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姓不婚同氏可婚是真的嗎
2023-07-10 09:35:42 1
在當今社會婚姻不受年齡、職業、地位等因素的幹擾,同一個姓的人結為夫妻的情況也很常見,不過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在古代同姓是不能結婚的,那麼本期民族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古代同姓不婚同氏可婚是真的嗎。
姓的意思
中國遠古時期是母系氏族社會,人們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姓」就是在此時產生,「姓」的本質就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個種族的稱號,後來所謂同姓之間不可通婚的說法也是源自於此。「姓,人所生也"(《說文》),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
氏的意思
氏是古代姓的衍生物,在母系社會,子女隨母姓,等社會發展到父系社會後,人們的姓則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這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往往會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以此彰顯特點,這就是「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的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衍生出來的分支,是姓的產物。
同姓不婚同氏可婚
同一個姓的話,代表兩者源自同一個家族,擁有血緣關係,為了後代的健康當然不能成婚,而氏的種類眾多,還會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會有一個人的後代有幾個氏或者父子兩代不同氏而且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命氏,所以同一個氏並不一定會有血緣關係,自然可以結婚。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姓原本的含義已經改變,所以在當今社會,只要沒有血源關係,即使同姓也是可以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