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1983年期間的電影大全(香江電影50年之1970年)
2023-07-17 21:49:59 1
時值新春,本想春節走親訪友沒時間更新了,不想卻每日宅家裡,所以就決定讓自己靜下心來更新文章,轉移一下注意力,也給對此題材感興趣的朋友解解悶。
1970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前十分別為《龍虎鬥》、《十二金牌》、《五虎屠龍》、《十三太保》、《鬼見愁》、《保鏢》、《小煞星》、《喜怒哀樂》、《報仇》、《路客與刀客》。十部裡頭有九部是武俠片,只有排名第八的《喜怒哀樂》不是武俠類型,還是個由四部風格迥異短片拼盤而成的大雜燴,可見在香港影壇武俠題材或者說動作片確實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後來能成為其揚名國際影壇的一張金燦燦的名片確實不無道理。好,開講1970年香港電影。
◆ 武俠一家獨大,港臺交相輝映票房冠軍是由王羽自導自演的《龍虎鬥》,內容簡單粗暴,但比較好玩的是中國傳統武術(輕功加鐵砂掌)VS日本空手道的題材設定,這種跨國不同拳種的較量當時基本是屬於首創了,題材的新穎加上主演如日中天的人氣,讓本片擊敗了其師父張徹拿到了票房冠軍寶座,做為張徹捧紅的大弟子王羽真可謂青出於藍勝於藍了。如今回顧本片未必有多少足以傳世的價值,但確實佐證了王羽在當時第一武打明星的地位,所謂當紅就該是如此風頭。影片確無太多可以大書特書之處,但影片導演和主演卻有著十足的看頭,簡單聊聊王羽吧。
▲香港影壇第一代大俠 王羽
王羽作為張徹的第一大弟子,經歷相當傳奇。王羽原名王正權,1944年生人,祖籍江蘇無錫,17歲前就讀於上海體育學院,專攻遊泳,17歲時由滬赴港,進入珠海學院土木工程系就讀。1964年,香港邵氏公司開拍《虎俠殲仇》,公開徵選男主角,王羽順利當選入行。1967年主演《獨臂刀》一炮而紅,該片首次突破了香港影史百萬元大關寫下了香港電影票房新紀錄,邵氏也從此在香港武俠電影市場中攻下一席之地,王羽也成為了李小龍之前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票房最好的武打明星。
王羽本人能折騰,當紅之時主動離開了電影巨鱷邵氏公司加盟了初創的嘉禾公司,這也讓張徹開始熱捧 「張家班」第二代弟子狄龍、姜大衛。後因李小龍的成功又向臺灣、日本開拓,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但老爺子就天生一副折騰的命,公眾再次在媒體上得知他的消息就是王羽成為了臺灣三大黑幫之一竹聯幫中的骨幹成員,參與了臺灣八十年代「三大血案」,而且還是核心人員。1981年1月10日,發生天廚餐廳事件,王羽因得罪四海幫老大劉偉民,遭四海幫砍成重傷,1981年5月9日,天廚事件開庭,王羽被指控教唆行兇,一審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二審減為8個月;最後獲判無罪。武打明星直接從銀幕走進了現實中的江湖,讓人不禁感慨王老爺子不會是入戲太深了吧。直至2010年在陳可辛的力邀之下回歸大銀幕出演電影《武俠》,但2013年出演《失魂2013》後因中風再次退出影壇。2019年,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為其頒發終身成就獎,肯定了王羽對於華語電影(主要是香港、臺灣電影)作出的貢獻。香港影壇第一位大俠,遊戲人間的大俠,把人生演繹成電影的大俠,王羽,精彩!
當年票房前十的作品中《十三太保》、《保鏢》、《小煞星》、《報仇》都是張徹導演的作品,此時張導力捧的首代大弟子王羽已單飛去拍《龍虎鬥》了。張家班的第二代弟子開始接棒走向大銀幕,相比第一代的短暫驚豔和第三、四代的逐漸黯淡,第二代弟子開創了張家班最為輝煌的時代。第二代弟子裡頭最引人注目、最為耀眼的代表人物是當年香港影壇的絕代雙驕—狄龍、姜大衛,上述四部票房大作全部是由兩位當紅小鮮肉主演的。
▲張家班第二代弟子 狄龍
▲張家班第二代弟子 姜大衛
狄龍身形高大相貌俊朗而正派實在是飾演大俠的不二人選,而姜大衛體型瘦小(網絡資料顯示其身高172釐米,確實不高),面相不羈,靈動而跳脫,絕對是非典型大俠,兩人反差極大但之間的合作卻是相互成就、相互襯託,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不僅是契爺張徹之幸更是觀眾之幸。兩人在影壇各有各的精彩也有各自了不起的成就,但張徹導演好像更為喜歡姜大衛一些,狄姜兩同時出演時將更多的精彩戲份給到了姜大衛。《十三太保》中狄龍中途早早退場,姜大衛飾演的李存孝勇武而驕傲在十三個保中簡直鶴立雞群,導演還將最為慘烈的五馬分屍的著名場面留給了姜大衛。《報仇》裡狄龍飾演的關玉樓又是早早領了盒飯,姜少俠飾演的關小樓再次負起了復仇大業,而關小樓一角更讓姜大衛拿到了1970年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獎,成為了香港影史上第一個影帝,張徹對姜大衛的偏愛可見一斑。當時姜大衛有著不少明星粉絲,著名小說家李碧華就是十分痴迷關小樓,後來她所著的《霸王別姬》中段小樓這個名字就直接致敬了《報仇》中的關小樓,另一個明星粉絲亦舒(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妹妹,其作品現在觀眾比較熟悉有《我的前半生》)更是在報紙上不斷吹捧姜少俠。但世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其實姜大衛的父親嚴化是張徹的故交,姜大衛早年出道只是個小武行,如果沒有張徹的提攜沒可能年少成名。在陽剛大漢充斥的張家班裡,像姜大衛這樣瘦削苗條中等個頭的年輕人要紅起來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時就有記者跟張徹打賭:如果姜大衛能紅起來,他就從邵氏片場爬到尖沙嘴。後來姜大衛憑藉《報仇》拿到了亞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張徹長嘆一聲:這下什麼仇都報了。這裡特別摘錄一段張徹在1969年《香港影畫》第47期上發表的「我與姜大衛」的文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對這個故人之子的偏愛。
「中國電影之人材缺乏,凡從事此業者無不同感,製片人與導演,個個都渴於求材,各種人材自都需要,演員當然也是迫切需要的一種。但人材固難得,知人亦復不易,千裡馬與伯樂,兩者缺一不可;求材有若干「弊」,人情貴遠忽近,也是一「弊」這一種,有時「周圍搵」[1],而「材」即在眼前不覺,我與姜大衛之遇合,便是如此。說起來,大衛還是我故人之子,我全心全力投身電影,雖不過十年之事,但發生關係卻甚早。抗戰勝利後我回到上海,經營過一陣戲院,因為放映的是當時國泰、大同的影片,故同他們的主人柳中浩、中亮兄弟很熟,我之為人,似天生有「幕僚」傾向,不久便成了客串的「參謀」,故而國泰、大同的人有許多都很熟,大衛的父親嚴化,是國泰演員,我生手所寫的第一個劇本,就是嚴化和顧蘭君擔任男女主角的。但我之不常串門到朋友家走動,卻是二十年如一日,所以他的夫人紅薇,我一直是相識而不甚熟稔,自然也沒有見過他的幾位公子小姐,後來我去臺灣,知道嚴化已經在香港去世了。前年我拍[金燕子],有一個井淼[2]從酒樓上摔落街道的鏡頭,井淼是前輩演員,望六之年,自然要用替身,我本來指定了一位武師,但隨即有人告訴我,他最近受過傷,請我另換一位,指的是一位看上去不滿二十的修長青年,我自無可不無可,結果便由那位青年拍了,當時有人告訴我:「這就是紅薇的兒子」,我一問他姓名是姜大衛,立刻明白他是嚴化的遺孤。因為嚴化本姓是姜,這個姓並不多,也很少有人取來作藝名的。當時,我心一動,有些惻然之感,本來,武師是目前很吃香,收入很多的行業,但總有點「性命相搏」之感,故人之子,在這年紀就以此維生,心裡多少有點不舒服。後來,「金燕子」拍攝過程中,我既已對他留意,便發現一些驚險艱難的鏡頭,他幾乎是無役不與,是此中高手,而且反應等等也好,只是那種惻然之感,卻一直耿耿於懷而不能去。到[金燕子]拍完,我去臺灣小遊,臨走前,大衛託我帶錢給他母親,還有一些手錶之類的東西給他弟妹,這種感覺更強烈了,因為這是名副其實的血汗錢。後來是[獨臂刀王],我越來越注意他了,發現他身手確實矯健過人,也會演戲(當然,作為武師,戲不會多),不過,仍未想到當演員來付予重任,一直到[大盜歌王],他仍然在做武師。忽然,有一次幾個人在閒談,說起公司將改編黑人影帝薛尼波達主演的[桃李滿門],談到其中的阿飛學生,該找誰來演?我大概是潛意識作用,衝口而出說:「姜大衛」。但那部戲與我無關,僅只說過算數,不過卻無意中提醒了我自己,到[死角]拍攝時,就正式找他籤約做演員,然而,還只是配角。[死角]之後,他繼續拍了兩部配角戲,一是我導演的[鐵手無情],飾羅烈的弟弟鐵二郎,一是申江導演的[插翅虎]。在這期間,他的長處越發現越多,身手矯健,打鬥出色,演戲自然生動,學開車,學騎馬,不只一學就會,而且一會就好!這三部戲裡,有時裝,有古裝,有反派,或文,或武,每個角色都演出不同的味道,他的型也別具一格,與國片中別的小生不同,恍悟「材」便在此,何待遠求?好在公司當局也有同感,於是[逰俠兒]開拍,毅然決定由他獨當一面。[逰俠兒]拍下來,果然不負所望,看過此片的公司負責人和我自己,都覺得能把逰俠兒這人物的輕靈俏皮勁兒,融入打鬥之中表現,放眼現時,一人而已!(當然,別人有別人的長處,或以沉穩勝,或以狠辣勝,惟與他的靈活輕巧不同)所以,接下來我的大軸戲[保鏢],便以李菁[3]、狄龍和他聯合,跟著又開拍了。我這人一向訥於言辭,心裡想的,寫出來比說出來容易,這一段經過,我的心理過程從未對人說過,即姜大衛本人,也要看到這篇東西才會知道。姜大衛這名字,有人認為不似藝名,曾勸我為他改過,但我終於沒有改,因為這是本色。姜這個姓,更是我作為懷念故人的一個標誌。編者註:[1]:搵(Wèn)在粵語裡有尋找的意思。[2]:井淼,男,出生於山東濟南, 1933年於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院就讀,同期加入邵氏公司前身之天一影片公司拍攝電影。抗戰勝利後,井淼回到上海參加《人海妖魔》等影片演出。1949年受聘擔任臺灣社會劇團團長之職。1963年赴港加盟邵氏公司,並任南國實驗劇團講師。1980年代中期息影,1989年於臺灣病逝。[3]:李菁,1948年11月8日出生於上海,別名李國瑛、娃娃影后,香港六七十年代著名女演員,1965年憑藉《魚美人》獲得第1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金禾獎, 1972年以《娃娃夫人》拿到第18屆亞洲影展最受歡迎女星金藝像獎。2018年2月22日,在家暴斃,享壽69歲。
說姜大衛當然不免會提到他兩個明星弟兄,其父親嚴化(本名姜克琪,舊上海著名影星)與其母親紅薇結婚,生下姜大衛和哥哥秦沛(也叫嚴昌,又叫姜昌年),但在姜大衛四歲時父親就患肝癌去世了,母親嫁給另外一個丈夫爾光而生下了弟弟爾冬陞。哥哥秦沛是香港影壇的黃金綠葉,出演過83版《射鵰英雄傳》中的成吉思汗、《新不了情》中的阿敏舅父(秦沛以此角色榮獲第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等無數經典配角,同母異父的弟弟爾冬陞則是演、導雙開花的人物(主演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而成名,憑藉1993年執導的電影《新不了情》榮獲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編劇獎,2004年執導的《旺角黑夜》榮獲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以及最佳導演獎,),正是一門三傑!
▲年輕的仨兄弟
▲老而彌堅(從左至右分別是姜大衛、爾冬陞、秦沛)
好了,1970年香港電影上半部分就先聊到這兒,下期繼續講龍哥狄龍。
註:文中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進行刪除。另,此文由本人所撰,如果喜歡,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武漢加油,樂清加油,中國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