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面積的胎記是怎麼來的(寶寶這種胎記不當回事)
2023-07-30 12:13:38 1
對於寶寶自帶天生的「紋身」——胎記,大多數家長都會比較擔心,怕它會越長越大,影響美觀,甚至擔心它會癌變。
其實,胎記的種類有很多,有些胎記不用管,比如蒙古斑之類(寶寶屁屁上的淤青),隨著寶寶長大自然就會變淡甚至消失了。
可是,有一類胎記,我們卻不得不pick出來單獨說說,這就是血管瘤。它遊走於兩個極端,輕者可自然消退,重者可能會毀容,甚至危及生命!
一、血管瘤長什麼樣?
血管瘤是由於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所導致的。至於為什麼會得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怎麼就異常增殖了?目前發病機制還沒有研究清楚,有很多種假說。不過您不必過多糾結於血管瘤是怎麼來的(先天的成分大一些),只要學會識別它就好。
血管瘤可以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比較常見的是發生在口腔、額面部,約佔全身的40%~60%,主要發生在顏面、頸部皮膚、皮下組織、肌肉層和口腔黏膜。
儘管都叫血管瘤,它們的樣子也有所不同,甚至看起來差別很大。我們的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根據血管瘤所處的皮膚部位不同,血管瘤通常被分為三類:淺表血管瘤、深部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
淺表血管瘤:
淺表血管瘤位於真皮的淺層,也是寶寶身上最常見的血管瘤,發病率佔全部血管瘤的一半以上。由於淺層有大量紅色血管聚集,一般呈鮮紅色丘疹性,所以它還有個很形象的名字,叫做草莓狀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位於真皮層深部或皮下組織,看起來像皮下有青紫色的腫塊,以前被稱作海綿狀血管瘤。這種血管瘤尤其需要引起家長的警惕,不僅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容貌外觀,如果存在於關節部位,大面積發展還可能引起關節畸形,影響活動。
混合血管瘤:
混合血管瘤就是淺層和深部的血管瘤都同時存在,所以看起來,既有皮下的腫塊,又有淺表的鮮紅血管斑。
二、 如何區別血管瘤和普通胎記?
有些淺表血管瘤看起來跟普通胎記長的很像,尤其是紅色的胎記,家長不知道該如何鑑別。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按壓!
按壓血管瘤會褪色,褪色後皮膚顏色跟周圍皮膚顏色相似或變得蒼白,放開後迅速復原,或者按壓時面積縮小,放開後則恢復原狀;而普通胎記按壓後不褪色。
還有一點,大多數普通胎記長得會比較慢,而且出生就有。而血管瘤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的(個別先天性除外),在出生後1周左右出現,出生後6個月內快速生長,6個月後瘤體增長速度變慢,少數寶寶的瘤體可能長到9個月大或者一周歲。
三、哪種血管瘤很危險?
雖然血管瘤表面凸起,看起來像個瘤體,但大多數是良性的,家長不用過於緊張。大多數血管瘤會在2~3歲時開始減小,90%的寶寶一般在9歲前可完全或不完全自行消退。
作為家長,您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動態隨診!
怎麼個動態法呢?
就是一旦發現寶寶出現血管瘤,先帶寶寶到醫院皮膚科,請醫生評估血管瘤的情況,醫生會根據瘤體位置、寶寶年齡及瘤體大小綜合決定是否需要治療。
如果經過評估後,醫生認為您的寶寶暫時不需要治療。那麼在月齡6個月之內,每1個月來醫院就診一次,讓醫生及時了解瘤體變化情況,避免延誤治療時機;月齡到了6個月後,可2個月就診一次;一歲以上的寶寶,3個月來看一次即可。
如果寶寶的血管瘤存在下面這些表現,就說明情況比較嚴重了,就需要儘快治療了!
1. 血管瘤覆蓋了大面積的皮膚。這個大面積具體有多大呢?在面頸部,血管瘤大小在0.5cm就需要引起重視;如果在身體部位,1cm以上的,也要及早到醫院就診。
2. 血管瘤發生的部位特殊。比如說在眼眶周圍、喉嚨、嘴唇、鼻部、泌尿道等區域,會影響視力發育、造成呼吸問題、聽力及排洩功能障礙等。
3.越多越危險。寶寶身上的血管瘤一旦超過5塊,就叫多發血管瘤,這時肝臟部位也可能出現,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腹部B超,檢查肝脾有沒有血管瘤。
總體來說呢,影響美觀的、影響功能的、危及生命的,這些都屬於急需治療的血管瘤。
血管瘤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雷射療法、液氮冷凍、微創介入、口服普萘洛爾等,但都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四、正確看待寶寶血管瘤!
如果寶寶的血管瘤在出生後不久自行消失,那麼家長也就能鬆一口氣。但如果寶寶的血管瘤一直沒有消失,有些家長就有些焦慮和緊張了。
相關研究表明,血管瘤寶寶的父母會對寶寶的外觀更加關注,也容易使得父母認為是自己的過錯,從而產生失落、沮喪、焦慮,甚至怨恨等情緒。長期的心理壓力實際上直接導致了一部分血管瘤寶寶得到了「過度治療」,甚至有些過度治療造成的長期副作用比血管瘤本身要大得多。
因此,在發現寶寶患有血管瘤後,家長在和醫生的溝通過程中,找到生命、功能和美容的平衡點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病因複雜,並不能將責任完全歸咎於自身。父母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對血管瘤寶寶最好的慰藉和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