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二輪車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1:06:11
專利名稱:自動二輪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主動軸和後輪之間配置有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 的自動二輪車。
背景技術:
已知一種在主動軸和後輪之間配置有傳遞發動機旋轉驅動力的末端 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自動二輪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
專利文獻l:日本實公平2-393號公報(圖5)
在專利文獻1的圖5中,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中具備錐齒輪(^ 二才W《)3 (標號轉用該公報的標號,以下相同);齒圈('J >夕'年氣) 4,其與該錐齒輪3嚙合;筒狀套筒,其安裝有該齒圈4,設置為能夠隨後 輪車軸24的旋轉而轉動;以及後輪6,其與該套筒連結為一體,其中,錐 齒輪3的驅動力傳遞至後輪6。
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技術中,安裝有齒圈4的套筒在後輪車軸24 的軸向上朝向後輪6插入後輪車軸24。套筒是容許在後輪車軸24的軸向 上有少量移動的構件。
如果套筒能夠在軸方向上移動,則伴隨套筒的移動,與該套筒一體安 裝的齒圈4會在軸方向上移動。於是,齒圈4和錐齒輪3之間的嚙合狀態 會變動,例如,有可能產生齒輪噪音等,存在改善的餘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在配置有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自動 二輪車中,能夠提高安裝有齒圈的後輪車軸的緊固剛性,使齒圈和與該齒 圈嚙合的錐齒輪之間的嚙合狀態穩定的技術。
技術方案1的發明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其將擺動臂可擺動地安裝於 在車體框架設置的樞軸上,後輪安裝在該擺動臂的前端,在所述擺動臂中收容有向後輪傳遞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的主動軸,在該主動軸和後輪之間 夾設有傳遞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的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所述自動二輪 車的特徵在於,該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具備齒輪箱,其安裝在擺動臂 的前端,支承向後輪傳遞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的後輪車軸; 一端及另一端 軸承,其安裝在該齒輪箱,支承後輪車軸的一端及另一端;齒圈,其設置 在後輪車軸,向後輪車軸傳遞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保持部,其設置在齒 輪箱,並經由一端軸承將後輪車軸的一端保持在後輪車軸的軸向上;緊固 構件,其經由另一端軸承,從齒輪箱的外部緊固後輪車軸的另一端,其中, 另一端軸承具有內圈和外圈,利用緊固構件將內圈緊固在後輪車軸上。
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的特徵在於,在齒輪箱設置有另一端保持部,另 一端保持部經由另一端軸承將後輪車軸的另一端保持在後輪車軸的軸向 上,外圈的側面與該另一端保持部抵接。
技術方案3的發明的特徵在於,在後輪車軸的一端安裝有制動盤,該 制動盤由後輪車軸的一端和後輪夾持安裝。
發明效果
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中,該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具備 一端保持部, 其將安裝有齒圈的後輪車軸的一端,經由一端軸承保持在後輪車軸的軸向 上;緊固構件,其經由另一端軸承從齒輪箱的外部緊固後輪車軸的另一端。
因為由一端保持部保持後輪車軸的一端,由緊固構件將內圈緊固在後 輪車軸上,使後輪車軸不能在軸向移動,所以後輪車軸被保持為在齒輪箱 中不能沿軸向移動。其結果,能夠抑制在後輪車軸上設置的齒圈在軸向移 動。
如果抑制齒圈的軸向移動,則設置在主動軸側與齒圈嚙合的錐齒輪之 間,嚙合狀態穩定。如果嚙合狀態穩定,則驅動扭矩不易變動,能夠實現 穩定的驅動力的傳遞。並且,能夠減少旋轉驅動力的傳遞引起的齒輪噪音。
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在齒輪箱設置有另一端保持部,另一端保持 部經由另一端軸承將後輪車軸的另一端保持在後輪車軸的軸向上,外圈的 側面與該另一端保持部抵接。
由於除一端軸承之外,另一端軸承的外圈的側面由在齒輪箱上設置的 另一端保持部進行保持,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後輪車軸在軸向上的緊固剛性。
在技術方案3的發明中,制動盤以通過由後輪車軸和後輪夾持的方式 安裝。
在將後輪安裝在車軸上時,可以固定制動盤,使後輪與該制動盤抵接 而鎖緊。因為制動盤與後輪一起鎖緊,所以不需要固定制動盤的專用緊固 構件。由於不需要專用緊固構件,因此能夠減少組裝工時。
圖1是本發明的自動二輪車的左側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自動二輪車的後部側視圖。 圖3是圖2的3-3線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實施例圖及對比例圖。 圖中10-自動二輪車,15-車體框架,16-發動機,17-樞軸,18-擺動 臂,18a-擺動臂的前端,24-後輪,25-後輪車軸,25a-後輪車軸的一端,25b-後輪車軸的另一端,44-主動軸,61-齒輪箱,62-制動盤,65-末端傳動齒輪 傳遞機構,71-—端軸承,72-另一端軸承,72a-另一端軸承的內圈,72c-另一端軸承的外圈,68-齒圈,73-緊固構件,74-保持部,75-—端保持部, 76-另一端保持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基於
用於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此外,附圖以標號 的方向進行觀察。
圖1是本發明的自動二輪車的左側視圖,自動二輪車10的主要結構 包括頭管11;前叉12,其可操縱地安裝在該頭管11上;操縱手柄13 及前輪14,它們分別安裝在該前叉1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車體框架15, 其安裝在頭管11上並向後方延伸設置;作為驅動源的發動機16,其懸掛 在該車體框架15上;擺動臂18,其在該車體框架15的後端部,以樞軸 17為支點可擺動地安裝在後方;後置緩衝器23,其經由連接器21安裝在 該擺動臂18的中間部18m和車體框架15的後部15b之間;後輪24,其 安裝在擺動臂18的前端部18a上,由發動機16進行驅動。在前輪14上安裝有圓盤狀的前制動盤26,在前叉12的下部安裝有前 盤形制動器單元27,該前盤形制動器單元27可夾持前制動盤26地設置, 並對前輪14施加制動。
圖中31為上罩體,32為頭燈,33為前擋板,34為主罩體,35為燃 料箱,36為乘客座席;37為座席罩體,38為後擋板。
圖2是本發明的自動二輪車的後部側視圖,自動二輪車10具備車 體框架15;發動機16,其懸掛在車體框架15上;樞軸17,其設置在車體 框架15的後部;擺動臂18,其自由擺動地設置在該樞軸17上;後輪24, 其經由後輪車軸25可旋轉地軸支承在作為該擺動臂18的前端部18a的後 部;後置緩衝器23,其安裝在擺動臂18和車體框架15之間。
後輪驅動機構41具備萬向接頭43,其與來自發動機16的輸出軸 42連結並傳遞驅動力;主動軸44,其與該自由接頭的後端43b連結並傳 動發動機16的驅動力;錐齒輪47,在該主動軸44的後端44b安裝可變更 主動軸44的軸長的軸長可變機構46,錐齒輪47與該軸長可變機構46連 結而變換驅動力的方向,傳遞至後輪車軸25上。
在本實施例中,軸長可變機構46利用了三腳架形等速萬向節,但不 限定於此,也可以是球形花鍵滑動接頭、十字槽形接頭等,只要是具有滑 動功能的接頭,並不限定其構造。
參照圖1及圖2可知,自動二輪車10具備擺動臂18,其通過樞軸 17擺動自如地設置在車體框架15上;作為驅動車輪48的後輪24,其通 過主動軸44進行旋轉,該主動軸44軸支承在該擺動臂18上,並傳遞發 動機16的驅動力,該自動二輪車10通過主動軸44和萬向接頭43,從發 動機16向後輪24傳動驅動力。在擺動臂18的內部配置有主動軸44。
設置在擺動臂18上的連接器21上設置有第1桿構件52,其設置為 從車體框架15通過第1擺動軸51向後方延伸並可擺動;第2桿構件54, 其設置為從擺動臂18的中間部18m通過第2擺動軸53向前方延伸並可擺 動;後置緩衝器23,其夾設在該第2桿構件54的前端54a與車體框架15 之間;以及第3擺動軸55,其將第1桿構件52的前端部可擺動地安裝在 該第2桿構件54的中間部54m,從而利用後置緩衝器23吸收擺動臂18 上產生的振動等。在擺動臂的前端18a上配置有收容後輪車軸25及其周邊的驅動系統 部件齒輪箱61。 62為後制動盤,63為後盤形制動器單元。
艮口,自動二輪車10是如下所述車輛將擺動臂18可擺動地安裝在車 體框架15上設置的樞軸17上,將後輪24安裝在該擺動臂18的前端18a, 將向後輪24傳遞發動機16的旋轉驅動力的主動軸44收容於擺動臂18, 在主動軸44和後輪24之間夾設有包括傳遞發動機16的旋轉驅動力的後 輪驅動機構41的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基於下一圖說明末端傳動齒輪 傳遞機構。
圖3是圖2的3-3線剖視圖,是對配置在擺動臂18的前端18a上的末 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65進行說明的圖。
在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65上作為主要結構要素,包括齒輪箱61, 其安裝在擺動臂18的前端18a;軸承67a、 67b,其配置在該齒輪箱61的 前部;作為驅動側齒輪的錐齒輪47,其支承在軸承67a、 67b上;作為從 動側齒輪的齒圈68,其與該錐齒輪47成直角地配置,並與錐齒輪47嚙合 而傳遞驅動力;作為驅動力傳遞軸的後輪車軸25,其利用花鍵部安裝該齒 圈68; —端軸承71,其支承該後輪車軸25的一端25a;另一端軸承72, 其在該後輪車軸25的另一端25b支承相對於一端25a配置在車輛的外側 的另一端25b;緊固構件73,其從車輛的外部緊固該另一端軸承72內的 內圈72a和後輪車軸25之間。77是安裝在齒輪箱61並覆蓋緊固構件73 的頭部的蓋。
下面,詳細說明支承後輪車軸25的軸承。
支承後輪車軸25的一端及另一端的軸承71、 72分別利用了深溝球軸 承。深溝球軸承包括內圈、配置在該內圈的外周的多個球、配置在這些 球的外側的外圈。
具體而言, 一端軸承71使第1軸承91和第2軸承92在軸向並列配 置,第1軸承91包括:內圈91a、球91b、...和外圈91c,第2軸承92包 括內圈92a、球92b、...和外圈92c。
另一端軸承72包括內圈72a、球72b、…和外圈72c。 在後輪車軸25的一端25a上設置有作為保持部74的一端保持部75, 該一端保持部75能夠通過一端軸承71將後輪車軸25在軸向上保持在車輛的內側。
在後輪車軸25的另一端25b上設置有作為保持部74的另一端保持部 76和緊固構件73,所述另一端保持部76通過另一端軸承72將後輪車軸 25在軸向上保持在車輛的內側,所述緊固構件73從齒輪箱61的外側緊固 另一端軸承72。
並且,通過由緊固構件73將另一端軸承72的內圈72a緊固在後輪車 軸25上,而限制後輪車軸25的軸向移動。
在齒輪箱61上設置有限制軸承的軸向移動的保持部74,該保持部74 包括 一端保持部75,其在軸向上保持作為一端軸承71的結構要素的第 l軸承的外圈91c;另一端保持部76,其在軸向上保持另一端軸承的外圈 72c。
利用一端保持部75及另一端保持部76來保持, 一端軸承71的外圈 71c的側面由一端保持部75保持,另一端軸承72的外圈72c的側面由另 一端保持部76保持,並且,另一端軸承72的內圈72a的側面由緊固構件 73緊固在後輪車軸25上。
在齒輪箱61上設置有另一端保持部76,該另一端保持部76將後輪車 軸25的另一端25b經由另一端軸承72保持在後輪車軸25的軸向上,外 圈72c的側面與該另一端保持部76抵接。
除了一端軸承71之外,另一端軸承72的外圈72c的側面由在齒輪箱 61設置的另一端保持部76進行保持,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後輪車軸25 的軸向上的緊固剛性。
在支承錐齒輪的軸的一方的軸承76a中使用深溝球軸承,在另一方的 軸承76b使用滾針軸承。
圖中,85是錐齒輪位置調整用墊片,86a、 86b是後輪車軸位置調整 用墊片,87a、 87b密封構件,88a、 88b是安裝在後輪車軸和軸承之間的 軸套構件,89是設置在齒輪箱61上,保持一端軸承的外圈的外周面的一 端外周保持面,90是設置在齒輪箱61上,保持一端軸承的外圈的外周面 的另一端外周保持面。
一端軸承71是靠近齒圈68側的軸承,如前所述從車輛的內側向外側 並列配置有第1軸承91及第2軸承92,第1軸承91的外圈91c的側面由與後輪車軸25成直角地設置的所述一端保持部75進行保持。
另一端軸承72是靠近緊固構件73側的軸承,另一端軸承72的內圈
72a的側面由緊固構件73緊固在後輪車軸25上。g卩,另一端軸承72通過
緊固構件73將內圈72a緊固於後輪車軸25。
如上所述,只要是將後輪車軸25的一端25a經由一端軸承71利用一
端保持部75進行保持,將後輪車軸25的另一端25b經由另一端軸承72
利用緊固構件73進行緊固的結構,就可以在提高後輪車軸25的緊固剛性
的基礎上,可以在不損害後輪車軸的組裝操作性的情況下得到良好的組裝性。
通常在利用蓋77防護另一端軸承72受千擾,並且在對後輪車軸25 進行維修時,拆下蓋77,再拆下緊固構件73,拆下另一端軸承72,打開 齒輪箱61,而拆卸後輪車軸25,因此不必擔心會損害後輪車軸25的維修 性。
下面,說明制動盤的安裝構造。
在後輪車軸25的一端25a上安裝有制動盤81,該制動盤81由後輪車 軸25的一端25a和後輪24夾持而配置。詳細而言,後輪24通過後輪安 裝螺栓82緊固在後輪車軸25上,制動盤81與後輪24 —起鎖緊。83是安 裝後輪24之前預先設置的小螺栓,該小螺栓用於將制動盤81臨時固定在 後輪車軸25上。
由於制動盤81由後輪車軸25和後輪24夾持而安裝,因此在後輪車 軸25上安裝後輪24時,可以固定制動盤81,將後輪24與該制動盤81 抵接鎖緊。因為制動盤81與後輪24—起鎖緊,所以不需要固定制動盤81 的專用緊固構件。因為不需要專用緊固構件,所以可以減少組裝工時。 下面,敘述具有如上所述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自動二輪車。 圖4是本發明的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實施例圖及對比較例圖。 在(a)中示出了實施例圖,因為後輪車軸25由一端保持部75和緊 固構件73保持不能在後輪車軸25的軸線Ja方向移動,所以能夠大幅度提 高安裝齒圈68的後輪車軸25的緊固剛性。
在(b)中,與安裝有齒圈68B的後輪車軸25B相當的筒狀齒圈軸93, 在插入作為固定軸的軸構件94的同時,僅保持在配置於輪側並具備擋板
9(夕、乂/"構件95的擋板杆96側,且在車輛的外部,在齒圈軸93上沒 有設置在限制軸線Jb方向上移動的構件。那麼,通過扭矩變動及速度變 動等,齒圈68B和錐齒輪47B之間的嚙合狀態有容易變動的可能性,如果 嚙合狀態變動,會有例如產生齒輪噪音等情況。
返回(a),在本發明中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65具備 一端保持部 75,其將安裝有齒圈68的後輪車軸25的一端25a經由一端軸承71保持 在後輪車軸25的軸向上;緊固構件73,其將另一端軸承72從齒輪箱61 的外部緊固在後輪車軸25的另一端25b。
通過由一端保持部75保持後輪車軸的一端25a,由緊固構件73緊固 後輪車軸的另一端25b,使後輪車軸25保持為不能在軸線Ja方向移動。 可以大幅度提高安裝齒圈68的後輪車軸25的緊固剛性。
齒圈68是向後輪車軸25傳動發動機16的旋轉驅動力的構件,是施 加有較大作用力的構件。通過提高安裝齒圈68的後輪車軸25的緊固剛性, 可以抑制齒圈68在軸線Ja方向的移動。如果抑制齒圈68在軸線Ja方向 的移動,則在設置於主動軸44側與齒圈68嚙合的錐齒輪47之間,嚙合 狀態不易變動。若嚙合狀態不易產生變動,則驅動扭矩也不易變動,從而 能夠實現穩定的驅動力的傳動。並且,可以減少旋轉驅動力的傳遞引起的 齒輪噪音。
此外,本發明在實施方式中使用了自動二輪車,但不妨礙本發明在通 常的鞍座型車輛中使用。 工業應用性
本發明在具備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自動二輪車中優選。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二輪車,其將擺動臂可擺動地安裝於在車體框架設置的樞軸上,後輪安裝在該擺動臂的前端,在所述擺動臂中收容有向所述後輪傳遞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的主動軸,在該主動軸和所述後輪之間夾設有傳遞所述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的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所述自動二輪車的特徵在於,該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具備齒輪箱,其安裝在所述擺動臂的前端,支承向所述後輪傳遞所述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的後輪車軸;一端及另一端軸承,其安裝在該齒輪箱,支承所述後輪車軸的一端及另一端;齒圈,其設置在所述後輪車軸,向所述後輪車軸傳遞所述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保持部,其設置在所述齒輪箱,並經由所述一端軸承將所述後輪車軸的一端保持在所述後輪車軸的軸向上;緊固構件,其經由所述另一端軸承,從所述齒輪箱的外部緊固所述後輪車軸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另一端軸承具有內圈和外圈,利用所述緊固構件將所述內圈緊固在所述後輪車軸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齒輪箱設置有另一端保持部,所述另一端保持部經由所述另一 端軸承將所述後輪車軸的另一端保持在所述後輪車軸的軸向上,所述外圈的側面與該另 一端保持部抵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二輪車,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後輪車軸的一端安裝有制動盤,該制動盤由所述後輪車軸的一 端和所述後輪夾持安裝。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在配置有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的自動二輪車中,能夠提高安裝齒圈的後輪車軸的緊固剛性,使齒圈和與該齒圈嚙合的錐齒輪之間的嚙合狀態穩定的技術。末端傳動齒輪傳遞機構(65)具備齒輪箱(61),其安裝在擺動臂(18)的前端(18a),支承後輪車軸(25);一端及另一端軸承(71、72),其支承該後輪車軸(25)的一端(25a)及另一端(25b);齒圈(68),其設置在後輪車軸(25),向後輪車軸傳遞發動機的旋轉驅動力;一端保持部(75),其將後輪車軸的一端(25a)經由一端軸承(71)保持在後輪車軸(25)的軸向上;緊固構件(73),其將另一端軸承(72)從齒輪箱(61)的外部緊固在後輪車軸的另一端(25b)。
文檔編號B62M17/00GK101537872SQ20091000682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8日
發明者東保寬, 豐田秀敏, 仁村泰介, 坂井清孝, 小藤健二, 鹽見欣宣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