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2 19:05:16 3
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包括分度轉盤,分別設置於分度轉盤兩側的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以及轉動驅動機構;分度轉盤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或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後限位板上沿徑向圓周設置有與卡槽一一對應的限位槽,限位槽對應卡槽一端具有切口;限位槽內設置有彈簧及限位球,限位球的直徑大於切口的口徑;後限位板的另一側設置有彈簧擋板以用於將彈簧限制在限位槽內;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對應分度轉盤的一側具有倒角。該實用新型設計新穎、合理,檢料選料效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以用於銷釘、軸承等柱體狀產品的物料檢驗,並同步實現不合格物料的篩選。
【背景技術】
[0002]針對企業大批量生產的銷釘、軸承等柱體狀產品,由於其體積小、數量大,人工抽檢的方式會遺漏摻雜在大範圍內的不合格品,從而導致出貨中存在不良品而影響後續正常使用,且人工抽檢的檢驗精度較低且人工勞動強度大。也有企業為了實現更精確的產品檢驗,設計了專用的檢驗治具,但針對數量龐大的小體積銷釘、軸承類產品,檢具的檢驗效率仍舊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以實現良品、長料及短料的高效篩選檢料,提高工作效率並降低勞動強度。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包括:
[0006]分度轉盤,分別設置於所述分度轉盤兩側的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以及轉動驅動機構;
[0007]所述分度轉盤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或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
[0008]所述後限位板上沿徑向圓周設置有與所述卡槽一一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對應所述卡槽一端具有切口 ;所述限位槽內設置有彈簧及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直徑大於所述切口的口徑;所述後限位板的另一側設置有彈簧擋板以用於將所述彈簧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內;
[0009]所述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對應所述分度轉盤的一側具有倒角。
[0010]其中,所述卡槽包括與物料直徑一致的半圓弧槽體,以及與所述槽體一體的平面滑道。
[0011]其中,所述分度轉盤上的卡槽的所述圓弧狀槽體的口均沿徑向開口朝外。
[0012]其中,對應不良品洛料處設置有不良品料箱,對應良品洛料處設置有良品料箱。
[0013]其中,所述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的倒角分別為前限位斜面與後限位斜面,所述前限位斜面與所述後限位斜面組合呈梯形,其直徑較小一端位於靠近軸心一端。
[0014]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其通過分度轉盤的特殊結構卡槽設計,並配合後限位板上限位槽內彈簧及限位球的設置,以及配合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上倒角的設計,短料卡入卡槽後在到達不良品落料位置處(如三點鐘方位處)由於自身重力的作用會從卡槽中脫落而落入不良品料箱;良品卡入卡槽後同時一端受到彈簧及限位球的作用而卡緊,直至到達良品落料處(如六點鐘方位處)其自身重力大於彈簧及限位球的預緊力時,良品才會從卡槽脫落並進入相應的良品料箱內;而長料則在一開始就不能卡入卡槽內,而是由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的前限位斜面與後限位斜面進行限位,然後到達一定方位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不良品料箱。該種檢料選料結構設計新穎、合理,人工操作的步驟只需按序放料即可,其餘則可由設備自動完成檢料分料過程,相比人工抽檢及單個檢具的方式,該設備極大提高了檢料效率,如果再配合其他自動送料等設備可以更大程度上實現檢料的自動化程度,會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分度轉盤主視及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前限位板的剖視結構及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後限位板的剖視結構及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轉盤機構工作時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圖5中轉盤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轉盤機構分別用於長料、短料及良品篩選時的局部放大對比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數字表示:
[0024]11.分度轉盤12.卡槽13.前限位板
[0025]14.前限位斜面15.後限位板16.限位槽
[0026]17.切口18.後限位斜面19.彈簧
[0027]20.限位球21.不良品料箱22.良品料箱
[0028]23.彈簧擋板24.長料25.短料
[0029]26.良品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參考圖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包括:
[0032]分度轉盤11,分別設置於分度轉盤11兩側的前限位板13及後限位板15,以及轉動驅動機構;分度轉盤11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12,或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12 ;後限位板15上沿徑向圓周設置有與卡槽12 —一對應的限位槽16,限位槽16對應卡槽12 —端具有切口 17 ;限位槽16內設置有彈簧19及限位球20,限位球20的直徑大於切口 17的口徑;後限位板15的另一側設置有彈簧擋板23以用於將彈簧19限制在限位槽16內;前限位板13及後限位板15對應分度轉盤11的一側具有倒角。
[0033]其中,卡槽12包括與物料直徑一致的半圓弧槽體,以及與槽體一體的平面滑道;且:分度轉盤11上的卡槽12的所述圓弧狀槽體的口均沿徑向開口朝外;且:對應不良品落料處(如三點鐘方位)設置有不良品料箱21,對應良品落料處(如六點鐘方位)設置有良品料箱22 ;且:前限位板13及後限位板15的倒角分別為前限位斜面14與後限位斜面18,前限位斜面14與後限位斜面18組合呈梯形,其直徑較小一端位於靠近軸心一端。
[003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5]首先在分度轉盤11的^^一點鐘至一點鐘方位之間,人工將物料逐一卡入分度轉盤11的卡槽12內,此時轉盤機構在旋轉電機的作用下勾速旋轉以配合物料卡入卡槽12的速度;
[0036]參考圖5-7,通過分度轉盤11的特殊結構卡槽12設計,並配合後限位板15上限位槽16內彈簧19及限位球20的設置,以及配合前限位板13及後限位板15上倒角的設計,此時分為三種情況:
[0037]短料25卡入卡槽12後,由於其長度不達標,限位球20在彈簧19的作用下依然處於凸出切口 17的狀態,且短料25的長度小於限位球20的最外凸出端與前限位板13之間的間距,因此短料25僅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其在到達三點鐘方位之後由於自身重力的作用會從卡槽12中脫落而落入不良品料箱21 ;
[0038]良品26卡入卡槽12後,同時一端受到彈簧19及限位球20的作用而另一端抵住前限位板13並因此而卡緊在卡槽12內,其同時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及限位球20的預緊力,此時只要能夠卡入卡槽12並能夠壓縮彈簧19收縮的物料均視為良品26,視彈簧19預緊力的大小,直至良品26到達五點鐘至七點鐘方位之間的位置時其自身重力大於彈簧19及限位球20的預緊力時,良品26才會從卡槽12脫落並進入相應的良品料箱22內;
[0039]而長料24由於其長度超過了卡槽12的長度而被視為不良品,則在一開始就不能卡入卡槽12內,而是由前限位板13及後限位板15的前限位斜面14與後限位斜面18進行限位,然後到達一定方位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不良品料箱21。
[0040]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上述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分度轉盤,以及分別設置於所述分度轉盤兩側的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以及轉動驅動機構; 所述分度轉盤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或沿徑向圓周等距設置有逆時針方向開口的卡槽; 所述後限位板上沿徑向圓周設置有與所述卡槽一一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對應所述卡槽一端具有切口 ;所述限位槽內設置有彈簧及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直徑大於所述切口的口徑;所述後限位板的另一側設置有彈簧擋板以用於將所述彈簧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內; 所述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對應所述分度轉盤的一側具有倒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槽包括與物料直徑一致的半圓弧槽體,以及與所述槽體一體的平面滑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分度轉盤上的卡槽的所述圓弧狀槽體的口均沿徑向開口朝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其特徵在於,對應不良品落料處設置有不良品料箱,對應良品落料處設置有良品料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快速實現檢料的轉盤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限位板及後限位板的倒角分別為前限位斜面與後限位斜面,所述前限位斜面與所述後限位斜面組合呈梯形,其直徑較小一端位於靠近軸心一端。
【文檔編號】B07B13/05GK204208813SQ201420599274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王新 申請人:蘇州麥德柯金屬製品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