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體、梁、柱加載試驗綜合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07:55:4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載試驗平臺,具體涉及一種牆體、梁、柱加載試驗一體化的綜合平臺。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工程結構試驗加載系統,尤其是牆體、梁、柱的壓剪試驗加載平臺,常規的試驗方法一般為三類不同的工程結構在不同的試驗平臺上進行:第一類牆體壓剪試驗,豎向布置一隻作動器,模擬重力載荷,水平布置一隻作動器,模擬剪力,兩隻作動器同時給試件進行加載,加載不同大小的力,對牆體的應力和位移進行檢測;第二類梁的壓載試驗,將梁二端擱於各自的柱墩上,豎向布置一隻作動器,模擬重力荷載,加載不同大小的力,對梁的應力和位移進行檢測;第三類柱的壓載試驗,將柱垂直放置於平臺上,豎向布置一隻作動器,模擬重力荷載,加載不同大小的力,對柱的應力和位移進行檢測。
然而,三類不同的工程結構加載試驗通常在兩個或者三個不同的平臺上實施,浪費空間場地,增加試驗設備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實現牆體、梁、柱加載試驗一體化的綜合平臺,該平臺不僅能實現牆體壓剪試驗,而且能很好地解決梁的壓載試驗,同時該平臺還能滿足柱的壓載試驗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牆體、梁、柱加載試驗綜合平臺,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的一側設有水平作動器以提供水平加載力,所述框架的頂面設有主梁,所述主梁上設有一豎向固定結構,通過所述豎向固定結構於所述框架上設置一豎向作動器以提供豎向加載力。
優選地,所述豎向固定結構包括水平梁、水平梁連接件以及滑動支座,所述水平梁通過水平梁連接件所述設於所述主梁之上或之下,所述滑動支座連接於所述水平梁下,所述豎向作動器與所述滑動支座連接。豎向作動器的反力通過水平梁傳遞至框架,豎向作動器與滑動支座相連,這樣豎向作動器的水平位置可以通過滑動支座移動調整。
優選地,所述框架包括通過螺栓相互連接進而形成矩形架體的左立柱、右立柱、底梁一、底梁二、連梁、斜支撐、底部連梁、豎向支撐一、豎向支撐二,所述左立柱以及所述右立柱分別設於所述框架的左右兩側,所述底梁一以及所述底梁二設於所述框架的底面,所述主梁設於所述左立柱與所述右立柱之間,所述連梁支設於所述左或右立柱的兩端,所述斜支撐頂撐於所述左立柱與所述主梁之間,底部連梁與底梁一、底梁二用螺栓、螺母連接固定,所述豎向支撐一和豎向支撐二支設於所述主梁與所述底梁一之間,豎向支撐二通過螺栓與豎向支撐一連接。為調整垂直高度位置,必要時可以拿去豎向支撐二,這樣豎向支撐一分別與底梁一和主梁用螺栓、螺母連接。
優選地,至少兩個所述左立柱形成所述框架的左側面,兩個所述左立柱之間設有一側梁,所述水平作動器通過一拉板螺栓連接於所述側梁上,所述水平作動器的施力端朝向所述豎向作動器。
優選地,待試驗牆體立於所述底梁二上,所述待試驗牆體的頂端設有加載梁,所述水平梁設於所述主梁之上,所述豎向作動器垂直連接於所述滑動支座下,所述豎向作動器的底部施力端頂觸於所述加載梁上,所述水平作動器的施力端頂觸於所述加載梁的一端。
優選地,待試驗梁體水平設於所述第二底梁上,所述待試驗梁體的兩端與所述第二底梁之間分別墊設有柱墩,所述水平梁設於所述主梁之下,所述豎向作動器垂直連接於所述滑動支座下,所述豎向作動器的底部施力端頂觸於所述梁體上。由於豎向作動器總長不夠,在對梁體試驗時,將水平梁置於主梁之下,且加設柱墩。
優選地,待試驗柱體垂直設於所述第二底梁上,所述水平梁設於所述主梁之上,所述豎向作動器垂直連接於所述滑動支座下,所述豎向作動器的底部施力端頂觸於所述待試驗柱體的頂端。
本發明牆體、梁、柱加載試驗綜合平臺的有益效果在於:
根據用戶需試驗的不同類型的工程結構,通過調整本發明的個別構件組合,相關構件由螺栓、螺母拆卸或連接,分別實現對一加載牆體、一加載梁或一加載柱進行壓剪或壓載試驗。由於試驗平臺由兩臺或三臺變成了一臺,這樣減少了所需的空間場地和試驗設備費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加載試驗綜合平臺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對應圖1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對應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加載試驗綜合平臺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對應圖4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對應圖4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加載試驗綜合平臺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對應圖7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9為對應圖7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加以說明。
如圖1至圖9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牆體、梁、柱等工程結構的試驗綜合平臺。其三類不同的試驗狀態,都是以一種基本框架為基礎再分別增加幾個相關構件的組合,基本框架組成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底梁一3、底梁二4、連梁5、主梁6、斜支撐7、底部連梁8、水平梁連接件9、水平梁10、豎向支撐一12、豎向支撐二13。它們之間用螺栓(螺柱)、螺母連接固定,底梁一3與底梁二4置於同一地平面。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3所示,是待試驗的加載一牆體99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其結構主要是在基本框架基礎上,將水平作動器20用水平作動器拉板18和螺柱、螺母固定於側梁11上;側梁11兩端分別與基本框架中的二根左立柱1用螺柱、螺母連接固定。豎向作動器22與滑動支座16用螺栓、螺母連接,滑動支座16與基本框架中的水平梁10用螺栓、螺母連接。加載梁15固定放置於牆體上,牆體置於底梁二4上。水平作動器20水平力作用於牆體,模擬剪力,豎向作動器22作用於牆體,模擬重力載荷,根據不同大小的加載力對牆體的應力和位移進行檢測,得到有關數據。
實施例二:
如圖4至圖6所示,是待試驗的加載一梁98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其結構主要是在基本框架基礎上,將豎向作動器22與滑動支座16用螺栓、螺母連接,滑動支座16與基本框架中的水平梁10用螺栓、螺母連接;加載梁二端分別置於二個柱墩14上面,二個柱墩14分別用螺栓、螺母與底梁二4連接牢固。豎向作動器22垂直力作用於梁上,模擬重力載荷,根據不同大小的加載力對梁的應力和位移進行檢測,得到有關數據。
實施例三:
如圖7至圖9所示,是待試驗的加載一柱97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其結構主要是在基本框架基礎上,將豎向作動器22與滑動支座16用螺栓、螺母連接,滑動支座16與基本框架中的水平梁10用螺栓、螺母連接;加載柱垂直放置於底梁二4上。豎向作動器垂直力作用於柱上,模擬重力載荷,根據不同大小的加載力對柱的應力和位移進行檢測,得到有關數據。
完成上述實施過程後,應能體現出本發明的以下特點:
本發明所示的一體化綜合平臺,分別對三類工程結構進行加載試驗,均在基本框架的基礎上,只需拆卸和安裝幾個相關構件,就能達到各自的試驗目的。
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範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