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蘇寧廣場何時建成(安徽又一座蘇寧廣場開工)
2023-07-12 14:04:38 3
4月15日,備受各界關注的安慶蘇寧廣場開工儀式盛大舉行。安慶市市長陳冰冰、副市長鄭家齊、蘇寧置業集團總裁金明、副總裁陳豔、合作單位代表、主流媒體代表等200多名嘉賓濟濟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同時,這也是繼3月底南京蘇寧睿城二期項目盛大開工後,蘇寧又一個圍繞「新基建」布局的重點項目,標誌著蘇寧數位化布局全面提速,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也將助推零售行業進一步整合升級。
安慶蘇寧廣場開工啟動儀式
安慶市迎江區區委書記尹志軍致辭
蘇寧置業集團總裁金明致辭
安慶市副市長鄭家齊講話
安慶蘇寧廣場開工儀式現場
01 創新商業形態 智慧零售助力新基建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國內消費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是發展機遇仍在,特別是新模式、「新基建」將催生新的市場機遇,對於蘇寧來說,穩步推進既定的戰略目標,持續加大開放力度,就能夠不斷釋放企業活力。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內核,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也將助推零售行業進一步整合升級。
緊抓「新基建」進行數位化布局的蘇寧,圍繞智慧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各類商業形態、智慧社區提檔升級,完善打通線上線下的全場景零售布局。在全國遍地開花的蘇寧廣場項目正是蘇寧加大領跑「新基建」投資的一個重要縮影。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02 匯聚萬千繁華 蘇寧廣場打造新名片蘇寧廣場是蘇寧置業集團旗下的高端都市綜合體旗艦品牌,彰顯了集團用前瞻性眼光助力城市更新升級的戰略思想。蘇寧廣場聚焦全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及中西部重點城市,已入駐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福州、西安、合肥、南昌、太原等地。項目雄踞城市繁華核心地段,所及之處均以弘大的格局、智慧的場景引發城市潮流生活的變革,成為城市的封面形象作品。項目規劃大型購物中心、科技辦公、智慧住宅、星級酒店等業態,覆蓋吃、穿、住、行、玩、樂、購諸多場景,消費者一切所需,在蘇寧廣場均可以滿足。
南京蘇寧睿城
南京奧體蘇寧廣場
南京新街口蘇寧廣場
南京仙林蘇寧廣場
成都蘇寧廣場
福州蘇寧廣場
西安蘇寧廣場
合肥蘇寧廣場
南昌蘇寧廣場
太原蘇寧廣場
在智慧零售時代,隨著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社群經濟等各種創新商業形態不斷興起,傳統的商業地產模式有了更多探索的空間。蘇寧廣場以場景網際網路、數位化運營、智能供應鏈為核心競爭力,建立一個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擁有全新商業價值、商業邏輯和商業模式的網際網路商業生態。蘇寧廣場基於蘇寧產業資源,線上線下融合共生,既提供商圈本地化服務特色,又具備隨時在線的全場景服務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的購物體驗,打造每個城市的品質生活目的地。
03 進駐安慶 構築首席城市綜合體城市核心商業的升級,是一座城市復興的重大轉折點。蘇寧廣場的到來,即將把全球都會的潮流生活方式帶到安慶,賦能城市發展,推動商業的變革。
安慶蘇寧廣場是蘇寧2020年全場景布局智慧零售的重要項目之一,地處安慶東部新城CBD,是安慶東部新城中軸、金融商務中芯區。項目總體量53萬方,融合蘇寧集團平臺及產業優勢資源,打造安慶最大的城市綜合體、一站式時尚潮流智慧生活體驗平臺,涵蓋時尚購物中心、智慧住宅、社區配套等業態。其中購物中心20萬方,整合蘇寧易購、蘇寧紅孩子、蘇寧影城、蘇寧體育、蘇寧極物等自營品牌,積極引入國際精品、時尚零售、餐飲美食、休閒娛樂、配套體驗等業態,並設有超2000㎡特色書店、屋頂花園廣場、星空遊泳池等特色創意IP,將為安慶市民帶來豐富的文化生活體驗。
項目還將打造安慶6S 智慧人居標杆項目——蘇寧悅城,將為安慶的置業者們打造一處暢享生活之美、智慧之美的人居新典範。蘇寧悅城在設計的標準規範上不斷提高要求,在建築的生命周期內滿足光照、通風、防蛀、抗菌、潔汙分離等健康需求,著力營造以人為本的綠色生態。此外,項目科學配備有氧健身區、休閒廣場等設施,鼓勵日常的健身行為,提高社區的互動性與空間的延展性,引導高品質的社區生活。
安慶蘇寧廣場(2022年開業)
安慶蘇寧悅城
04 深耕安徽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2017年,安徽省與蘇寧控股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在網際網路零售、電商扶貧、網際網路金融、實體產業轉型升級、現代物流等多個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自籤訂協議以來,蘇寧已全力加速省內全場景零售的線下布局,全面推動品質消費的發展。截至2020年3月底,蘇寧在安徽全省布局蘇寧易購雲店、蘇寧廣場、蘇寧雅悅酒店、蘇寧小店、蘇寧紅孩子、零售雲、蘇寧影城、蘇鮮生、家樂福超市、蘇寧金融、蘇寧百貨等多業態門店達530家。
合肥蘇寧廣場(2021年開業)
蕪湖蘇寧廣場(2014年開業)
滁州蘇寧廣場(2017年開業)
滁州南城蘇寧廣場(2022年開業)
宿州蘇寧廣場(2020年開業)
未來,在技術迭代不斷加速的時代,蘇寧將通過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前沿科技的率先落地與普及,加大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智慧物流、科技金融等新產業,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