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及線束裝配方法
2023-07-31 18:24:21 1
專利名稱: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及線束裝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裝配用於車輛等的線束(wire harness)時利用的線束用裝配圖板 裝置和線束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在裝配車輛等的線束時使用的圖板是單張的平板構造,在其表面上設 有用於對電線進行布線的布線電路、用於將沿著布線電路配置的電線保持為彎曲狀的U字 形夾具、和保持用於捆束各電線的夾緊件的夾緊件安裝夾具等的布線夾具。並且,裝配操作人員對沿著傾斜狀地配置的圖板的布線電路的電線進行布線,或 對所布線的彼此的線束進行捆束,或將連接器等電氣部件結合於電線,由此來裝配線束。此外,在對線束電路的種類即所謂的件號不同的線束進行裝配的情況下,產生了 更換圖板的必要性。在該情況下,為了節省圖板的更換工時,也提出有下述線束的裝配圖板 裝置將安裝有圖板的架臺設置成多面體構造,預先將不同件號的圖板分別配置在周圍的 各個面上,由此,轉動架臺而將目標件號的圖板帶到操作位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JP實開平6-60932號公報
發明內容
然而近年來,伴隨著車輛上搭載的車載設備的增加,線束的電路數也增加,變得復
ο相對於此,從操作性的觀點出發,用於裝配線束的圖板在作為寬度方向的高度方 向存在限制,被控制在裝配操作人員不費勁就能夠達到的規定範圍(例如850mm)內。因此,相對於線束電路的複雜化,圖板的寬度方向被限定,因此,通過在作為橫向 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來應對。然而,即使是通過使圖板在長度方向上延伸而能夠應對的範圍也是有限制的,進 而在有限的圖板寬度內還需要設置例如來自幹線電路的分支電路的情況下,若分支電路的 密集度增加,則圖板上的分支電路之間的寬度變窄,布線夾具的配置也較密集,很難在被限 定的圖板寬度內展開布線路徑。並且,以往利用摺疊式夾緊件安裝夾具等,在不需要時使其傾倒,但是,若因電路 的複雜化而變成該布線夾具無法傾倒的重疊的密集度,則無法構成布線電路。 因此,採用了如下的裝配部分線束部件的方法將上述布線電路中的一部分電路 部分作為部分線束部件,在其他工序(部分完成工序)中預先進行製作,之後,將其裝配在 需要它的部分。但是,在其他工序中製作部分線束部件的情況下,存在如下的缺點另外需要部分 線束部件用的圖板,並且,暫時保存裝配好的部分線束部件,在主裝配工序中,產生對該部 分線束部件進行裝配等的重複布線的費工。因此,本發明鑑於上述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和線束裝配方法,能夠有效地緩和布線夾具的密集度,並防止重複布線的費工。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在圖板上標示有布 線路徑且配置有布線夾具,通過沿著布線路徑進行布線來裝配線束,其中,上述圖板具有沿 著橫向的彎折線彎折成山形而配置的多個分割圖板,上述線束的上述布線路徑跨越上述各 分割圖板而標示,上述圖板配置成山形,以從該圖板的兩側裝配上述線束。由此,能夠跨越兩側地確保以往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能夠緩和分支電路的密集度, 與此相伴,也能夠有效緩和布線夾具的密集度,能夠進行所需的布線夾具的配置,因此,能 夠省略用於裝配部分線束部件的部分完成工序,能夠防止部分線束部件的保存及重複布線 的費工。第二實施方式中,根據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其中,彎折成 上述山形的上述圖板被分割成配置在一側面側的正面分割圖板、配置在另一側面側的背面 分割圖板、和配置在上部的頂部的頂部分割圖板這三塊分割圖板。由此,在電線跨越彎折成山形的圖板的兩側進行布線時,能夠有效地防止上部的 不合理的彎曲,能夠跨越兩側順利地進行布線。第三實施方式中,根據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其中,構成為 在上述頂部分割圖板上配置上述布線夾具。由此,通過頂部分割圖板的布線夾具,能夠將從正面分割圖板跨至背面分割圖板 進行布線的電線有效地保持在規定位置。第四實施方式中,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方式中任一項所涉及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 置,其中,支撐上述圖板的架臺具有能夠自行移動的行走單元部。由此,能夠提高線束裝配流水線的構建自由度,能夠容易地構建可從兩側進行線 束裝配的線束裝配流水線。此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五實施方式涉及的線束裝配方法,在標示有布線路徑 並配置有布線夾具的圖板上,通過沿著布線路徑進行布線來裝配線束,其中,將上述圖板配 置成山形,並且跨越上述圖板的兩側面標示上述線束的上述布線路徑,從配置成上述山形 的圖板的兩側裝配一個線束。由此,能夠跨越兩側地確保以往的寬度方向的長度,能夠緩和分支電路的密集度, 與此相伴,也能夠有效地緩和布線夾具的密集度,能夠進行所需的布線夾具的配置,因此, 能夠省略用於裝配部分線束部件的部分完成工序,能夠防止部分線束部件的保存及重複布 線的費工。通過以下的詳細說明和附圖,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形式、以及優點將會更加清楚。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板的俯視圖。圖2是架臺的主視圖。圖3是架臺的側視圖。圖4是圖3的IV-IV線剖視圖。圖5是圖板的搭載狀態說明圖。圖6是線束裝配流水線的概略俯視圖。
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板的搭載狀態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於
第一實施方式。圖1示出了將圖板1展開的狀態下的俯視圖, 該圖板1是一對分割圖板la、lb和分割圖板Ic的三分割構造,所述一對分割圖板la、lb構 成為圖1的上下兩側的寬幅的長方形,所述分割圖板Ic構成為圖1中央的窄幅的長方形。並且,各分割圖板la、lb、lc以能夠沿著各分割圖板la、lb、Ic之間的沿橫向形成 的彎折線L彎折的方式連結,沿著這些彎折線L形成為彎折狀,支撐在圖2 圖4所示的架 臺2上,由此,如圖5所示,通過例如在架臺2的一側面側配置成規定角度傾斜狀的正面分 割圖板la、在相反側的另一側面側配置成規定角度傾斜狀的背面分割圖板lb、和在上部的 頂部配置成大致水平狀的頂部分割圖板lc,得到圖板1彎折成山形而配置的狀態。在圖板1上,如圖1所示,與目標線束電路的種類相對應的布線電路3跨越各分割 圖板la、IbUc而標示,並且,如圖5所示,在所需位置上分別配置有U字形夾具或夾緊件安 裝夾具等布線夾具4。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頂部分割圖板Ic上也配置有布線夾具4。如圖2 圖4所示,上述架臺2構成為,在架臺本體部6的下部配置行走單元部7, 所述架臺本體部6在前後方向上具有適當長度並為框架結構,在架臺本體部6的上部配置 以彎折成山形的狀態保持圖板1的圖板搭載部8。行走單元部7構成為具有配置在前部的前轉向單元9、配置在後部的後轉向單元 10、和配置在中央部的行走單元本體11。前轉向單元9具備被轉動自如地支撐的左右一對前輪12、和通過促動器的驅動控 制例如操作氣缸13的伸縮控制來操縱前輪12的轉向機構14。此外,後轉向單元10也同樣具備被轉動自如地支撐的左右一對後輪15、和通過促 動器的驅動控制例如操作氣缸16的伸縮控制來操縱後輪15的轉向機構17。行走單元本體11構成為,具備經由減速器等連動機構被驅動馬達驅動的左右一 對驅動輪18,基於來自省略了圖示的控制裝置的控制信號,對驅動馬達進行驅動控制,從而 驅動驅動輪18或使驅動輪18停止。例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在地面上通過磁性帶而環帶狀地構建行走線 20,在行走單元部7上,如圖3或圖4所示,為了檢測行走線20而配置有前側行程傳感器 21、後側行程傳感器22、右側磁性標誌傳感器23、左側磁性標誌傳感器24。並且,通過對適當配置的操作面板上的行走開關進行接通操作而進行控制,使得 基於上述各傳感器21、22、23、24對行走線20的檢測結果,對各轉向單元9、10進行操縱控 制,使架臺2沿著行走線20行走。此外,通過對操作面板上的停止開關進行接通操作而進 行控制,使得架臺2的行走停止。進而,在架臺本體部6的前端部配置安裝有緩衝件25的前緩衝器26,並且,配置有 用於計測與前方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的測距式障礙物傳感器27。此外,在架臺本體部6的後 端部配置有後緩衝器28。並且,在架臺2行走時與前方障礙物之間的距離接近預定值以內 的情況下,以使架臺2的行走停止的方式進行控制。在此,架臺2是具備自行移動功能的自行移動式,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沿 著適當構建的行走線20配置有多個搭載有圖板1的架臺2。
此外,沿著行走線20分別配置被進行規定裝配操作的線束的組裝區域,在各架臺 2沿著行走線20移動的同時,裝配操作人員29從架臺2的兩側、或者從正面分割圖板Ia側 或從背面分割圖板Ib側,對電線進行布線,或者將被布線的電線束彼此進行捆束,或者將 連接器等電氣部件結合在電線上,由此依次進行線束的裝配。而且,根據組裝區域位置,架 臺2暫時停止,在那裡進行線束的裝配。並且,以各架臺2通過行走線20上的各個裝配區域繞行一周時則完成一系列的線 束裝配的方式構建各裝配區域。本實施方式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如以上所述那樣構成,設置成下述構造圖板 1以山形配置在架臺2的圖板搭載部8上,並且線束的布線電路3跨越被配置成所述山形的 各分割圖板la、lb、lc而標示,因此,與以往的由單張構成的圖板相比,寬度方向的長度跨 及架臺2的兩側而能夠得以確保,在此,由於作為寬度方向的長度能夠確保大致加倍的長 度,因此即使在布線電路3中的來自幹線電路的分支電路變多的情況下,也能夠緩和分支 電路的密集度,與此相伴,也能夠有效緩和布線夾具4的密集度,所需的布線夾具4的配置 能夠變得容易,所以,能夠省略以往那樣的用於裝配部分線束部件的部分完成工序,能夠消 除工序間的製品移載損失,能夠有效地防止部分線束部件的保存及重複布線的費工。並且,在圖板1的寬度方向上能夠設有餘量,因此,能夠有效地防止不合理的線束 彎曲,能夠實現直線化,並且通過布線夾具4的密集緩和而在線束的裝配時實現操作性提 尚ο進而,根據上述特點而具有如下優點在標示布線電路3時,能夠進行接近車輛線 束布局的圖板布局,裝配後的線束與車輛之間的匹配性也得以提高。此外,由於也不需要部分線束部件用的圖板,因此能夠實現圖板1的數量的削減, 能夠提高每一張圖板1的生產量。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圖板1為三分割結構,是在上部具有配置成大致水平狀的 頂部分割圖板Ic且在該頂部分割圖板Ic上也配置有布線夾具4的構造,因此,具有如下優 點在跨越彎折成山形的圖板1的正面分割圖板Ia和背面分割圖板Ib的兩側對電線進行 布線時,能夠有效地防止在上部的不合理的彎曲,能夠跨越兩側順利地進行布線,並且,通 過頂部分割圖板Ic的布線夾具4,能夠將從正面分割圖板Ia跨至背面分割圖板Ib而布線 的電線有效地保持在規定位置。此外,架臺2是具有沿著磁性帶構成的行走線20行走的自行移動功能的構造,因 此,能夠通過磁性帶的配置位置的變更來容易地構建不同的行走線20,能夠提高線束裝配 流水線的構建自由度,能夠容易地構建可從兩側進行線束裝配的各種線束裝配流水線。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圖板1為三分割構造,但是也可以如圖7所示那樣,構成 為正面分割圖板Ia和背面分割圖板Ib的二分割構造等,不限於任一實施方式的構造。如上所述,詳細地說明了該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和線束裝配方法,但是上述的說 明在各個形式中都只是示例,本發明不限於此。可以想到,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而能夠得到 未被示例的許多變形例。
權利要求
一種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在圖板上標示有布線路徑且配置有布線夾具,通過沿著所述布線路徑進行布線來裝配線束,其中,所述圖板具有沿著橫向的彎折線彎折成山形而配置的多個分割圖板,所述線束的所述布線路徑跨越所述各分割圖板而標示,所述圖板配置成山形,以從該圖板的兩側裝配所述線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其中,彎折成所述山形的所述圖板被分割成配置在一側面側的正面分割圖板、配置在另一側 面側的背面分割圖板和配置在上部的頂部的頂部分割圖板這三塊分割圖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其中,在所述頂部分割圖板上配置所述布線夾具。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線束用裝配圖板裝置,其中,支撐所述圖板的架臺具有能夠自行移動的行走單元部。
5.一種線束裝配方法,在標示有布線路徑並配置有布線夾具的圖板上,通過沿著所述 布線路徑進行布線來裝配線束,其中,將所述圖板配置成山形,並且跨越所述圖板的兩側面標示所述線束的所述布線路徑, 從配置成所述山形的圖板的兩側裝配一個所述線束。
全文摘要
圖板(1)具有沿著橫向的彎折線(L)彎折成山形而配置的多個分割圖板(1a、1b、1c),線束的布線路徑(3)跨越各分割圖板(1a、1b、1c)而標示。從配置成山形的圖板(1)的兩側裝配線束。
文檔編號H01B13/012GK101981632SQ20088012840
公開日2011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4日
發明者今岡滿子, 野野村幸夫, 高根弘之, 高橋學 申請人:住友電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