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側壁中包括加強件的用於車輛的輪胎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9:31:46 1
專利名稱:在側壁中包括加強件的用於車輛的輪胎的製作方法
在側壁中包括加強件的用於車輛的輪胎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車輛的輪胎,更特別地,本發明涉及用
於諸如摩託車的兩輪車輛的輪胎。雖然不限制於這樣的應用,本發明更特別地參考這樣的摩託 車或者輕型摩託車輪胎。輪胎的加強結構或者加強件,特別是摩託車輪胎的加強結構 或者加強件,當前-並且時常-由一個或者多個帘布層堆疊而形成,所述 帘布層傳統上被叫做"胎體帘布層"、"緩衝層"等。這種命名加強結構 的方法源自製造方法,其包括生產一系列帘布層形式的半成品,該半 成品具有通常為縱向的金屬絲加強件,接著被組裝或者堆疊以形成輪 胎胚體。所述帘布層被製成平的,具有大的尺寸,接著被切割成給定 產品的尺寸。最初,帘布層也被組裝成基本是平的。接著,以這種方 法製成的坯體被成型以成為輪胎的典型的環形輪廓。接著,稱為"精整" 產品的半成品被應用於胚體,以獲得用於進行硫化的產品。這種"常規"類型的方法,特別地在輪胎胚體製造階段,涉及 使用了錨定元件(一般為胎圈金屬絲),其用於在輪胎胎圈的區域內錨定 或者固定胎體結構。因此,對於這種類型的方法,形成胎體結構(或者 僅一部分)的全部帘布層的一部分巻繞在輪胎的胎圈中布置的胎圈金屬 絲周圍。以這種方法,胎體結構被錨定在胎圈中。儘管有許多生產帘布層和組件的變化方式,但是這種類型的 常規方法在工業中的廣泛使用導致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使用適合於該方 法的詞彙;因此, 一般已被接受的術語,特別地包括術語"帘布層"、"胎 體"、"胎圈金屬絲"、"整形"以表示從平的輪廓至環形輪廓的轉變等。當今,輪胎不再真正地包括如上所定義的"帘布層"或者"胎 圈金屬絲"。例如,文獻EP 0 582 196中描述了沒有使用帘布層形式的 半成品來製造的輪胎。例如,不同加強結構的加強元件被直接用於相 鄰的橡膠混合物層,所有都連續應用於環形內核,環形內核的形狀使 得直接獲得與被製造的輪胎的最終輪廓相似的輪廓。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再有"半成"品或者"帘布層"或者"胎圈金屬絲"。基礎產品,例如橡膠混合物和金屬絲或者細絲形式的加強元件,直接應用於內核。由於內核的形狀是環形的,不再需要使胚體成型而從平的輪廓改變為圓環面形式的輪廓。此外,在本文中描述的輪胎不具有在胎圈金屬絲周圍巻繞的"傳統的"胎體帘布層,這種類型的錨定被一種裝置替代,在該裝置中圓周的金屬絲設置為與所述側壁加強結構相鄰,所有側壁加強結構嵌入橡膠的錨定物或者粘合固定的混合物中。還有在環形內核上組裝的方法,該方法使用特別地適合於快速、高效和簡單地應用在中心內核上的半成品。最後,能夠使用包括兩種特定的半成品的混合物來製造特定的結構形態(例如帘布層、胎圈金屬絲等),而其他的形態通過直接應用混合物和/或加強元件而製造。在本文中,顧及到當前在製造領域和在產品設計領域中的技術趨勢,常規的術語諸如"帘布層"、"胎圈金屬絲"等有利地被中性的術語或者獨立於所使用的方法的類型的術語所取代。因此,術語"胎體類型加強件"或者"側壁加強件"有根據地指示常規方法中的輪胎的胎體帘布層的加強元件和一般地應用於側壁的相應的輪胎的加強元件,該輪胎按照不涉及半成品的方法製造。術語"錨定區域",就其局部而言,能夠指示在常規方法中圍繞胎圈金屬絲的"傳統的"胎體帘布層的巻繞,以及由圓周的加強元件、橡膠混合物和底部區域的相鄰側壁的加強部分形成的組件,該組件通過應用於環形內核上的方法製成。如同所有其他輪胎的情況,我們目睹了用於輕型摩託車的輪胎徑向設計,這樣的輪胎結構包括通過一個或者兩個加強元件層形成的胎體結構,該加強元件層與圓周方向可以形成介於65°與卯。之間的角度,所述胎體結構被胎冠結構徑向地形成頂部,該胎冠結構至少包括一般由織物製成的加強元件。然而,本發明還涉及非徑向的輪胎。本發明甚至涉及局部徑向的輪胎,也就是說,在該輪胎中胎體結構的加強元件徑向越過所述胎體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對應於輪胎胎冠的部分中。根據輪胎被安裝在輕型摩託車的前部還是後部,已經提出大量的胎冠結構。所述胎冠的第一結構,僅採用周向繩索,所述結構更特別地用於後部位置。第二結構,直接受通常用於私人乘用車的輪胎中採用的結構的啟發,用於改進抗磨損性,並且使用加強元件構成的至少兩個胎冠工作層,加強元件在每層中相互平行,但一個層中的加強元件與下一層中的加強元件交叉,並且與圓周方向形成銳角,這樣的輪胎更特別地適合於輕型摩託車的前部。所述兩個胎冠工作層能夠與周向元件的至少一個層相關聯, 一般地通過螺旋地纏繞至少一個橡膠覆蓋的加強元件的長條而獲得。因此,專利FR2 561 588描述了這樣的一種胎冠結構,其具有至少一個帘布層,該帘布層的加強元件與圓周方向上形能夠在0°與8。之間變化的角度,這種元件的彈性模量高達6000N/mm2,並且設置在胎體結構和周向元件的帘布層之間,緩衝層主要通過兩個帘布層形成,所述帘布層的元件從一個帘布層到下一帘布層是交叉的,在它們之間形成介於60。與90。之間的角度,所述交叉的帘布層由具有至少為6000N/mm2的彈性模量的織物加強元件形成。為了給予輕型摩託車輪胎在高速下優良的穩定性和優良的地面接觸性能,文件EP 0 456 933公開了例如形成具有至少兩個帘布層的胎冠結構第一帘布層,徑向地最靠近胎體結構,該第一帘布層由以相對於圓周方向而介於40。與90。之間的角度定向的繩索構成;以及第二帘布層,徑向地最靠近胎面,該第二帘布層由在圓周方向上螺旋地纏繞的繩索構成。為了增大用於輕型摩託車的後部位置的輪胎的駕駛性能,專利US 5 301 730提出一種胎冠結構,其從徑向胎體結構至胎面由大致周向元件的至少一個帘布層和兩個帘布層構成,這兩個帘布層的元件從一個帘布層到下一個帘布層是交叉的,與圓周方向可以形成介於35°與55。之間的角度,平行於圓周方向的元件的帘布層能夠通過由芬芳聚醯胺製成的元件形成,而交叉元件的帘布層能夠由脂肪族聚醯胺製成。在他們的研究中,發明者示出了,為了增加發動機的傳動和制動轉矩以及經由輪胎的橫向推力, 一個解決方案是在低於通常規定的壓力特別是低於2bar的壓力下甚至低於1.5bar行駛。通常的壓力大於2bar,甚至大於2.5bar。以這種方法進行的行駛測試證實了發動機傳動和制動轉矩以及通過輪胎的橫向推力方面的增大;然而,事實表明在這些輪胎充氣壓力下,輕型摩託車駕駛者根據輪胎的橫向方向來發現性能問題,特別是感知問題,所述輪胎的橫向方向也就是根據在地面的平面內垂直於由每個輪胎的接觸區域的兩個幾何中心點限定的方向。本發明的目的是製造用於摩託車的輪胎,其設計為在低於2bar的壓力下行駛,而不會以任何方式影響那些對於使用者的滿意度所必需的性能。根據本發明該目的通過輪胎而被達到,其中,所述輪胎包括:胎體類型加強件結構,其由加強元件組成,所述輪胎包括胎圈,該胎圈的基面被設計為安裝到輪輞座上,每個胎圈由側壁徑向向外延伸,所述側壁徑向向外與胎面匯合,所述側壁與胎面的交叉部分限定所述輪胎的肩端;並且所述輪胎在所述胎面下方包括胎冠加強結構;所述輪胎還在每個側壁的區域中包括至少一個材料層,所述材料層在縱向方向上具有大於5000daN/mm的拉伸剛度,並且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外端徑向地位於所述輪胎的肩端內部。所述輪胎的縱向方向或者圓周方向是對應於所述輪胎外圓周的方向並且由輪胎滾動方向限定。圓周平面或者橫截面的圓周平面是垂直於所述輪胎的轉動軸線的平面。赤道平面是穿過胎面的中心或者胎冠的圓周平面。所述輪胎的橫向或者軸向方向平行於輪胎的轉動軸線。徑向平面包含所述輪胎的轉動軸線。當輪胎安裝在其輔助輪輞上並且被充氣時,在所述輪胎的肩部的區域中, 一方面,與胎面的軸向外端的表面相切的切線,以及另一方面,與側壁的徑向外端的表面相切的切線,肩端通過該兩條切線的交叉點在輪胎的外表面上的正投影而被限定。在用於摩託車的輪胎中,所述肩端對應於所述輪胎的軸向最外點。所述材料層沿縱向方向的拉伸剛度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方法由所述層或者其組成材料的測力測量而確定。例如,對於金屬絲或者金屬繩索,根據標準1984 IS06892通過牽引對斷裂時的力(以N為單位的最大載荷)、彈性強度(以MPa為單位)以及斷裂時的伸長(以3%表示的總伸長)進行測量。對於橡膠合成物,根據1988年9月的標準 AFNOR-NFT-46002通過牽引進行模量測量在10%的伸長(根據1979 年12月的標準AFNOR-NFT-40101為常溫及相對溼度條件下)時名義割 線模數(或者表觀應力,以MPa為單位)在第二伸長中(也就是在一次試 運轉循環後)測量。對於紡織線或者繩索,在纖維上測量機械性能,該纖維服從 之前的條件。表述"之前的條件"應理解為意味著根據歐洲標準DINEN 20139(溫度為20士2'C,相對溼度為65±2%)在測量前在標準大氣下存儲 所述纖維至少24小時。延伸的機械性能(韌性、模量、伸長以及斷裂時 的能量)以己知的方式使用1435型或者1445型ZWICK股份有限公司 (德國)的牽引機器測量。所述纖維,在給予一個弱的初步保護性扭曲(大 約6°的螺旋角)後,在400mm的初始長度上以200mm/min的名義速度 接受牽引。所有結果為IO次測量的平均。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外端和所述輪 胎的徑向內端之間的徑向距離介於所述肩端和所述輪胎的徑向內端之 間的徑向距離的50%至80%之間,優選地介於50%至75%之間,所述 材料層在縱向方向上具有大於5000daN/mm的拉伸剛度。再次優選地,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內端與所述輪胎的徑向內端 之間的徑向距離介於所述肩端和所述輪胎的徑向內端的徑向距離的 10°/。至65%之間,優選地大於40%並且也優選地大於50%。前面描述的徑向距離測量在安裝到輪輞上並且充氣到1.5bar 的壓力的輪胎上進行,所述壓力在熱的情況下測量,也就是輪胎被行 駛至其工作溫度。有利地,當輪胎通過卡鉤被安裝到輪輞上並被充氣至1.5bar 的壓力時,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外端和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 距離介於所述肩端和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的20%至 60%之間,優選地大於40%。再次有利地,當輪胎通過卡鉤被安裝到輪輞上並被充氣至 1.5bar的壓力時,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內端和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 徑向距離小於所述肩端和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的30%,優選地小於10%。根據本發明,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外端在所述側壁的外表面上 的垂直投影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有利地 介於肩端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的50%至 80%之間,優選地介於50%至75%之間。類似地,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內端在側壁的外表面上的垂直投 影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有利地介於肩端 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的10%至65%之 間,優選地大於40%並且還優選地大於50%。在輪胎的胎圈區域中, 一方面,通過胎圈的徑向內表面的 軸向外端的表面的切線,另一方面,側壁的徑向內端的表面的切線, 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通過該兩個切線的交叉點在輪胎的外表面 上的垂直投影而被限定。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變化的實施例,所述材料層包括在圓周方 向上定向的至少一個加強元件層。根據本發明,當所述加強元件與縱向方向形成小於8°的角度 時被認為所述加強元件在圓周方向上定向。有利地,根據本發明的該變化的實施例,在圓周方向上定向 的所述加強元件為含金屬的,並且優選地由鋼製成。根據本發明的該變化的實施例,在圓周方向上定向的所述加 強元件還能夠由芳族聚醯胺製成,所述材料層由在圓周方向上定向的 多個加強元件層組成。就輪胎重量而言,這樣的實施例能夠很有趣。 芳族聚醯胺還提供了更好地承受壓縮應力的優點。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變化的實施例,所述材料層包括至少兩個 加強元件層,在每個層中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並且所述加強元件 從一個層到下一個層是交叉的,與所述圓周方向形成介於10°至45°之 間的角度。根據本發明的第三變化的實施例,所述材料層包括至少一個 聚合體的混合物層。根據後面的變化的實施例,可以是單一聚合體的 混合物層或者甚至是幾種聚合體的混合物的組合的層。在這兩種情況 下,聚合體的混合物還能夠被加強,例如通過填充物或者短纖維。
根據本發明的這些變化的實施例中的一個或另一個,所述材 料層或者在所述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軸向內部或者在所述胎體類型加 強結構的軸向外部。在第二變化的實施例的情況下,所述材料層包括 至少兩個加強元件層,在每個層中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並且所述 加強元件從一個層到下一個層是交叉的,有利地,本發明使加強元件 層在所述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任一側軸向地分布。根據按照本發明的 輪胎的其他實施例,包括如上述限定的至少兩個材料層,所述層與在 單一層的情況中一樣,可以是或者在所述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軸向內 部或者在所述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軸向外部或者甚至在所述胎體類型 加強結構的任一側軸向分布。根據本發明的以這種方式限定的輪胎能夠在摩託車上以小 於2bar甚至小於1.5bar的充氣壓力行駛。與具有相似的設計觀點但是 不包括插入側壁的材料層並且充氣到大於,2bar的常規壓力的輪胎相 比,按照預期已經證明了通過根據本發明的並充氣至1.5bar量級的壓 力的輪胎能夠承受更大的發動機和制動轉矩以及橫向推力。此外,對 於性能特別是當行駛時根據輪胎的橫向方向的感知,測試駕駛員不再 提到任何在根據本發明的並充氣至1.5bar量級的壓力的輪胎與充氣至 更高壓力的常規輪胎之間的差別。發明者認為他們應該就性能方面對這些結果進行解釋,與充 氣至小於2bar的壓力的常規輪胎相比,由於存在所述材料層以及其在 縱向方向的拉伸剛度方面的性能所以在充氣過程中增大了施加到所述 胎體結構的加強元件上的應力,因此這導致了在側壁的區域中不同的 輪胎輪廓。該應力的增大表現為與常規的充氣壓力相比,補償了在 行駛時關於車輛的行為性能的減小的充氣壓力,特別地是根據測試駕 駛員觀察到的輪胎橫向方向而得到的感知。本發明還提出了包括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輪胎,該加強結構 由加強元件組成,所述輪胎包括胎圈,所述胎圈的基面設計為安裝到 輪輞座上,每個胎圈由側壁徑向地向外延伸,所述側壁徑向向外與胎 面匯合,所述側壁與胎面的交叉部分限定所述輪胎的肩端;並且所述 輪胎在所述胎面下方包括胎冠加強結構;所述輪胎在每個側壁的外表 面上具有突起,該突起周向地延伸,該突起的曲率半徑介於8至20mm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以這種方法限定的所述輪胎的側壁的曲率有 利地具有徑向地在所述突起外部的拐點,該拐點徑向地在所述輪胎的 肩端內部。
再次有利地,所述輪胎安裝在包括卡鉤的輪輞上,側壁的曲 率具有徑向地在所述突起的內部的拐點。
這樣的輪胎根據硬內核或者基於環形類型的技術而有利地 製造,該技術特別地允許將加強元件設置在準最終位置上;實際上, 由於這種類型的方法不需要整形步驟,所述加強元件不再在他們被設 置後移位。
本發明的變化的實施例還使胎體類型加強結構不需要從一 個胎圈延伸至另一胎圈,而是從一個側壁延伸到另一側壁,所述胎體 類型加強結構的端部徑向地靠近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內端,並且優選地 徑向地在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內端內部,其中所述材料層插入所述內壁 中。這樣的實施例特別地通過根據基於硬內核類型技術的生產而變得 便利。
有利地,在徑向結構的情況下,所述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加 強元件與圓周方向形成介於65°至90。之間的角度。
本發明的有利實施例還使所述胎體類型加強結構包括兩個 半層,例如從所述肩部延伸至所述胎圈。根據所述胎冠加強元件的本 性、數量和布置,本發明有效地使在輪胎的位於胎面下方的至少一部 分區域中消除了胎體結構。這樣的胎體結構能夠根據文獻EP-A-0 844 106的教導而製造。前面敘述的所述胎冠加強結構的不同層的相對位置 也適用於這種胎體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輪胎的胎冠加強結構包括至少一 個加強元件層,稱為工作層,其中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並且與縱 向方向形成至少15。的角度。
有利地,根據本發明,所述胎冠加強結構包括至少兩個加強 元件層,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並且從一個層到另一個層是交叉的。
根據本發明的後面的實施例,有利地,兩個徑向相鄰工作層 的加強元件在他們之間形成介於20至160。的角度,並且優選地介於40至100。的角度。
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述工作層的加強元件由紡織材 料製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述工作層的加強元件由金屬製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所述胎冠加強結構包括至少一個 周向加強元件層。
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所述胎冠加強結構的周向加強元 件層的加強元件是含金屬的和/或織物的和/或由玻璃製成。本發明特別 地的在一個並且相同的加強元件層中使用不同類型的周向加強元件。
再次優選地,所述胎冠加強結構的周向加強元件層的加強元 件具有大於6000N/mm2的彈性模量。
本發明的一個變化的實施例設計為限制所述輪胎的振動特 性,特別地限制"搖晃",還有利地使抗振動構件周向地布置在所述肩 部的區域中,並且一方面,大致徑向向外朝向所述胎冠徑向地延伸, 另一方面,大致徑向向內地在所述側壁內徑向地延伸,所述抗振動構 件包括至少一個大致周向加強元件的直線排列。文獻EPA 1 307 350中具體描述了這樣的抗振動構件。
本發明的其它細節和有利的特性在下文中參考
圖1至圖5從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描述中更加顯而易見,所述圖1至圖5表 示了-
圖1,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輪胎的圖示的子午面視圖,
圖2,在輪輞上安裝的根據本發明的輪胎的圖示的子午面視圖,
圖3,輪胎的胎圈的圖示性表示的子午面視圖,
圖4,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輪胎的圖示的子午面視圖,
圖5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輪胎的圖示的子午面視圖。
為了簡化對它們的理解,圖1至圖5沒有按比例顯示。這些附圖僅表示輪胎的半視圖,其相對於表示輪胎的圓周子午面或者赤道面的軸線XX'對稱地延伸。
圖l表示180/55 R 17類型的輪胎1,其包括胎體結構,胎體結構由單一層2組成,該單一層2包括織物類型加強元件。所述層2 由徑向地布置的加強元件構成。加強元件的徑向定位通過所述加強元 件的放置角度(lay angle)限定;徑向布置對應於所述元件相對於輪胎的 縱向方向的介於60°與90°之間的放置角度。所述胎體層2在輪胎1的每個側面上在胎圈3中錨定,胎圈 的基面設計為安裝在輪輞座上。每個胎圈3由側壁4向外徑向地延伸, 所述側壁徑向向外與胎面5匯合。所述胎面和所述側壁的交叉形成肩 端6,其對應於輪胎的軸向的最外點。輪胎1具有大於0.15的曲率值,優選地大於0.3。曲率值定 義為Ht/Wt的比值,也就是輪胎的胎面的高度與胎面的最大寬度的比 值。曲率值對於設計為安裝到摩託車的前部的輪胎有利地介於0.25至 0.5之間,對於設計為安裝在後部的輪胎有利地介於0.2至0.5之間。輪胎1在胎面下方還包括胎冠結構7。根據本發明,輪胎包括材料層8,其由纏繞金屬繩索而製成, 該金屬繩索的金屬等效壓實直徑等於1.05mm,纏繞的螺旋間距等於 1.4mm。通過這種方式製造的材料層的拉伸剛度是大約10000daN/mm。材料層的徑向外端9在側壁4的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11與 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13之間的曲線距離等於肩端6與側壁的外 表面的徑向最內點13之間的曲線距離的74%。材料層的徑向內端10在側壁4的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12與 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13之間的曲線距離等於肩端6與側壁的外 表面的徑向最內點13之間的曲線距離的59°/。。該圖還顯示了所述輪胎在其側壁4的外表面上具有突起20, 該突起周向地延伸並且該突起的曲率半徑等於12mm。圖2示出了安裝在輪輞215上的與圖1的輪胎相似的輪胎 21的圖示。輪輞215僅部分地顯示以主要示出它的與輪胎的胎圈接觸 的區域。以這種方式安裝到它的輪輞上的輪胎被充氣到1.5bar的壓力。根據本發明,在材料層28的徑向外端29與輪胎的徑向內端 214之間的徑向距離d2等於在肩端26與輪胎的徑向內端214之間的徑 向距離dl的72%。在材料層28的徑向內端210與輪胎的徑向內端214之間的徑向距離d3等於在肩端26與輪胎的徑向內端214之間的徑向距離dl 的58%。在材料層28的徑向外端29與卡鉤215的徑向外端14之間 的徑向距離D2等於在肩端26與卡鉤215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 Dl的54%。在材料層28的徑向內端210與卡鉤215的徑向外端之間的 徑向距離D3等於在肩端26與卡鉤215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Dl 的27%。圖3表示了與圖1的輪胎相似的輪胎的胎圈33的局部視圖 的圖示,在該胎圈上,胎圈33的徑向內表面的軸向外端的表面的第一 切線317與側壁34的徑向內端的軸向外表面的第二切線318的交叉點 319被畫出。這兩條切線317、 318的交叉點319在輪胎的外表面上的 垂直投影限定了側壁34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輪胎的圖示。圖4的 輪胎41與圖1的輪胎不同之處在於該輪胎包括軸向地布置在胎體層2 的任一側的兩個材料層481、 482。根據本發明的該實施例,兩個材料 層481、 482均通過纏繞金屬繩索而製成,該金屬繩索的金屬等效壓實 直徑等於1.05mm並且纏繞的螺旋間距等於1.4mm。以這種方法製造的 材料層481、 482的拉伸剛度都是大約10000daN/mm。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輪胎的圖示。圖5的 輪胎51與圖1的輪胎不同之處在於,該輪胎包括胎體層52,該胎體層 52的徑向內端516不延伸至胎圈53的區域,而是停止在與材料層58 的徑向內端510的徑向等高的位置,更準確地稍微徑向地在所述端部 的內部。這樣的變化的實施例更特別地適於在硬內核上製造的輪胎的 情況,其不包括任何胎圈金屬絲但包括錨定結構,所述錨定結構沒有 在圖中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該錨定結構適合於胎體層52的尺寸。
1權利要求
1、一種包括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輪胎,該加強結構由加強元件組成,所述輪胎包括胎圈,該胎圈的基面被設計為安裝到輪輞座上,每個胎圈由側壁徑向向外延伸,所述側壁徑向向外與胎面匯合,所述側壁與所述胎面的交叉部分限定所述輪胎的肩端,並且所述輪胎在所述胎面下方包括胎冠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胎在每個所述側壁的區域中包括至少一個材料層,所述材料層在縱向方向上具有大於5000daN/mm的拉伸剛度,並且其特徵在於,所述材料層的徑向外端徑向地位於所述輪胎的肩端內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材料層的徑向 外端和所述輪胎的徑向內端之間的徑向距離介於所述肩端和所述輪胎 的徑向內端之間的徑向距離的50%至80%之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材料層的 徑向內端與所述輪胎的徑向內端之間的徑向距離介於所述肩端和所述 輪胎的徑向內端的徑向距離的40%至65%之間。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胎,所述輪胎安裝到包 括卡鉤的輪輞上,並且充氣到1.5bar的壓力,其特徵在於,所述材料 層的徑向外端和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介於所述肩端和 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的40%至60%之間。
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所述輪胎安裝到包括 卡鉤的輪輞上,並且充氣到1.5bar的壓力,其特徵在於,所述材料層 的徑向內端和所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小於所述肩端和所 述卡鉤的徑向外端之間的徑向距離的30%。
6、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材 料層的徑向外端在所述輪輞的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介於肩端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的50%至80%之間。
7、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材 料層的徑向內端在所述側壁的外表面上的垂直投影與所述側壁的外表 面的徑向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介於肩端與所述側壁的外表面的徑向 最內點之間的曲線距離的40%至65%之間。
8、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材 料層包括在圓周方向上定向的至少一個加強元件層。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在圓周方向上定向 的所述加強元件為含金屬的。
10、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材料層包括至少兩個加強元件層,在每個層中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 並且所述加強元件從一個層到下一個層是交叉的,與所述圓周方向形 成介於10°至45°之間的角度。
11、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材料層包括至少一個聚合體的混合物層。
12、 一種包括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輪胎,該加強結構由加強元件 組成,所述輪胎包括胎圈,所述胎圈的基面設計為安裝到輪輞座上, 每個胎圈由側壁徑向地向外延伸,所述側壁徑向向外與胎面匯合,所 述側壁與胎面的交叉部分限定所述輪胎的肩端;並且所述輪胎在所述 胎面下方包括胎冠加強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輪胎在每個側壁的外 表面上具有突起,該突起周向地延伸,該突起的曲率半徑介於8至 20mm之間o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側壁的曲率具有 徑向地在所述突起外部的拐點,並且其特徵在於,該拐點徑向地位於所述輪胎的肩端內部。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輪胎,所述輪胎安裝在包括卡 鉤的輪輞上,其特徵在於,側壁的曲率具有徑向地在所述突起的內部 的拐點。
15、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的加強元件與圓周方向形成介於65°至90°之間的角度。
16、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胎體類型加強結構由從所述肩部延伸至所述胎圈得兩個半層組成。
17、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胎冠加強結構包括至少一個加強元件層,該加強元件層被稱為工作層, 其中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並且與縱向方向形成至少15。的角度。
18、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胎冠加強結構包括至少兩個加強元件層,所述加強元件相互平行並且 從一個層到另一個層是交叉的。
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兩個徑向相鄰的 工作層的所述加強元件在它們之間形成介於20至160°的角度。
20、 根據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 層的加強元件由紡織材料製成。
21、 根據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 層的加強元件由金屬製成。
22、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 胎冠加強結構包括至少一個周向加強元件層。
23、 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所述周向加強元 件層的加強元件是含金屬的和/或織物的和/或由玻璃製成。
24、 根據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其特徵在於,抗振 動構件周向地布置在所述肩部的區域中,並且一方面,大致徑向向外 朝向所述胎冠徑向地延伸,另一方面,大致徑向向內地在所述側壁內 徑向地延伸,所述抗振動構件包括至少一個大致周向加強元件的直線 排列。
25、 根據權利要求1至24的任一項所述的用於諸如摩託車的兩輪 機動車輛的輪胎的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包括胎體類型加強結構(2)和胎圈(3)的輪胎(1),每個胎圈(3)具有以側壁(4)的形式朝向外部的徑向延伸,所述側壁(4)朝向外部徑向地導向至胎面(5),所述側壁(4)與胎面(5)的交叉部分限定所述輪胎(1)的肩端(6)。根據本發明,所述輪胎在每個側壁(4)的區域中包括至少一個材料層(8),所述材料層在縱向方向上具有大於5000daN/mm的拉伸剛度,而所述材料層(8)的徑向外端徑向地在所述輪胎(1)的肩端內部。
文檔編號B60C9/09GK101668647SQ200880013325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3日
發明者F·奧納爾 申請人:米其林技術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