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紡織業用的開碎布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2:31:21 2
專利名稱:改進的紡織業用的開碎布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主題涉及到用於紡織業的開碎布機的改進,採用這些改進,即在以下將描述到的現有的機器類型上採用這些改進,將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很久以前,這種類型的機器就鮮為人知。例如, 專利 322,339號就公開了一種開松與撕碎紡織材料的機器,它主要包括一個將紡織品或殘料送進任意數目的依次安裝的開片機單元的供料裝置,每個所述的單元具有一個帶針的開片滾筒或圓筒,在其前方,物料由傳送裝置前方的一轉動滾攜持,在每個滾筒之後,物料被收集到一個板上,並通過一帶孔的旋轉金屬滾筒被抽吸,其負壓由一抽吸風扇產生,該裝置作為過濾器工作。在機器的底部,有一傳送帶,它將未扯碎的破布或線再循環到初始的供料裝置。
不管怎樣,這種類型的和別的現有的機器以及其他或多或少按相同原理構成的機器,可以根據數個單元製造,每一個單元都配置有帶有上述配件的撕碎滾筒,並構成數級或數個工位。在某些機器上,所述的工位數為兩個或3個,而在另一些機器上,其數目甚至可達6個。其材料受到其上所有工位的加工處理,直到該材料在最後一個滾筒的出口處被收集起來。
事實上,按照材料的類型和性質,其情況是,其工藝流程並無必要包括較多數目的滾筒,例如6個滾筒,而有時採用較少和滾筒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因此,這就必須根據材料粗糙與否的不同類型,分別利用具有一個、兩個、三個或數個滾筒的現有幾種類型的機器來進行加工。其重要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這些改進的構成首先導致採用一臺機器加工各類材料可獲得相同的效果,為此目的,所提供的一臺機器在每個滾筒和其後的裝置之間具有有效的可移動的構件或門,使得可選擇地加工出口處的原料和充分地分離纖維而不使其通過所有的滾筒直到抵達最後一個滾筒,這就意味著一種相當重要的節約,因為沒有必要按照現有的不同數目的滾筒或破布撕碎工位數來購買如此多的機器,並且勿需非得要這些數量的單元或工位無用地工作。
另一方面,該公知的機器在材料入口處一般都具有現存的一個粉料抽吸裝置。這些改進在每個滾筒之間提供了一負載裝置,它包括一個管道,該管道的一面具有柵格,這有益於在所說區域正在排放的粉料,這些粉料處於懸浮狀態,而且,在已知的機器上,在一個工位與下一個工位之間,改進了過濾的種類。
相同的改進還在於提供一材料傳送裝置,它是藉助一離心風扇,將材料從一滾筒或工位傳送到緊接下來的工位。毫無疑問這就使得在機器的整個寬度上最佳地勻分在所說的下一個工位要處理的材料。另一種已知的機器帶有一個或多個風扇,它們總是通過一帶孔的圓筒或類似的構件,形成一負壓,以便將材料從一個工位傳送到下一個工位所說的負壓就是在那個機器的一側獲得,因此,所說機器的一側比機器其餘寬度上的工作更有效,而不利於材料的均勻分配。
另外,在這些改進的機體上,配備了一個風扇的原始通路,它是在其側向入口的開口一端構成,以便清潔葉輪機和其內部而不拆卸它們。
如前所說的那樣,在該機器的各個階段或各個工位加工的材料,被直接送至最終的出口,或者,如果有必要,在它當場已經加工好時,它要受到依次所有工位的加工;在材料加工不適當的情況下,材料被排出並落到一氣動的輸送管,該管將其傳送到這個機器的入口,使其被再次循環。我們必須指出,在按這些改進的機器上,所述的入口被分成兩個管道一個用於已排出的殘料,該殘料被吹到皮帶運輸裝置的入口,而另一個管道用來傳送要進行纖維分離的新材料,該材料被吹到皮帶運輸裝置入口的殘料上,這樣做的優點是,讓新材料在所述被排出的殘料上進行纖維分離,所述被排出的殘料在進行纖維分離時由入口裝置以最佳狀態攜持。
這些和另外的特徵藉助於以下描述將會更好地理解,而相應於該描述,附了三幅圖,其中示出了一個實施例,它只作為舉例的目的示出,但不是限定性的,並不對本發明的範疇作限定。
其中
圖1為本改進的機體總圖;
圖2為按截面Ⅱ-Ⅱ的橫截面圖,圖3為材料進入同一機器的詳細圖,圖4為開槽圓筒的詳細圖。
根據附圖,該機器的改進部分主要包括,用於要進行撕碎的材料的裝料裝置1,它的一端伸向一循環帶2,該帶將材料輸送到滾筒3a,筒3a再將其送入帶釘的或類似的圓筒4a,在圓筒4a的出口處,離心風扇5將這些經纖維分離的材料抽吸,以便將其轉送到下一級或下一個工位4b。採用兩個風扇5而不是僅採用一個風扇,可以均勻地在機器的整個寬度上抽吸從前面的工位來的這些材料,並且可以更均勻地在機器的整個寬度上將這些材料送至下一個工位4b。
必須注意,為了形成入口並清潔所述風扇5的內部,在兩側配備了可以放下來的門8。
作為一個工位4a和下一個工位4b之間的連接,在所述風扇5之後,配有一箱9,部分被加工的材料被豎直地在箱體9內提升,並在該箱體的頂部有一管道10下彎約180度,以將材料豎直地向下輸送所述彎管的第二半以及該管向下傾斜的壁面11被穿孔,材料中所含粉料藉助風扇5的推力產生的離心力被迫穿出這些孔眼,而這些材料本身落下,通過輥子12和滾筒3b併到達大滾筒4b。重複上述工藝直到材料輸出最後工位4b,而在工位4b處,藉助輸送帶13將材料送至適當的地方。然後,照此,該材料將通過該機器所有的工位4a、4b。
然而,按照廢料的性質,也許有必要只在一個工位上或只在幾個工位上加工這些材料,而不是在所有的工位上加工這些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在過濾器11之後,在一個工位和下一個工位之間,設置門14,當門14適當地打開時,經充分加工的材料向下落到例如為一氣功的輸送裝置15上,該裝置將這些材料直接輸出該機器。
上述門14的操作將藉助於最佳的配件進行這些配件可為機械的、電的、氣動的、液壓的等未示出的配件。
顯然,每個滾筒4的33之下,廢料被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在該機器上後繼的工位被再次處理,或者,因為已經被充分加工,一部分材料通過一門14直接輸出,並且,殘料經相應的支管16向下落到收集裝置17中,由於風扇18產生抽吸,該收集裝置將這些材料輸送到機器的入口17以作再次循環。
注意,所述的殘料通過裝料箱19落下,並通過輥子20和斜道21到達輸送皮帶或皮帶2。
相反,「新」的廢料則通過開口22裝入,該廢料通過另一個裝料箱落下並經由輥24滑到另一個斜道上,最後以形成兩層的形式落到該材料層上上面一層是要進行處理的新添材料26而下面一層是再循環的殘料27。這兩層先被送到輥子28處,並被分送到具有兩個方向螺旋槽而形成菱形29的輥子32處,並將其輸送至第一大滾筒4a,這便在起初布置成兩層,因為已經保留住經再循環的殘料,經檢測其運轉更加適當。
通常,機器的入口部分或裝料裝置1包括用於該部分1本身通氣或透氣的多孔壁30和用作擋板的振動壁31,該振動壁使得材料易於下落,這是在別的機器上已公知的,例如RIETER公司或MARZORI公司的一些機器。
本機器的各個工位都是相互獨立的,這意味著它可以很容易地被拆裝或分開。
權利要求
1.改進的紡織業用開碎布機,包括一個要進行撕碎的材料的入口部分和數個順序安裝的破布撕碎部件,該撕碎部件每一個都由一個大的帶釘的滾筒或類似的滾筒構成,材料藉助於一送進圓筒輸送到該帶釘滾筒的前面,其主要特徵在於,入口部分包括相互隔開的管道,其中一個用於要進行初次加工的材料,而另一個則用於機器中要進行再循環的殘料,因為在各個撕碎部件的大滾筒的出口處,有一個或數個平行的風扇,其通道可以接通,並且它抽吸從所述大滾筒的出口出來的材料,並將其輸入到一分離粉料的箱體中,並且因為在所述箱體的出口處,在材料向下一個工位(部件)運行的途中,有一個門,它可以保持關閉的,並便於所述的材料向下一個工位輸送,或者,該門也可以藉助於通常的操作元件打開,以便通過一適當的漏鬥和管道使所述的材料直接通到該機器的外面。
2.按照權利要求1的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入口部的要進行再循環的殘料的管道包括一入口開口,該開口一端伸進一裝料箱,在該裝料箱的底部,有開松輥,該輥將這些殘料送至循環帶的表面,該循環帶將它們輸送到第一開布撕碎工位。
3.按照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機器,其特徵在於,要進行初次處理的管道包括一入口,該入口伸進一裝料箱,在裝料箱的底部,有開松的輥子,所述的材料通過這些輥子並被分送到所述循環帶的殘料層上,該循環帶將材料和殘料兩者送至第一撕碎工位。
4.按照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機器,其特徵在於,所獲得的通到那些設置在各個撕碎工位出口處的風扇的通道,實際上由可通的風扇一側,如門構成。
5.如前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機器,其特徵在於,分離粉料的箱體,位於風扇截面的出口處,具有一豎直提升材料的管道,該管道在其頂端向下下彎180度,所述彎管相應於所述彎曲部的第一象限的那一部分,以及在遠離該彎曲中心的壁上那一部分、和同一壁的接下來向下的那一部分都是穿孔的。
全文摘要
本開碎布機包括一入口工位(1),在該工位將要進行初次處理的材料23和排出的要進行再循環的殘料分別輸入到輸送帶2上。在數個撕碎工位(4a、4b……)之間有風扇組(5a、5b……)、風扇有側門7,通過該側門把來自前個工位的材料送到一過濾箱9,在該箱內,其內的粉碎在經過一折彎部10後穿過一開孔的板;該材料本身落下並送到下一個工位,如此進行下去,直到機器的末端,然而還設有一些門14,並且,如果所述的材料被認為經充分地處理,則打開相應的門,然後這些材料通過管道15輸出。
文檔編號D01G11/04GK1067277SQ9210208
公開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1991年2月27日
發明者瑪萊斯卡·格凱·佛朗西斯克 申請人:瑪萊斯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