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你以為的和真實的上海(你的地方實錄成市之前)

2023-07-10 06:18:44 2

大都市上海,同樣有悠久的歷史,有先人生活的痕跡,也有歷經數千年沉積發育的三角洲。如今的行政區域中,也包含著嘉定、松江這樣的古城。我們在此向前回溯,探尋行號圖之前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圍繞著江與海展開。事實上,無論良渚、馬家浜,還是馬橋、廣富林,都離不開水這個關鍵字。藉由水這條脈絡,可以解釋上海與江南腹地的關係,吳越文化的異同,農耕與城市的相互作用等等。而放眼更長的歷史維度,在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中,也隱藏著城市的未來。

在這場活動中,我們不僅追溯「行號圖」時期的上海,還進一步上溯至填河造路時期的上海、開埠時期的上海、建城時期的上海,甚至最早人類活動時期的上海。結合近年來在上海城市內的考古新發現,探討上海的地貌變化和人文環境的變化。以下是執教於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梁捷的分享。

近代上海仍是應該從上海的地理大變遷開始討論。自古以來,上海地區雖然河網密布,但是三條由西向東、溝通西邊太湖與東海的主幹河道是比較清晰的。《禹貢》就有「三江既入,震澤底定」。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裡說,「三江皆太湖之委流也。一曰松江,一曰婁江,一曰東江。」其中北為婁江,南為東江,松江居中。

三江在古代都曾是河面寬闊的大河,波濤洶湧,屢屢衝破河岸。但是唐代以後,隨著太湖築堤,上海地區的河流逐漸穩定,流速放慢,河道也逐漸淤塞。在三江中,最早淤塞的是南部的東江,在唐代後期已逐漸難以通行。今天東江的水道已較難考察,但估計今天黃浦江的上遊,與歷史上的東江水道存在關聯。

而北部的婁江,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三江中最主要的一條。婁江從太湖穿過蘇州的婁門,一路向東,流過今天的崑山和太倉後入海。所以崑山古稱婁縣,太倉古稱婁東。過去人們出海多走婁江。但是唐中期以後,江南環太湖地區的地形發生變化,婁江也逐漸淤塞,不得不人工開挖運河。而三江中,本來因為水道彎曲並不通暢的松江,成為最重要的河道,又名吳淞江。

今天的吳淞江即蘇州河,把上海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兩個部分存在微妙的差異。謝湜的《高鄉與低鄉:11-16世紀江南區域歷史地理研究》非常深入地研究了這個問題。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岡身的存在,而且注意到岡身以西到太湖一帶區域,地勢較低,稱為低鄉,通俗地說就是「水高于田」;而岡身東北地區,就是今天上海的嘉定、寶山地區,以及更北的一些地區,地勢略高,稱為高鄉,「田高於水」。低鄉與高鄉之間,不僅水利上存在差異,經濟模式上也有顯著不同。而吳淞江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低鄉、高鄉的分界線。

北部婁江的河道淤塞,主要與太湖築堤、海平面上升等客觀地理因素有關。還有一種有趣的解釋,也值得一記。江南本有一種糧食特產,叫做「菰」。這是一種水生植物,結實紫色長粒。南方人食用菰米的歷史非常悠久,《楚辭》裡就有記載。從南北朝一直到唐代,江南一帶產的菰米廣受歡迎,又叫雕胡米。李白有詩「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就是例證。

但是唐以後,吃菰米的人少了。因為人們有個新發現,當菰感染真菌以後,它的果實就沒法吃了,但根莖會變得肥大,非常好吃。這種變異的根莖就是今天大家喜歡的「茭白」。所以江南一帶為了收穫茭白而大量種植菰。菰又有一個特性,離不開水,又能極好地保持水土,所以多被種在河岸邊用於固堤。人們大規模種植菰,它就不斷侵佔河道,阻礙水流。直到今天,茭白仍是嘉定等地區的重要特產,婁江水道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逐漸被廣泛種植的茭白給堵塞了。

到了明初,東江、婁江已廢,只剩下吳淞江。可吳淞江上遊水道彎曲,水量不大,下遊入海口也時時有淤塞的風險。永樂年間,上海召稼樓的秀才葉宗行向戶部尚書夏元吉上書,提出一個大膽的方案,開挖一條人工運河「範家浜」,將一條名為黃浦的小河與吳淞江溝通。黃浦的水量要大於吳淞江,因此吳淞江反而成為黃浦的支流,最終匯入東海。這個大膽建議得到支持,這就是所謂「黃浦奪淞」事件,也基本造就了今天黃浦江與蘇州河的關係。葉宗行對於此事的功勞極大,所以浦江鎮設立了有關他的紀念館。

南宋末年,上海西邊的青龍港已逐漸廢弛,市舶司遷移到東邊,即今天南市縣城地區,建立上海鎮,這就是一般承認的上海歷史的開端。元代至正年間,1292年,上海在行政上脫離原來的松江府華亭縣,獨立為上海縣。所以,討論「上海之前」,必須充分發揮想像力。不妨想像一個水網密布的地區,人們都坐船往來交通(今天上海的每一條馬路,在一百多年前幾乎都是一條河)。由於河道淤塞,由於黃浦奪淞,上海的中心終於從青浦青龍鎮轉移到了南市區。

明朝的上海地區,並不像今天到處都是人。只有幾個縣城,如北面的嘉定縣,南面的松江縣,以及靠著黃浦江新設立不久的上海縣,其他地區多是河道與水田。而且這幾個縣在行政上還不屬於一個府,北面一直屬於蘇州府,南面屬於松江府,這裡都暗暗透出低鄉與高鄉的差別。

既然是縣城,就會有城牆。今天我們仍能在地圖上非常清晰地看出,嘉定的城牆以及護城河,數百年來基本沒有變動。松江城市結構稍微模糊一點,但也有城牆遺蹟可尋。其他的川沙、南匯、寶山、金山等地,也都有城牆遺址可以考察。上海這些地方的城牆,基本都是從民國時候開始拆,建國以後才大規模地拆,所以很多人都還有印象。

上海城牆則更出名。上海設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城牆。但倭寇之亂,屢屢侵犯上海,對市民生活造成極大威脅。嘉靖年間,1553年,在士紳顧從禮的建議下,政府終於同意老百姓籌資建造了上海城牆。中國的城牆一般用夯土版築,效率很高,往往幾個月就築好了,不過以後要經常維護。一直到1912年,在江南製造局領袖李平書的指揮下,開始拆除城牆,並把護城河填築為人民路和中華路。今天上海城牆仍有一些遺蹟,最著名的是大境閣所保留的一段城牆。

認識上海城牆也需要一些想像力。首先,上海的幾座城門都是水陸城門,人們可以坐船進城。第二,上海縣城內部還有縱橫好多條河,人們可以坐船穿過縣城直接從大東門、小東門通到黃浦江。第三,上海過去有幾個非常著名的園林,如露香園、也是園、豫園等,周圍都有水道相通,水都是活水,園林一定非常有野趣。今天還存在的著名建築書隱樓,當年是日涉園的一部分,門口有一個船廳,看起來似乎有點突兀。但把它放到歷史地圖上看,就很容易理解了,當時這裡確實有河道,確實應該有船廳。

過去討論上海,1843年開埠前的上海只能討論老城區,開埠以後才能把視角轉向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但我認為,這種看法並不準確。開埠以前,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確實以農田、墳冢為主,重要建築很少,今天更沒什麼留存。但是,這片土地下面絕非一無所有,下面我們就不妨用考古學的方法,考察一下開埠以前上海市中心土地上的歷史。

考古學是近年來非常重要的學問,正在逐步轉變為一門顯學。中國近年來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城市內部的建設也不斷推進。而在基礎建設之前,必然需要對土地以下進行考古評估,大量最新的重要考古發現就在這個進程中湧現出來。上海市中心的發展比較早,土地基本都已考古發掘過了,確實發現了大量重要的古代遺存。但時間過去,很多人就不記得了。

上海博物館的何繼英曾出版過《上海明墓》與《上海唐宋元墓》兩本專著,系統整理了上海各個地區出土的古墓,非常寶貴。在唐宋元時代,上海古墓主要見於嘉定、松江等比較成熟的地區,上海市區還比較偏僻,人跡罕至,所以發現不多。但到了明代,上海縣已經遷至南市區,今天的上海市區區域也已經有很多人類活動的痕跡了。

建國以後,上海總共調查、發掘和清理的明墓有300多處400餘座。我就簡單列舉一些市中心的明墓遺址,人民廣場、麗園路、肇周路、徐家匯路、長樂路、高安路、南丹路、中山南二路、宛平南路、曹楊路、虯江路、政肅路、江灣鎮等等。至於松江、嘉定等地區則不用說了。今天這些地方都是繁華地區,很少有人知道它在歷史上的信息。而地下古墓則給我們提供了大量信息,下面就挑選幾個重要的古墓介紹一下,從而幫助我們理解上海市區在開埠以前的樣子。

現從肇嘉浜路說起。肇嘉浜原本是溝通松江與上海縣城的最主要河道,直到建國之後才被填沒。正因為它填河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在肇嘉浜路、徐家匯路、肇周路一線,發掘出大量重要古墓。這與傳統的風水觀念有一定關係。更重要的是,市區其他地區,包括人民廣場、南京路等地區,原本也有大量古墓,只是在更早的開闢租界、越界築路的過程中給破壞了。當時沒有用現代考古學方法記錄,現在也就無法可考了。

1960年,在肇嘉浜路、陝西南路附近發現明代上海望族潘家的家族墓,主要有三個墓葬,潘家兩代父子三人的夫婦合葬墓。三座墓葬都用糯米漿三合土澆築,保存完好,所以在墓中發現了大量珍貴文物。今天上海博物館的家具展廳中,有一套小型家具模型,包括床、箱、櫥、方桌、靠椅、衣架等等,非常完整。這套明器為我們了解明式家具、明代人的生活陳設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一手證據,它即出自潘允徵的墓葬。

如果讀者對潘家沒有清晰概念的話,提一下豫園,大家就都知道了。豫園最早是由潘允端所建造,潘允端就是潘允徵的兄弟。潘允端還有一部《玉華堂日記》稿本流傳,今也存於上海博物館內,玉華堂為豫園內一處建築,今日猶存。潘家為上海望族,王世貞等名士都有交往。但潘氏兄弟未必和睦,有一些學者研究過他們兄弟爭產的故事。考古發掘,一下子就把肇嘉浜路、豫園等線索聯繫起來。

再舉一例,與潘家墓地極為臨近。1993年,肇嘉浜路、打浦橋一帶發現了十多座墓地。也是糯米漿三合土澆築,保存完好。打開墓葬,竟能直接從墓內的銘旌上了解到,死者就是光祿寺少卿顧從禮。這一帶就是顧家前後五代人的家族墓地。顧從禮這個名字前文已經提及,他正是上海建造城牆的提議者。由於墓葬的密封性好,顧從禮的遺體也保存了下來,對於科學研究大有價值。

再往東一點,討論一座麗園路上的墓葬,朱察卿墓。1969年,麗園路發現朱察卿墓但被破壞,麗園街道追繳回很多銅鏡、摺扇、木梳、金銀玉飾件、買地券等文物。從買地券可以確認,這裡的墓葬是朱氏家族墓,墓主人是福州知府朱豹、贈奉政大夫朱察卿。朱氏家族科舉起家,朱察卿在歷史上小有名氣,人稱「黃浦先生」,有《朱察卿集》傳世。

朱察卿能讀書,但更重要的是有任俠之氣,就是關心軍事、實務,而不做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趙文華治軍,朱察卿作為趙文華的幕僚被收入麾下。趙文華是嚴嵩的乾兒子,在嘉靖年間非常重要。有人評論說,朱察卿對於趙文華,就像徐渭對於胡宗憲那麼重要。所以朱察卿在歷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王世貞曾有悼念朱的詩歌說,「不獨文章無醉士,何人遊俠是朱家。」朱察卿就葬在麗園路。

看了這些市區內的墓葬,再稍微拉遠一點,談談周邊墓葬。先談談秦裕伯。上海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老爺,很多人都不清楚,就是秦裕伯。秦裕伯元末明初人,據傳是宋代大詞人秦觀的後人,家鄉就在浦江鎮。秦家在宋元之際,靠著上海的鹽業逐漸發達。秦裕伯從小家庭條件優越,48歲時考中進士做了官。秦裕伯被外派到很多地方,能力出眾,名聲很高。到了元末,兵災四起,秦裕伯棄官不做,回到上海老家。

朱元璋得了天下以後,江南這一帶曾是張士誠的地盤,最讓他不放心。朱元璋就希望找一個元朝的舊官僚,這樣也能討好當地百姓。朱元璋看中秦裕伯,幾次叫他出來做官,秦裕伯就是推脫。朱元璋堅持,秦裕伯推不掉,最後只能來南京做官,負責考試事務,這時他已經70多歲了。後來沒多久,秦裕伯因病辭官回鄉,病死在家中。朱元璋得知後,封他為上海城隍。

秦裕伯在上海時,住在哪裡並不清楚。據說秦家的祖墳在淡井廟,而淡井廟本來是華亭縣城隍廟,但自秦裕伯被封為城隍後,這裡就改祀秦裕伯。明朝初年,上海縣還沒有城牆,也沒有修城隍廟,就在淡井廟祭祀秦裕伯。淡井廟在哪裡?地理上很清楚,就在今天的永嘉路瑞金賓館。今天的瑞金賓館內還保留一處老建築,與淡井廟直接有關。淡井廟是宋代明朝,從這個名稱我們也可以推測,當時上海這片地區,距離海岸線不遠,能打出一口淡水井很不容易,所以要特意用淡井廟來命名。而距離不遠的淡水路,則是用臺灣地名淡水命名,與此沒有什麼關係了。

秦裕伯家族墓葬在浦江鎮陳行地區發現。以前還有翁仲、石馬、石羊等,據說大煉鋼鐵時被毀。但地址一直是很清楚的。還有後來歷代上海名人題寫的石碑。石碑內容證明,秦裕伯後人遷居浦江鎮,把秦裕伯的墓也移到此地。今天,浦江鎮也特別修建了秦裕伯紀念館。秦裕伯在城隍廟和浦江鎮都得到紀念,算是延續了上海人對城隍的崇拜。

除了浦江鎮的秦裕伯家族墓以外,陸家嘴的陸深家族墓葬也值得一提。陸姓自古以來就是江南大姓,甚至在三國時期孫策孫權家族徵服江南時,陸姓就已經是江南望族。今天在上海做戶籍人口調查,陸姓仍然排在很前面,說明了兩千年來陸姓對於江南的影響。黃浦江在陸家嘴這個地方拐了個彎,凸出那一面的土地叫「嘴」,凹下那一面的土地叫「灣」。陸家嘴這個地名就與陸深家族直接有關。

陸深是明代弘治年間進士,最後官至詹事府詹事,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明史》中有傳,是重要歷史人物。陸深擅書法,有一卷「瑞麥賦」傳世,今天在上海博物館收藏。在浦東開發之前,陸家嘴也並不是熱鬧所在。正因如此,陸深故宅以及家族墓地得以比較好地保存。上世紀30年代,就有一些學者考證過陸深墓,當時還有翁仲、石馬等地面遺存。1969年,因為施工,挖出了陸深夫婦的墓葬,還出土了大量精緻隨葬品。

在陸深時代,陸家嘴人煙稀少,是個非常「野」的地方。陸深在陸家嘴修建園林,一定比後來老城廂裡的露香園、也是園更天然。在「上海成為上海」之前,上海與蘇州、杭州之間並未存在那麼大的差異,也是有山、有水的江南水鄉風貌。我們今天覺得,上海既沒有山,也沒有水,只是一個鋼筋水泥的森林。那都是上海這一百餘年的變化。我們今天市區相當比例的馬路,都是1900年以後越界築路逐漸形成的,之前都還是水道。

熟悉書畫的人都知道,常熟人黃公望是「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有一幅很著名的畫,叫「九峰雪霽圖」,是徐邦達先生發掘出來的,真跡無疑。雪霽就是雪後天晴的意思。這幅畫群峰突起,高聳入雲,山上一片蒼茫氣象。以前我看這幅畫的時候,並沒有深思「九峰」是哪九峰,只覺得如此氣勢,又是雪景,必然是北方中原。但後來才知道,這裡的九峰竟然就是「松江九峰」。黃公望是江南人,江南很少下雪,但在元代,那一天正好大雪,黃公望望著雪後的松山九峰,畫出這幅畫。松山九峰,指的就是佘山、辰山、天馬山、鳳凰山等九個丘陵。今天,我們的地理書上都看不上這些最多百餘米的小丘陵,市區的高樓都已超過這些丘陵。但是古代根本沒有那麼多高樓,從普通人的視角看,這些確實是山。黃公望略誇張的畫不能對應實景,但從觀念上提醒我們,古人覺得,上海一帶也有自然山水風光。

明代萬曆年間,就有「滬上八景」的說法。乾隆年間的「竹枝詞」裡記載,這八景是海天旭日、黃浦秋濤、龍華晚鐘、吳淞煙雨、石樑夜月、野渡蒹葭、鳳樓遠眺和江皋霽雪。我們重點討論其中一景,黃浦秋濤。竹枝詞的內容是,「十八潮頭最壯觀,觀潮第一浦江灘。銀濤萬疊如山湧,兩岸花飛卷雪湍。」

今人看到這種描述會很驚訝。我們熟悉的看潮,是每年秋季去浙江海寧看錢塘潮,但兩百年前,在上海就可以看黃浦潮,絲毫不亞於錢塘潮。民眾最喜歡去陸家嘴看黃浦潮,因為地理上正好是黃浦江的拐角,潮頭最大。浦西也可以看黃浦潮,最出名的地方是豫園的觀濤樓,當時這裡是浦西最高點,最適宜觀看黃浦江潮水。今天觀濤樓仍在,仍是豫園的重要景點,但卻看不到黃浦潮了。過去這一百多年,上海河道逐漸被填埋,這同時也是治理黃浦江的過程。今天的黃浦江顯得非常溫馴,再也沒有氣勢逼人的黃浦潮了。

1843年,上海開埠,遵循《南京條約》,把城外大片空地租給英商作為租界。1845年,中英籤訂《上海土地章程》,從此上海從水鄉朝向魔都的轉變過程陡然加速。上海開埠沒多久,本地就爆發了小刀會起義。而這場社會動蕩的很多細節,仍能讓我們對上海城市面貌的轉變過程增加一分理解。

英租界在上海選取的地理位置,最初就有軍事考慮。北有蘇州河,東有黃浦江,南有洋涇浜與法租界相區隔(就是今天的延安路),是一個絕佳的依靠河流把自己包圍起來的區域。但是西邊有個開口,缺乏一條明顯邊界。1953年3月,太平軍佔領南京,全國震動,英商馬上就商量,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防範太平軍進攻上海,影響英國人的利益。英、法、美三國領事進行商議,最終決定,開挖西側的護界渠,即「泥城浜」,溝通南面的洋涇浜與北面的蘇州河。這一條河本沒有名字,因為挖出大量泥土,保護租界之城,故而得名。

剛剛挖好泥城浜,就派上了用場,出現了所謂「泥城之戰」。1853年9月,上海爆發小刀會起義,小刀會的軍隊直接佔領了上海縣城。而當時的清軍就駐紮在城外,隨時準備進攻縣城。他們緊靠泥城浜設立了幾座兵營,就在今天的人民廣場附近。清兵與外國僑民居住地僅隔著一條泥城浜,自然會發生很多摩擦碰撞。沒過多久,進入租界的清兵就與外僑發生激烈衝突。

衝突發生以後,英國駐上海領事阿禮國要求清軍保護租界的安全,把緊靠泥城浜的、今天人民廣場附近的兵營一律拆除。清軍統帥吉爾杭阿和上海道臺吳健彰表示反對,但並不想動武。但阿禮國做好準備之後,還是發動了戰爭。

清軍根本不是英美聯軍的對手。英美聯軍武器先進,而且利用人民廣場一帶大量墳冢,就躲在墳冢背後射擊,極為有效。火上澆油的是,小刀會獲知英國人開始攻打清軍以後,也從縣城裡衝出,夾擊清軍。清軍大敗,往西而去,英國人還在後面追趕,一直把清軍趕到靜安寺以西才罷休。不過潰敗的清軍也沒閒著,據說他們「到處滋事,法華、北新涇一帶大遭擄掠」。

如此一來,泥城之戰以英國大獲全勝告終,人民廣場一帶的清軍營盤被徹底拆除,泥城浜作為界浜也被固定下來。此外,英國人也開始推行在上海自治,很快成立了工部局,作為英租界最高權力機關,後來對租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了溝通泥城浜兩岸,後來上面架設了好幾座橋,都稱為泥城橋。1912年,上海拆除城牆的時候,順便也填埋了泥城浜,將其變成了西藏中路。從此,泥城浜就成了傳說。而當年人民廣場上槍戰的那些墳冢更是早就推平。我們可以想像,其中當然包含一些很重要的歷史遺蹟。但在當年,大家沒有什麼文物考古意識,這些古墓自然也就無法保存下來了。上海歷史博物館裡還保存有一塊石碑,寫著泥城之戰紀念碑,可以證明這段歷史。

隨著英、法租界不斷西擴,大片荒地都被改造,成為商用地。這些土地下面本來都有豐富的故事。而且從水鄉轉變為城市,背後有一個重大的邏輯轉變,就是排水。水鄉的河道本來相互貫通,潮汐時分,水流能夠相互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一旦開始截斷一些水道,另一些相通的水道就會退化,淤塞,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於是,進一步填埋水道就成為不得已的舉措。而且築路絕非容易,其中的關鍵一環是排水,保證道路的乾燥和穩定。租界發展過程中,在這些看不見的地方動了很多腦筋,今天看來仍是十分了不起的過程。肇嘉浜路填埋得最晚,所以我們偶然還能在它的沿線發現一些歷史遺蹟。

1900年以後,上海水道填埋工程不斷加速。閱讀張元濟的材料,據他自述,他於1900年前後在南洋公學(即今天徐家匯的上海交大校區)工作。他當時住在虹口,每日上班時,就坐一條小船,從虯江到蒲匯塘,在今天的漕河涇一帶上岸,然後叫一頂小轎去南洋公學上班。這條水路路徑,沒過幾年就不通了,今天則完全難以想像了。

最終,上海從水鄉變成了現代化都市,變成一個鋼筋水泥森林,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有歷史證據來支持。探討上海歷史,需要有不同寬度的窗口。追溯到民國時期不夠,追溯到開埠時期還不夠,必須真正回到「上海之前」,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認識。

關於「你的地方」

第12屆上海雙年展將與「澎湃·市政廳」合作推出城市項目「你的地方」,邀請7位社科及人文領域的學者成為觀察員,並招募藝術家及公眾根據1939年初版、1947年第二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以個案分析的方式探訪上海數十年商業生態的變遷。通過考察與梳理城市中的公共生活空間,「你的地方」將為為城市尋求更理想的未來。

第12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項目

作為上海的城市名片與文化品牌,上海雙年展始終致力於讓當代藝術文化與蓬勃發展的上海城市發生積極的對話。上海雙年展「城市項目」始於2012年,是上海雙年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第12屆上海雙年展將攜手上海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上海油罐藝術中心、補時、上生·新所、思南公館、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澎湃·市政廳等合作夥伴,在城市各處設立展覽館、影院、實驗室、發聲場,出動歷史考古隊與地方行動者,為公眾提供別樣的觀察生活視角,再次挖掘上海的人文魅力。

,
同类文章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紅色旅遊景點(如畫風景如歌往事)

這輩子一定要去的紅色旅遊景點(如畫風景如歌往事)

上海灣區,金山如畫, 紅色文化,生生不息。 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初心館、 上海南社紀念館、朱學範故居…… 【回首初心路】紅色旅遊路線 帶您追憶革命事跡,感悟紅色精神! DAY 1 ★ 上午: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 初心館 ★ 在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緬懷先烈,銘
電動三輪車不過電怎麼修(電動三輪車用久了動力下降怎麼辦)

電動三輪車不過電怎麼修(電動三輪車用久了動力下降怎麼辦)

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後續會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電動車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它的成員很多,有為人們提供代步的電動車、電動汽車,也有可以從事貨運的電動三輪車,而貨運和載人不同,代步主要看的是續航和舒適度,電動三輪車貨運,它的動力好不好才是更關鍵。
北京建築大學是市重點大學(歡迎報考北京唯一建築類高校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是市重點大學(歡迎報考北京唯一建築類高校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所建築類高校,也是國內唯一一所在未來城市設計領域設有高精尖創新中心的高校,更是國內唯一一所設有建築遺產保護領域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的高校!來北京建築大學,這裡不僅有多個教學基地為你提供實踐平臺,更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在等著你!北京建築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兼招生辦公室主任黃鶴與
貴州六盤水必去景點(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值得遊玩的旅遊景點自駕遊攻略)

貴州六盤水必去景點(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值得遊玩的旅遊景點自駕遊攻略)

#六盤水#六枝特區屬六盤水市轄區域,位於貴州省西部,系三線建設時期由原六枝特區與郎岱縣合併而成。東臨普定、鎮寧兩縣,西接普安、晴隆、水城三地,南連關嶺縣,北靠織金、納雍縣,全區國土面積1799.48平方公裡。六枝特區地處「中國涼都」六盤水市的東大門,長江、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大小河流共40餘條,屬亞
灃河區旅遊景點(你的灃河段旅遊攻略出爐)

灃河區旅遊景點(你的灃河段旅遊攻略出爐)

HAAPY SUMMER 臨近暑假了 正是組團出遊的好時候 下面 小編列出一份 灃河段的遊玩攻略 讓你快人一步~ 西鹹新區灃河綠道 位於灃河兩岸 分灃東新城和灃西新城綠道 綠道全長54.5公裡 共有一級驛站兩座 二級驛站四座 三
山姆南京店會員店必買攻略(各城市山姆會員店數量排名)

山姆南京店會員店必買攻略(各城市山姆會員店數量排名)

12月25日,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旗下高端商業品牌——山姆會員商店將在重慶禮嘉天街開業。與此同時,有消息透露,杭州第二家山姆會員店將在杭州城北的西子智慧產業園開業待客。 山姆會員店 品質高端,獨樹一幟 山姆會員商店是世界500強企業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消費者須購買超市年卡,
聖安地列斯和自由城對比(聖安地列斯三大城市您想掌管哪個)

聖安地列斯和自由城對比(聖安地列斯三大城市您想掌管哪個)

大家好,我是榴槤科長。本期我們來談談假如您是主角CJ,您會掌管《聖安地列斯》三大城市中的哪一座城市?在《GTA:SA》的地圖設定中,包含了——「洛杉磯、舊金山、拉斯維加斯」,三座城市各有特色,不知道玩家在稱霸《GTA:SA》之後,更願意接手哪一座城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吧! 一:洛杉磯 葛洛夫
適合一個人3天旅行的地方(一個人旅行去這20個地方吧)

適合一個人3天旅行的地方(一個人旅行去這20個地方吧)

聚 ° 焦° 麗°江 作者 | 吳小姐 關注我們 【每日分享】 帶你每天了解一個美麗的地方 最實用的攻略一站獲取 還記得有首歌裡唱到「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很多人都會覺得一個人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但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 一個人可以瀟瀟灑灑
喜歡身材好愛運動的男(愛運動愛旅行身材好)

喜歡身材好愛運動的男(愛運動愛旅行身材好)

記者 安曉冬 8月4日,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主辦,濟南市婦女聯合會指導的2022首屆「壹點動心·齊魯相親大會」濟南主會場暨第16屆七夕千佛山相親大會正式開幕。 「趁著今天休息,跟媽媽一塊來相親。」這位活潑開朗的89年小姐姐在千佛山相親大會跟媽媽一邊談笑一邊觀看男嘉賓的信息牌。
張家口第二屆旅發大會現場(第三屆張家口市旅發大會)

張家口第二屆旅發大會現場(第三屆張家口市旅發大會)

壩上香飄八月天,白雲綠草染河山。仲夏的壩上張北,繁花似錦,清爽宜人,處處生機盎然。 8月2日,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內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文化旅遊行業的200多位代表和上萬名遊客一道走進這裡,同看京津冀駿馬越野競技,共賞「記憶中都」恢宏文化盛宴。 而距此40公裡外草原天路上則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