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活下去的技巧(混到最後你會發現)
2023-08-01 04:10:25 2
文/梧桐
圖/電影《回歸之路》劇照
-
聽朋友說,他有一個曾經關係很好的朋友,前段時間結婚了,他是在朋友圈知道這件事的,看到婚禮現場的照片,他有點恍惚:具體是什麼時候和他走散的?當初說好的做一輩子的朋友,後來竟再也沒有聯繫了。
那一瞬間,他很想點個讚,跟他說一聲新婚快樂,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妥,人家結婚壓根沒通知你,讓他知道你知道了,豈不是有點尷尬?
如果隨了份子錢,他會尷尬,畢竟他沒通知你,就說明你沒那麼重要;如果不隨,又是人家的大喜事,也不合適。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假裝沒看見,默默地將這份祝福藏在心裡,但他比誰都清楚:往後餘生,或許再也不會跟這個人有交集了,曾經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也只能是曾經。
仔細想想,你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以前無話不談,天真地以為能陪彼此到生命的終點,但是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疏遠了,漸漸沒那麼多話說了。再後來,就不再聯繫了。
人生的選擇不同,所走的路也終究不同,那些早早結婚生子的朋友,大抵不理解你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強的事業心,老老實實嫁人不是更好嗎?
而那些追求事業不急於結婚生子的人,大抵也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將人生寄托在婚姻之上,不覺得很沒有安全感嗎?
就這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三觀,慢慢地也就不再有共同語言,與其勉強相處著,不如趁早放手,讓彼此都輕鬆,都自在。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經給妻子李銀河寫過很多封信,他們在信裡交流對於文學、人生、夢想和生命等問題的看法,後來這些信件被收錄在《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裡,其中有一封信王小波寫道:
「收到你的信以後,沒有你預想的那麼難過,不過也有一點喪氣。你知道,人不是每天都能遇上一個可以理解自己又可以信賴的人的,有時我誰也不信賴,對誰都嘻嘻哈哈。
要是有好多好多的人和我們一樣該有多好,我們在一起還有什麼事情辦不成呢,所以我覺得你十分可貴。」
在王小波看來,有人懂自己,和自己極其相似,這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如果沒有人懂也實數正常。我們不會有如此多的運氣,遇到很多志同道合且心心相印的知己,但是沒關係,有一人懂則足以。
如果你混到最後,發現一個朋友也沒有,其實也是正常的,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有人同行要感激,沒人同行,要有一顆平常心。
推薦《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收錄了王小波和李銀河的書信往來,可以刷新我們對於愛情的看法,也可以感受到,文人是如何用靈魂相愛的。
一:朋友不宜多,走散是一種人生常態
賈平凹在《自在獨行》這本書裡,也談到過自己對於朋友的看法,他說自己曾經有很多朋友,但是分不清誰是真心的,誰是虛情假意的,所以成他事的是朋友,壞他事的也是朋友。
也就是說,真正的朋友會幫助你,不會在你深陷低谷時挖苦你,嘲笑你,甚至落井下石地打壓你;但是虛假的朋友,只是把你當成人脈而已,一旦發覺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很快就會轉身離開。
如何看清這些人的真面目?只需要時間就夠了,我們這一生起起落落,看清一個朋友,只需落魄一次就知道。
時間會告訴你,誰是真心,誰是別有目的,認清了,醒悟了,也便變得成熟了。這時候你會發現,沒有朋友太正常了,你有自己的修行,做好自己便已是最好的光景,又何必非得有人同行。
賈平凹的《自在獨行》是他的四十年散文精選,收錄了他的上百篇散文,包含了他對於世間很多問題的看法,可謂寫透了人間百態,我們明白了他的人生智慧,也能通透很多。
二:知己難尋,遇到了一定要珍惜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有人懂你,這是一種莫大的運氣和福氣。你們或許不是戀人和夫妻,只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正是這種朋友,會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動。
有些人性格內斂,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不會說很多好聽的話去奉承別人,但他們一旦認準了一個人,就會真心實意地對別人好,這種人,往往很厚道。
想起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這篇雜文裡寫道:「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別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裡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細品這段話,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人?對於信任的人,什麼話都可以說,對於不信任的,習慣性保持沉默。
這樣的你在人際關係裡,往往是被動的,但正是這種被動,讓你少受很多傷害。你不會亂交朋友,這樣會落得失望,但一旦交到了,就是真心以待的。
三:學會跟孤獨和解,是一種人生境界
年輕時我們都害怕孤獨,總是想著交很多朋友,但到了一定年齡就會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稱得上朋友,朋友這兩個字是很貴重的,一般人根本配不上。
有句話說,多一個朋友多條路,秉承著這個理念,我們會儘可能地拓展人脈,積累資源,但真正對你有幫助的又有多少呢?你不強大,認識誰都沒用。
與其去發展這些無用社交,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提升自己上,你優秀了,發光了,那些所謂的人脈和資源等,自然便會尋光而來。
高曉松曾經在節目裡說過:「人到中年以後,孤獨是很珍貴的,在這個年紀你有很多社會關係,想把身邊的很多東西放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正是因為想放下很不容易,所以我們才要學會放下,不放下這些無用社交,怎麼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呢。
學會跟孤獨和解,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不要害怕自己沒有朋友,也不要擔心自己不太合群,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迎合誰,而是為了成為自己,活出最好的自我。
所以跟別人不一樣也沒關係,正如王小波說:人不是每天都能遇到一個理解自己並值得信任的人的,有時候我誰都不信賴,但我對誰都嘻嘻哈哈。
王小波看似玩世不恭,實則活得比誰都清醒,如果我們能悟透他的這種境界,活得瀟灑一點,自我一點,或許也能輕鬆很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