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23:38:46 1
專利名稱: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礎施工用工程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帶輔助頂升機構的大扭矩的旋挖鑽機。
背景技術:
旋挖鑽機廣泛用於高層建築、公路、橋梁、鐵路、港口、隧道、地鐵等各種施工中,旋挖鑽機的變幅機構是連接鑽桅和底盤的機構。現有旋挖鑽機的變幅機構有平行四邊形小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可自行舉升的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和不可自行舉升的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平行四邊形小三角結構變幅機構,鑽桅上下支撐點較近,鉸點數量多,裝配累計間隙大, 鑽桅工作穩定性差,晃動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實用新型專禾Ij《大三角結構的全液壓履帶式旋挖鑽機》(專利號 ZL200520200374. 4)公開採用左右斜撐油缸連接鑽桅和迴轉平臺,對於提高鑽桅的工作穩定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鑽桅下端與迴轉平臺鉸接,旋挖鑽機轉場運輸時,鑽桅和迴轉平臺不必分開,減少輔助安裝或拆卸時間。克服了平行四邊形小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工作穩定性差的缺點,提高了施工質量,但是也有一點不盡人意的地方1、左右斜撐油缸與鑽桅的鉸接為固定點,大三角結構無法變幅。2、鑽桅平臥在迴轉平臺上,初始舉升困難,扭矩在18頓米以上的旋挖鑽機不能使用,轉場運輸時鑽桅和底盤分開運輸。3、鑽桅下端與迴轉平臺鉸接,鑽桅無法上下移動,鑽深孔不方便。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大三角結構中兩條邊的長度可以調整;初始舉升油缸和鑽桅初始舉升臂結構合理,扭矩大,完全可以滿足18頓米以上的旋挖鑽機使用。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包括迴轉平臺、鑽桅、左右斜撐油缸、拐臂和拐臂調節油缸;所述的鑽桅下端通過拐臂和十字軸與迴轉平臺鉸接,拐臂還通過拐臂調節油缸與迴轉平臺連接;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左右斜撐油缸的缸體與支撐杆的一端剛性連接,左右斜撐油缸的活塞杆與迴轉平臺鉸接,支撐杆的另一端與上滑座鉸接;所述的鑽桅和上滑座上分別製作導向機構,上滑座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滑配合連接;所述的拐臂為三角形結構,下端與迴轉平臺鉸接,拐臂的上端與下滑座鉸接,所述的下滑座上製作導向機構,下滑座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滑配合連接; 所述的上滑座和下滑座分別與變幅油缸的缸體和活塞杆連接;所述的迴轉平臺上部設置鑽桅初始舉升臂,所述的鑽桅初始舉升臂為條形結構,一端與迴轉平臺鉸接,鑽桅初始舉升臂另一端與初始舉升油缸的活塞杆鉸接,初始舉升油缸的缸體與迴轉平臺鉸接;所述的鑽桅初始舉升臂上端有支承座,當鑽桅平臥在迴轉平臺上時,鑽桅下端面支撐在支承座上。所述的鑽桅與迴轉平臺之間設置鑽桅上下位移油缸,所述的鑽桅上下位移油缸的缸體與迴轉平臺鉸接,鑽桅上下位移油缸的活塞杆與鑽桅的中部鉸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大三角結構中兩條邊的長度可以調整,切實保證鑽桅1在作業時的剛性和穩定性。2、初始舉升油缸和鑽桅初始舉升臂結構合理,扭矩大,完全可以滿足18頓米以上的旋挖鑽機使用。3、當旋挖鑽機鑽孔的上平面較高於或較低於履帶下平面的深孔時,鑽桅可以上移或下移,操作方便快捷。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的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摺疊後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摺疊工作過程示意圖。圖中1、鑽桅,2、變幅油缸,3、鑽桅上下位移油缸,4、支承座,5、鑽桅初始舉升臂, 6、下滑座,7、十字軸,8、拐臂,9、迴轉平臺,10、拐臂調節油缸,11、初始舉升油缸,12、左右斜撐油缸,13、支撐杆,14、上滑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3、4所示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包括迴轉平臺9、鑽桅1、左右斜撐油缸12、拐臂8和拐臂調節油10 ;所述的鑽桅1下端通過拐臂8和十字軸7與迴轉平臺9鉸接,拐臂8還通過拐臂調節油缸10與迴轉平臺9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右斜撐油缸12的缸體與支撐杆13的一端剛性連接,左右斜撐油缸12的活塞杆與迴轉平臺9鉸接,支撐杆13的另一端與上滑座14鉸接;所述的鑽桅1和上滑座14上分別製作導向機構,上滑座14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1滑配合連接;所述的拐臂8為三角形結構,下端與迴轉平臺9鉸接,拐臂8的上端與下滑座6鉸接,所述的下滑座6上製作導向機構,下滑座6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1滑配合連接;所述的上滑座14和下滑座6分別與變幅油缸2的缸體和活塞杆連接;所述的迴轉平臺9上部設置鑽桅初始舉升臂5,所述的鑽桅初始舉升臂5為條形結構,一端與迴轉平臺9鉸接,鑽桅初始舉升臂5另一端與初始舉升油缸11的活塞杆鉸接,初始舉升油缸11的缸體與迴轉平臺9鉸接;所述的鑽桅初始舉升臂5 上端有支承座4,當鑽桅1平臥在迴轉平臺9上時,鑽桅1下端面支撐在支承座4上。左右斜撐油缸12加支撐杆13、上、下滑座14、6之間的鑽桅1和迴轉平臺9三者組成大三角結構,其中兩條長度邊是可以調整的,切實保證鑽桅1在作業時的剛性和穩定性。所述的鑽桅1與迴轉平臺9之間設置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所述的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的缸體與迴轉平臺9鉸接,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的活塞杆與鑽桅1的中部鉸接。如
圖1、2所示旋挖鑽機在作業時,同時操作兩隻左右斜撐油缸12和變幅油缸,使上滑座14在導向機構的作用下沿鑽桅1上下滑動,直至鑽桅1與作業地面完全垂直。如
圖1所示當旋挖鑽機鑽孔的上平面較高於或較低於履帶下平面的深孔時,鑽桅1上移或下移,操作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便可以,操作方便快捷。如圖3、4所示當旋挖鑽機作業完畢需要轉場,鑽桅1和迴轉平臺9不必分開,操作左右斜撐油缸12和初始舉升油缸11,鑽桅1旋轉慢慢落下,當鑽桅1平臥在迴轉平臺9 上時,鑽桅1下端面落在支承座4上,安全可靠,減少輔助安裝或拆卸時間。同樣,當旋挖鑽機轉場完畢需要作業時,首先操作初始舉升油缸11,將鑽桅1頂升到一定角度,再操作左右斜撐油缸12和變幅油缸2,直至鑽桅1與作業地面完全垂直。
權利要求1.一種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包括迴轉平臺(9)、鑽桅(1)、 左右斜撐油缸(12)、拐臂(8)和拐臂調節油缸(10);所述的鑽桅(1)下端通過拐臂(8)和十字軸(7)與迴轉平臺(9)鉸接,拐臂(8)還通過拐臂調節油缸(10)與迴轉平臺(9)連接;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右斜撐油缸(1 的缸體與支撐杆(1 的一端剛性連接,左右斜撐油缸(1 的活塞杆與迴轉平臺(9)鉸接,支撐杆(1 的另一端與上滑座(14)鉸接;所述的鑽桅⑴和上滑座(14)上分別製作導向機構,上滑座(14)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1)滑配合連接;所述的拐臂(8)為三角形結構,下端與迴轉平臺(9)鉸接,拐臂(8)的上端與下滑座(6)鉸接,所述的下滑座(6)上製作導向機構,下滑座(6)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1)滑配合連接;所述的上滑座(14)和下滑座(6)分別與變幅油缸O)的缸體和活塞杆連接;所述的迴轉平臺(9)上部設置鑽桅初始舉升臂(5),所述的鑽桅初始舉升臂(5)為條形結構,一端與迴轉平臺(9)鉸接,鑽桅初始舉升臂(5)另一端與初始舉升油缸(11)的活塞杆鉸接, 初始舉升油缸(11)的缸體與迴轉平臺(9)鉸接;所述的鑽桅初始舉升臂( 上端有支承座 G),當鑽桅⑴平臥在迴轉平臺(9)上時,鑽桅⑴下端面支撐在支承座⑷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鑽桅⑴與迴轉平臺(9)之間設置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所述的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的缸體與迴轉平臺(9)鉸接,鑽桅上下位移油缸(3)的活塞杆與鑽桅(1)的中部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輔助頂升機構旋挖鑽機大三角結構變幅機構,涉及一種工程機械。大三角結構的邊長可調,初始舉升油缸和鑽桅初始舉升臂扭矩大,可以滿足18頓米以上的旋挖鑽機使用。左右斜撐油缸的缸體與支撐杆剛性連接,活塞杆與迴轉平臺鉸接,支撐杆與上滑座鉸接。拐臂分別與迴轉平臺和下滑座6鉸接,上、下滑座通過導向機構與鑽桅滑配合連接。上、下滑座分別與變幅油缸連接。鑽桅初始舉升臂一端與迴轉平臺鉸接,另一端與初始舉升油缸鉸接,初始舉升油缸與迴轉平臺鉸接,鑽桅初始舉升臂上端有支承座,鑽桅平臥時落在支承座上。鑽桅與迴轉平臺之間設置鑽桅上下位移油缸,鑽孔的上平面高於或低於履帶下平面時,鑽桅可以上移或下移。
文檔編號E21B15/00GK201943591SQ20112004265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9日
發明者仇文寧, 徐偉, 陳東升 申請人:徐州雷曼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