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製備纖維網格布增強板材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7:30: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製備纖維網格布增強板材的模具,屬於建築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建築用板材普遍存在著韌性差的缺陷。纖維網格布因韌性好、抗拉強度高、質量輕、耐腐蝕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領域。
公開號為CN 105625639 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布卷式張拉和錨固系統,該專利將碳纖維布粘貼到混凝土梁的底部,實現對混凝土梁的加固;該專利亦涉及到纖維布的固定,其固定方式為粘貼,粘貼方式的缺點在於纖維布與基材間的界面粘結強度不高、整體性不強。
本實用新型涉及以嵌入式的方式將纖維網格布嵌入板材基體,以實現板材與基體的一體成型,能夠較好地避免上述情況,解決建築板材韌性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製備纖維網格布增強板材的模具,本模具通過固定雙層或多層纖維網格布實現纖維網格布與板材基體的一體澆築成型,以製備出抗壓強度、抗彎強,抗衝擊強度和拉伸強度顯著提高的複合材料製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其包括:
成型構件,其由第一成型面(1)和第二成型面(2)構成。
墊支構件,其具有不少於兩組網格布U形凹槽(3)和(4),U形凹槽呈齒狀凸稜條形並與固定構件中的齒狀凸稜嵌件(8)相契合;墊支構件的四角有螺栓孔(5)。
固定構件,其具有四個螺栓(6)、八個螺母(7)及不少於六個齒狀凸稜嵌件(8)。
本模具的成型構件設置第一成型面(1)和第二成型面(2),以成型出產品的外觀表面;第一成型面(1)與第二成型面(2)之間的距離等於成型產品的厚度。成型構件的材質,優選板材質輕、強度高且具備良好透明性的材料,如有機亞克力板,以允許在成型過程中直接觀察加氣保溫板外表面的氣泡特徵,產品的孔徑大小和均勻度等。
本模具的墊支構件,如圖2所示,優選以鋼材製作;其置於第一成型面(1)和第二成型面(2)之間,用以墊支成型構件形成型腔。在墊支構件內部開設有至少兩組網格布U形凹槽(3)和(4),其目的在於嵌入雙層纖維網格布。U形凹槽呈齒狀凸稜條形,與固定構件中的齒狀凸稜嵌件(8)相契合;墊支構件的四角有螺栓孔(5)。
本模具固定構件中的螺栓(6)將帶有通孔的成型構件與墊支構件串聯,並與螺母(7)配合將成型構件與墊支構件牢固固定。固定構件中的齒狀凸稜嵌件(8),緊貼網格布U形凹槽(3)和(4)中的纖維網格布嵌入,以完成雙層纖維網格布的固定。
本模具主要應用於成型纖維網格布增強保溫板,亦可用於成型纖維網格布增強混凝土、纖維網格布增強複合型功能材料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模具改變了纖維網格布增強板材的傳統成型方式—噴射成型法和噴水成型法,這些傳統方法存在著纖維網格布固定不牢、水與膠凝材料拌合不均,無法製備引氣泡沫產品、適用範圍局限等弊端。
2.本模具可有效固定纖維網格布。製備板材時,將水、膠凝材料和外加劑等原材料混合均勻後,採用澆築方式一體成型。
3.本模具除可製備傳統產品外,亦可製備引氣泡沫產品,明顯改善了傳統製備方法的局限與弊端。
4.本模具所採用的一體成型方式,簡化了操作步驟,優化了生產工藝,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纖維網格布增強板材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第一成型面;2:第二成型面;3和4:網格布U形凹槽;5:螺栓孔;6:螺栓;7:螺母;8齒狀凸稜嵌件。
圖2是墊支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齒狀凸稜嵌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對本實用新型形成限制。
本實施例的纖維網格布增強板材模具,如圖1所示,包括成型構件、墊支構件和固定構件。本實施例的外尺寸為330mm-360mm-330mm、高30mm,內尺寸為300mm-300mm-300mm、高30mm。在實際應用中,模具的尺寸可靈活調整,以滿足不同工程的實際使用需求。
將如圖2所示的墊支構件水平放置,然後將尺寸略大於模具尺寸的纖維網格布嵌入網格布U形凹槽(3)內,將三個齒狀凸稜嵌件(8)分別緊貼纖維網格布嵌入網格布U形凹槽(3);採用同樣方式,將纖維網格布嵌入網格布U形凹槽(4)內,完成雙層纖維網格布在墊支構件上的固定。
將螺栓(6)的一端用螺母(7)固定,然後將螺栓(6)的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一成型面(1)、已固定好網格布的墊支構件及第二成型面(2),再用螺母(7)固定。將八個螺母分別沿螺栓(6)的端部向其內擰緊,直到墊支構件與兩個成型面完全固定。
將模具開口向上放置於水平地面,將水、膠凝材料和外加劑等原材料混合均勻後,採用澆築方式一體成型;澆筑後連模具一起在水泥標準養護箱內養護24小時,脫模,然後繼續標準養護至規定齡期即得所需板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