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帶硫化罐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1:39:51 1
專利名稱:V帶硫化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型內外腔硫化罐的製造。具體說是一種新型V帶硫化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V帶硫化罐是由罐蓋、罐體、內腔、外腔、平臺及進排汽系統組成。硫化罐的介質是飽和蒸汽,內腔和外腔之間的密封是由平臺和內腔體之間的密封墊密封,隨著 硫化罐直徑的增大,硫化單位壓力的升高(原設計1. 57Mpa,現設計2. 2Mpa),該處密封墊極 易損壞,造成內外腔壓差減小,降低V帶硫化質量,且密封墊更換困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的V帶硫化罐,它去掉密封墊密封,免除更 換密封墊的麻煩,克服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V帶硫化罐是由罐蓋、罐體、內腔、 外腔、平臺及進排汽系統組成,平臺為雙層平臺,平臺上層開多個可調放汽口,平臺下層由 平臺支架支撐與內腔筒體焊接,內腔筒體下部與內腔封頭焊接,內腔封頭上接內腔進汽管、 內腔出汽管,外腔封頭頂部與內腔筒體焊接,外腔封頭上接外腔進汽管、外腔出汽管。V帶硫化罐的工作過程是一個工藝過程開始,把成型後的半成品放入V帶硫化罐內的平臺上,關閉罐蓋,啟 動安全開關,先從外腔進汽管放入蒸汽,後從內腔進汽管放入蒸汽,硫化開始。硫化時間到, 進行反操作,取出產品。至此完成V帶產品硫化的全過程。工藝流程之間,無需更換密封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無密封墊,無洩漏,運行安全可靠。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V帶硫化罐結構示意圖。圖中1.內腔封頭;2.內腔筒體;3.外腔封頭;4平臺支架.;5.平臺;6.罐體; 7可調放汽口. ;8固定齒環.;9.活動齒環;10.罐蓋;11.外腔進汽管;12.內腔進汽管; 13.內腔出汽管;14.外腔出汽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V帶硫化罐是由罐蓋10、罐體6、內腔、外腔、平臺5及進排汽系統組 成,其中,罐蓋10和罐體6之間通過固定齒環8和活動齒環9扣接。平臺5為雙層平臺,平 臺上層開多個可調放汽口 7,平臺下層由平臺支架4支撐與內腔筒體2焊接,內腔筒體2下 部與內腔封頭1焊接,內腔封頭1上接內腔進汽管12、內腔出汽管13,外腔封頭3頂部與內 腔筒體2焊接,外腔封頭3上接外腔進汽管11、外腔出汽管14。一個工藝過程開始,把成型後的半成品放入設備直徑為3200mm工件壓力為
2. OMpa的V帶硫化罐內的平臺5上,關閉罐蓋10,啟動安全開關,先從外腔進汽管11放入 蒸汽,後從內腔進汽管12放入蒸汽,硫化開始。硫化時間到,進行反操作,先從內腔出汽管 13放汽,後從外腔出汽管14放汽,然後取出產品。至此完成V帶產品硫化的全過程。工藝 流程之間,無需更換密封墊。
權利要求一種V帶硫化罐,其特徵在於V帶硫化罐是由罐蓋(10)、罐體(6)、內腔、外腔、平臺(5)及進排汽系統組成,平臺(5)為雙層平臺,平臺上層開多個可調放汽口(7),平臺下層由平臺支架(4)支撐與內腔筒體(2)焊接,內腔筒體(2)下部與內腔封頭(1)焊接,內腔封頭(1)上接內腔進管(12)、內腔出汽管(13),外腔封頭(3)頂部與內腔筒體(2)焊接,外腔封頭(3)上接外腔進汽管(11)、外腔出汽管(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V帶硫化罐是由罐蓋、罐體、內腔、外腔、平臺及進排汽系統組成,平臺為雙層平臺,平臺上層開多個可調放汽口,平臺下層由平臺支架支撐與內腔筒體焊接,內腔筒體下部與內腔封頭焊接,內腔封頭上接內腔進管、內腔出汽管,外腔封頭頂部與內腔筒體焊接,外腔封頭上接外腔進汽管、外腔出汽管。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無密封墊,無洩漏,運行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29L29/00GK201552699SQ20092035233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4日
發明者劉穎超, 王雪花, 閆瑞陽 申請人:泰安市利德容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