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42所世界一流大學名單公布(世界一流學科大學排名)
2023-07-17 11:38:54 1
2017年教育部、財政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是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40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8所。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官方名單公布上,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95所,為什麼我們這裡多出了3所?
一、一流學科大學實際數量是多少?我們知道第一輪一流學科大學評選很大一部分數量來自於原211大學,但不論是211工程還是雙一流,名單上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都是只有一個名字,但實際上,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都是完全獨立的兩個辦學主體,並不是主校區和分校區的關係,學校都由教育部直屬,而不是互為隸屬,領導班子、機構設置完全是兩套人馬,校徽、校歌、校訓什麼的都不一樣,可以說現在兩個學校除了歷史淵源,其他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我們先看一下這98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當前排名情況:
一流學科大學相比於一流大學是屬於國家大學序列的第二梯隊,但在專業建設領域,一所一流學科大學的影響力舉足輕重,特別是在一座城市裡,一所一流學科大學就是城市的文化重鎮。
二、一流學科大學的城市分布我們看看98所一流學科大學的城市分布情況。
(一)北京
北京憑藉首都的優勢,擁有26所一流學科大學,數量上遙遙領先,榜單中排名最前的兩所高校都位於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雖然沒有參與排名,不過毋庸置疑,可以排在最前列。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前身是1963年開始試辦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78年正式建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是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2000年核准校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於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主校區位於北京市,京內四個校區、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布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有一級學科博士點4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4個,本科專業13個;專任教師3000餘名;在學研究生5.17萬名,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二)上海、南京
上海和南京各10所,位居第二,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擁有良好的高等教育基礎,一流學科大學數量多不足為奇。華東理工大學位列榜單第9,位居上海市同類院校第一。
華東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前身是華東化工學院,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交通大學等5所高校化工系組建而成,1993年改為現名。1956年被定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學校之一,現有徐匯、奉賢和金山三個校區,佔地面積2535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開設73個本科專業;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4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6個;在校全日制學生2.6萬餘人,教職員工3100餘人。
南京的10所一流學科建設大學有一半都是親戚關係:
1、1952年,南京大學師範學院獨立,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改名為南京師範大學。2、1952年,南京大學農學院獨立,組建南京農學院,1988年改名為南京農業大學。3、1952年,南京大學農學院林學系獨立,組建南京林學院,1985年改名為南京林業大學。4、1952年,南京大學工學院水利系獨立,組建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改名為河海大學。5、1960年,中國氣象局和南京大學合作建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為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改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河海大學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於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52年多所名校的水利系和華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併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恢復現在校名。學校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佔地面積2462畝;開設63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3500多名,各類在校學生54000多名。
一些網友調侃河海大學聽名稱像是民辦211,我覺得反而要鼓勵各個高校使用歷史校名,而不是都往理工、科技之類上去湊。
(三)武漢、西安和成都
三個中西部最有影響力的城市,同時也是高等教育重鎮,各有5所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大學建設單位。
武漢的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全國稱為「華中」的高校總共只有3所,都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是一流大學,剩餘兩所是一流學科大學。
西安有西北大學一所省屬高校排名第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長安大學三所聽著不像教育部直屬的部屬高校緊隨其後,而空軍醫科大學是原第四軍醫大學。
西南系高校不少,但是同姓不同命,西南大學在重慶是一流學科大學,而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流學科大學,從南充遷入成都的西南石油大學被劃歸省屬,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也被劃歸省屬。
而且西南科技大學的前身西南工學院也並非當年鼎鼎大名的八大工學院之一,在四川的八大工學院之一是成都工學院,現在已經併入了四川大學。
相似命運的還有西南政法大學被劃歸重慶市屬,昆明的西南林業大學被劃歸雲南省屬。
(四)天津、廣州、哈爾濱和合肥
天津的一流學科大學綜合實力上並不是很強,都是屬於行業內比較有影響力的高校,天津工業大學原是八大紡織高校之一,天津醫科大學也是老牌211,天津中醫藥大學的中藥學是國家A類學科。河北工業大學是河北省屬高校,不過在天津。
廣州、哈爾濱充分反映隨著國家經濟版圖的變化,新勢力崛起和歷史底蘊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作用。
合肥的高級教育基礎一直不錯,特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加持,高等教育和產業振興良性互動。
剩餘的城市都只有1所入選,不過杭州是因為高校合併,由多變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