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23 08:15:01 1
心血管介入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心血管介入裝置,包括針體和針柄,針柄內設置有連成一體的橡膠塞和消毒棉塞,消毒棉塞與針柄內斜壁接觸,針體設置於與角度可調支座連接的可傾斜支杆和固定支杆上,針體的後端與可傾斜支杆端部的圓環間隙配合,可傾斜支杆的另一端插入到橡膠孔內;固定支杆的一端設置有等腰梯形塊,等腰梯形塊的兩側設置有脫脂棉墊,缺口環形卡槽通過螺紋孔連接銷釘軸,銷釘軸的一個端部設置有最大直徑小於螺紋孔內徑的半圓形球體,針體上設置有可使針體前後移動的與半圓形球體弧度相配合的凹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防止血液溢出汙染工作面,且能夠固定和調節穿刺角度,減輕了醫務人員的負擔,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保證了治療效果。
【專利說明】 心血管介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心血管介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臨床上對於心血管的治療,一般是通過心血管介入裝置,通過穿刺針刺入血管,然後將導絲穿入針體。這種穿刺裝置的不足是,一沒有穿刺固定裝置,或者穿刺固定裝置只能固定調節一個角度,也就是角度不可調,在穿刺過程中如果穿刺角度不正確,很容易刺破血管,而且穿刺完成後如果穿刺針不能夠固定,需要醫務人員手持,就會增加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也給患者帶來了不必要的傷害。二是沒有防止溢血汙染的裝置,如果造成工作面汙染,將會給醫務人員造成很大的工作難度。三是沒有防止消毒裝置,容易造成患者的感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難度,增加患者舒適度的心血管介入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心血管介入裝置,包括一體連接的針體和針柄,所述針柄內設置有連成一體的橡膠塞和消毒棉塞,所述消毒棉塞與針柄內斜壁接觸,所述橡膠塞和消毒棉塞內設置有貫通的小口端靠近針體的錐形導絲孔,所述針體內設置有橡膠薄膜,所述針體設置於與角度可調支座連接的支杆上,所述針體的後端與可傾斜支杆端部的圓環間隙配合連接,所述可傾斜支杆為外螺紋杆,所述可傾斜支杆的另一端連接螺紋插筒,所述螺紋插筒的另一端插入到設置於角度可調支座上的橡膠孔內,所述角度可調支座由長形塊和弧形塊組成,且其連接處自然過渡,所述可調支座的長形塊上還設置有位於橡膠孔前端的「T」形孔,所述「T」形孔內通過卡板連接固定支杆,所述固定支杆的另一端設置有等腰梯形塊,所述等腰梯形塊的兩側設置有脫脂棉墊,所述等腰梯形塊上設置有缺口環形卡槽缺口環形卡槽內放置針體,所述缺口環形卡槽通過螺紋孔連接銷釘軸,所述銷釘軸的一個端部設置有最大直徑小於螺紋孔內徑的半圓形球體,所述針體上設置有可使針體前後移動的與半圓形球體弧度相配合的凹槽。
[0006]所述凹槽與缺口環形卡槽有一定間隙。
[0007]所述缺口環形卡槽開口端設置有與螺紋孔相連通的消毒孔。
[0008]所述針體上設置有滑動套管,所述滑動套管的前端面設置有脫脂棉套。
[0009]所述可傾斜支杆端部的圓環兩端部各設有一個脫脂棉套。
[0010]所述針柄端部設置有通過合頁與針柄連接的防塵蓋。
[0011]所述針柄的外壁上設置有弧形防滑凸緣。
[0012]所述角度可調支座的長形塊和弧形塊一體成型。
[0013]所述角度可調支座的長形塊和弧形塊為分體結構,所述弧形塊底部水平面上設置有插條,所述長形塊上設置有與之相對應的插槽。
[0014]所述角度可調支座底部設置有橡膠軟墊。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本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防止血液溢出汙染工作面,且能夠固定和調節穿刺角度,方便了醫務人員操作,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減輕了醫務人員的負擔,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保證了治療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角度調節支座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角度調節支座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固定支杆與針體連接關係示意圖。
[0020]圖1-圖4中,1.針體,2.針柄,201.弧形防滑凸緣3.角度調節支座,301.橡膠孔,302.插槽,303.「T」形孔,4.可傾斜支杆,5.固定支杆,501.卡板,502.缺口環形卡槽,503.消毒孔,504.脫脂棉墊,6.橡膠塞,7.消毒棉塞,8.脫脂棉套,9.滑動套管,10.脫脂棉套環,11.橡膠薄膜,12.脫脂棉墊塊,13.螺紋插筒,14.銷釘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
[0022]請參見圖1-圖4,一種心血管介入裝置,包括一體連接的針體I和針柄2,針柄2內設置有連成一體的橡膠塞6和消毒棉塞7,消毒棉塞7與針柄2內斜壁接觸,在插入導絲時可使橡膠塞6和消毒棉塞7不會發生位移。橡膠塞6和消毒棉塞7內設置有貫通的小口端靠近針體I的錐形導絲孔,針體I內設置有橡膠薄膜11,橡膠薄膜11可設置4-6個,可有效防止溢血發生,橡膠薄膜11的厚度為0.1-0.5mm為最佳,既方便導絲穿過,又能夠保持一定的任性。
[0023]針體I設置於與角度可調支座3連接的支杆上,針體2的後端與可傾斜支杆4端部的圓環間隙配合連接,可傾斜支杆4為外螺紋杆,可傾斜支杆4的另一端連接螺紋插筒13,螺紋插筒4的另一端插入到設置於角度可調支座3上的橡膠孔301內,橡膠孔301由長形孔和弧形孔組成,且長形孔設置於長形塊上,弧形孔設置於弧形塊上,在連接處自然過渡。橡膠孔301是在角度可調支座3上開有長孔和弧形孔,並在其內壁上粘貼橡膠條所形成。角度可調支座3的長形塊上還設置有位於橡膠孔301前端的「T」形孔303,「T」形孔303內通過卡板501連接固定支杆5,卡板501可在「T」形孔303內移動,能夠方便針體I插入血管深度調節。固定支杆5的另一端設置有等腰梯形塊,等腰梯形塊的兩側設置有脫脂棉墊504,兩側的脫脂棉墊504與等腰梯形塊構成長方形結構,等腰梯形塊上設置有缺口環形卡槽502,缺口環形卡槽502內放置針體1,缺口環形卡槽502通過螺紋孔連接銷釘軸14,銷釘軸14的一個端部設置有最大直徑小於螺紋孔內徑的半圓形球體,針體I上設置有可使針體I前後移動的與半圓形球體弧度相配合的凹槽101。
[0024]優選地,凹槽101與缺口環形卡槽502有一定間隙,這樣使針體I移動時更方便。
[0025]優選地,缺口環形卡槽502開口端設置有與螺紋孔相連通的消毒孔503,通過往消毒孔內注射消毒液,可為不小心滲入到針體I外壁上的血液消毒。
[0026]優選地,針體I上設置有滑動套管9,滑動套管9的前端面設置有脫脂棉套8,可吸收不小心滲入到針體I外壁上的血液,達到清潔的目的。
[0027]優選地,可傾斜支杆4端部的圓環兩端部各設有一個脫脂棉套8,與前面的脫脂棉套8形成雙重清潔的作用。
[0028]優選地,針柄2端部設置有通過合頁與針柄2連接的防塵蓋12。不使用時,蓋上防塵蓋12,可防止針柄內落上灰塵。
[0029]優選地,針柄2的外壁上設置有弧形防滑凸緣,這樣當醫務人員在進行手術時增加了與手的摩擦力,不會發生出汗滑動。
[0030]優選地,角度可調支座3的長形塊和弧形塊一體成型也可做成分體式,分體式時,角度可調支座3的長形塊和弧形塊為分體結構,弧形塊底部水平面上設置有插條,長形塊上設置有與之相對應的插槽302。當只需要針體I呈水平位置是,只要拔掉弧形塊,使醫務人員工作起來更方便。
[0031 ] 角度可調支座3底部設置有橡膠軟墊14,橡膠軟墊14可使支座與病人的皮膚接觸時增加舒適度。
[0032]在為病人進行心血管介入穿刺時,先將針體I穿過可傾斜支杆4端部的圓環,再將針體I的前端放置於缺口環形卡槽502內,旋進銷釘軸14,使之與凹槽101接觸,然後旋轉螺紋插筒13 (如果長度夠就用不到延長可傾斜支杆的長度)到合適的長度,然後把螺紋插筒13插入到橡膠孔301內,由於橡膠孔301的收縮作用,可使螺紋插筒13固定。由於針體I的前端支點兩側為脫脂棉墊,不僅能夠吸收滲出的血液,而且具有很好的彈性,在可傾斜支杆4端部的圓環上升或下降時,就能夠根據上升或下降的高度調節到需要的角度。調整到需要的角度後,稍微鬆開銷釘軸14,使針體I的凹槽101沿著銷釘軸14的半圓球體移動,使針體I插入的血管,到合適位置後,將導絲穿過橡膠塞6再經過消毒塞消毒,消毒更徹底,然後繼續推導絲前行即可。
[003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防止血液溢出汙染工作面,且能夠固定和調節穿刺角度,方便了醫務人員操作,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減輕了醫務人員的負擔,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保證了治療效果。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心血管介入裝置,包括一體連接的針體(I)和針柄(2),其特徵在於,所述針柄(2)內設置有連成一體的橡膠塞(6)和消毒棉塞(7),所述消毒棉塞(7)與針柄⑵內斜壁接觸,所述橡膠塞(6)和消毒棉塞(7)內設置有貫通的小口端靠近針體⑴的錐形導絲孔,所述針體(I)內設置有橡膠薄膜(11),所述針體(I)設置於與角度可調支座(3)連接的支杆上,所述針體(2)的後端與可傾斜支杆(4)端部的圓環間隙配合連接,所述可傾斜支杆(4)為外螺紋杆,所述可傾斜支杆(4)的另一端連接螺紋插筒(13),所述螺紋插筒(4)的另一端插入到設置於角度可調支座(3)上的橡膠孔(301)內,所述角度可調支座(3)由長形塊和弧形塊組成,且其連接處自然過渡,所述可調支座(3)的長形塊上還設置有位於橡膠孔(301)前端的「T」形孔(303),所述「T」形孔(303)內通過卡板(501)連接固定支杆(5),所述固定支杆(5)的另一端設置有等腰梯形塊,所述等腰梯形塊的兩側設置有脫脂棉墊(504),所述等腰梯形塊上設置有缺口環形卡槽(502)缺口環形卡槽(502)內放置針體(I),所述缺口環形卡槽(502)通過螺紋孔連接銷釘軸(14),所述銷釘軸(14)的一個端部設置有最大直徑小於螺紋孔內徑的半圓形球體,所述針體(I)上設置有可使針體(I)前後移動的與半圓形球體弧度相配合的凹槽(10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101)與缺口環形卡槽(502)有一定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缺口環形卡槽(502)開口端設置有與螺紋孔相連通的消毒孔(50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體(I)上設置有滑動套管(9),所述滑動套管(9)的前端面設置有脫脂棉套(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可傾斜支杆(4)端部的圓環兩端部各設有一個脫脂棉套(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針柄(2)端部設置有通過合頁與針柄(2)連接的防塵蓋(1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針柄(2)的外壁上設置有弧形防滑凸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角度可調支座(3)的長形塊和弧形塊一體成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角度可調支座(3)的長形塊和弧形塊為分體結構,所述弧形塊底部水平面上設置有插條,所述長形塊上設置有與之相對應的插槽(30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角度可調支座(3)底部設置有橡膠軟墊(14)。
【文檔編號】A61B17/34GK204218995SQ20142069783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0日
【發明者】宋春莉, 劉斌, 羅楠, 樸英丹, 張豔秋, 趙麗豔, 王麗娟, 李亞麗, 侯秀偉, 吳麗俠, 刁鴻英, 張基昌, 蔡丹, 留志賢, 李倩 申請人: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