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2023-08-07 19:07:31 1
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松子粉12-15、紅豆15-18、大麥芽19-22、石粉9-13、玉蘭花14-18、裙帶菜18-22、河蚌肉12-15、蚯蚓20-28、生抽1-3、花生油5-7、甜瓜15-18、梨17-24、鼠尾草19-25、花生仁餅21-26、芡實0.3-0.5、熟地黃0.4-0.8、五味子0.2-0.4、當歸0.1-0.4、誘食劑3-6、適量水;本發明製得的飼料添加鼠尾草有防腐、抗菌、止瀉的效果,可以減少或替代螃蟹飼料中抗生素和化學物質的使用,利用本發明製得的飼料具有營養價值高、造價成本低,螃蟹生長速度快,對幼蟹和成蟹餵養都有很好的效果,養出來的蟹個大體肥,色澤鮮亮。
【專利說明】 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螃蟹的食品種類繁多,小魚蝦是它們的最愛,不過有些螃蟹吃海藻,甚至於連動物屍體或植物都能吃,他們花用大部分時間在尋找食物,並不挑食,只要是能嚼的食物都可以吃,這恰恰也影響了螃蟹肉質的鮮嫩和味道。加之目前市場上很多螃蟹的動物性飼料多採用新鮮或冷凍的小雜魚及魚粉為主要原料,存在破壞魚類資源和容易汙染水源等缺點,這些飼料在水中容易變成糊狀,不符合螃蟹喜愛成型食品的飲食習慣;除此以外,現有的螃蟹飼料品種單一,營養結構不平衡、容易腐敗變質等缺點。故而尋找一種營養結構均衡、適口性佳、不易水解不汙染水源的新型綠色健康的適和螃蟹各個生長期的飼料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及其製作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松子粉12-15、紅豆15-18、大麥芽19-22、石粉9-13、玉蘭花14-18、裙帶菜18-22、河蛘肉12-15、蚯蚓20-28、生抽1-3、花生油5-7、甜瓜15-18、梨17-24、鼠尾草19-25、花生仁餅21-26、芡實0.3-0.5、熟地黃0.4-0.8、五味子0.2-0.4、當歸0.1-0.4、誘食劑3_6、適量水。
[0005]所述的誘食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製成:玉米面16-19、蝦殼17-21、大蒜素
0.4-0.8、青菜纖維5-8、酵母細胞壁粉12-15、甘氨酸鋅1_2、甘氨酸錳2_3、維生素A
1.2-3.2、維生素D3 2.3-4.1、乙氧基喧琳0.8-2.1、阿斯巴舌甘1.1-2.3、泰樂菌素3-4、抗壞血酸2.3-5.2、豬油6-9、甘油5-7、海泡石14-17、披薩草20-25、適量水,其製備方法是將玉米面、蝦殼、披薩草烘乾並研磨成混合粉;將豬油、甘油加熱溶解,趁熱加入抗壞血酸攪拌、冷卻至室溫後加入大蒜素、青菜纖維和酵母細胞壁粉繼續攪拌5-8分鐘,製得漿料;將海泡石放入煅燒爐中在520-570°C下煅燒2-3小時,取出,放入10-13%的鹽酸溶液中浸泡4_5小時,過濾取出,用清水反覆洗滌,烘乾粉碎,加入水中,同時,加入泰樂菌素、甘氨酸鋅、甘氨酸錳研磨,噴霧乾燥製得乾燥粉;最後將製得的混合粉、漿、乾燥粉及其它剩餘成分加水混合,研磨造粒即得。
[0006]所述的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甜瓜、梨、鼠尾草加適量水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漿,再加入花生仁餅一起加熱至熟爛,搗碎成泥備用;
(2)將芡實、熟地黃、五味子、當歸加水一起在水中煎煮2-3小時並過濾,取其濾渣和紅豆、大麥芽一起炒幹並研磨成混合粉備用;
(3)將花生油燒熱加入河蛘肉、生抽一起翻炒,加入步驟(2)的中藥濾液和裙帶菜一起大火燒開改文火繼續煮沸40-50min,撈出河蛘肉和裙帶菜一起放入烘乾機中烘乾,研磨成粉備用;
(4)將玉蘭花、蚯蚓烘乾後研磨成粉再加入步驟(2)的混合粉攪拌均勻,再加入步驟(3)的肉湯攪拌混勻成漿備用;
(5)將步驟(I)、(3)、(4)反應物料及其他剩餘成分加水攪拌均勻,經90-110°C蒸40分鐘,冷卻、造粒,成球粒徑在0.5-2mm,烘乾即得。
[0007]本發明中大蒜素、酵母細胞壁粉、甘氨酸鋅、甘氨酸錳、維生素A、維生素D3、乙氧基喹啉、阿斯巴甜、泰樂菌素、抗壞血酸等化學類添加劑成分,均採用製劑形式添加,不採用純品形式添加,添加量應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0008]本發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製得的飼料添加鼠尾草有防腐、抗菌、止瀉的效果,可以減少或替代螃蟹飼料中抗生素和化學物質的使用,利用本發明製得的飼料具有營養價值高、造價成本低,對幼蟹和成蟹餵養都有很好的效果,養出來的蟹個大體肥、色澤鮮亮,且蟹的得病率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09]所述的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松子粉13、紅豆16、大麥芽19、石粉9、玉蘭花15、裙帶菜18、河蛘肉12、蚯蚓20、生抽1、花生油7、甜瓜15、梨17、鼠尾草19、花生仁餅21、芡實0.3、熟地黃0.4、五味子0.2、當歸0.1、誘食劑3、適量水。
[0010]所述的誘食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製成:玉米面16、蝦殼17、大蒜素0.6、青菜纖維5、酵母細胞壁粉14、甘氨酸鋅1、甘氨酸錳2、維生素A 1.4、維生素03 2.3、乙氧基喹啉
0.8、阿斯巴甜1.1、泰樂菌素3、抗壞血酸2.3、豬油8、甘油7、海泡石14、披薩草22、適量水,其製備方法是將玉米面、蝦殼、披薩草烘乾並研磨成混合粉;將豬油、甘油加熱溶解,趁熱加入抗壞血酸攪拌、冷卻至室溫後加入大蒜素、青菜纖維和酵母細胞壁粉繼續攪拌5-8分鐘,製得漿料;將海泡石放入煅燒爐中在520-570°C下煅燒2-3小時,取出,放入10-13%的鹽酸溶液中浸泡4-5小時,過濾取出,用清水反覆洗滌,烘乾粉碎,加入水中,同時,加入泰樂菌素、甘氨酸鋅、甘氨酸錳研磨,噴霧乾燥製得乾燥粉;最後將製得的混合粉、漿、乾燥粉及其它剩餘成分加水混合,研磨造粒即得。
[0011]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甜瓜、梨、鼠尾草加適量水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漿,再加入花生仁餅一起加熱至熟爛,搗碎成泥備用;
(2)將芡實、熟地黃、五味子、當歸加水一起在水中煎煮2-3小時並過濾,取其濾渣和紅豆、大麥芽一起炒幹並研磨成混合粉備用;
(3)將花生油燒熱加入河蛘肉、生抽一起翻炒,加入步驟(2)的中藥濾液和裙帶菜一起大火燒開改文火繼續煮沸40-50min,撈出河蛘肉和裙帶菜一起放入烘乾機中烘乾,研磨成粉備用;
(4)將玉蘭花、蚯蚓烘乾後研磨成粉再加入步驟(2)的混合粉攪拌均勻,再加入步驟
(3)的肉湯攪拌混勻成漿備用;
(5)將步驟(I)、(3)、(4)反應物料及其他剩餘成分加水攪拌均勻,經90-110°C蒸40分鐘,冷卻、造粒,成球粒徑在0.5-2mm,烘乾即得。
[0012]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價值,飼養戶將200隻螃蟹按照日齡、體重、健康狀況相同的原則將螃蟹平均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分開餵養,試驗組餵本發明的螃蟹飼料,對照組餵傳統螃蟹飼料,試驗期為90天,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各項技術參數指標如下:
(1)90天後的重量平均增長率:186%;
(2)生病率降低11.53%;
(3)平均每隻螃蟹每天投食0.15kg,約有8%剩餘物;
(4)肉緊實,殼硬脆,殼色澤青亮。
【權利要求】
1.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其特徵在於,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製成:松子粉12-15、紅豆15-18、大麥芽19-22、石粉9-13、玉蘭花14-18、裙帶菜18-22、河蛘肉12-15、蚯蚓20-28、生抽1-3、花生油5-7、甜瓜15-18、梨17-24、鼠尾草19-25、花生仁餅21-26、芡實0.3-0.5、熟地黃0.4-0.8、五味子0.2-0.4、當歸0.1-0.4、誘食劑3_6、適量水;所述的誘食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製成:玉米面16-19、蝦殼17-21、大蒜素0.4-0.8、青菜纖維5_8、酵母細胞壁粉12-15、甘氨酸鋅1-2、甘氨酸錳2-3、維生素A 1.2-3.2、維生素D3 2.3-4.1、乙氧基喹啉0.8-2.1、阿斯巴甜1.1-2.3、泰樂菌素3-4、抗壞血酸2.3-5.2、豬油6_9、甘油5_7、海泡石14-17、披薩草20-25、適量水,其製備方法是將玉米面、蝦殼、披薩草烘乾並研磨成混合粉;將豬油、甘油加熱溶解,趁熱加入抗壞血酸攪拌、冷卻至室溫後加入大蒜素、青菜纖維和酵母細胞壁粉繼續攪拌5-8分鐘,製得漿料;將海泡石放入煅燒爐中在520-570°C下煅燒2_3小時,取出,放入10-13%的鹽酸溶液中浸泡4-5小時,過濾取出,用清水反覆洗滌,烘乾粉碎,加入水中,同時,加入泰樂菌素、甘氨酸鋅、甘氨酸錳研磨,噴霧乾燥製得乾燥粉;最後將製得的混合粉、漿、乾燥粉及其它剩餘成分加水混合,研磨造粒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鼠尾草螃蟹飼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甜瓜、梨、鼠尾草加適量水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漿,再加入花生仁餅一起加熱至熟爛,搗碎成泥備用; (2)將芡實、熟地黃、五味子、當歸加水一起在水中煎煮2-3小時並過濾,取其濾渣和紅豆、大麥芽一起炒幹並研磨成混合粉備用; (3)將花生油燒熱加入河蛘肉、生抽一起翻炒,加入步驟(2)的中藥濾液和裙帶菜一起大火燒開改文火繼續煮沸40-50min,撈出河蛘肉和裙帶菜一起放入烘乾機中烘乾,研磨成粉備用; (4)將玉蘭花、蚯蚓烘乾後研磨成粉再加入步驟(2)的混合粉攪拌均勻,再加入步驟(3)的肉湯攪拌混勻成漿備用; (5)將步驟(I)、(3)、(4)反應物料及其他剩餘成分加水攪拌均勻,經90-110°C蒸40分鐘,冷卻、造粒,成球粒徑在0.5-2mm,烘乾即得。
【文檔編號】A23K1/16GK103960508SQ201410140222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0日
【發明者】孫才海 申請人:孫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