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支撐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10:37:16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家用電器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旋轉支撐組件。
背景技術:
市面上的掛燙機的熨衣板多是立式固定安裝,只可掛燙操作,或者通過翻轉機構,能夠將熨衣板翻轉90°,實現掛燙與平燙的切換操作。然而,上述的熨衣板多是不可拆卸的,不便於運輸和收納,佔用空間大。而且,隨著用戶對熨衣板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熨燙操作的舒適度也要求更高,例如在掛燙操作時,由於熨衣板豎直擺放,用戶需屈身操作或在熨燙操作時不免要傾斜身體,造成易疲勞,操作起來並不舒服。因此迫切需要一款熨衣板安裝位置靈活、拆裝方便且能夠滿足多功能操作的衣物護理機,滿足用戶不同熨衣需求,提升產品價值與用戶體驗。
另外,市面上常用掛燙機的熨衣板多是簡單地通過表面布滿通透的通氣孔來實現透氣功能,這容易導致熨衣板的強度非常弱,為此通常又在熨衣板上加設很多加強筋。這些通透的通氣孔和加強筋影響外觀美感,熨衣板顯得廉價,導致用戶感官體驗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旋轉支撐組件,該組件結構精巧,使用方便,能實現靈活的旋轉支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轉支撐組件,所述旋轉支撐組件包括固定軸段和轉軸架,所述轉軸架的第一端形成有樞轉軸段,所述樞轉軸段與所述固定軸段的軸向端面對接,所述樞轉軸段能夠相對於所述固定軸段同軸旋轉,使得所述轉軸架圍繞所述第一端樞轉。
優選地,所述固定軸段與所述樞轉軸段之間的結合面上形成有與所述固定軸段和所述樞轉軸段同心布置的圓弧限位槽以及凸起滑塊,所述凸起滑塊伸入所述圓弧限位槽中並能夠在所述圓弧限位槽的圓弧兩端的第一限位壁與第二限位壁之間滑動。
優選地,所述圓弧限位槽的圓弧角度為90°。
優選地,所述固定軸段的外周部設有徑向貫通孔。
優選地,所述樞轉軸段的結合面上內凹地形成有所述圓弧限位槽,所述固定軸段的結合面上形成有所述凸起滑塊和軸向貫通孔,該軸向貫通孔軸向連通所述徑向貫通孔,所述旋轉支撐組件還包括穿設於所述軸向貫通孔中的活動阻尼塊;
其中,所述圓弧限位槽的底壁凸起有阻尼調節筋,所述阻尼調節筋凸起高度遞增地從所述第一限位壁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壁延伸,所述活動阻尼塊的一端抵接所述阻尼調節筋並能夠在所述阻尼調節筋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由於所述阻尼調節筋的凸起高度的變化,所述活動阻尼塊的另一端能夠回縮至所述軸向貫通孔內或伸入所述徑向貫通孔內。
優選地,所述軸向貫通孔形成於所述凸起滑塊中。
優選地,所述轉軸架的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的側壁形成有定位約束凸臺。
優選地,所述轉軸架的所述第二端還伸出有擋塊。
優選地,所述固定軸段的結合面上凸出有中心轉軸,所述樞轉軸段的結合面上形成有相應的中心銷孔,所述中心轉軸插入所述中心銷孔中。
優選地,所述旋轉支撐組件包括第一固定軸段和相應的第一轉軸架以及第二固定軸段和相應的第二轉軸架,所述第一轉軸架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轉軸架的第二端之間連接有支撐軸。
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支撐組件的結構組成相對簡單,僅包括固定軸段和轉軸架,轉軸架一端的樞轉軸段與固定軸段的軸向端面對接且能夠相對於固定軸段同軸旋轉,轉軸架的另一端能夠旋轉並起到支撐作用。進一步地,在軸向端面對接且能夠相對旋轉的樞轉軸段與固定軸段之間還可設置圓弧限位槽以限定旋轉角度,設置阻尼調節筋以調節固定或鬆開固定軸段,可方便地應用於旋轉行程控制中,使用方便。尤其是應用到衣物護理機中時,熨衣板可通過旋轉支撐組件連接於支撐杆組件上,旋轉支撐組件在收攏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樞轉,可帶動熨衣板處於豎直的掛燙位置或向前傾斜擺置的傾斜掛燙位置並獲得牢固支撐,傾斜掛燙方便用戶進行操作,提升操作的舒適度。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優選實施方式的熨衣板的立體圖,分別展示了熨衣板正面和熨衣板背面;
圖3為圖1所示的熨衣板的剖視及局部放大圖,其中以箭頭形式放大展示了蒸汽及冷凝水透過熨衣板的路徑;
圖4、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實施方式的熨衣板的立體圖,分別展示了熨衣板正面和熨衣板背面;
圖6為圖4、圖5所示的熨衣板的剖視及局部放大圖,其中以箭頭形式放大展示了蒸汽及冷凝水透過熨衣板的路徑;
圖7、圖8分別展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衣物護理機在掛燙時的前視圖和後視圖;
圖9、圖10分別展示了圖7、圖8所示的衣物護理機在掛燙時的側視圖和立體圖;
圖11、圖12分別展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衣物護理機在熨衣板向前傾斜擺置的掛燙時的側視圖和立體圖;
圖13、圖14分別展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衣物護理機在平燙時的前視圖和立體圖;
圖1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旋轉支撐組件的立體圖;
圖16為圖15中的固定軸段及活動阻尼塊的立體圖;
圖17為圖15中的轉軸架的立體圖;
圖18為圖17的轉軸架的側視圖;
圖19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優選實施方式的熨衣板的立體圖,其中展示了熨衣板背面的各安裝固定座及平燙燙頭座;
圖20為圖19中所示的掛燙固定上座的剖視圖;
圖2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優選實施方式的熨衣板的立體圖,其中展示了另一種掛燙固定上座;
圖22為圖21中的滑動裝夾件和轉軸的立體圖;以及
圖2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衣架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A 熨衣板正面 B 熨衣板背面
A1 正面開口 B1 背面開口
C1 內凹單元 D1 第一限位壁
D2 第二限位壁
1 熨衣板 2 支撐杆組件
3 旋轉支撐組件 4 衣架
5 燙頭 6 主機
11 內凹孔 12 凸塊
13 加強筋 14 掛燙固定上座
15 掛燙固定下座 16 中心固定插座
17 平燙支撐座 18 平燙燙頭座
19 固定柱 20 轉軸
21 滑動裝夾件
31 固定軸段 32 樞轉軸段
33 轉軸架 34 支撐軸
41 衣架本體 42 底腳連杆
43 掛燙燙頭座 44 衣架固定扣
45 中心固定孔 46 平燙支撐槽
131 橫向加強筋 132 豎向加強筋
141 豎向卡槽 191 徑向銷孔
141a 傾斜後壁 141b 豎直前壁
141c 傾斜前壁 141d 後端開口
201 防滑卡扣
311 徑向貫通孔 312 凸起滑塊
313 軸向貫通孔 314 活動阻尼塊
315 中心轉軸
321 圓弧限位槽 322 阻尼調節筋
323 中心銷孔
331 定位約束凸臺 332 擋塊
411 頂部拱形板 412 底部弦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頂、底」通常是針對附圖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針對豎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關係描述用詞;所使用的方位詞「前、後」通常是針對熨衣板而言的,熨衣板正面為相對的前方,熨衣板背面為相對的後方。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種新型熨衣板,該熨衣板1上設有從熨衣板正面A貫通至熨衣板背面B的多個通氣孔。其中,通氣孔設計為錯位貫通孔,即通氣孔在熨衣板正面A的正面開口A1與通氣孔在熨衣板背面B的背面開口B1相互位置錯開。
這種錯位貫通孔的設計,既滿足了透氣的基本功能要求,也便於排出在熨衣板1上產生的冷凝水,相對於現有的線性貫通的通氣孔,視線不會直接透過熨衣板1,外觀上更顯美觀,用戶可感受到用料足,有專業設計感。
如圖3所示,在熨燙時,蒸汽和冷凝水從熨衣板正面A的正面開口A1流入,經過熨衣板1的錯位通氣孔向下流動,並從熨衣板背面B的背面開口B1流出。
這種錯位貫通孔可以是斜孔,但為避免視線直接穿過透氣孔,錯位貫通孔優選為彎折孔。在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沿熨衣板1的厚度方向,熨衣板背面B形成有隆起的凸塊12,熨衣板正面A形成有與凸塊12位置對齊且呈盲孔狀凹入凸塊12中的內凹孔11,凸塊12的側壁上形成有作為通氣孔的背面開口B1的側壁通孔,該側壁通孔連通內凹孔11以構成錯位貫通孔。即,熨衣板正面A形成平整面凹孔(內凹孔11),凹孔凹入背面的凸塊12中,凸塊12的凸起的四周側壁可設置有側壁通孔,參見圖3,依箭頭方向,蒸汽和冷凝水通過內凹孔11從凸塊12的側壁通孔流出。這樣視線不會直接穿透內凹孔11,用戶感官的質感更佳。由於凸塊12的存在,內凹孔11並未穿透熨衣板1,使得熨衣板1的強度也相對更高。
在圖4至圖6所示的另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凸塊12和內凹孔11的設置位置反向,即沿熨衣板1的厚度方向,熨衣板正面A形成有隆起的凸塊12,熨衣板背面B形成有與凸塊12位置對齊且呈盲孔狀凹入凸塊12中的內凹孔11,凸塊12的側壁上形成有作為通氣孔的正面開口A1的側壁通孔,該側壁通孔連通內凹孔11以構成錯位貫通孔。參見圖6,依箭頭方向,蒸汽和冷凝水通過熨衣板正面A的凸塊12的側壁通孔進入熨衣板背面B的內凹孔11並從中流出。同樣的,這種凸塊設計也保證了熨衣板1的強度。
從強度和美觀度考慮,內凹孔11優選為長條孔,凸塊12則為相應的長條形凸塊12。另外,從美觀度和便於加工製造角度出發,從熨衣板正面A至熨衣板背面B的熨衣板壁厚與凸塊12的壁厚相同。
通氣孔應布滿於熨衣板的整個表面,且布置有序、美觀大方。因此,熨衣板1的表面分布有沿熨衣板1的長度方向依次間隔的多排凸塊12,每排凸塊12包括沿熨衣板1的寬度方向依次間隔的多塊凸塊12。其中,任意相鄰的兩排凸塊12之間位置錯開,即相鄰兩排凸塊12之間的相應凸塊12在所述長度方向並不對齊,而是沿所述寬度方向錯開例如半個凸塊12長度的身位。
為加強熨衣板1的結構強度,相鄰的凸塊12之間均連接有加強筋13。優選地,加強筋13包括橫向加強筋131和豎向加強筋132,橫向加強筋131連接在每排凸塊12中的任意相鄰兩塊凸塊12之間以形成由凸塊12和橫向加強筋131交替連接的凸起排條,豎向加強筋132連接在任意相鄰兩排的凸起排條之間。這樣,通過橫向加強筋131和豎向加強筋132將各個凸塊12連接成網絡狀,不僅更美觀,而且大大增強熨衣板1的結構強度。
具體地,參見圖2、圖4,凸塊12和加強筋13在熨衣板1的表面呈網格狀分布,分隔出多個內凹單元C1。當如圖2所示的凸塊12和加強筋13形成於熨衣板背面B時,內凹單元C1的大小並不影響熨衣板1的使用性能。但是當如圖4所示的凸塊12和加強筋13形成於熨衣板正面A時,由於燙頭需要在熨衣板正面A移動以熨燙衣物,因而內凹單元C1的面積應相對小,例如內凹單元C1的面積不大於10cm2,從而在熨衣板正面A套有熨衣板布套(未顯示)時,熨衣板布套不至於陷入內凹單元C1中。對比圖2和圖4可見,形成在熨衣板正面A的加強筋13的分布密度顯然是大於形成在熨衣板背面B的加強筋13的分布密度,即需要加更多筋位來確保熨衣板正面A的熨燙平整。
一般地,熨衣板1優選為一體的注塑成型件,即內凹孔11、凸塊12和加強筋13與熨衣板本體一體注塑成型,加工方便且質輕價廉,便於移運拆裝。
另外,為便於熨衣板1安裝到支撐杆組件上,熨衣板背面B通常還設有多個安裝固定座,以下還將具體闡述。
如圖7至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新型衣物護理機,包括熨衣板1、支撐杆組件2和旋轉支撐組件3,熨衣板1通過旋轉支撐組件3連接於支撐杆組件2上,旋轉支撐組件3能夠在收攏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樞轉;在圖8、圖9所示的收攏位置,旋轉支撐組件3朝向支撐杆組件2收攏,使得熨衣板1豎直貼附於支撐杆組件2上,可實現掛燙操作,在圖11所示的展開位置,旋轉支撐組件3向外展開並支撐熨衣板1,使得熨衣板1相對於支撐杆組件2向前傾斜擺置,即熨衣板1可傾斜擺置,更方便掛燙操作。
因此,在本實用新型的衣物護理機中,通過增設旋轉支撐組件3,可實現圖11、圖12所示的傾斜掛燙。另外以下還將述及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衣物護理機還可實現圖7至圖10所示的掛燙、圖13至圖14所示的平燙,極大的方便了用戶使用,提高用戶操作的多樣性和舒適性。
旋轉支撐組件3可以是獨立支撐件,例如可拆卸的支撐杆,一端可拆卸地鉸接於支撐杆組件2或熨衣板1,另一端支撐到相應的熨衣板1或支撐杆組件2。旋轉支撐組件3的支撐端也不限於支撐熨衣板1的底端,也可以是熨衣板1的底端鉸接,頂端通過旋轉支撐組件3來調節掛燙傾斜角度。總之,旋轉支撐組件3的結構及安裝形式多樣,在此不一一例舉。以下介紹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穩定可靠的優選結構形式的旋轉支撐組件3,如圖15所示。
具體地,優選結構的旋轉支撐組件3包括固定軸段31和轉軸架33,轉軸架33的第一端形成有樞轉軸段32且第二端樞轉連接於熨衣板1,固定軸段31的外周部設有徑向貫通孔311以穿連於支撐杆組件2上,樞轉軸段32與固定軸段31的軸向端面對接並能夠相對於固定軸段31同軸旋轉。固定軸段31通過徑向貫通孔311穿設於支撐杆組件2的單一支撐杆上,則一體結構的轉軸架33、樞轉軸段32可圍繞固定軸段31樞轉。
其中,為限定轉軸架33僅在收攏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樞轉,參見圖16和圖18,在本實施方式中,固定軸段31與樞轉軸段32之間的結合面上形成有匹配的圓弧限位槽321和凸起滑塊312,圖中具體為樞轉軸段32的結合面上內凹地形成有與固定軸段31或樞轉軸段32同心布置的圓弧限位槽321,固定軸段31的結合面上形成有凸起滑塊312,凸起滑塊312插入圓弧限位槽321中並能夠在圓弧限位槽321的圓弧兩端的第一限位壁D1與第二限位壁D2之間滑動,凸起滑塊312滑動至抵接第一限位壁D1時,轉軸架33位於收攏位置,凸起滑塊312滑動至抵接第二限位壁D2時,轉軸架33位於展開位置,這樣就實現了旋轉角度限位。
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的是,除了上述圓弧限位槽321的旋轉角度限位結構,還可以採用諸如在支撐杆組件2上設置限位擋塊的方式來限定旋轉支撐組件3的旋轉角度等,在此不再一一枚舉。
參見圖9、圖11,轉軸架33隻需水平伸出即可完全展開,對熨衣板1進行支撐,轉軸架33樞轉至豎直擺放時則完全收攏,因而圓弧限位槽321的圓弧角度優選為90°即可。
為了在展開位置時,使得固定軸段31的位置固定,而不會沿支撐杆組件2滑移,即旋轉支撐組件3的樞轉端在特定位置能夠固定,以使得另一端能夠穩定支撐熨衣板1,如圖16所示,固定軸段31的結合面上形成有軸向貫通孔313,該軸向貫通孔313連通徑向貫通孔311,活動阻尼塊314穿設於軸向貫通孔313中;另外在圖18中,圓弧限位槽321的底壁凸起有阻尼調節筋322,阻尼調節筋322凸起高度遞增地從第一限位壁D1朝向第二限位壁D2延伸。這樣,固定軸段31與樞轉軸段32軸向對接地裝配後,活動阻尼塊314的一端抵接阻尼調節筋322,在收攏位置,活動阻尼塊314的另一端回縮至軸向貫通孔313內,不影響固定軸段31沿支撐杆組件2的豎向滑移,而在展開位置,活動阻尼塊314的另一端受阻尼調節筋322的擠壓而穿出軸向貫通孔313並抵壓於支撐杆組件2的內側壁上,增強固定軸段31與支撐杆組件2的結合力。
其中,軸向貫通孔313可形成在固定軸段31的結合面的任意非中心位置,但優選地形成於凸起滑塊312中,以便於根據滑塊行程設定固定軸段31與支撐杆組件2的阻尼係數,即結合力大小。另外,固定軸段31的結合面上凸出有中心轉軸315,樞轉軸段32的結合面上形成有相應的中心銷孔323,中心轉軸315插入中心銷孔323中,使得樞轉軸段32能夠相對於固定軸段31同軸旋轉,同時還可通過中心位置的緊固件連接固定軸段31與樞轉軸段32,這樣就實現了兩個軸段的可旋轉連接。
此外,在圖17中,轉軸架33的第二端的側壁還形成有定位約束凸臺331。在從圖11中的展開位置回收至圖9中的收攏位置時,旋轉支撐組件3朝向支撐杆組件2貼合。這樣,在到達收攏位置時,轉軸架33與支撐杆組件2的支撐杆大致平行對齊,定位約束凸臺331卡滯於對齊的轉軸架33的外側壁與支撐杆組件2的內側壁之間,以增強二者的阻尼係數,固定轉軸架33。同時,轉軸架33的第二端的側壁還伸出有擋塊332,擋塊332與定位約束凸臺331同向凸出,在到達收攏位置時,擋塊332可擋靠於支撐杆組件2的前側壁上,阻擋旋轉支撐組件3朝回攏方向繼續旋轉而保持在所述回攏位置。
為保持結構穩定,結合圖14、圖15可見,支撐杆組件2優選地包括沿豎向延伸且橫向間隔的第一支撐杆和第二支撐杆,旋轉支撐組件3包括套設於第一支撐杆上的第一固定軸段和相應的第一轉軸架以及套設於第二支撐杆上的第二固定軸段和相應的第二轉軸架,第一轉軸架的第二端與第二轉軸架的第二端之間連接有支撐軸34,支撐軸34銷軸連接於熨衣板背面B。具體地,參見圖19,熨衣板背面設有兩個掛燙固定下座15,支撐軸34可樞轉地卡接於兩個掛燙固定下座15中。雙支撐杆結構的支撐杆組件2更能保持旋轉支撐組件3、熨衣板1的安裝穩定性,旋轉支撐組件3的轉軸架33也不限於如圖所示地位於支撐杆的內側,也可布置在支撐杆的相對外側。
在熨衣板1的底端通過旋轉支撐組件3支撐時,為保持熨衣板1的頂部的可靠的樞轉連接,熨衣板背面B的上部還形成有掛燙固定上座14,掛燙固定上座14中形成有豎向卡槽141以卡接於支撐杆組件2上並能夠沿支撐杆組件2豎向滑移。
為適應於掛燙和傾斜掛燙的需要,即適應熨衣板旋轉,豎向卡槽141的內側壁和外側壁應分別貼附於支撐杆組件2的內側壁和外側壁以夾持支撐杆組件2,參見圖20,豎向卡槽141的後側壁形成為傾斜後壁141a,豎向卡槽141的前側壁包括下部的豎直前壁141b和上部的傾斜前壁141c;在收攏位置,熨衣板1豎直,支撐杆組件2的支撐杆豎直穿過豎向卡槽141,此時豎直前壁141b和傾斜後壁141a的頂端分別抵接支撐杆組件2的前側壁和後側壁,在展開位置時,掛燙固定上座14跟隨熨衣板1產生傾斜,使得傾斜前壁141c和傾斜後壁141a分別抵接支撐杆組件2的前側壁和後側壁。
通過豎向卡槽141的這種側壁優化設計,可使得無論在熨衣板1的展開位置或收攏位置,掛燙固定上座14都能夠很好地卡接於支撐杆組件2的支撐杆上,並且豎向卡槽141與穿過其中的支撐杆之間能夠適於熨衣板1的旋轉。
具體地,如圖20所示,傾斜後壁141a的頂端優選為向下且向後傾斜,以配合熨衣板1的向前傾斜的需要。豎直前壁141b的豎直平面與傾斜後壁141a的頂端之間的最小間距等於傾斜前壁141c的傾斜平面與傾斜後壁141a的傾斜平面之間的最小間距,此最小間距即支撐杆的前側壁與後側壁之間的前後厚度,從而無論在掛燙或傾斜掛燙狀態均可實現掛燙固定上座14與支撐杆之間的前後定位。
另外,傾斜後壁141a的頂端也可形成有與豎直前壁141b平行間隔的豎直後壁,從而在豎直掛燙時不依賴於傾斜後壁141a的頂端邊緣與支撐杆的後側壁的線接觸定位,而是可以實現更穩定的面接觸。此外,豎直前壁141b優選為平行於熨衣板背面B,燙固定上座14的本體優選為固定連接且垂直於熨衣板背面B,以便於定位、加工豎向卡槽141,且外觀更優美。
其中,如圖19所示,豎向卡槽141的後側壁形成有鴨嘴口形狀的後端開口141d,使得掛燙固定上座14形成為卡夾狀,這樣支撐杆組件2就能夠通過後端開口141d卡入豎向卡槽141中,採用這種簡單的卡夾方式,可無需大費周章地將熨衣板1從上至下穿套至支撐杆組件2的支撐杆中,方便用戶操作。優選地,這種掛燙固定上座14和掛燙固定下座15均為可拆卸連接結構。掛燙固定座的可拆卸連接,可方便拆卸掛燙的熨衣板1,而後進行平燙,或者相反操作。
可替代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可與圖20所示的掛燙固定上座14實現相同功能的一種掛燙固定座,二者在熨衣板1的安裝位置相同,但組成結構不同。參見圖21、圖22,該掛燙固定座包括固定柱19、轉軸20和滑動裝夾件21,固定柱19從熨衣板背面B固定伸出,滑動裝夾件21用於可滑動地安裝到支撐杆組件2上,轉軸20連接在固定柱19與滑動裝夾件21之間並能夠圍繞轉軸20的中心軸線旋轉。
此掛燙固定座中,由於轉軸20能夠相對於固定柱19自旋轉,因而在熨衣板1旋轉時,固定柱19跟隨熨衣板1旋轉,但熨衣板1的旋轉並不會通過固定柱19、轉軸20影響到安裝在立柱2上的滑動裝夾件21,滑動裝夾件21仍然可裝夾在立柱2的支撐杆上並豎向自由滑動。同時,豎向移動的熨衣板1則可通過固定柱19、轉軸20推動滑動裝夾件21一同豎向移動,即熨衣板1從掛燙到傾斜掛燙的過程中的旋轉及豎向位移不會影響滑動裝夾件21滑動裝夾於立柱2上。
其中,轉軸20可樞轉連接於滑動裝夾件21,也可樞轉連接於固定柱19,甚至可以兩端均樞轉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從熨衣板背面B垂直伸出的固定柱19的外周壁上設有徑向銷孔191,轉軸20的一端固定連接滑動裝夾件21,另一端穿入徑向銷孔191中。即轉軸20與滑動裝夾件21為一體結構,轉軸20與固定柱19形成可轉動的孔軸配合。其中,為防止轉軸20的樞轉端(即插入端)滑出徑向銷孔191,轉軸20的插入端與徑向銷孔191之間還特別地形成有防止轉軸20滑出徑向銷孔191的防滑卡扣結構,如圖22所示的防滑卡扣201。
與圖19的掛燙固定上座14結構類似,滑動裝夾件21形成為設有豎向卡槽141的卡夾狀,滑動裝夾件21通過豎向卡槽141卡接於支撐杆組件2上並能夠沿支撐杆組件2豎向滑移。其中,為便於豎向移動的熨衣板1可通過固定柱19、轉軸20推動滑動裝夾件21一同豎向移動,轉軸20優選為從豎向卡槽141的周壁水平伸出。同樣地,滑動裝夾件21的卡夾開口端(即圖22的後端開口141d)形成為敞口狀,呈鴨嘴口形狀。
另外,為便於承託用於平燙的熨衣板1,本實用新型還特別提供了一種衣架4,如圖23所示,該衣架4可拆卸地安裝於支撐杆組件2的頂端,從而熨衣板1能夠可拆卸地平臥安裝於衣架4上。
為承託熨衣板1,衣架4的衣架本體41優選為包括頂部拱形板411和底部弦板412的弓形形狀。熨衣板1可支撐在頂部拱形板411上,如圖13、圖14所示。底部弦板412用於安裝到支撐杆組件2上。具體地,參見圖23,底部弦板412連接有底腳連杆42,底腳連杆42為套筒狀或套管狀,可拆卸地套接於支撐杆組件2的頂端。底腳連杆42的底端還設有衣架固定扣44,衣架固定扣44為樞轉結構,一端為可手動操作的操縱端,另一端能夠在操縱端的樞轉作用下而穿過底腳連杆42抵靠在支撐杆組件2的頂端側壁上,從而鎖定底腳連杆42與支撐杆組件2的套接,或者從支撐杆組件2拆卸下衣架4。
更重要的,為便於支撐衣架4,參見圖23,頂部拱形板411上沿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中心固定孔45和兩側的兩個平燙支撐槽46;參見圖19,熨衣板背面B形成有相應的中心固定插座16和平燙支撐座17。當熨衣板1平臥安裝於頂部拱形板411上時,中心固定插座16可插接於中心固定孔45中且二者之間可進一步形成插接鎖定結構,例如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的是,中心固定孔45為從衣架本體41的頂面內凹的插接孔時,插接孔中可設有公知的鎖止凹槽,而中心固定插座16形成有對應的鎖止凸緣。進一步地,兩個平燙支撐座17相應地卡接於兩個平燙支撐槽46中。這樣就形成了可靠的三點鎖定支撐。
其中,平燙支撐座17呈卡夾狀,可卡夾於衣架本體41的前壁和後壁,同時平燙支撐座17的U形槽內還設有橫向柱,沿衣架本體41頂面的橫向(即頂部拱形板411的寬度方向)延伸平燙支撐槽46中設有橫向柱槽,從而在平燙支撐座17卡接於平燙支撐槽46時,橫向柱卡接於橫向柱槽中,可獲得更穩定的支撐。
此外,衣架4還包括用於在掛燙時安放燙頭5的掛燙燙頭座43,掛燙燙頭座43從頂部拱形板411朝向前側或後側伸出。掛燙燙頭座43還能擴大支撐面,起到在平燙時支撐熨衣板1的作用。
在平燙時,燙頭5則安放在圖19所示的平燙燙頭座18上。該平燙燙頭座18的一端樞轉安裝於熨衣板背面B,另一端能夠隱藏於熨衣板背面B或從熨衣板背面B旋出。在掛燙或傾斜掛燙時,平燙燙頭座18隱藏於熨衣板背面B,而在平燙時,則平燙燙頭座18向外旋出,以安放燙頭5。
另外,支撐杆組件2優選為多節可伸縮支撐杆組件,例如圖9、圖11所示的三節可伸縮支架。這樣,可通過伸縮調節來適應平燙和掛燙的不同高度要求。具體地,在圖9、圖11所示的掛燙、傾斜掛燙時,支撐杆組件2的三節支撐杆全部豎起,高度可調節至與人體相當。但在圖13、圖14所示的平燙操作時,則下調為兩節支撐杆,一節支撐杆回縮,將支撐杆組件2的頂端高度調節至人體腰部相當的高度位置,以便於平燙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衣物護理機不僅包括上述的熨衣板1、支撐杆組件2、旋轉支撐組件3、衣架4,還包括燙頭5、蒸汽管和用於產生高溫蒸汽的主機6,支撐杆組件2從主機6上向上伸出,蒸汽管(未顯示)連接在燙頭5與主機6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衣物護理機採用了可臥、可立、可旋轉的熨衣板結構,可同時滿足用戶平燙(圖13、圖14所示)、掛燙(圖9、圖10所示)、旋轉後的傾斜掛燙(圖11、圖12所示)等需求。三種熨燙操作的切換僅需通過手動輕鬆拆裝熨衣板1即可,操作方便,用戶體驗的滿意度高,可滿足廣大用戶的多種需求。而且,本實用新型的衣物護理機中的熨衣板1、旋轉支撐組件3、衣架4、支撐杆組件2等均可方便拆裝,便於運輸和收納,佔用空間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例如,內凹孔11也不限於橢圓形長孔,還可以是方形孔、圓形孔等其它形狀,諸如此類改動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