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01:51:26 3
專利名稱: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椅子。特別地,本發明涉及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其 具有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腿長調整高度,以及能夠完全支撐使用者腳產 生的力量的優點。
背景技術:
通常,椅子包括支撐使用者臀部的椅座,以及布置在椅座和地面 之間以支撐椅座的椅座支架。此外,所述椅子可以進一步包括布置在 椅座和椅座支架之間以調整椅座高度的高度調整單元。這樣的椅子與通常具有標準尺寸高度的桌子一起使用,因此,實 際的情況是不調整桌子的高度,而是調整椅子椅座的高度以使使用者 的坐高調整得與桌子的高度一致。此外,如果椅座的高度變高,那麼 可能出現使用者的腳將接觸不到地面的問題,特別地,在孩子使用該 椅子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會變的嚴重。特別地,如果一連幾個小時使用者腳不接觸地面地坐在椅子上, 因為必須由腳支撐的力被傳送到使用者的脊柱,所以使用者會感覺脊 柱疼痛。此外,在脊柱生長時期,如果孩子長期維持這樣的姿勢,將 會產生關於脊柱的疾病。在本發明背景技水中公開的此信息只是為了加強對本發明背景技術的理解,該信息不應該淨皮^L為形成本領域內普通4支術人員所公知的 現有技術的認知或者任何形式的暗示。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其具有不僅能根 據使用者腿長調整高度而且能完全支撐使用者腳產生的力量的無限優點。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足 部支撐主體,使用者的腳放置在其上,該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具有扇形 形狀並且與椅座支架接觸;第二足部支撐主體,使用者的腳放置在其 上,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具有扇形形狀並且被可旋轉地放置在第一足 部支撐主體上,以便在需要時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和第一足部支撐主 體圍繞椅座支架;以及結合部,其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連接到第一足 部支撐主體或者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從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分開,其中 該結合部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連接到第 一足部支撐主體,以便在需要 時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被固定到椅座支架外表面的期望高度,並 且該連接部向外表面提供連接力。另外,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包括第一圓形部,在 其上扇形形狀的兩個半徑彼此相交,該第一圓形部向扇形形狀的弧段 內凹成圓形,以便椅座支架接觸其上;第一連接部,從第一圓形部的 一端延伸到孤段的一端;第二連接部,從第一圓形部的另一端延伸到 弧段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足部支撐部,沿著弧段形成,其一端被支撐 到第一連接部,其另一端被支撐到第二連接部。另外,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包括第二圓形部,在 其上扇形形狀的兩個半徑彼此相交,該第二圓形部向扇形形狀的弧段 內凹成圓形,以便椅座支架接觸其上;第三連接部,從第二圓形部的 一端延伸到弧段的一端;第四連接部,從第二圓形部的另一端延伸到 弧段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足部支撐部,沿著弧段形成,其一端被支撐 到第三連接部,其另一端被支撐到第四連接部。另外,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通過旋轉單元被可旋轉地安置到第 一足 部支撐主體,所述旋轉單元包括第一延伸部,其從第一圓形部的一 端沿著第一圓形部的同心圓延伸;第二延伸部,其從第二圓形部的一 端沿著第二圓形部的同心圓延伸;第一安裝部,其在第一延伸部的一 端形成;第二安裝部,其在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形成;以及樞軸,其垂 直穿過第一和第二安裝部。另外,所述結合部包括第一結合孔,其在第一連接部上形成; 第二結合孔,其在第三連接部上形成;以及螺釘,其在被順序插入到 第 一和第二結合孔之後被連接到螺母。另外,所述足部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重疊單元,以便當第二足部 支撐主體在被旋轉後接觸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上時,所述第二足部支 撐主體與第一足部支撐主體重疊。另外,所述重疊單元包括第一突出部,其在第一足部支撐部的 一端形成;以及第一插入部,其在第二足部支撐部上形成,以便第一 突出部插入其中。
另外,所述重疊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二突出部,其在第一連接部 的一側表面上形成;以及第二插入部,其在第二連接部的一側表面上 形成,以便第二突出部插入其中。另外,所述重疊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三突出部,其在第一圓形部 的另一端上形成;以及第三插入部,其在第二圓形部的另一端上形成, 以便第三突出部插入其中。另外,所述足部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輔助結合單元,其位於第一 或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和椅座支架之間,以便阻止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 主體在椅座支架上移動。另外,所述輔助結合單元包括第一凹槽,其在第一圓形部的內 圓周上形成;第一摩擦墊,其被粘附在第一凹槽上;第二凹槽,其在 第二圓形部的內圓周上形成;以及第二摩擦墊,其被粘附在第二凹槽 上。另外,第一和第二摩擦墊由彈性材料製成,以便外部衝擊被吸收。另外,所述足部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防滑部,其被安置在第一和 第二足部支撐部的每個上表面,以防止使用者的腳從上面滑落。另外,所述防滑部包括多個突起,其在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部的 每個上部上形成。另外,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的半徑和圓心角等於具 有扇形形狀的第二足部支撐主體的半徑和圓心角。另外,所述結合部和旋轉單元相對於椅座支架彼此對稱安置。
另外,所述結合部相對於椅座支架被安置在椅子的前方,而所述 旋轉單元相對於椅座支架被安置在椅子的後方。
圖1是才艮據本發明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足部支撐裝置的頂部平面視圖。圖2是沿圖i中n-n線的截面圖。 圖3是沿圖i中ni-m線的截面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中的輔助結合單元的部分橫截面圖。圖5和圖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 裝置的運動的頂部平面圖。圖7是沿圖5中VII-VII線的截面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被連接到椅座支 架的狀態的透^見圖。圖中主要元件的附圖標記的描述10:椅座支架200:第二足部支撐主體400:旋轉單元600:輔助結合單元具體實施方式
100:第一足部支撐主體 300:結合部 500:重疊單元 700:防滑部
在下文中將結合示出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附圖詳細描述本發 明。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認識到的,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以各種不 同方式進行^"改,而不背離本發明的宗旨或範圍。圖1是才艮據本發明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足部支撐裝置的頂部平面視圖。圖2是沿圖i中n-n線的截面圖。圖3是沿圖i中m-ni線的 截面圖。圖4是4艮據本發明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中的 輔助結合單元的部分^f黃截面圖。圖5和圖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的運動的頂部平面圖。圖7是沿圖5中vn-vn線的截面圖。如圖i所示,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包 括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ioo、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以及結合部300。結合圖1,下文將詳細描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使用者的腳放在其上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與椅座支架10接 觸。詳細地,該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具有扇形形狀,並且可以包括 第一圓形部110、第一連接部130、第二連接部150以及沿著扇形形狀 的外圓周放置的第一足部支撐部170。為了減少重量和材料成本,該第 一足部支撐主體100可以是其中心部是開放的敞開式。更詳細地,扇形形狀的兩個半徑(Rl:第一線段Al-Ol, R2:第 二線段Bl-Ol )在其上彼此相交的第一圓形部110向扇形形狀的弧段 A1-B1可以內凹成圓形,以便椅座支架IO接觸其上。第一連接部130 從第一圓形部110的一端延伸到弧段A1-B1的一端。第二連接部150
從第一圓形郜110的另一端延伸到弧^殳A1-B1的另一端。第一足部支 撐部170沿著弧段A1-B1形成,其一端被支撐到第一連接部130而其 另一端被支撐到第二連接部150。也就是說,第一足部支撐部170可以具有通過第一和第二連接部 130和150被支撐到第一圓形部110的結構。特別地,為了簡化製造程 序,第一圓形部IIO、第一連接部130、第二連接部150以及第一足部 支撐部170可以;故一體形成。此外,為了減少重量和材料成本,如圖2所示,第一和第二連接 部130和150的每個下表面可以是開放的以具有"n,,形狀。另外, 為了減少重量和材料成本,如圖3所示,第一足部支撐部170的下表面也可以是開放的以具有"n"形狀。另外,結合附圖1,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使用者的腳放在其上的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被可旋轉地安置在 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上,以便在需要時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與 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圍繞椅座支架。詳細地,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具 有扇形形狀,並且可以包括第二圓形部210、第三連接部230、第四連 接部250以及沿著扇形形狀的外圓周放置的第二足部支撐部270。為了 減少重量和材料成本,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可以是其中心部是空 的敞開式。更詳細地,扇形形狀的兩個半徑(R3:第一線段A2-02, R4:第 二線段B2-02)在其上彼此相交的第二圓形部210向扇形形狀的弧段 A2-B2可以內凹成圓形,以便椅座支架IO接觸其上。第三連接部230 從第二圓形部210的一端延伸到弧段A2-B2的一端。第四連接部250
從第二圓形部210的另一端延伸到弧段A2-B2的另一端。第二足部支 撐部270沿著弧段A2-B2形成,其一端被支撐到第三連接部230並且 其另一端被支撐到第四連接部250。也就是說,第二足部支撐部270可以具有通過第三和第四連接部 230和250被支撐到第二圓形部210的結構。特別地,為了簡化製造程 序,第二圃形部210、第三連接部230、第四連接部250以及第二足部 支撐部270可以被一體形成。此外,為了減少重量和材料成本,如圖2所示,第三和第四連接 部230和250的每個下表面可以是開放的以具有"n"形狀。另外, 為了減少重量和材料成本,如圖3所示,第二足部支撐部270的下表 面可以也^皮是開;^文的以具有"n"形狀。另外,結合附圖1,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結合部300。所述結合部300將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可移動地 固定到椅座支架10。也就是說,該結合部300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 連接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以便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 200被固定到椅座支架10,或者該結合部300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 從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上分開,以便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 和200從椅座支架IO上分離。更詳細地,所述結合部300可以包括第 一結合孔310,其在第一連接部130上形成;第二結合孔320,其在第 三連接部230上形成;以及螺釘340,其在被順序插入到第一和第二結 合孔310和320之後被連接到螺母330。將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固定到椅座支架IO上的裝 配方法如下首先,使用者連接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的第一圓形部110到椅座支架10的期望高度(該期望高度可以這樣確定使用者的 腳能完全放在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上)。其次,使用者旋轉第二足部 支撐主體200,以便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的第二圓形部210接觸到椅 座支架10上,接著,檸緊螺釘340。因此,通過該組裝方法,第一和 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被緊緊地固定到椅座支架10。另外,上述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可以通過旋轉單元400被可旋 轉地布置在第一足部支撐主體IOO上。結合附圖1,在下文中將詳細描 述該旋轉單元400。所述旋轉單元400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410,其從第一圓形部110 的一端沿著第一圓形部IIO的同心圓延伸;第二延伸部420,其從第二 圓形部210的一端沿著第二圓形部210的同心圓延伸;第一安裝部430, 其在第一延伸部410的一端形成;第二安裝部440,其在第二延伸部 420的一端形成;以及樞軸450,其垂直穿過第一和第二安裝部430和 440。因此,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可以相對於樞軸450在第一足部支 撐主體100上旋轉。特別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410和420形成的原因如下因為第 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具有圓心角小於180°的扇形形狀, 所以第一和第二圓形部110和210很難彼此連接到一起。因此,如果 第一和第二延伸部410和420進一步被這樣形成第一和第二圓形部 110和210分別是理想的半圓,那麼第一和第二圓形部110和210彼此 容易被連接到一起。此外,如果第一和第二延伸部410和420進一步 被形成,第一圓形部110、第一延伸部410、第二圓形部210和第二延 伸部42(H皮理想地圍繞著椅座支架10,從而,可以阻止第一和第二足 部支撐主體100和200因外力而從椅座支架10上分離(如包括使用 者腳所產生的力)。另外,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可以進一 步包括重疊單元500,以便當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在相對於旋轉單元 400被旋轉後接觸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上時,所述第二足部支撐主 體200與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重疊。參考附圖1和附圖7,在下文中 將詳細描述該重疊單元。所述重疊單元500可以包括第一突出部510,其在第一足部支撐部 170的一端形成;以及第一插入部520,其在第二足部支撐部270上形 成,以便第一突出部510插入其中。另外,如圖7所示,所述重疊單 元500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突出部530,其在第一連接部130的一側表 面上形成;以及第二插入部540,其在第二連接部230的一側表面上形 成,以便第二突出部530插入其中。此外,所述重疊單元500可以進 一步包括第三突出部550,其在第一圓形部IIO的另一端上形成;以及 第三插入部560,其在第二圓形部210的另一端上形成,以便第三突出 部550插入其中。因此,因為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具有 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彼此重疊的結構,所 以腳所產生的力能#_同時傳遞到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 的每一個。結果,因為腳的力被分配到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 和200的每一個,所以腳的力能被完全支撐。
另外,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輔助結合單元600,其位於第一或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或200 和椅座支架IO之間,以便阻止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在 椅座支架10上移動。結合附圖4,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該輔助結合單 元600。所述輔助結合單元600包括第一凹槽610,其在第一圓形部110的 內圓周上形成;第一摩擦墊620,其被粘附在第一凹槽610上;第二凹 槽630,其在第二圓形部210的內圓周上形成;以及第二摩擦墊640, 其被粘附在第二凹槽630上。因此,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 200能穩定地被放置在期望的位置(在該位置中,第一和第三連接部 130和230向著椅子的前方放置)而無需在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 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移動。也就是說,能防止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 體100和200放置到椅子的後方,在該方向其接觸不到使用者的腳。 另外,如下所述,連接部300能被穩定地放置到椅子的前方,並且旋 轉單元400能被穩定地放置在椅子的後方。另外,第一和第二摩擦墊620和640可以由彈性材料製成,以便 外部衝擊被吸收。這樣的彈性材料可以是海綿或橡膠等。另外,為了 完全使第一和第二摩擦墊的每個內圓周接觸椅座支架IO的外圓周,所 期望的是第一和第二摩擦墊620和640每個的厚度大於第一和第二凹 槽610和630每個的深度。另外,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可以進一 步包括防滑部700,其被安置在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部170和270的每 個上表面,以防止使用者的腳從上面滑落。更詳細地,如圖l和3所示,所述防滑部700包括多個突起710,所述突起在第一和第二足部支 撐部170和270的每個上表面上形成。另外,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的半徑和圓心角可 以等於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的半徑和圓心角,也就 是說,Rl =R3, al = a2。在半徑(Rl -R3)相等的情況下,如果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的 圓心角《1變得小於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的圓心角"2 ,那麼在第 一足 部支撐主體100內的 瓜敬A1-B1的長度和第一圓形部110的長度分別 變得小於在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內的弧段A2-B2的長度和第二圓形 部210的長度,因此,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對於腳的力或重量相對 較弱。然而,如上所述,如果第一足部支撐主體100的半徑和圓心角 等於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的半徑和圓心角,因為第一和第二足部支 撐主體100和200具有彼此對稱的形狀,所以腳的力或負荷能被平均 地分配到該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的每一個。結果,從 那裡就不會產生較弱部分。另外,同樣為了分配腳的力或負荷,所述結合部300和旋轉單元 400相對於椅座支架彼此對稱安置。如果結合部300和旋轉單元400被 安裝在同一側,那麼該側可能相對較弱。另外,所迷結合部300相對於椅座支架IO可以被安置在椅子的前 方,並且所述旋轉單元400相對於椅座支架IO可以被安置在椅子的後 方。此外,根據上述解釋,將結合部300置於椅子的前方意味著將第 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置於椅子的前方。因此,使用者放 在椅子前方的腳能很好地被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支撐。 此外,如上所述,如果結合部300和旋轉單元400相對於椅座支 架10分別被放置在椅子的前方和後方,那麼傳遞給結合部300和旋轉 單元400的力能^皮分散成傳遞給結合部300的下方力和傳遞給旋轉單 元400的上方力。也就是說,力的下方力可以由結合部300支撐,力 的上方力可以由旋轉單元400支撐。然而,如果所述結合部300和旋 轉單元400相對於椅座支架10分別被放置在椅座支架椅子的左方和右 方,那麼所述力就不會被分散成下方力和上方力,而是被集中成下方 力,因此,所述結合部300和旋轉單元400被集中的下方力集中按壓, 也就是說,結合部300和旋轉單元400由於集中的下方力而變弱。結合附圖5和6,在下文中將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 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的運動。首先,如圖5所示,為了將足部支撐裝置聯接到椅座支架10,使 用者將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100和200放置到所述支撐物10的期 望位置,並且相對於旋轉單元400旋轉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以便第 二足部支撐主體200朝向第一足部支撐主體IOO旋轉。然後,第一、 第二和第三突起510、 530和550分別插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插入部 520、 540和560。之後,如果使用者在將螺釘340插入到第一和第二 結合孔310和320之後擰緊螺釘340,那麼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被很 好地固定到第 一足部支撐主體100。這樣的連接力緊固第 一和第二圓形 部110和210,以及第一和第二延伸部410和420,由此緊抓住椅座支 架10。其次,如圖6所示,為了將足部支撐裝置從椅座支架IO上分開, 使用者解開螺釘340,並且在順時針方向旋轉第二足部支撐主體200。 其後,使用者將足部支撐裝置從椅座支架IO上分離。
另外,圖8是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 (RS.A)被連接到椅座支架10的狀態的透視圖。如所解釋過的,根據本發明示範性實施例的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 可以具有以下優點根椐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腿長調整足部支 撐裝置的高度。另外,能夠完全支撐使用者的腳產生的力量。雖然結合目前認為實用的示範性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是可以 理解本發明並不局限於公開的實施例,相反地,其意欲在附加的權利 要求的精神和範圍內覆蓋各種修改和等同組合。
權利要求
1. 一種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足部支撐主體,使用者的腳放置在其上,該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具有扇形形狀並且與椅座支架接觸;第二足部支撐主體,使用者的腳放置在其上,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具有扇形形狀並且被可旋轉地安置在第一足部支撐主體上,從而在需要時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與第一足部支撐主體一起圍繞椅座支架;以及結合部,其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連接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或者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從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分開,並且其中該結合部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連接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以便在需要時該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被固定到椅座支架外表面的期望高度,並且該結合部向該外表面提供連接力。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扇形形 狀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包括第一圓形部,在其上扇形形狀的兩個半徑彼此相交,該第一圓形 部向扇形形狀的弧^殳內凹成圓形,以便椅座支架接觸其上;第一連接部,從第一圓形部的一端延伸到上述弧段的一端;第二連接部,從第一圓形部的另 一端延伸到上述弧段的另 一端;以及第一足部支撐部,沿著上述弧段形成,其一端被支撐到第一連接 部,其另一端被支撐到第二連接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扇形形 狀的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包括第二圓形部,在其上扇形形狀的兩個半徑彼此相交,該第二圓形 部向扇形形狀的弧段內凹成圓形,以便椅座支架接觸其上;第三連接部,從第二圓形部的一端延伸到上述弧段的 一端;第四連接部,從第二圓形部的另 一端延伸到上述弧段的另 一端;以及第二足部支撐部,沿著上述弧段形成,其一端被支撐到第三連接 部,辜另一端被支撐到第四連接部。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通過旋轉單元被可旋轉地安裝到所述第一 足部支撐主體,並且所述旋轉單元包括第一延伸部,其從第一圓形部的一端沿著第一圓形部的同心圓延伸;第二延伸部,其從笫二圓形部的一端沿著第二圓形部的同心圓延伸;第一安裝部,其在第一延伸部的一端形成; 第二安裝部,其在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形成;以及樞軸,其垂直穿過第一和第二安裝部。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結合部 包括第一結合孔,其在第一連接部上形成; 第二結合孔,其在第三連接部上形成;以及螺釘,其在被順序插入到第一和第二結合孔之後被連接到一螺母。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重疊單元,以 便當第二足部支撐主體被旋轉後接觸到第 一足部支撐主體上時,所述 第二足部支撐主體與第 一足部支撐主體重疊。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重疊單 元包4舌第一突出部,其在第一足部支撐部的一端形成;以及第一插入部,其在第二足部支撐部上形成,以便第一突出部插入 其中。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重疊單 元進一步包括第二突出部,其在第一連接部的一側表面上形成;以及第二插入部,其在第二連為部的一側表面上形成,以便第二突出 部插入其中。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重疊單 元進一步包括第三突出部,其在第一圓形部的另一端形成;以及第三插入部,其在第二圓形部的另一端形成,以便第三突出部插 入其中。
10、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輔助結合單 元,其位於第一或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和椅座支架之間,以便阻止第一 和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在椅座支架上移動。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 結合單元包括第一凹槽,其在第一圓形部的內圓周上形成;第一摩擦墊,其粘附在第一凹槽上;第二凹槽,其在第二圓形部的內圓周上形成;以及第二摩擦墊,其粘附在第二凹槽上。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和第二摩擦墊由彈性材料製成,以便吸收外部沖擊。
13、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防滑部,其 被安置在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部的每個上表面,以便防止使用者的腳 從上面滑落。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滑 部包括多個突起,所述突起在第一和第二足部支撐部的每個上部上形 成。
1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扇形 形狀的第一足部支撐主體的半徑和圓心角等於具有扇形形狀的第二足 部支撐主體的半徑和圓心角。
1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結合 部和旋轉單元相對於椅座支架彼此對稱地安置。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足部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結合部相對於椅座支架被安置在椅子的前方,並且 所述旋轉單元相對於椅座支架被安置在椅子的後方。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腿長調整該足部支撐裝置的高度,並且能夠完全支撐使用者腳產生的力量,該椅子的足部支撐裝置包括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其具有扇形形狀並且與椅座支架接觸;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其具有扇形形狀並且被可旋轉地放置在第一足部支撐主體上,從而在需要時該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和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圍繞椅座支架;以及結合部,其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連接到第一足部支撐主體或者將第二足部支撐主體從第一足部支撐主體分開。
文檔編號A47C7/50GK101209165SQ20071007937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7日
發明者丁寬榮 申請人:韓國拓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