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椅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15:43:01 3
專利名稱:折合椅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合椅,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於展開固定及方便收折的折合椅。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是一種以往的折合椅7,其包括一腳架8及一座墊9。腳架8具有兩支交叉設置的腳框81。每一腳框81均具有一水平的座墊固定段82,以及兩分別自座墊固定段82的前、後端向下延伸的前、後腳杆83、84而組成一倒U型的支撐構造。座墊9是架設在兩腳框81的座墊固定段82上。兩前腳杆83間與兩後腳杆84間分別借一支點組件85樞接,使兩腳杆81得以支點組件85為支點靠合或展開,以供使用者坐在座墊9上。兩前腳杆83間與兩後腳杆84間更分別組裝一位於支點組件85下方的支撐件86。此支撐件86可隨折合椅7樞轉折合,並於展開成直線時,把腳杆81固定在一展開位置。
但是上述折合椅7的支撐件86在折合過程中,容易夾傷使用者,而且就產品外觀而言為一影響美觀的贅物,因此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新穎收展機構的折合椅。
本實用新型折合椅包括具有承載面的坐部及支撐前述坐部的可收展支架單元,其中本實用新型折合椅還包括可供安裝前述坐部的框架,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前述第一支架的上端組接於前述框架。前述第二支架的上端組接於前述框架,並可相對前述第一支架樞轉而展開成一交叉結構,前述第二支架包括一外管及一可伸縮地套合在前述外管中的活動內管。前述外管近頂端的管壁上形成一與軸心平行的穿槽及一定位孔,前述穿槽延伸一適當長度。前述活動內管具有一徑向透過前述穿槽與前述框架固接的固定組件,以於前述固定組件沿著前述穿槽朝向頂端或底端端位移時,使得前述第二支架相對前述第一支架旋轉至一展開位置或一收合位置。前述活動內管設有一朝管壁外彈性偏壓且與前述定位孔位於平行於外管軸心的在同一直線的彈簧銷,使得前述固定組件移動至前述穿槽的頂端時,前述彈簧銷恰可彈入前述定位孔中,而把前述第一及第二支架固定於前述展開位置。
本實用新型折合椅中的定位孔是位於前述外管的頂端與前述穿槽間並未位於前述穿槽的延伸方向上。
本實用新型折合椅中的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是一U形支架。
由於本實用新型折合椅中的展開定位機構大致皆隱蔽在支架內部,使得本實用新型折合椅不但容易操作,而且具有一更為簡潔悅目的外觀,並且可避免使用者操作不當而有受傷之虞。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折合椅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以往一種折合椅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折合椅的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3是本實施例的局部分解立體圖;圖4是本實施例中可收展支架單元的上視圖,說明折合椅的一收合狀態;圖5是本實施例中可收展支架單元的側視圖,說明折合椅的一展開狀態的動作過程;
圖6是本實施例中可收展支架單元的上視圖,說明折合椅的一展開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折合椅1包括具有承載面的坐部2及支撐坐部2的可收展支架單元3。
可收展支架單元3包括可供安裝一椅套以形成前述坐部2的框架4、第一U形支架5,及通過支點組件51與第一支架5相樞接的第二U形支架6。第一U形支架5的兩平行側杆的長度較第二U形支架6的兩平行側杆的長度短,但第一U形支架5的兩平行側杆的間隔距離比第二支架6的兩平行側杆的間隔距離稍大,而位於第二支架的外側,以便收合狀態時,第二支架6位於第一支架5的兩平行側杆內側,而位於同一平面上(如圖4)。
第一支架5的兩平行側杆末端組接於框架4上。第二支架6的兩平行側杆末端也組接於框架4上,且其組接位置與第一支架5的組接位置恰好相反而間隔一距離。第二支架6可相對第一支架5樞轉而展開成一交叉狀,而把框架4支撐在一適當高度位置,且本實施例的可折合式休閒椅設計中,藉由第一及第二支架5、6的長度不同,當第一及第二支架5、6展開時,框架4的承載面形成一傾斜角度(如圖5)。
且如圖3所示,第二支架6的兩側杆分別包括一外管61及一可伸縮地嵌入外管61中的活動內管62。外管61於近頂端的管壁上形成一與軸心平行的長形穿槽611。詳細來說,此長形穿槽611是貫穿外管61的壁面而於外管61管壁的兩相對位置分別形成一長槽。外管61更於長形穿槽611與頂端間形成一未位於長形穿槽611的延伸方向的定位孔6122。為方便說明,前述長形穿槽611的頂端與底端分別標示為612、613。
此外,當活動內管62嵌入外管61中,如圖3及圖5,以一固定螺杆621徑向穿過長形穿槽611及活動內管62並與框架4固接。因此,當第一支架5相對第二支架6展開或收折時,固定螺杆621可在長形穿槽611的頂端612與底端613間滑動。
詳細來說,如圖4所示,折合椅1在完全收合狀態下,固定螺杆621位於長形穿槽611的底端613,此時內管62滑動至外管61內的長形穿槽611的底端613,且框架4迭合在第二U形支架6上,且第一U形支架5也與框架4迭合,使得折合椅1折合成一扁平形狀而收存備用。如圖5所示,欲把折合椅1撐展開時,把框架4連同第二支架6相對第一支架5拉開,此時第二支架6相對第一支架5的樞轉會造成固定螺杆621帶動活動內管62朝長形穿槽611頂端612位移,而使第一及第二支架5,6與框架4之間的角度漸增大以達完全展開位置。
且如圖6所示,固定螺杆621沿著長形穿槽611由底端613位移至頂端612時,一裝設於活動內管62的管壁外的彈性偏壓彈簧銷622可彈入外管61管壁上的定位孔6122中,以便藉由彈簧銷622對於內、外管61、62的鎖定作用,把可收展支架單元3固定於展開狀態。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折合椅1藉由樞接在框架4上的活動內管62相對外管61伸縮的方式,以及固定螺杆621在穿槽611的兩端612、613之間位移,來達到折合椅1的收合和展開,並且藉由彈簧銷622彈入定位孔6122來固定展開的狀態。且由於本實用新型折合椅1中的展開定位機構大致皆隱蔽在支架內部,使得本實用新型折合椅1不但容易操作,而且具有一更為簡潔悅目的外觀,並且可避免使用者操作不當而有受傷之虞。
權利要求1.一種折合椅,包含具有承載面的坐部以及支撐前述坐部的可收展支架單元,其特徵在於前述可收展支架單元包括可供安裝於前述坐部的框架;第一支架,其上端組接於前述框架,及第二支架,其上端組接於前述框架,並可相對前述第一支架樞轉而展開成一交叉結構,前述第二支架包括一外管及一可伸縮地套合在前述外管中的活動內管,前述外管近頂端的管壁上形成一與軸心平行的穿槽及一定位孔,前述穿槽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前述活動內管具有透過前述穿槽與前述框架固接的固定組件,當前述固定組件沿著前述穿槽朝向第一端或第二端位移時,使得前述第二支架相對前述第一支架旋轉至一展開位置或一收合位置,且前述活動內管設有一朝管壁外彈性偏壓且與前述定位孔位於平行於外管軸心的在同一直線的彈簧銷,使得前述固定組件移動至前述穿槽的頂端時,前述彈簧銷恰可彈入前述定位孔中,以把前述第一及第二支架固定於前述展開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椅,其特徵在於前述定位孔是位於前述外管的頂端與前述穿槽間並未位於前述穿槽的延伸方向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椅,其特徵在於前述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是一U形支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合椅,包括座部及可收展支架單元,前述可收展支架單元包括框架,上端組接於框架且交叉樞接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前述第二支架包括一個外管及一個伸縮套合在前述外管內部且與框架通過固定螺杆固接的活動內管,外管的管壁上形成一穿槽及一定位孔,前述固定螺杆移至穿槽一端時,活動內管上的彈簧銷可彈入前述定位孔,以固定前述第一及第二支架於一展開位置,當彈簧銷脫離定位孔時,前述固定螺杆可位移至穿槽另一端,使前述第一及第二支架處於一收合位置。由於所述展開定位機構大致皆隱蔽在支架內部,使得本實用新型折合椅不但容易操作,而且具有一更為簡潔悅目的外觀,並且可避免使用者操作不當而有受傷之虞。
文檔編號A47C4/24GK2745438SQ200420118740
公開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5日
發明者謝端正 申請人:禾財記興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