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全向吸頂天線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2:23: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線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全向吸頂天線。
背景技術:
隨著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無線信號傳輸裝置被廣泛應用,一般通過電纜傳輸寬頻信號、超寬頻信號等給到輻射器,再由輻射器進行無線傳播。一般分為吸頂式和掛壁式,而全向吸頂天線為室內吸頂天線的一種,通過天線罩安裝到天花板上,主要用於室內的信號全面覆蓋。但現有的全向吸頂天線存在信號傳輸不穩定的情況,拆裝不便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進的全向吸頂天線,其電纜與輻射器連接穩定,使信號傳播穩定,且拆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改進的全向吸頂天線,包括天線罩、電纜、安裝底板以及輻射器,輻射器安裝於安裝底板上;天線罩罩設於輻射器的外部,且天線罩的底端以卡接的方式與所述安裝底板固定連接;輻射器包括輻射端以及多個連接片,多個連接片繞所述輻射端的中心軸線圓周陣列;連接片的一端連接於安裝底板上,連接片的另一端固接於安裝底板上;輻射端的底端開設有電纜接口;安裝底板上設有穿接口,所述電纜穿過所述穿接口並形成用於與所述輻射端電性連接的連接端;該連接端上設有彈性抵接部,該彈性抵接部穿過所述電纜接口並抵接於電纜接口的頂端,以使連接端與所述輻射端電性連接;且該彈性抵接部用於提供一使彈性抵接部向著靠近所述輻射端內壁運動的彈性應力。
優選的,連接端上還設有限位部,該限位部用於在所述連接端穿接至所述電纜接口時抵接至電纜接口的底端。
優選的,連接端穿設於所述電纜接口的部分外設有彈性塊,該彈性塊用於與所述電纜接口的內壁過盈配合。
優選的,天線罩上設有多個卡口,所述安裝底板上設有多個卡扣,該多個卡扣與所述多個卡口一一對應卡接。
優選的,所述天線罩的底端設有多個定位槽,安裝底板的頂端面設有多個定位柱;多個定位柱一一對應嵌裝於所述多個定位槽,以引導所述多個卡扣與多個卡口一一對應。
優選的,所述安裝底板的底端設有保護套,該保護套以焊接的方式固接於所述安裝底板上;保護套的頂端與所述穿接口連通;所述電纜穿接於所述保護套內。
優選的,連接片包括第一連接段、第二連接段以及第三連接段,第一連接段與安裝底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段的一端活動的穿接於第一連接段的另一端;第三連接段的一端固接於第二連接段的另一端;第三連接段的另一端固接於輻射端上;第三連接段與第二連接段呈夾角設置。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其電纜的連接端穿過輻射器的電纜接口,通過在連接端上設有的彈性抵接部抵接於電纜接口的頂端,以使連接端與所述輻射端電性連接;如此可防止電纜的連接端從電纜接口往下脫離,連接結構穩定。與此同時,彈性抵接部可在自身的彈性應力作用下具有輻射端內壁運動的趨勢,因而,該彈性抵接部會始終抵接在輻射端上,連接結構更加穩定。此外,天線罩與安裝底板之間以卡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便於拆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0、天線罩;11、定位槽;20、輻射器;21、輻射端;22、第一連接段;23、第二連接段;24、第三連接段;30、安裝底板;31、定位柱;32、保護套;40、電纜;41、連接端;411、彈性抵接部;412、限位部;413、彈性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以及圖2所示的一種改進的全向吸頂天線,包括天線罩10、電纜40、安裝底板30以及輻射器20,輻射器20安裝在安裝底板30上,且天線罩10罩設於輻射器20的外部,天線罩10的底端與安裝底板30可以是卡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具體輻射器20包括輻射端21以及多個連接片,使多個連接片繞所述輻射端21的中心軸線圓周陣列。將連接片的一端連接於安裝底板30上,連接片的另一端固接於安裝底板30上。此外,在輻射端21的底端開設有電纜40接口,同時在安裝底板30上設有穿接口,上述電纜40可穿過所述穿接口,並形成連接端41,該連接端41與輻射端21電性連接。
在連接端41上設有彈性抵接部411,該彈性抵接部411穿過輻射端21上的電纜40接口並抵接於電纜40接口的頂端。且該彈性抵接部411能夠提供一使彈性抵接部411向著靠近所述輻射端21內壁運動的彈性應力。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天線時,通過電纜40接入外部的無線信號,由於電纜40與輻射器20電性連接,故接入的信號可經輻射器20的傳送而發出。具體在電纜40的連接端41穿接至電纜40接口內時,其彈性連接部能夠抵接在電纜40接口的頂端,防止電纜40與輻射端21脫離,如此電纜40與輻射器20的連接關係穩定,信號傳輸穩定。與此同時,彈性抵接部411可在自身的彈性應力作用下具有輻射端21內壁運動的趨勢,因而,該彈性抵接部411會始終抵接在輻射端21上,連接結構更加穩定。此外,天線罩10與安裝底板30之間以卡接的方式固定連接,便於拆裝。當然,輻射器20時通過多個連接片固定在安裝底板30上的,因而輻射器20在安裝底板30上的固定結構也是穩定的,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晃動而信號不穩。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還可在連接端41上還設有限位部412,在電纜40的連接端41穿接在電纜40接口時,該限位部412可抵接至電纜40接口的底端,如此,該限位部412與上述彈性抵接部411的配合,可將電纜40的連接端41牢牢的固定在電纜40接口處,進一步穩定連接結構。
優選的,在連接端41穿設於所述電纜40接口的部分外還可設有彈性塊413,該彈性塊413可用於與所述電纜40接口的內壁過盈配合,如此電纜40穿接在電纜40接口處的部分可被鎖定,不可輕易拉動,避免使用過程中因外力拉扯而導致電纜40與電纜40接口脫離。
優選的,在天線罩10上設有多個卡口,相應的在安裝底板30上設有多個卡扣,使該多個卡扣與所述多個卡口一一對應卡接,從而完成安裝底板30與天線罩10的固定,便於拆裝。
優選的,為了便於天線罩10與安裝底板30的準確安裝,可在天線罩10的底端設有多個定位槽11,相應的在安裝底板30的頂端面設有多個定位柱31,如此通過多個定位柱31一一對應嵌裝於所述多個定位槽11內,可以引導所述多個卡扣與多個卡口一一對應,便於準確卡接,節約組裝時間。
優選的,在所述安裝底板30的底端可設有保護套32,保護套32的頂端與所述穿接口連通,上述電纜40可穿接於所述保護套32內,對電纜40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止電纜40被空氣中的水侵染而損壞,同時也可避免電纜40出現晃動的情況。另外,該保護套32可以是以焊接的方式固接於所述安裝底板30上,連接結構穩定。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連接片具體可包括第一連接段22、第二連接段23以及第三連接段24,且第一連接段22與安裝底板30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段23的一端活動的穿接於第一連接段22的另一端;第三連接段24的一端固接於第二連接段23的另一端;第三連接段24的另一端固接於輻射端21上;第三連接段24與第二連接段23呈夾角設置。在此結構基礎上,由於第二連接段23是活動穿接在第一連接段22內的,因而可調整輻射器20的輻射端21與安裝底板30之間的安裝高度,從而控制無線信號傳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駐波。另外,第三連接段24與第二連接段23呈夾角設置,便於多個連接片將輻射器20託起,安裝結構更加穩定。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