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2:46: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
背景技術:
曝氣器是汙水處理曝氣充氧的必備設備,通過向生化曝氣池中通入空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曝氣器不僅有充氧的目的,還有防止池內懸浮體下沉,加強池內有機物與微生物與溶解氧接觸的目的,從而保證池內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條件下,完成氧化分解。
曝氣器的好壞,不僅影響汙水生化處理效果,而且直接影響到處理場佔地,投資、運行費用以及維護成本。
目前常見的曝氣器以微孔曝氣器和雙螺旋曝氣器為典型代表,前者初期投資費用低,但對汙水的汙泥濃度要求高,存在易堵塞、壽命短、能耗和維護費用高等缺點;後者雖然能克服微孔曝氣器的上述缺點,但前期的投資費用高,不能滿足小型汙水處理廠的要求。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其可以集氣水旋混、多次粉碎、切割於一體,氣水混合效果好,因此產生的氣泡均勻,氧利用率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包括:底座、進氣裝置、曝氣管、連接杆;
所述底座上端與進氣裝置連接;
所述進氣裝置包括進氣管和法蘭,所述進氣管一端為吐氣口,另一端通過法蘭與外部空氣配管連接,所述吐氣口位於曝氣管底端中心位置;
所述曝氣管內部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螺旋切割系統和多層曝氣切割體;
所述底座、進氣裝置、曝氣管外壁均設有突出穿孔;
所述連接杆通過突出穿孔將所述底座、進氣裝置、曝氣器貫穿連接固定。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底座為圓筒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螺旋切割系統包括螺旋結構和導流旋轉裝置,所述螺旋結構位於曝氣器內壁上,所述導流旋轉裝置位於螺旋切割系統中心位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多層曝氣切割體包括交替分布的第一切割層和第二切割層。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連接杆為4根,豎直均勻分布在曝氣器的外壁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曝氣管上端外側設有對稱的2個吊耳。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第一切割層包括沿內壁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第一切割頭;所述第二切割層包括沿內壁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第二切割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所述第一切割頭由雙層球形頭組成,上層球形頭直徑大於下層球形頭直徑,所述第二切割頭由單層球形頭組成。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移動底座,使曝氣器在出現故障時,可直接提出水面進行維修,降低耗時與成本;底座上端為進氣裝置,包括進氣管與法蘭,外部空氣配管通過法蘭與進氣管連接;進氣裝置的上端為曝氣管,曝氣管中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螺旋切割系統和多層曝氣切割體;另外,在底座、進氣裝置、曝氣管外壁上設置有突出穿孔,經連接杆貫穿連接固定。氣體通過進氣管進入後,在導流旋轉裝置和螺旋結構的作用下,帶動基質形成上升流,後經多層曝氣切割體的碰撞,使氣液充分混合,從而提高氧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底座,2-進氣裝置,3-突出穿孔,4-曝氣管,5-吊耳,6-法蘭, 7-進氣管,8-連接杆,9-吐氣口,10-螺旋結構,11-第一切割層,12-第二切割層, 13-第二切割頭,14-第一切割頭,15-導流旋轉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該可移動式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包括包括:底座1、進氣裝置2、曝氣管4、連接杆8;
底座1上端與進氣裝置2連接;
進氣裝置2包括進氣管7和法蘭6,進氣管7一端為吐氣口9,另一端通過法蘭6與外部空氣配管連接,吐氣口9位於曝氣管4底端中心位置;
進氣裝置2上端為曝氣管4,曝氣管4內部自下而上依次設置螺旋切割系統和多層曝氣切割體;
底座1、進氣裝置2、曝氣管4外壁均設有突出穿孔3;
連接杆8通過突出穿孔3將底座1、進氣裝置2、曝氣器4貫穿連接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底座1採用圓筒形、可移動設計,不僅滿足池底放置的穩定性,而且當曝氣器出現故障時,可將其與管道整體提出水面進行維修,簡單易操作。
螺旋切割系統設有螺旋結構10和導流旋轉裝置15,當氣體從進氣管7進入後,在螺旋結構10和導流旋轉裝置15的作用下,實現對汙水的初步混合攪拌,同時帶動基質形成上升流,此設置為氣液混合物的上升運動提供了動力。
多層曝氣切割體由交替分布的第一切割層11和第二切割層12組成,第一切割層11有沿內壁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第一切割頭14,第二切割層12有沿內壁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多個第二切割頭13,其中第一切割頭由雙層球形頭組成,上層球形頭直徑大於下層球形頭直徑,第二切割頭由單層球形頭組成。多層曝氣切割體設置的目的在於,當上升水流通過時,在切割頭周圍分流,從而形成壓差,氣泡在壓力變化過程中自行分裂成微小氣泡,並與液體混合,增加了空氣與液面接觸的面積,延長了空氣與液面接觸時間。
連接杆8豎直均勻分布在曝氣器的外壁上,共有4根,對整個裝置起連接固定的作用。
另外,在曝氣器的外壁上端設有對稱的2個吊耳5,在曝氣器放置前,可將提拉線繩系在上面,將提拉線繩置於水面外並進行固定,當曝氣器需檢修時,直接提拉即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移動底座,使曝氣器在出現故障時,可直接提出水面進行維修,降低耗時與成本;底座上端為進氣裝置,包括進氣管與法蘭,外部空氣配管通過法蘭與進氣管連接;進氣裝置的上端為曝氣管,曝氣管中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螺旋切割系統和多層曝氣切割體;另外,在底座、進氣裝置、曝氣管外壁上設置有突出穿孔,經連接杆貫穿連接固定。氣體通過進氣管進入後,在導流旋轉裝置和螺旋結構的作用下,帶動基質形成上升流,後經多層曝氣切割體的碰撞,使氣液充分混合,從而提高氧利用率。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