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充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7 14:54:06 1
專利名稱:自動充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多儲藏系統順序充裝壓力流體的充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加氣站使用的自動順序充氣控制設備(又名控制盤或控櫃)現有的技 術方案主要存在的問題1.由於受背壓閥流量大小的限制,存在流量上的嚴重不足,為了增大流量,採取流 量分流的方式來達到大流量的目的,彌補無大流量自動充氣控制盤(櫃)的空缺。2.硬管設計不合理金屬管硬、不易變形,在維修時中間的配件不能拆除,必須把 整條充氣管路或整體拿下後,逐個拆卸,才能拆下順序控制盤故障最多的是順序閥和單向 閥的密封常出問題,當氣源不清潔時雜質會沾在順序閥、單向閥的密封圈上引起洩漏、脫硫 不好密封圈腐蝕變形也引起順序閥、單向閥的洩漏,氣流的震動也易使單向閥密封圈脫落 引起洩漏,當要換這些地方的密封時,不論拆哪一組的順序閥都必須拆卸球閥上的壓圈;而 順序閥出口處的彎頭,其活螺母必須與之完全脫開才能取下來,所以要拆除球閥處的約束。 而要拆單向閥和球閥就更困難了,必須斷開順序閥與彎頭的聯接、斷開與壓力表鋼管處的 聯接、斷開出口三通與外管的聯接、才能把整組拿下來再拆換單向閥,這樣會耽擱很長時 間,裝還原也很費事,相當於重新裝配一臺的時間,加氣站的條件一般不如工廠的裝配條件 好,裝配環節多,質量很難保證;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美觀,維修方便的自動充氣
直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充氣管路,包括有至少 一條充氣管路,所述的充氣管路包括有至少兩個背壓閥,所述的至少兩個背壓閥的出口與 出氣管路連通。進一步,所述的背壓閥還設有進氣接頭,所述的背壓閥上設有進氣接頭、背壓閥與 帶有彎管接頭的出氣管路形成U形管路;彎管接頭出氣口設置的方向與背壓閥的進氣接頭 進氣口的設置方向不同向。進一步,所述的出氣管路包括與背壓閥出口連通的第一彎頭、至少一個第一三通 接頭,還包括依次設有的直通管、第二彎頭、單向閥、至少一個第二三通接頭、球閥或截止 閥。進一步,在所述的出氣管路的第二三通接頭上設有變徑接頭。進一步,還包括有進氣管路,所述的進氣接頭與進氣管路相連通,在所述進氣管路 的入口端設有球閥。進一步,所述的進氣管路是至少二個三通接頭連接成的管路,以及進氣管路終端 分支接頭,所述的分支接頭為球閥或截止閥或彎頭。[0012]進一步,在所述的進氣管上設有三條壓力不同的充氣管路,分別為高壓、中壓、低 壓充氣管路。進一步,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進氣管路和充氣管路上的球閥,以及進氣管路的終 端固定在固定板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採取流量分流的方式來達到大流量的目的,彌補了無大流量自動充氣控制盤 (櫃)的空缺;2.進口管路可以永遠不拆卸維修;3.只要不修換球閥可以永遠不斷開與進氣系統和儲氣系統的連接,只要關閉出口 處的球閥(或截止閥),就可以保持加氣站為汽車正常加氣的工作;4.自動分配充氣裝置的結構安全、可靠、美觀大方、壽命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管路連接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管路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 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充氣管路,包括有至少一條充氣管路1,所述的充 氣管路1包括有三個背壓閥11,所述的三個背壓閥11的出口均與出氣管路12連通。所述 的背壓閥11上設有進氣接頭13、背壓閥11與帶有彎管接頭的出氣管路12形成U形管路; 彎管接頭出氣口設置的方向與背壓閥的進氣接頭進氣口的設置方向不同向。彎管接頭設置 的方向與背壓閥的進氣接頭的設置方向不同向。所述的出氣管路12包括與背壓閥11出口 連通的第一彎頭121、一個第一三通接頭122,還包括依次設有的直通管123、第二彎頭124、 單向閥125、一個第二三通接頭126、球閥127。在所述的出氣管路12的第二三通接頭126 上設有變徑接頭2。實施例2 如圖2所述,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還包括有進氣管路3,所述的進 氣接頭13與進氣管路3相連通,在所述進氣管路3的入口端設有球閥。所述的進氣管路是 九個三通接頭32連接成的管路,在進氣管路3的終端分支接頭為球閥。在所述的進氣管路 3上設有三條壓力不同的充氣管路1,分別為高壓、中壓、低壓充氣管路。還包括有固定板4, 所述進氣管路上的球閥31和充氣管路上的球閥127,以及進氣管路3的終端固定在固定板 4上。進氣管路3的終端為球閥。實施例3 與實施例2相同,進氣管路3的終端分支接頭為彎頭。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包括有至少一條充氣管路,所述的充氣管路包括有至少兩個背壓閥,所述的至少兩個背壓閥的出口與出氣管路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背壓閥還設有進氣接頭,所 述的進氣接頭、背壓閥與帶有彎管接頭的出氣管路形成U形管路;彎管接頭出氣口設置的 方向與背壓閥的進氣接頭進氣口的設置方向不同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氣管路包括與背壓閥出 口連通的第一彎頭、至少一個第一三通接頭,還包括依次設有的直通管、第二彎頭、單向閥、 至少一個第二三通接頭、球閥或截止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充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出氣管路的第二三通接 頭上設有變徑接頭。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進氣管路,所述的進氣接 頭與進氣管路相連通,在所述進氣管路的入口端設有球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氣管路是至少二個三通 接頭連接成的管路,以及進氣管路的終端分支接頭。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進氣管上設有三條壓 力不同的充氣管路,分別為高壓、中壓、低壓充氣管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動充氣管路,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進氣管路和 充氣管路上的球閥,以及進氣管路的終端固定在固定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多儲藏系統順序充裝壓力流體的充氣裝置。一種自動充氣管路,包括有至少一條充氣管路,所述的充氣管路包括有至少兩個背壓閥,所述的至少兩個背壓閥的出口與出氣管路連通。本實用新型優點是採取流量分流的方式來達到大流量的目的,彌補了無大流量自動充氣控制盤(櫃)的空缺;進口管路可以永遠不拆卸維修;只要不修換球閥可以永遠不斷開與進氣系統和儲氣系統的連接,只要關閉出口處的球閥(或截止閥),就可以保持加氣站為汽車正常加氣的工作;自動分配充氣裝置的櫃體前後均有門,維修方便。自動分配充氣裝置的結構安全、可靠、美觀大方、壽命長。
文檔編號F17C5/00GK201672242SQ20102020568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7日
發明者譚麗霞 申請人:北京鼎甲未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