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
2023-08-13 01:10:56 1
專利名稱: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的製備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通用醬漬菜的製備方法是先將原料在鹽水中浸泡,經過一段時間後,再放入醬油或面醬中醃製而成。此種製備方法工藝比較簡單,加工後成品口味單一,鹽度過重,無醬香味,且色澤暗淡,切片後無透明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經該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加工後的醬漬菜營養豐富、氣味芳香、口感好、色澤鮮潤。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1)原料準備 將原材料刮皮、剁節、清洗後再經過篩選後備用;(2)鹽水浸泡 將第(1)步驟中準備好的原料在一定比例鹽水中浸泡且適度攪拌;(3)發酵期間 將上述步驟(2)中經鹽水浸泡的原料保持一定的時間,使其充分發酵;(4)清水去鹽 將第(3)步驟中發酵好的料坯放入清水中浸泡並攪拌,使其去掉鹹味和苦味;(5)四批面醬醃製 將上述步驟(4)中除過鹽的料坯分別經過四次面醬的醃製後成品。
在本發明的製備方法中,所用原材料選自青筍、銀條、地留、苴蓮、黃瓜、杏仁、生薑、香椿中的一種或其中多個的組合。
在本發明的製備方法中,所用的青筍、鹽、面醬的重量比為7∶1∶4。
在本發明的製備方法中,鹽水浸泡所需的鹽水濃度在13~18度之間。
此外,在本發明的製備方法中,其中的發酵時間在夏季為7~10天,其餘三個季節為10~15天。
用本發明的方法得到的醬漬菜含有脂肪、蛋白、胺基酸態氮、粗纖維、糖份、氯化物、鐵、磷、鈣等多種營養成份,且色澤紅黃鮮潤,味酥、脆、香、甜,其味鹹中稍甜,氣味芳香,具有獨特的風味。
具體實施例方式
通過下面給出的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清楚地了解本發明。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將鮮青筍143斤用去外皮後,去根切稍,剁成小節,入18度鹽水中浸泡,早晚各攪拌一次,白天蓋好,支起透氣;晚上揭蓋降溫,發酵十天,呈米黃色。再將存放好的筍坯撈出放入清水中每天攪拌2~3次,兩天後轉入清水中停一天。將醃好的筍坯放入第四批面醬中醃製,每天攪拌一次。發酵時間為3~4、9~10月份為10~15天,5~8月份為7~10天。等完全發酵後,再分別進入其它三批面醬中醃製,最後,將已經過四次面醬醃製過的醬筍放入甜麵醬中保存。其保存期依據不同的季節而有所不同,夏季一般時間較短,其它三季時間相對較長,但一般不超過一到兩個月時間。其中,所用的青筍、鹽、面醬的重量分別為143斤、20斤及85斤,其重量比為7∶1∶4。
實施例2將準備好的各式小菜,包括銀條、地留、苴蓮、黃瓜、杏仁、生薑、香椿、白菜等多種材料洗淨切成不同程度長的小節,撒鹽入缸,一層小菜一層鹽,次日繼續攪拌,當鹽度不夠時,加入本身鹽水10~20度,待菜發酵過後,即可裝入袋中用面醬醃製。在各批醬中換缸的過程中,必須將缸中的醬汁水倒淨。面醬醃製完成後存放20~50天即成。
下表1給出了實施例1~2與現有技術製得的醬醃菜的感官評定結果。
表1 下表2給出了實施例1~2與現有技術製得的醬醃菜的部分理化指標評定結果。
表2
權利要求
1.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1)原料準備 將原材料刮皮、剁節、清洗後再經過篩選後備用;(2)鹽水浸泡 將第(1)步驟中準備好的原料在一定比例鹽水中浸泡且適度攪拌;(3)發酵期間 將上述步驟(2)中經鹽水浸泡的原料保持一定的時間,使其充分發酵;(4)清水去鹽 將第(3)步驟中發酵好的料坯放入清水中浸泡並攪拌,使其去掉鹹味和苦味;(5)四批面醬醃製 將上述步驟(4)中除過鹽的料坯分別經過四次面醬的醃製後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醬漬菜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的原材料、鹽、面醬的重量比為7∶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醬漬菜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鹽水浸泡所需的鹽水濃度在13~18度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醬漬菜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述發酵期間的時間在夏季為7~10天,其餘三個季節為10~15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醬漬菜的製備方法,該種製備方法包括原料準備、鹽水浸泡、發酵期間、清水去鹽及四批面醬醃製五大步驟,最後將醃製好的醬漬菜存放於甜麵醬中即可。用本發明所述方法得到的醬漬菜含有脂肪、蛋白、胺基酸態氮、粗纖維、糖份、氯化物、鐵、磷、鈣等多種營養成份,且色澤紅黃鮮潤,味酥、脆、香、甜,其味鹹中稍甜,氣味芳香,具有獨特的風味。
文檔編號A23L1/218GK1947574SQ200610104828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31日
發明者宋崗山 申請人:宋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