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8 03:57:56 2
專利名稱: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手機等可攜式設備對文章的閱讀、分類和檢索領域,更具體的說,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系統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由於手機等小型數碼電子設備便於攜帶,使用小型電子數碼設備進行閱讀的人越來越多,且使用場所並沒有太多的限制。但是,目前在手機等小型數碼設備的應用中,尚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使某些特殊的閱讀方式變的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於閱讀。比如HF閱讀器在手機等小型數碼設備上的應用,雖然現在有些閱讀器可以將內容進行切割,分成大小近似相同的部分便於在手機上進行閱讀。但是也沒有改變閱讀必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閱讀規則和方式。這種方式對特定的內容閱讀時很不方便,不能快速定位想要閱讀的內容。例如一篇英語的閱讀理解閱讀試題,一般都是邊看內容邊看試題,如果是採用從上倒下連續的閱讀方式,那麼很不方便嗎,大大降低閱讀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如何提高在手機等小 型數碼電子設備上進行閱讀的效率的技術上做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系統及其應用方法,以期望解決在閱讀的過程中快速的查看或保留目標文章中的上下文內容,以提高閱讀效率的技術問題,並帶來可從本發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中直接得出的其它目的和效果。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驟操作步驟A、內容提供端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步驟B、通過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上一步驟中分割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並設計構建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步驟C、內容提供端將分割格式化並形成目標結構的文章,以及設計構建的模塊與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與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間伺服器;步驟D、可攜式終端設備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步驟A中的重新格式化文章是將文章分割後的模塊和基本單元按照不同的文章內容重新組織文章。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步驟A中分割文章的是將文章內容中關聯性較高、且可跳躍的片段分為一個基本單元,然後再將分為的一個或多個基本單元定義為模塊。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重新組織文章的方法為在文章中不同類型的內容中插入標記,電腦程式通過該標記識別解析出不同類型的模塊以及模塊中基本單元,並將標記與文章的具體內容分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步驟B的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模塊及基本單元後,按照模塊及基本單元的數量與類型將文章配置屬性。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系統,所述的系統至少包括內容提供端,用於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中間伺服器,用於儲存內容提供端重新格式化後的文章內容;可攜式終端設備,用於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且可攜式終端設備通過其內部嵌入的電腦程式與中間伺服器之間進行無線信號數據傳遞,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接入網絡進行信號數據傳遞。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可攜式終端設備與中間伺服器之間的無線信號是GPRS信號或3G信號。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接入的網絡為網際網路或區域網。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可攜式終端設備內部嵌入的電腦程式集成在可攜式設備的作業系統中。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可攜式設備是手機;所述的作業系統為Android、ios、Winphone當中的任意一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過控制系統可將一篇目標文章分割成多個部分,並任意進行先後的分開顯示,可以快速定位想要閱讀的內容。例如英語的閱讀理解閱讀試題,可通過本發明可以實現邊看內容邊看試題,方便了人們閱讀;若是閱讀古文、詩歌等文章,亦有類似的技術效果。且通過本發明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系統及其應用方法,可以很好的協調內容提供者與消費者的行為,鼓勵了內容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內容,對專用於可攜式設備上的目標文章編排方法及其系統的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且應用範圍廣闊。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文章分割前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文章分割後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按照本發明的方法將文章分割格式化時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例是要提供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驟操作步驟A、內容提供端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步驟B、通過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上一步驟中分割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並設計構建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步驟C、內容提供端將分割格式化並形成目標結構的文章,以及設計構建的模塊與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與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間伺服器;步驟D、可攜式終端設備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而上述步驟A中的重新格式化文章,是將整篇的文章內容分割為數據塊,在這裡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將文章分割後的模塊和基本單元按照不同的文章內容重新組織文章,且是將文章內容中關聯性較高、且可跳躍的片段分為一個基本單元,然後再將分為的一個或多個相同類型的基本單元定義為模塊。所述的重新組織文章的方法的作用為與電腦程式配合以實現本發明的技術目的,因此發明人認為比較優選的方式是在文章中不同類型的內容中插入標記,電腦程式通過該標記識別解析出不同類型的模塊以及模塊中基本單元,並將標記與文章的具體內容分開。在上述的基礎上,本發明的另一種更加優選的實施例是在上述步驟B的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模塊及基本單元後,按照模塊及基本單元的數量與類型將文章配置屬性。本發明的另一種不同的實施例是要提供一種用於實現本發明上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方法的系統,具體可參見圖4所示,所述的系統至少包括以下裝置內容提供端,用於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中間伺服器,用於儲存內容提供端重新格式化後的文章內容;可攜式終端設備,用於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且可攜式終端設備通過其內部嵌入的電腦程式與中間伺服器之間進行無線信號數據傳遞,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接入網絡進行信號數據傳遞。根據本發明應用的不同場合與系統用戶的不同需求,還可以在上述系統裝置的基礎上增加其它的配套裝置。針對上述的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接入的網絡,則可以根據系統所應用的不同場所,以及所需滿足的用戶進行確定,為更加具有普適性,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之間的網絡優選為網際網路或區域網。而上述無線連接的可攜式終端設備與中間伺服器,它們之間的無線信號優選為GPRS信號或3G信號,以使得本發明更加適合在目前主流的智慧型手機上使用。如上所說,所述的可攜式設備是手機;所述的作業系統為Android、ios、Winphone當中的任意一種。而在本發明中的此種實施例中所提到的可攜式終端設備內部嵌入的電腦程式集成在前述的主流作業系統中。為了更好的對上述方式進行闡述,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一 .內容提供端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用一篇英語高考試題舉例,這樣的試題的有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改錯等。當這些在手機及其他的小型設備上閱讀的時候如果安排不當,閱讀將很不方便。為了能夠在在小型設備進行閱讀更加的方便,首先將高考試題分為單項選擇模塊,完形填空模塊,閱讀理解模塊,改錯模塊等模塊。然後再將各個模塊分成基本的單元。拿完形填空舉例,參考文章是一個單元,對應有多少問題就分成多少單元,以及對應的多少答案單元,參考文章對應的翻譯為一個單元。不難看出基本單元有類別的。對於一個完形填空,基本單元分為參考文章類,問題類,答案類,參考文章對應的翻譯類。
上面的事例的分割可以看到,分割的原則將關聯性比較高的文章內容中可以跳躍的片段,分為一個基本單元,然後再將這種關聯性比較高的文章內容定義為一個大單元,這裡叫模塊。可以參考上面分割的事例。通過這樣的分割整個文章就由基本的單元構成。分割完後要組織成一個有效的文件結構。組織的目的是為了電腦程式能夠從文件中解析上面的基本單元。下面介紹文件結構組織的方法。第一種方法在文章中間插入特別的標記,識別模塊和模塊中的基本單元以及類型。下面將進行詳細的舉例。假設圖I是一個原始的文章,圖2是分割後的樣子。假設圖I中內容有a的為一個模塊簡稱模塊a,有b的為一個模塊簡稱模塊b。模塊a中的基本單元只有一個就是a,模塊b中的基本單元有兩個,一個含有數字I的,一個是含有數字2的。通過插入特別的標記,形成圖2中的內容。首先為了方便計算機識別模塊a在模塊a的開始處插入標號201,在模塊a的結尾處插入標號204。這裡插入的標記不僅能識別模塊的內容,也體現出這個模塊的類別。而模塊只有一個基本單元,為了方便計算機識別這個基本單元,又在a的開始處插入標號202,在a的結尾處插入203,並且這個標號代表了這個基本單元的類別為a類型的。對應的模塊b有兩個基本單元,對模塊a的處理一樣將插入特別的標記,並且這個標號代表了對應基本單元的類型。通過這樣的方法,模塊及基本單元就很好的分割開來。對於這種方法當內容中含有這種特殊標記的時候要進行轉義,還要檢查文章的內容,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煩。下面介紹第二種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第二種方法將識別模塊及基本單元的類型的標記與具體的內容進行分開。下面是具體的事例。同樣是圖I的內容,對應了圖3。圖3採用了 Excel表。對於第一行是識別模塊及基本單元的類型的標號,用標準的xml的形式。標號301說明當前有兩個模塊,標號302說明第一個模塊的信息,以及類別。標號302的範圍包含了標號303。標號303說明了基本單元的類別以及存儲的位置。標號303中的數字I是Excel表中標號307的數字1,標號303所指的內容就是標號307所在行的內容。這樣通過標號303找到了基本單元的內容,並且這個特別的標記是標明了這個基本單元的類型。同理對於模塊b可以通過標號305,標號306找到其基本單元的內容,以及得到其類型。可以看出這種將識別模塊及基本單元的類型的標記與具體的內容進行分開的方式對於內容可以是直接包含對應的標記,沒有必要進行轉義。上述的兩種結構的組織方法,所謂的標記不限制在xml中運用標記。比如〈mode〉用\111來代替。而其中對方法列舉的事例只是具體的對方法進行說明。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廣度。二 .通過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上一步驟中分割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並設計構建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有是步驟A中對文件的組織,並且為了下面步驟做好準備就要對組織後的文件進行解析,識別其中的基本單元。組織方法有兩種,對應的解析方法也有兩種。對於第一中組織方法的事例的解釋,由於使用了標準的xml標記,通過標準的xml解析進行,這種解析方 法這裡就不再過多的描述。對於組織方法2中事例的解析。使用apache (—個開源的軟體組織)提供的Execel的開源工具進行解析。解析出每行的數據。再通過識別模塊及基本單元的類型的標記將模塊和基本單元解析出來。這些對於一個一般的程式設計師是分輕鬆的工作。當解析完數據以後,要完成預訂效果的實現。為了是操作簡單,切換更加方便,給每個基本單元配置了屬性。這些屬性記錄了對應基本單元的狀態,比如這個基本單元顯示了第幾行,從而使單元間切換時,顯示用戶操作的先前的位置。記錄了用戶的關心的行為,從而人性化的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這些屬性如何設置,以及如何記錄用戶的行為,這個技術是普遍的技術,也是具體的計算機指令的問題,這裡也不作過多的描述。三.內容提供端將分割格式化並形成目標結構的文章,以及設計構建的模塊與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與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間伺服器。對於提交內容,一般通過網絡協議進行。比如http,ftp等。這個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行為。也有可能是本地進行提交,沒有經過網絡協議。對於提交到那裡,參考圖4,可以是標號403內容提供端的提供訪問的伺服器,當內容提供端沒有自己提供訪問的伺服器,就要提交到中間伺服器。四.可攜式終端設備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消費者通過嵌入了步驟B中設計好的計算機指令的應用程式向伺服器請求按步驟A組織內容,這時步驟B中的計算機指令將執行其設計的動作,解析其中的模塊以及其基本單元。配置模塊及基本單元的屬性。當用戶進行操作是記錄用戶對模塊及基本單元操作的行為。從而實現步驟B中設計好的效果。參考圖4,對請求內容進一步說明。當內容提供商有標號403提供訪問的伺服器或中間伺服器402沒有要請求的內容時,消費者就要通過中間伺服器訪問標號403。當沒有標號403,就通過中間伺服器就直接返回其內容,當請求的內容不存在時,視為請求失敗處理。返回給用戶錯誤信息。 下面對本發明的綜合性描述。對於使用本產品的用戶有兩種用戶,一種是內容提供者(內容提供端),就是提供上面描述格式的人或者團體,一種是內容消費者(可攜式終端設備401),閱讀內容的個人或者團體。可以參見圖4。由於現在很多機構都很想提供這種服務,但是由於技術和成本等原因,都無法實現。比如說如果一個內容提供商向提供類似的服務沒有中間商參與,特別是現在的移動平臺參差不齊,具體的編碼都不一樣,還要長期的維護,成本是很高的無形中也拉高了風險,有了本發明也就是中間商的參與,內容提供商只要按照中間商的規範提交內容就可以在幾乎所有的移動平臺上給內容消費者提供人性化的閱讀。而具體步驟B的應用程式維護只要中間商維護就可以了。對於內容消費者來說,通過嵌入了步驟B的應用程式,就可以享受多方面的閱讀的樂趣。明顯的看到通過本發明,內容提供者和內容消費者雙方都收益。並且大大的節約了社會成本。讓內容提供者更集中精力的提供更好的內容。而內容消費者可以更方便,效率更高的的消費更好的內容。在本說明書中所談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等,指的是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或者特點包括在本申請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多個地方出現同種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個實施例。進一步來說,結合任一實施例描述一個具體特徵、結構或者特點時,所要主張的是結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這種特徵、結構或者特點也落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儘管這裡參照本發明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 請公開的原則範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範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驟操作 步驟A、內容提供端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 步驟B、通過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上一步驟中分割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並設計構建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 步驟C、內容提供端將分割格式化並形成目標結構的文章,以及設計構建的模塊與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與操作方式提交至中間伺服器; 步驟D、可攜式終端設備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A中的重新格式化文章是將文章分割後的模塊和基本單元按照不同的文章內容重新組織文章。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A中分割文章的是將文章內容中關聯性較高、且可跳躍的片段分為一個基本單元,然後再將分為的一個或多個基本單元定義為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重新組織文章的方法為在文章中不同類型的內容中插入標記,電腦程式通過該標記識別解析出不同類型的模塊以及模塊中基本單元,並將標記與文章的具體內容分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B的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模塊及基本單元後,按照模塊及基本單元的數量與類型將文章配置屬性。
6.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系統至少包括 內容提供端,用於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 中間伺服器,用於儲存內容提供端重新格式化後的文章內容; 可攜式終端設備,用於向伺服器請求獲得目標結構的文章,並依照電腦程式設計構建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進行模塊及基本單元切換與其它操作。
且可攜式終端設備通過其內部嵌入的電腦程式與中間伺服器之間進行無線信號數據傳遞,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接入網絡進行信號數據傳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攜式終端設備與中間伺服器之間的無線信號是GPRS信號或3G信號。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容提供端與中間伺服器接入的網絡為網際網路或區域網。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攜式終端設備內部嵌入的電腦程式集成在可攜式設備的作業系統中。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攜式設備是手機;所述的作業系統為Android、ios、Winphone當中的任意一 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在可攜式設備上實現關聯式分離閱讀的方法、系統及其應用方法,屬手機等可攜式設備對文章的閱讀、分類和檢索領域,所述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驟操作步驟A、內容提供端將文章分割成便於電腦程式識別解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重新格式化文章,形成目標結構;步驟B、通過電腦程式識別解析出上一步驟中分割成的模塊及基本單元,並設計構建模塊及基本單元之間的切換及其它操作方式;本發明可以很好的協調內容提供者與消費者的行為,鼓勵了內容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內容,對專用於可攜式設備上的文章編排方法及其系統的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且應用範圍廣闊。
文檔編號G06F17/24GK102708093SQ201210106639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李敏 申請人: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