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依賴初三作文
2024-08-23 09:57:10 3
告別依賴,才能茁壯成長;告別依賴,才是最好的選擇。小編收集了告別依賴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告別依賴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依賴,依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有過多的依賴,因為,沒有人會讓你依賴一生。
日本有一對父子去釣魚,父親坐在水邊釣魚,一動不動,兒子看了一會便覺得沒意思,東張西望,忽然,兒子發現了一個坑,衝動地跳下去玩,結果上不來了。兒子驚惶失措,大聲呼喊「爸爸!」然而父親像是沒有聽到,默不作聲。太陽漸漸落下去了,兒子不停地呼喊,甚至開始罵他的父親,最後哭了起來,然而父親卻依舊沉默著,兒子哭了一會,發現父親並沒有理會,便抹去淚水,開始尋找出去的辦法……經過無數地失敗後,兒子終於爬了上來,然而他並沒有憤怒地指責父親,而是驕傲地對父親說:「我是自己爬上來的!」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有無數個這樣的坑,也許,有人會幫你出來,可是,誰會幫你一輩子呢?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終將會釀成大禍,只有狠下心放開手,讓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學會獨立,這才是好的。
孩子就像被縛在繭中的蝴蝶,如果有外力幫助,蝴蝶沒有經過破繭的考驗,永遠也飛不起來。
當然,也不能完全不依賴他人,對!這樣會變得冷漠、疏遠。
只要學會了獨立,在漫長的、處處充滿著危險的人生路上就會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第二篇:告別依賴
許多人一生都像船一樣,害怕失去「岸」,總是喜歡靠近「岸邊」行船,總以為這樣最安全,卻未意識到人生「靠岸航行」是最危險的。看似選擇了最可靠的依賴,結果適得其反。可見,「岸邊」有時表面上給人一種安全感,實際上讓人產生依賴性,一旦失去了「岸壁」的依靠,那又將會怎樣呢?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對周圍環境存在著依賴:聽著父母的叮嚀是一種依賴,享受過去的成績不思進取是一種依賴,遇到挫折時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還要尋求幫助也是一種依賴…..
依賴,有時讓人喪失前進的動力。因此,想要成功,我們必須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告別對家庭的依賴。家是避風的港灣,總是充滿了愛與溫暖。遇到困難,我們首先便會尋找家庭的支持與幫助。可越是這樣,我們越成為溫室中的花草,經不起風吹雨打。總有一天,我們會因大學後而離開父母的懷抱,或許會手忙腳亂;當我們在親人面前從不遭到拒絕,有求必應,而當走向社會,向陌生人請求幫助時,或許會頻頻遭拒;我們就會理解和感受到,告別對家庭和親人的依賴,是每個人都要經過的一段路,勇敢的告別,那是收到成長的禮物。
告別對過去的依賴。當柯達公司還沉浸在曾經的輝煌中,沾沾自喜,享受著膠捲為公司帶來的榮耀時,一場數碼革命已經悄然來臨。龐大的膠捲帝國還未夢醒,卻早已被人遠遠的甩在身後。即使有著雄厚的資本,即使有著數位相機發明的專利,都無法改變申請破產的事實。早已沉浸在眼花繚亂新產品中的我們,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再見了柯達,再見了老膠片!」無論曾經有多麼大的成就,有多麼輝煌的榮耀,那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現在和將來,如果一味地依賴,註定失敗命運;堅定地告別依賴,才能收穫一個嶄新的未來。
告別對他人的依賴。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強者懂得依靠自己,而弱者總是想尋求幫助。李澤楷拒絕父親李嘉誠的幫助,憑藉自己的努力,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阿里巴巴歷經多年,終於把一個小企業變成網絡帝國;賈伯斯帶領蘋果公司,走出了低谷,走向手機業的輝煌。雖然歷程艱辛,前路漫漫,但憑藉一顆強者執著之心,獨立研發,就可以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無悔地告別對他人的依賴,便收穫了成功,收穫獨立的獎賞。
告別依賴,給生命注入生機活力。不斷糾正依賴的天性,不放縱自己,不依賴家庭,不依靠父母,不依賴他人。只有當前進的航船,擺脫了對岸壁的依賴,自由自主地航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時,生命便會注入前行的動力,生命便有了憑魚躍的大海,自由飛翔的天空,駿馬縱橫馳騁的草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春天,才會真正地來臨。
告別依賴,才能茁壯成長;告別依賴,才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篇:告別依賴
每一個孩子在家中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我當然也不例外。記得有一回我放學回家,在路上我高興地對同學說:「今天我家做餃子吃,我可以大飽口福一頓了!」
就這樣我高興的回到了家,到家後我看見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家中又沒有電話。於是我就坐在大廳裡邊看電視,邊等待著爸爸媽媽回來給我做餃子。可是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爸爸媽媽還是沒回來。我心裡非常著急,因為再過十分鐘我就要去學校了,怎麼辦呢?盼望著,盼望著,爸爸媽媽還是沒有回來,於是我只好帶著失望的表情去了學校。
來到學校後,那個同學跑過來問我:「怎麼樣,你媽媽做的餃子好吃嗎?你媽媽……」聽著她的話,使我心裡越來越氣,於是我打斷了她的問話說:「別再說下去了,不要說餃子,我連一粒米也沒有嘗到,肚子現在都還在空著。」朋友聽了我說的話笑著說:「我說你一來學校怎麼不高興呢!原來是沒有吃餃子啊!那你為什麼不吃飯呢?」我說:「爸爸媽媽都沒有回來,我吃什麼呢?」朋友說:「那你不知道自己煮飯吃嗎?」
我聽了她的話,心裡非常羞愧地回答說:「我不想動手煮。」朋友聽了臉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說:「你已經不小了,做什麼事都要自己做,不要依賴別人,等你長大了,你媽媽爸爸老了,還要你照顧他們,那你怎麼辦?要知道生活是自己創造的,如果你從小就不會去創造生活,你長大後該怎麼辦?」
聽了朋友的話後,我心裡突然間覺得朋友很偉大。當放學回到家後,我立刻放下書包自己去做飯菜等待爸爸媽媽回來吃,爸爸媽媽回來後說:「今天你怎麼這麼能幹?」我笑著回答說:「不,我今後也一樣會很能幹,因為我懂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我從今以後再也不依賴你們了,我要告別依賴,創造生活!」
第四篇:告別依賴
家裡的小表弟到了學走路的年齡,大人們怕他摔倒,總是不敢放手讓他自己去走,小表弟也一直習慣性地依賴家人,需要大人的幫扶才敢走路。
有一次我帶小表弟在小區花園玩,他看著不遠處一群小朋友在玩耍,羨慕不已。我故意讓他呆在那兒,自己走到離他遠一點的位置看著他。他下意識地去牽我的手,想過去湊熱鬧,小手卻掏了個空。他目光尋找到我後,依賴而期待地看著我。我突然覺得他應該自己獨立行走了,我不應該再去攙扶他,這樣對他自己對他身邊的人都有好處。
看著我久久沒有移步,他失望地在原地大哭起來,幾分鐘以後不得不嘗試著自己走。我克制著自己,用一個旁觀者的態度看著他走路。幾步後,他重重地摔倒,又號啕大哭起來。過了一會兒,見沒有人理會他,自己便爬起來再走。如此幾次,他終於走到了玩耍的小朋友那邊。
看到我渾身沙土的小表弟,還掛著眼淚和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的紅臉蛋,我欣慰地笑了。他已經忘記了幾分鐘前的惶恐和疼痛,現在正快樂地和小朋友們玩得熱火朝天。他終於不用依賴任何人的幫扶,獨立自由的走向了他感興趣的人和事。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學習和生活,我已經長大,我要培養自己獨立與自信的精神,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即使有困難也要試著自己解決,要明白一個真正有成就的人,肯定是在無數次的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因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依賴心理不僅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會使人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因此,必須學會依靠自己,自主、自立地處理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為即將面臨的「小升初」做好準備!為以後能有國際競爭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