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面畫及其製作方法
2023-08-01 06:15:46 4
專利名稱:一種面畫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畫及其製作方法,具體為一種採用食用麵粉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面畫。
背景技術:
麵塑是中國民間手工技藝中的一個藝術門類,傳統民間麵塑即面人,也叫捏麵人, 其主要原料為麵粉和糯米粉加入各種顏料進行混合後,通過手工捏制,塑造出各種成型的立體人物、飛禽走獸等。是一種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目前,我國民間麵塑按其功用分為兩類,一類是可食用的麵塑,另一類是專供收藏的藝術性較高的麵塑。上述兩類麵塑作品均不能大量生產,難以進入普通人百姓家庭。同時現有的麵塑作品均是表現單獨或幾個人物或動物等形式,尚未見到有關將麵塑作品製成平面或立體畫面的表現形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麵塑為基礎表現形式,製作在一個平面上的一種面畫,其可以是一種由麵塑材料製作的平面畫,亦可以是一種由麵塑形式構成的一幅立體面畫。本發明的一種面畫,由畫板及附著在畫板上的畫面要素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畫面要素是由食用麵粉及輔料製作成的。所述的一種面畫,其特徵在於食用麵粉包括小麥粉和/或糯米粉和/或其它穀類作物製作的麵粉,所述的輔料包括食用油、白乳膠和防腐劑。所述的一種面畫,其特徵在於防腐劑包括明礬、苯甲酸鈉和香油。所述的一種面畫,其特徵在於面畫的畫面要素是由如下重量份的食用麵粉與輔料製作成的
食用麵粉,450-500份和/或糯米粉150-200份;水,300-350份;食用油,50-80份;白乳膠,50-80份;明礬,20-30份;香油,10-20份;苯甲酸鈉,50-80份。所述的一種面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選擇創作素材並設計畫面底B、選取與畫面大小相適應的面板,將畫面底圖拷貝於面板上;
C、按重量份稱取如下原料
食用小麥粉,450-500份和/或糯米粉,150-200份;食用油,50-80份;白乳膠,50-80 份;明礬,20-30份;香油,10-20份;苯甲酸鈉,50-80份;色素,適量;水,300-350份;
D、和制麵團將食用麵粉和/或糯米粉、食用油、白乳膠與水混合併揉製成麵團備用;
E、防腐處理將明礬研成粉末、苯甲酸鈉研成粉末並與香油混合,然後摻入上述揉制好的麵團內並進一步揉制均勻;
F、添加色素根據畫面設計,將麵團分割,並在分割的不同麵團內揉入設計要求的不同色素材料;G、粘貼畫面在畫板上刷一層白乳膠或玻璃膠,按照拷貝於畫板上的畫面圖案,將各色麵團分別以塊、片、條、點和/或人物、走獸、花草、樹木或其它要素粘貼於畫板上,構成一幅與設計相符的完整圖案,然後放置48-72小時使定型;
H、增亮及防褪色處理用甘油混合液在定型的畫面上均勻噴灑一層。所述的一種面畫的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甘油處理後的面畫表面用磷片溶液噴灑一層。所述的一種面畫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甘油混合液為甘油與酒精按1 :1比例的均勻混合物;所述磷片溶液為玻璃磷片一份、甘油一份、髮膠一份、稀料五份常溫下均勻混合物。本發明的一種面畫及其製作方法,採用食用麵粉為主要原料,添加配料後製作成獨具特色的一種塑制畫面,使得麵塑畫可以進入各種公共場合或家庭裝飾。其製作獨特,原料易得,在畫面外表用甘油混合液與磷片溶液進行處理後,使得畫面顏色保持新鮮,長久不褪色。該面畫具有薄如紗、細如絲、活潑玲瓏等特點,其表現的人物或動物栩栩如生,寫意山水側混墨無痕,特別是製作大型畫面時,可表現的氣勢磅礴、金碧輝煌,且表現出極強立體感。可以表現國畫、油畫、板畫、年畫、水彩畫等各種畫面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一種面畫及其製作方法進行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種面畫包括有畫板,在畫板上制有按照設計圖案由食用麵粉及輔料為原料製作的平面或立體畫面。上述食用麵粉以小麥粉、糯米粉或二者的組合為好,其它麵粉亦可。輔料主要有白乳膠、食用油和防腐劑。其中白乳膠採用市售產品,其作用主要是粘結劑,使麵粉粘結易於揉制。食用油採用市售的普通色拉油即可,其作用是防粘劑,防止麵團表面太粘,影響揉捏成型。採用工業油亦可達到同樣效果,但存在安全、環保問題,故採用食用油。防腐劑採用明礬、苯甲酸鈉和香油(芝麻香油或其它食用香油),其中香油主要作為苯甲酸鈉的助溶劑。明礬與苯甲酸作為防腐劑成分。色素材料的用量根據畫面底圖色澤憑觀感確定即可。實施例1
1、選擇創作素材「太行秋色」並設計出畫面底圖。2、將設計好的畫面底圖拷貝至一個與畫面大小相應的畫/面板上。3、取如下重量份取各原料備用食用小麥粉,450-500份;糯米粉,150-200份; 食用油,50-80份;白乳膠,50-80份;明礬,20-30份;香油,10-20份;苯甲酸鈉,50-80份; 色素,適量;水,300-350份;
4、取小麥粉500克,食用油60克,白乳膠55克,加水300克揉製成麵團備用。5、取明礬20克研成粉末,苯甲酸鈉50克與香油10克混合後與明礬一同揉入備用的麵團內,在25-35°C溫度中靜置60分鐘,然後再揉制10分鐘,靜置備用。6、根據設計底圖中各顏色種類,將上述麵團切割為相應份數。取相應色素揉入上述不同麵團內,製成與設計底圖顏色對應的不同色彩的麵團。7、在面板或畫板上刷一層白乳膠或玻璃膠,按照拷貝於面板上的畫面圖案要求,將各色麵團切割成塊狀、片狀或條狀,或者直接捏成人物、動物、花草、樹木及其它畫面要素,並將切割或捏成的各畫面要素按設計依次粘貼於畫板上,構成一幅與設計圖案相同的完整的畫面,然後靜置48至72小時,使得所述各畫面要素定型並與畫板牢固地粘結為一體。8、配製甘油溶液(水溶液、酒精溶液等),配製濃度以噴灑後不流液為準,在定型的面畫上噴灑一層甘油溶液。增加面畫亮度。9、配製磷片溶液(玻璃磷片1份、甘油1份、髮膠1份、稀料5份常溫下混合攪拌均勻),上述均為市售產品,將配製好的液體在定型面畫的甘油層上噴灑一層,該層為防褪色層。可使得面畫色彩長久不變。實施例2
小麥粉450克,糯米粉200克,食用花生油80克,白乳膠50克,水300克,揉製成麵團備用。取明礬30克研成粉末,苯甲酸鈉80克與20克香油混合,然後揉入備用麵團內。製作一幅水墨色萬馬奔騰圖國畫,製作面畫的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
小麥粉500克;糯米粉150克;食用油60克;白乳膠80克,明礬25克;香油15克; 苯甲酸鈉60克;色素,適量;水350克;製作一幅大型山水圖,製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4
糯米粉200克;食用油50克;白乳膠50克;明礬20克;香油10克;苯甲酸鈉50 克;色素適量;水300克;製作一幅田園秋色圖,製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5
玉米粉300克;糯米粉150克;食用油60克;白乳膠80克,明礬25克;香油15克; 苯甲酸鈉60克;色素,適量;水350克;製作一幅西湖山水圖,製作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面畫,由畫板及附著在畫板上的畫面要素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畫面要素是由食用麵粉及輔料製作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的一種面畫,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食用麵粉包括小麥粉和/或糯米粉和/或其它穀類作物製作的麵粉,所述的輔料包括食用油、白乳膠和防腐劑。
3.根據權利要求2的一種面畫,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腐劑包括明礬、苯甲酸鈉和香油。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的一種面畫,其特徵在於所述面畫的畫面要素是由如下重量份的食用麵粉與輔料製作成的食用小麥粉,450-500份和/或糯米粉,150-200份;水,300-350份;食用油,50-80份; 白乳膠,50-80份;明礬,20-30份;香油,10-20份;苯甲酸鈉,50-80份。
5.一種製作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面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選擇創作素材並設計畫面底圖;B、選取與畫面大小相適應的面板,將畫面底圖拷貝於面板上;C、按重量份稱取如下原料食用小麥粉,450-500份和/或糯米粉,150-200份;食用油,50-80份;白乳膠,50-80 份;明礬,20-30份;香油,10-20份;苯甲酸鈉,50-80份;色素,適量;水,300-350份;D、和制麵團將食用麵粉和/或糯米粉、食用油、白乳膠與水混合併揉製成麵團備用;E、防腐處理將明礬研成粉末、苯甲酸鈉研成粉末並與香油混合,然後摻入上述揉制好的麵團內並進一步揉制均勻;F、添加色素根據畫面設計,將麵團分割,並在分割的不同麵團內揉入設計要求的不同色素材料;G、粘貼畫面在畫板上刷一層白乳膠或玻璃膠,按照拷貝於畫板上的畫面圖案,將各色麵團分別以塊、片、條、點和/或人物、走獸、花草、樹木或其它要素粘貼於畫板上,構成一幅與設計相符的完整圖案,然後放置48-72小時使定型;H、增亮及防褪色處理用甘油混合液在畫面上均勻噴灑一層。
6.根據權利要求5的一種面畫的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甘油處理後的面畫表面用磷片溶液噴灑一層。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種面畫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甘油混合液為甘油與酒精按1 :1比例的均勻混合物;所述磷片溶液為玻璃磷片一份、甘油一份、髮膠一份、稀料五份常溫下均勻混合物。
全文摘要
一種面畫,由畫板及附著在畫板上的畫面要素構成,其中所述畫面要素是由食用麵粉及輔料製作成的。其製作方法是將食用麵粉及輔料混合併揉製成麵團,然後按設計底圖要求將麵團切割並將每塊揉入不同色素,製成不同顏色的麵團,根據設計畫面要素將各色麵團切割或捏成各種形狀、造型並粘貼至畫板上,然後進行增亮及防褪色處理,構成一幅手工畫。其原料來源廣,製作簡單,可以家庭製作,亦可工廠化製作。畫面逼真,立體感強。
文檔編號B44C5/02GK102173273SQ201110040159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8日
發明者冶建忠 申請人:冶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