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05:12:46 3
專利名稱: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線-端子連接器,特別涉及一種用於鐵路客 運專線接地系統中橋梁、隧道的地線-端子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鐵路電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列車行駛速度也越來越快,因 而相應地對鐵路行車指揮的自動化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實現鐵路信號傳輸設備的可靠接地是實現安全控制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鐵路電氣系統中,尤其是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電氣系統中,需 要設置貫通綜合接地系統,以滿足鐵路牽引負荷條件下的安全電壓要 求,從而消除牽引供電對通信、信號等系統的影響,並保障線路設備 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而在橋梁、隧道中的鐵路客運專線接地系統, 貫通地線和接地端子均是必不可少的。在橋面和隧道兩側的電力電纜槽內敷設用於接地的貫通地線,在電力電纜槽內每間隔一段距離預設 用於接地的接地端子,該接地端子與貫通地線需要進行可靠連接,以 保證良好的接地性能。上述貫通地線與接地端子的連接部位是整個接地系統接地性能的關鍵點。在現有技術中,如圖1所示,通常是由貫通地線10引出引接線 30,再由連接引接線30的接線鼻40與接地端子(圖中未示)連接,從 而實現接地。這種連接方式的缺點在於首先,引接線30的使用增加 了貫通地線的使用長度,提高了成本;其次,引接線30與貫通地線10 需要藉助連接器20連接,引接線30和接線鼻40也要進行連接,不僅結 構複雜,而且這些冗雜的連接均需要手工操作完成。由於接續過程復 雜,接續點較多,所以最終接地系統的接地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 因而增加了接地系統的不可靠性,不利於鐵路電氣系統中電子、電氣 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和人身安全防護要求。再次,整個接地系統具有 ,而接地電阻值過大,將無 法滿足接地系統的要求。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 供一種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可省略上述冗雜的連接方式,直接將地線與接地端子連接;並且連接安全可靠,連接過程 具有成本低、工具筒單、操作方便、人為影響因素小等優點,連接後 接觸電阻小,可滿足鐵路綜合接地系統的接地要求。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用 於連接接地端子和貫通地線,該連接器包括本體;接線鼻,設於所 述本體的一端,與所述接地端子電連接;卡線槽,設於所述本體的另 一端,與所述貫通地線電連接。優選地,所述本體的形狀為L形。優選地,所述接線鼻形成於所述L形的本體的豎臂的上端,所述卡線槽形成於所述L形的本體的橫臂的前端。優選地,所述接線鼻的外邊緣為弧形,其中部成形有通孔。 優選地,所述通孔可供與所述接地端子的內孔配合的螺栓穿過。 優選地,所述卡線槽由自所述本體延伸出的一對相互平行的卡線槽壁構成。優選地,所述卡線槽壁的端部成形有斜面。優選地,所述本體與所迷接線鼻及所迷卡線槽一體成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具有如下優點首先,其直接將地線與接地端子連接,可省略現有技術中冗雜的連接部件,並且連接工具簡單、操作方便,從而大大降低了鐵路、客運專線項目的成本投入。其次,連接方式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由於人為因素對鐵路信號傳輸系統的可靠性造成的影響。
現鐵道部對接地系統接地電阻的要求。
圖1為現有技術中地線-端子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2A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線-端子連接器的主視圖;圖2B為圖2A的B-B剖視圖;圖3A、 3B共同示出了圖2A、 2B所示地線-端子連接器的使用狀 態,其中,圖3A為該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主視圖,圖3B圖3A的C向視圖。在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現有技術貫通地線 10 連接器 20引接線 30 接線鼻 40本實用新型本體 2 接線鼻 3卡線槽 4 卡線槽壁 41接地端子 7 螺栓 7'貫通地線 8 通孔 9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技術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圖2A、 2B,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線-端子連接器,用於 連接接地端子和貫通地線,其包括本體2、接線鼻3和卡線槽4。本體2 由導電材料製成,優選為金屬材料,例如銅或不鏽鋼。接線鼻3和卡線 槽4分別位於本體2的兩端,如圖3A、 3B所示,二者分別用於與接地端 子7和貫通地線8電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案中,本體2的形狀為L形,其與接 線鼻3和卡線槽4一體成形。這種結構的連接器不僅使用方便,而且 易於加工、生產成本低廉。
如圖2A、 2B所示,接線鼻3形成於所述L形的本體2的豎臂的 上端,卡線槽4形成於所述L形的本體2的橫臂的前端。接線鼻3的 外邊緣為弧形,其中部成形有通孔9。弧形的外邊緣有利於消除應力 集中。如圖3A、3B所示,通孔9可供與接地端子7的內孔配合的螺栓7' 穿過。螺栓7'穿過通孔9後,與接地端子7的內孔螺紋配合,從而 將該連接器與接地端子7連接。通常,通孔9的直徑略大於接地端子 7的內孔直徑。在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案中,通孔9的直徑為 c))16.5mm,接地端子7的內孔直徑為M16,因此M16的螺栓7'可穿 過通孔9與接地端子7的內孔配合。如果選用內螺紋為其他規格的接 地端子,則通孔9的尺寸需要相應地調整以與其相對應。本領域技術 人員可根據實際使用場合中接地端子的內螺紋的規格利用常規知識來 i殳計通孔9。如圖2B所示,卡線槽4由自本體2延伸出的一對相互平行的卡線 槽壁41構成,卡線槽壁41的端部成形有斜面411。安裝時先將貫通 地線8放入卡槽41內,然後再通過施壓裝置(如壓力液壓鉗)向兩個 卡線槽壁41施加壓力,從而使兩個卡線槽壁4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變 形,並將貫通地線8緊壓在卡線槽4的內部。最後形成如圖3A、 3B 所示的狀態。從此使貫通地線8與該連接器固定連接。其中,斜面411 有利於兩卡線槽壁41變形後的相互配合。因此,藉助本實用新型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可有效實現貫通地線 8與接地端子7的可靠連接。當然,上述優選實施方案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於對本 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在其他的實施方案中,接線鼻3的外邊緣可為其 他形狀,如方形。本體2、接線鼻3和卡線槽4可非一體成形,而是 通過焊接或其他連接方法結合在一起。本體2的整體形狀還可為倒 "丁"字形,等等。因此所等同的技術方案皆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用於連接接地端子(7)和貫通地線(8),其特徵在於,包括本體(2),由導電材料製成;接線鼻(3),設於所述本體(2)的一端,與所述接地端子(7)電連接;卡線槽(4),設於所述本體(2)的另一端,與所述貫通地線(8)電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本 體(2)的形狀為L形。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 線鼻(3 )形成於所述L形的本體(2 )的豎臂的上端,所述卡線槽(4 ) 形成於所述L形的本體(2)的橫臂的前端。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 線鼻(3)的外邊緣為弧形,其中部成形有通孔(9)。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通 孔(9)可供與所述接地端子(7)的內孔配合的螺栓(7')穿過。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卡 線槽(4)由自所述本體(2)延伸出的一對相互平行的卡線槽壁(41) 構成。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卡 線槽壁(41)的端部成形有斜面(411)。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 述本體(2)與所述接線鼻(3)及所述卡線槽(4) 一體成形。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綜合接地系統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包括本體、接線鼻和卡線槽。該接線鼻的中心設置有通孔,用於供螺栓穿過,從而將地線-端子連接器與接地端子連接。貫通地線通過施壓裝置緊壓在該卡線槽內。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地線-端子連接器可實現貫通地線和接地端子的有效、可靠連接,並且具有連接方式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人為因素影響小、接觸電阻小等優點。
文檔編號H01R11/12GK201054393SQ200720000429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9日
發明者芳 崔, 革 王, 秦保新 申請人:焦作鐵路電纜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