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9:01:3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壓縮機支座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
背景技術:
支座作為壓縮機的一個重要的零部件,裝配過程中支座需要與閥片進行鉚接,因此需要在支座上設置一個倒角,而且實現支座與閥片之間的鉚接。現有的壓縮機生產企業使用的支座通常沒有倒角,因此,需要壓縮機生產企業根據自己設計的閥片的位置,在支座的對應位置上加工倒角。目前,現有的壓縮機生產企業在支座上加工倒角過程中,通常採用分多個工序進行,先對支座上的倒角進行初加工,然後再對支座上的倒角進行精加工,最後在通過操作人員手工操作將支座上加工殘留的鐵屑清理乾淨,採用這樣倒角的加工方式,增加了生產加工時間,且工序多,需要勞動力大,生產效率低,增加了產品的加工產品,降低了效益,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因此,如何增加支座焊接倒角的加工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倒角的品質,為日益增加的壓縮機需求提供足夠的支座,成為壓縮機企業生產加工的重要研發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結構簡潔、實用性強且倒角效果好的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方案實現:一種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包括機架和設置在機架上的操作臺;所述的機架上且位於操作臺的上方設有倒角機構;所述的倒角機構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高度調節組件和倒角組件;所述的高度調節組件與倒角組件連接並通過高度調節組件控制倒角組件上下移動;所述的倒角組件包括與高度調節組件連接的驅動器、用於調節驅動器轉速的調速器、與調速器連接的刀具以及用於壓緊固定固定支座的壓緊件。
優選地,所述的底座包括設置在操作臺上端面的十字滑臺和設置在十字滑臺上的支撐架。
優選地,所述的高度調節組件包括設置在支撐架的兩側的滑軌、設置在支撐架上端的上下驅動氣缸以及用於安裝固定倒角組件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設置在滑軌上且與上下驅動氣缸連接,並通過上下驅動氣缸驅動固定板在滑軌內上下移動。
優選地,所述的驅動器為伺服電機。
優選地,所述的壓緊件包括用於壓緊支座的壓杆和套在壓杆內的彈簧。
優選地,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定位組件;所述的定位組件包括設置在操作臺上的固定架和設置在固定架上用於固定支座和收集金屬屑沫的定位座;所述的定位座的位置與倒角組件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的調速器的外殼上設有吹氣件,吹氣件的吹氣孔的位置與刀具下端的位置相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潔,實用性強,控制精度高等優點,通過自動化的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對支座進行加工,可以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減少工作量,提高生產加工效率,降低生產加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當支座移動至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工位時,通過高度調節組件驅動倒角機構向下移動,倒角機構中的壓緊件壓緊固定支座,方便控制倒角的大小,避免在刀具在旋轉時帶動支座移動,提高支座焊接倒角的品質;倒角機構中採用伺服電機和調試器進行控制,使得倒角的精度更高,刀具旋轉更平穩、倒角均勻,減少了不良品率,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底座上設有十字滑臺,使得刀具能二維移動,使得根據支座設定倒角的位置不同而進行調節,增加實用性;同時,在倒角機構的下方設有定位組件用於固定支座和收集加工後的鐵屑,起到更好地固定支座的效果,避免了鐵屑散落在生產車間,減少生產後的操作人員的工作量,改善生產環境;在調速器的外側設有與外部吹氣設備連接的吹氣件,通過吹氣件將刀具加工倒角後的鐵屑吹氣定位座內,從而實現支座加工倒角後的表面清理,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高度調節組件和倒角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壓緊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2操作臺;3倒角機構;31底座;311十字滑臺;312支撐架;32高度調節組件;321滑軌;322上下驅動氣缸;323固定板;33倒角組件;331驅動器;332調速器;333刀具;334壓緊件;3341壓杆;3342彈簧;4定位組件;41固定架;42定位座;5吹氣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讓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包括用於安裝固定各個零部件的機架1、設置在機架1的上端面的操作臺2。所述的機架1上設有用於移動支座的移動機構。所述的移動機構可以採用現有的倒角機中使用的用於輸送支座且在市場上銷售的移動機構均可實現這功能,再次不作詳細展開闡述。所述的機架上設有倒角機構3,該倒角機構3位於操作臺的上方,並通過該倒角機構3在支座進行倒角的加工。所述的倒角機構3包括設置在機架上且位於操作臺的上端面的底座31、設置在底座31上用於調節上下移動的高度的高度調節組件32和用於在支座上加工倒角的倒角組件33;所述的高度調節組件32與倒角組件33連接並通過高度調節組件32控制倒角組件33上下移動。所述的倒角組件33包括與高度調節組件連接的驅動器331、用於調節驅動器轉速的調速器332、與調速器332連接的刀具333以及用於壓緊固定固定支座的壓緊件334。所述的刀具的刀口朝操作臺,且刀具333與調速器之間採用可拆卸連接,使得加工不同的倒角時,方便更換不同型號的刀具,增加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的實用性。所述的刀具為倒角刀,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加工的倒角的大小選擇和更換不同型號的倒角刀,在此不作一一列舉。為了增加倒角機構的實用性,使其能夠在支座上能夠同時加工一個或多個倒角,所述的調速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單軸調速器或多軸調速器。採用多軸調速器時,可以在多軸調速器上安裝N套鑽夾頭,其中N為大於1的自然數,操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加工倒角的使用需要安裝1把或多把刀具,從而實現加工一個倒角或同時加工多個倒角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為了增加倒角機構的實用性,使得倒角機構能夠根據支座型號的不同而在不同位置加工倒角,方便操作人員操作,對底座31進行了改進。所述的底座(31)包括設置在操作臺2上端面的十字滑臺311和設置在十字滑臺311上的支撐架312。所述的十字滑臺311為現有的、市場上銷售且具有X軸和Y軸方向移動的十字滑臺均可實現。通過十字滑臺311控制支撐架312能夠在不同位置移動,使得刀具能夠加工支座上不同位置的倒角,增加實用性。
為了提高刀具的控制精度,提高加工的倒角的品質,所述的驅動器331為伺服電機,使得生產加工倒角時,更精確的控制刀具的轉速。所述的調速器為現有的、市場上銷售的具有調速功能的變速器均可實現,再次不對調速器的型號作一一列舉和闡述。
為了更好地壓緊固定支座,避免在加工倒角時,支座發生移動,而成影響支座的品質,在調速器上固定有一個壓緊件。所述的壓緊件334包括用於壓緊支座的壓杆3341和套在壓杆內的彈簧3342。當倒角組件33向下移動時,利用壓杆3341壓緊支座進行倒角加工,當支座的倒角加工完成後,倒角組件復位時,彈簧3342復位,使得壓杆也復位。
為了更好調節倒角組件的位置,從而實現對倒角的大小的控制,所述的高度調節組件32包括設置在支撐架312的兩側的滑軌321、設置在支撐架312上端的上下驅動氣缸322以及用於安裝固定倒角組件33的固定板323;所述的滑軌的數量為兩個,且平行的設置在支撐架312的兩側;所述的固定板323設置在滑軌上,且固定板323與上下驅動氣缸322的活塞杆連接,並通過上下驅動氣缸322驅動固定板323在滑軌321內上下移動,從而實現對倒角組件的上下移動的控制。
為了減少加工後,操作人員對車間的打掃,同時使得鐵屑能夠回收,節約資源,改善車間環境,在所述的機架1上設有定位組件4,進行倒角加工後的鐵屑的收集。所述的定位組件4包括設置在操作臺上的固定架41和設置在固定架41上用於固定支座和收集金屬屑沫的定位座42。所述的定位座42為中空的圓柱形結構,中部可以用於收納鐵屑。所述的定位座42的位置與倒角組件33的位置相對應,且定位座42位於倒角組件的刀具的正下方,一方面可以用於固定支座,另一方面可以收集鐵屑,加工倒角後的鐵屑能夠直接掉落在定位座內,實用性強。所述的定位座還具有定位功能,用於對支座進行定位和固定,同時還可以收集鐵屑。所述的定位座42可以採用收集桶、收集盒以及收納箱等均可,再次不一一列舉。
為了更好地清理加工倒角後的支座表面的鐵屑,在所述的調速器332的外殼上設有吹氣件5,吹氣件5的吹氣孔的位置與刀具333下端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吹氣件5與外部吹氣設備連接,所述的外部吹氣設備可以為壓縮機或吹風機等吹氣設備,再次不一一列舉。工作時,由於吹氣件5的吹氣孔的位置與刀具333下端的位置相對應,即可以利用吹氣件中的吹氣孔將刀具加工支座倒角過程中產生的鐵屑清理乾淨,同時還可以將鐵屑吹入定位座內,便於鐵屑的收集,使得車間內的環境更加乾淨。
工作時,移動機構將支座移動在壓縮機支座焊接倒角裝置工位處,並放置在定位組件中的定位座42上。此時,高度調節組件中的上下驅動氣缸322驅動固定板323沿滑軌向下移動,從而帶動倒角組件33向下移動。倒角組件向下移動時,先由壓緊件壓緊支座,同時倒角組件繼續向下移動。上下驅動氣缸322控制固定板下移至設定的位置後,利用倒角組件中的壓緊件334壓緊支座,使得支座牢固的固定在定位座上,此時,驅動器331啟動。驅動器331通過調速器332控制刀具333旋轉,從而在支座上加工倒角。刀具旋轉時,加工倒角過程中產生的鐵屑落入定位座內,同時利用吹氣件5將刀具在支座上加工倒角過程中產生的鐵屑吹入定位座內,從而實現鐵屑的收集和支座表面的清潔處理,避免了支座上的鐵屑的殘留和鐵屑散落在車間,影響環境。倒角加工後上下驅動氣缸控制倒角組件向上移動,同時移動組件控制加工倒角後的支座繼續向前移動進行生產加工,其他部件復位,對下一個支座進行倒角加工。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