監測發現,在社交媒體上,已有用戶將百得勝、歐派、索菲亞等放到一起比較,無論實力對比情況如何,能夠逐漸影響到終端的購買決策,這就是種進步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