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21:45:36 2
專利名稱:一種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拍攝裝置,特別是一種攝取產品連續相片的攝 像裝置。背景技術:
在網際網路上推廣和展示產品,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電子商務推廣手 段。對於產品在網際網路上展示,大多採用產品的360度旋轉全景動畫進 行展示,這種動畫可方便地運用滑鼠器對產品的環繞任意角度進行査 看,操控方便且生動逼真,產品的環繞任意角度盡收眼底,對於產品的 推廣作用較大。
那麼,要製作這種生動逼真的360度旋轉全景動畫,現有的技術中 主要有二種, 一種是運用計算機3D建模技術,此種技術需動用比較昂 貴的一系列專用於3D建模的相關設備,製作成本高,製作工藝上也較 為複雜,相對製作周期也比較長。另一種技術是攝取多張環繞產品360 度的連續相片,再經輔助軟體合成,便可製作成這種360度旋轉全景動 畫。但現有的這種攝取環繞產品360度的連續相片的技術主要是採用業 界內稱為"搖頭機"的攝像裝置,即把被攝產品固定於中央位置,由環 繞產品旋轉的攝像設備攝取連續相片序列。由於攝像設備在工作過程中 是需要運動位移,因此所攝取的連續相片的相片效果不佳,且整套設備 及與其配合的軟體操控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不高,使用中仍存在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公開一種能自動、快捷地攝取多張產品的
360度環繞連續相片的攝像裝置。
一種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拍攝裝置,包括數位相機,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控制板、步進電機、轉臺及PC;所述數位相機固定於拍攝位置 的固定座上;所述數位相機及控制板分別通過數據線與PC連接;所述 控制板通過連接線與步進電機連接;步進電機連接轉臺且可帶動轉臺旋 轉。
所述控制板包括一 USB轉232接口電路、一 MCU控制單元。
所述步進電機連接有反相繼流二極體。
所述轉臺設有將被攝物品固定的物品夾。
所述還包括補光燈。
所述還包括遮影幕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被攝物品固定於轉臺上且將數位相機 固定於拍攝位置,利用本實用新型,在PC的控制下,根據預定的方法 及程序能夠自動且快捷地攝取環繞產品360度的連續相片。所採用的各 控制部件對步進電機進行精確控制,本實用新型攝像裝置所涉及的接口 電路簡單,控制靈活,攝取相片成本低,攝取相片效率高且操作方便快 捷,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控制板各部件與步進電機連接的方框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控制板USB轉232接口電路電路圖3是本實用新型控制板的MCU電路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步進電機驅動晶片與步進電機連接的電路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步進電機驅動晶片與步進電機連接的另一電路
圖6是本實用新型各部件連接示意其中圖中1.由PC發出的USB信號、2.USB轉232接口電路、3,MCU、 4.步進電機驅動晶片、5.控制板、6.轉臺、7.PC、 8.步進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拍攝環繞被攝物品360度多張相片 的攝像裝置,包括數位相機、控制板、步進電機、轉臺及PC,數碼相 機及控制板分別通過數據線與PC連接;控制板通過連接線與步進電機 連接;步進電機連接轉臺且可帶動轉臺;控制板包括一 USB轉232接 口電路、一MCU控制單元;上述各裝置相互配合按以下程序進行相關 處理
(1) PC向數位相機發出控制信號(A),數位相機獲取PC控制信 號(A);
(2) 數位相機進行拍攝動作,將回饋信號(B)反饋給PC;
(3) PC接收回饋信號(B),向控制板發出控制信號(C),控制 板獲取PC控制信號(C),向步進電機發送轉動信號(D);
(4) 步進電機接收轉動信號(D),按預定角度帶動轉臺轉動一次;
(5) 轉向步驟(2)。
上述程序步驟(3)中,控制板接收PC的控制信號(C)並向步進 電機發送轉動信號(D)的過程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首先控制板通過 USB轉232接口電路將PC發來的控制信號(C)轉換為232TTL電平 再傳送給MCU, MCU將232TTL電平解析後再以脈衝信號傳送給步進電機驅動晶片,驅動晶片驅動步進電機轉動。
數位相機通過USB接口通過USB數據線與PC連接,同樣,PC的 另一 USB接口也通過USB數據線與控制板連接,控制板包括USB轉 232接口電路及MCU,控制板通過連接線與步進電機的控制晶片連接, 步進電機通過機械傳動機構與轉臺連接,步進電機轉動能帶動轉臺轉 動。
在使用過程中,用戶通過操作PC,向數位相機發出"觸發快門" 命令,數位相機收到指令後即完成一個拍照動作,並返回一個"Callback" 回調信號,個人計算機收到反饋的回調信號之後,向控制板發送一條步 進指令,控制板在收到步進指令之後,通過USB轉232接口電路及MCU 對信號進行解析,成為脈衝信號後發送給步進電機驅動晶片,之後便驅 動步進電機轉動,步進電機輸出軸與轉臺通過機械傳動機構連接,步進 電機的轉動帶動轉臺轉動。隨後,程序自動執行步驟2,完成一個程序 循環,而程序的循環次數可以在PC的控制中事先予以設定。例如,要 攝取24張被攝物品的360度環繞連續相片,則事先設定循環次數為24 次,360度除以24等於15度,也就是設定每次步進電機的轉動角度為 15度,轉臺轉動由步進電機帶動,同樣轉動角度為15度。如要進行更 多或更少張數的環繞連續相片,則根據實際需要依此類推。以上全部循 環動作完成之後,個人計算機提取數位相機所拍得的照片,並自動生成 產品的全景動畫成品,輸出到預設指定目錄,同時打開預覽,供用戶評 估是否符合要求。
如圖1至圖5所示,PC接收回饋信號B,向控制板發出控制信號C, 控制板獲取PC控制信號C,向步進電機發送轉動信號D,步進電機接 收轉動信號D,按預定角度帶動轉臺轉動一次。如圖2至圖4所示,當PC接收到數位相機發來的回饋信號B之後,PC向控制板發出控制信號 C,控制板中的USB轉232接口電路將PC發來的USB信號轉換為 232TTL數據,再將232TTL數據傳送給MCU,由MCU將232TTL數 據轉換為脈衝信號,之後將脈衝信號傳送給步進電機控制晶片,再由步 進電機控制晶片根據脈衝信號驅動步進電機轉動,如圖3所示,通過 P20-P23埠發送脈衝,再通過P24-P25埠發送使能信號給步進電機 驅動晶片L298,驅動步進電機工作,步進電機可以通過給相應磁極加 以脈衝,來對旋轉角度和轉動速度進行高精度的控制。如圖5所示,電 機為兩相四拍步進電機,電機供電可以採用12V-24V直流電源供電,通 過MCU與步進電機控制晶片接口線按順序給圖1中所示的A、 B、 C、 D繞相組施加有序的脈衝直流,就可以控制電機的轉動。轉動的角度大 小與施加的脈衝數成正比,轉動的速度與脈衝頻率成正比,而轉動方向 則與脈衝的順序有關。
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電腦控制步進電機轉動展示臺還在步 進電機驅動單元加了反相繼流二極體,使電機繞組的反相電流能及時通 過電源釋放掉,這樣既保護了電機,也保護了驅動晶片,使可靠性大大的 提高,也延長了步進電機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中,步進電機帶動轉臺旋轉,可以是步進電機輸出軸直 接與轉臺的轉軸旋轉,也可以是通過機械傳動機構帶動轉臺旋轉,例如 可以是利用皮帶輪組帶動其旋轉,也可以是齒輪組帶動其旋轉,總之, 各種可以實現步進電機帶動轉臺旋轉的傳動機構配合都應視為落入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在本實用新型中,轉臺上設有將被攝物品固定的物品夾,用於能將 被攝物品穩固地固定於轉臺上。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使攝影效果 更佳的一些器材,例如攝影時需要遮去背景的攝影幕布,攝影光線不足 時的補光燈等攝影器材。
在本實用新型中,PC是Personal Computer的簡稱,即個人電腦或 個人計算機,主要由CPU與存儲器及輸入、輸出設備組成,它擁有USB 傳輸接口 。以上實施例所採用的PC為三星rl8dy05筆記本個人計算機。
數位相機為佳能a75數位相機。
MCU是指解析數據的控制單元,具有將232TTL電平轉換為脈衝 數據的功能。
步進電機驅動晶片型號為L298。
權利要求1.一種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包括數位相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板、步進電機、轉臺及PC;所述數位相機固定於拍攝位置的固定座上;所述數位相機及控制板分別通過數據線與PC連接;所述控制板通過連接線與步進電機連接;步進電機連接轉臺且可帶動轉臺旋轉。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其特徵 在於所述控制板包括USB轉232接口電路和MCU控制單元;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進電機連接有反相繼流二極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臺設有將被攝物品固定的物品夾。
5. 根據權利要求1至4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補光燈。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4的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遮影幕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繞被攝物品360度的攝像裝置。主要是由PC控制數位相機、控制板、步進電機及轉臺,根據預定的方法或程序,能自動快捷的由數位相機攝取固定於轉臺上物品的多張環繞連續相片。所採用的各控制部件對步進電機進行精確控制,接口電路簡單,控制靈活,攝取相片成本低,攝取相片效率高且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較廣泛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H04N5/225GK201364458SQ20082020413
公開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6日
發明者李忠敏 申請人:李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