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21:48:36 3
專利名稱: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機設計領域,具體是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通風窗是飛機處於停機狀態,當空勤人員進入駕駛艙後,提供座艙通風、與地勤交流及更加廣闊的視界的通道。現有通風窗一般由滑軌和通風窗體兩部分組成,滑軌按工裝定位,定位完成後將通風窗體安裝在滑軌之間。若通風窗存在運動間隙不好、窗體階差和間隙不符合要求、開啟關閉力不理想或者氣密性不好等問題,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去調整。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就要設計一種可以在滑軌與機身連接後對通風窗 的運動間隙、窗體階差和間隙、開啟關閉力及氣密性進行調節的機構。一般有以下幾種設計方案將滑軌與機身相連接的接頭預留出補加工餘量,當出現運動間隙不好,窗體階差和間隙不符合要求,開啟關閉力不理想或者氣密性不好等問題時,對其進行銼修或者加墊。在滑軌與機身相連接的接頭上增加長圓孔,定位時先用長圓孔與機身連接調整,待運動間隙、窗體階差和間隙、開啟關閉力和氣密性調整合適後再用圓孔定位。對於飛機通風窗的運動間隙、窗體階差和間隙、開啟關閉力及氣密性調節問題,要考慮調節機構儘量簡單可靠。而上述幾種設計方案,雖然可行,但是需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操作難度大且不可靠。所以設計一套簡單可靠又操作方便的通風窗運動間隙、窗體階差和間隙、開啟關閉力及氣密性的調節機構是飛機設計工作中不可忽略的工作之一。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運動間隙不好、窗體階差和間隙不符合要求、開啟關閉力不理想或者氣密性不好等問題不方便調節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本發明包括上調節機構、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其中,上調節機構位於通風窗體的上端,並通過上滾輪組件安裝在上滑軌上。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分別位於通風窗體的下端兩側,並分別通過前下滾輪組件和後下滾輪組件安裝在下滑軌上。所述的上調節機構、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均包括搖臂、螺栓和滾輪組件。其中上調節機構中的上滾輪組件包括上滾輪轉軸、滾輪和調節墊圈。在上滾輪轉軸的中部有徑向凸出的滾輪定位臺。所述滾輪定位臺的一側為滾輪的安裝軸,另一側為與上搖臂中心的內花鍵孔配合的外花鍵軸。所述滾輪的安裝軸與所述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移量。前下調節機構中的前下滾輪組件包括前下滾輪轉軸、滾輪和調節墊圈。前下滾輪轉軸的一端為滾輪的安裝軸,前下滾輪轉軸的另一端為外花鍵軸。在所述滾輪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有調節墊圈的安裝槽。所述前下滾輪轉軸上的外花鍵軸與位於前下搖臂上的內花鍵孔配合。所述的前下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心量。後下調節機構中的後下滾輪組件包括後下滾輪轉軸、滾輪和調節墊圈。後下滾輪轉軸的一端為滾輪的安裝軸,後下滾輪轉軸的另一端為外花鍵軸。在所述滾輪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有調節墊圈的安裝槽。所述後下滾輪轉軸上的外花鍵軸與位於後下搖臂上的內花鍵孔配合。所述的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心量。
所述各外花鍵軸端面的中心有螺釘孔。當該外花鍵軸裝入搖臂上的內花鍵孔後,通過固定螺釘將該外花鍵軸固緊。所述上滾輪轉軸、後下滾輪轉軸和前下滾輪轉軸中的外花鍵軸的花鍵參數均相同。在安裝各搖臂插杆處的通風窗體的窗框內固定有加強塊。使用時,卸下固定螺釘,取下滾輪組件,通過增減上下調節機構的調節墊圈數量,可實現對通風窗運動間隙的調整;增減下調節機構的調節墊圈數量同時還可以調整窗體與上下窗框之間間隙;通過旋轉滾輪組件,改變花鍵的偏心程度,可實現對窗體階差、開啟關閉力及氣密性的調節。本發明的優點在於當通風窗出現運動間隙不好、窗體階差和間隙不符合要求、開啟關閉力不理想或者氣密性不好等問題時,可通過增減調節墊圈數量或改變滾輪轉軸上偏心花鍵與搖臂上花鍵孔的相對位置來進行簡單可靠的調節,大大降低了工作量,節省了人力和時間。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該申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I是通風窗組件的配合示意圖;圖2是飛機通風窗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上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上滾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上滾輪轉軸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前下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前下滾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前下滾輪轉軸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後下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後下滾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後下滾輪轉軸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通風窗體 2.上滑軌3.下滑軌4.後下滾輪轉軸
5.銷子6.上調節機構 7.前下調節機構 8.後下調節機構 9.上搖臂10.上滾輪組件11.固定螺釘 12.槽形螺母13.螺栓14.上滾輪限位螺釘15.滾輪16.上滾輪轉軸 17.調節墊圈 18.前下搖臂 19.前下滾輪組件
20.後下滾輪組件 21.後下搖臂 22.前下滾輪轉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所示,本實施例是一種安裝在某型飛機的通風窗體I上的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包括上調節機構6、前下調節機構7和後下調節機構8。其中,上調節機構6位於通風窗體I的上端,並通過上滾輪組件10安裝在上滑軌2上。前下調節機構7和後下調節機構8分別位於通風窗體I下端前後兩側,並分別通過前下滾輪組件19和後下滾輪組件20安裝在下滑軌3上。所述的前下調節機構7和後下調節機構8是以飛機機頭方向確定的,所述前下調節機構7相對於後下調節機構8更靠近飛機機頭。所述的上滑軌2與下滑軌3均採用現有技術。上調節機構6是對現有技術改進後得到的。如圖2、圖3所示,上調節機構6包括上搖臂9、上搖臂插杆和上滾輪組件10。上滾輪組件10 —端固定在上搖臂9中間的滾輪軸孔內。上搖臂9為塊狀,其外形呈「凸」字形。 在上搖臂9上表面中部的凸臺中心,有貫通的滾輪安裝孔,所述的滾輪安裝孔為內花鍵孔。在上搖臂9下表面的一端有上搖臂插杆,在上搖臂9下表面的另一端有安裝有螺栓13,通風窗體I上的拉杆套裝在所述螺栓13上。所述的上搖臂插杆和螺栓13均垂直於上搖臂9的表面。上搖臂插杆為階梯狀圓柱,其長度以能夠安裝在通風窗體上為宜。在所述上搖臂插杆的下端有開口銷插孔插孔。安裝時,將上搖臂插杆插入通風窗體上的安裝孔內,使所述上搖臂插杆的下端穿過該通風窗體,用槽形螺母12固定後並通過開口銷保險。為了加強安裝上搖臂插杆處通風窗體的結構強度,在該處通風窗體的窗框內固定有加強塊。所述加強塊上有上搖臂插杆的過孔。如圖4、圖5所示,上滾輪組件10包括上滾輪限位螺釘14、滾輪15、上滾輪轉軸16和調節墊圈17。上滾輪轉軸16為臺階狀。在上滾輪轉軸16的中部有徑向凸出的滾輪定位臺,該定位臺的外徑略大於滾輪15的內徑。以所述滾輪定位臺為界,上滾輪轉軸16的一側為滾輪15的安裝軸,另一側為與上搖臂9中心的內花鍵孔配合的外花鍵軸。所述滾輪15的安裝軸與所述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移量,通過旋轉上滾輪轉軸16以調節滾輪15的位置,從而帶動通風窗體I移動,以調整該通風窗體與上滑軌2之間的間距。在上滾輪轉軸16的外花鍵軸一端端面的中心有螺紋孔。在安裝滾輪15 —側的上滾輪轉軸16 —端的端面中心有螺釘孔,當滾輪15套裝在上滾輪轉軸16上後,將上滾輪限位螺釘14裝入所述的螺釘孔內,將滾輪15與上滾輪轉軸16連接。所述上滾輪轉軸16與上搖臂9中心的內花鍵孔配合端的外圓周為外花鍵。在所述外花鍵與定位臺的一個側面之間有調節墊圈17的安裝槽,通過調整位於該安裝槽內的調節墊圈數量,以調整上滾輪限位螺釘14與上滑軌2之間的間隙。所述上滾輪限位螺釘14與上滑軌2之間的間隙以飛機的設計要求為準。裝配時,將上滾輪轉軸16的外花鍵軸裝入上搖臂9中心的內花鍵孔中,並通過固定螺釘11固緊。將螺栓13裝入上搖臂9 一端的螺栓孔內,並將通風窗體I上的拉杆套裝在所述螺栓13上。
滾輪15套裝在上滾輪轉軸16上,通過上滾輪限位螺釘14將該滾輪與上滾輪轉軸連接,並使該滾輪15能夠繞上滾輪轉軸16轉動。多個調節墊圈17安裝在調節墊圈安裝槽內。本實施例中的前下調節機構7是對現有技術改進後得到的。如圖2、圖6所示,前下調節機構7包括前下搖臂18、前下滾輪組件19和螺栓13。在前下搖臂18的上表面有前下搖臂插杆。在前下搖臂18的下表面安裝有前下滾輪組件19和螺栓13。使用時,前下搖臂插杆插入通風窗體上的安裝孔內,使所述前下搖臂插杆的上端穿過該通風窗體,用槽形螺母12固定後並通過開口銷保險。為了加強安裝前下搖臂插杆處通風窗體的結構強度,在該處通風窗體的窗框內固定有加強塊。所述加強塊上有前下搖臂插杆的過孔。通風窗體I上的拉杆套裝在所述螺栓13上。所述的前下搖臂插杆和螺栓13均分別垂直於前下搖臂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前下滾輪組件19包括前下滾輪轉軸22、滾輪15和調節墊圈17。前下滾輪轉軸22的一端為滾輪15的安裝軸,前下滾輪轉軸22的另一端為外花鍵軸;在所述滾輪15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有調節墊圈17的安裝槽。所述前下滾輪轉軸22上的外花鍵軸與位於前下搖臂18上的內花鍵孔配合。所述外花鍵軸端面的中心有螺釘孔。當外花鍵軸裝入前下搖臂18上的內花鍵孔後,通過固定螺釘11將該外花鍵軸固緊。所述的前下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心量,通過旋轉下滾輪轉軸24以調節滾輪15的位置,從而帶動通風窗體I移動,以調整該通風窗體與下滑軌3之間的間距。本實施例中的後下調節機構8是對現有技術改進後得到的。如圖2、圖9所示,後下調節機構8包括後下搖臂21、後下滾輪組件20、螺栓13。在後下搖臂21的上表面有後下搖臂插杆。在後下搖臂21的下表面有後下滾輪組件20和螺栓13。使用時,後下搖臂插杆插入通風窗體上的安裝孔內,使所述後下搖臂插杆的上端穿過該通風窗體,並用銷子5固定。為了加強安裝後下搖臂插杆處通風窗體的結構強度,在該處 通風窗體的窗框內固定有加強塊。所述加強塊上有後下搖臂插杆的過孔。通風窗體I上的拉杆套裝在所述螺栓13上。所述的後下搖臂插杆和螺栓13均分別垂直於後下搖臂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後下滾輪組件20包括後下滾輪轉軸4、滾輪15和調節墊圈17。後下滾輪轉軸4的一端為滾輪15的安裝軸,後下滾輪轉軸4的另一端為外花鍵軸;在所述滾輪15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有調節墊圈17的安裝槽。所述後下滾輪轉軸4上的外花鍵軸與位於後下搖臂21上的內花鍵孔配合。所述外花鍵軸端面的中心有螺釘孔。當外花鍵軸裝入後下搖臂21上的內花鍵孔後,通過固定螺釘11將該外花鍵軸固緊。所述的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1_的偏心量,通過旋轉後下滾輪轉軸4以調節滾輪15的位置,從而帶動通風窗體I移動,以調整該通風窗體與下滑軌3之間的間距。為了達到同時調節的目的,本實施例中,上滾輪轉軸16、前下滾輪轉軸22和後下滾輪轉軸4的外花鍵軸的花鍵參數均相同,偏心量均相等。並且分別與各外花鍵軸配合的內花鍵的參數均相同。當上滾輪限位螺釘14與上滑軌2的間隙過大或過小時,卸下上調節機構上的固定螺釘11,通過增加或減少上調節機構上的調節墊圈17來補償間隙值;當通風窗體I與上下窗框間隙不均勻時,卸下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上的固定螺釘11,通過增加或減少前下調節機構上的調節墊圈17的數量來調整間隙值,此時需注意要同步減少或增加上調節機構上的調節墊圈17的數量,以補償由於窗體抬高或降低所改變的上滾輪限位螺釘14與上滑軌2的間隙;當通風窗體I與機體的階差過大或過小,導致開啟關閉力過小或過大以及密封性能不理想時,可通過同步旋轉上滾輪轉軸16、前下滾輪轉軸22、後下滾輪轉軸4來改變通風窗體I與上滑軌2、下滑軌3的間距,減小或增大通風窗體I與機體的階差,起到改 善開啟關閉力以及密封性能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包括上調節機構、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其中,上調節機構位於通風窗體的上端,並通過上滾輪組件安裝在上滑軌上;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分別位於通風窗體下端兩側,並分別通過前下滾輪組件和後下滾輪組件安裝在下滑軌上;所述的上調節機構、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均包括搖臂、螺栓和滾輪組件;其特徵在於, a.上調節機構中的上滾輪組件包括上滾輪轉軸、滾輪和調節墊圈;在上滾輪轉軸的中部有徑向凸出的滾輪定位臺;所述滾輪定位臺的一側為滾輪的安裝軸,另一側為與上搖臂中心的內花鍵孔配合的外花鍵軸;所述滾輪的安裝軸與所述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移量; b.前下調節機構中的前下滾輪組件包括前下滾輪轉軸、滾輪和調節墊圈;前下滾輪轉軸的一端為滾輪的安裝軸,前下滾輪轉軸的另一端為外花鍵軸;在所述滾輪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有調節墊圈的安裝槽;所述前下滾輪轉軸上的外花鍵軸與位於前下搖臂上的內花鍵孔配合;所述的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心量; c.後下調節機構中的後下滾輪組件包括後下滾輪轉軸、滾輪和調節墊圈;後下滾輪轉軸的一端為滾輪的安裝軸,後下滾輪轉軸的另一端為外花鍵軸;在所述滾輪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有調節墊圈的安裝槽;所述後下滾輪轉軸上的外花鍵軸與位於後下搖臂上的內花鍵孔配合;所述的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有Imm的偏心量。
2.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外花鍵軸端面的中心有螺釘孔;當該外花鍵軸裝入搖臂上的內花鍵孔後,通過固定螺釘將該外花鍵軸固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滾輪轉軸、後下滾輪轉軸和前下滾輪轉軸中的外花鍵軸的花鍵參數均相同。
4.如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其特徵在於,在安裝各搖臂插杆處的通風窗體的窗框內固定有加強塊。
全文摘要
一種飛機通風窗的調節機構,包括上調節機構、前下調節機構和後下調節機構,各調節機構均包括搖臂、螺栓和滾輪組件。各調節機構中的滾輪安裝軸的中心線與所對應的外花鍵軸的中心線之間均有1mm的偏心量,通過旋轉下滾輪轉軸調節前下滾輪的位置,從而帶動通風窗體移動,以調整該通風窗體與下滑軌之間的間距。各滾輪組件中的安裝軸與外花鍵軸之間均有調節墊圈的安裝槽。本發明通過增減上下調節機構的調節墊圈數量,可實現對通風窗運動間隙的調整;增減下調節機構的調節墊圈數量同時還可以調整窗體與上下窗框之間間隙;通過旋轉滾輪組件,改變花鍵的偏心程度,可實現對窗體階差、開啟關閉力及氣密性的調節,降低了工作量,節省了人力和時間。
文檔編號B64D13/00GK102862681SQ201210324068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沈亮, 張鑫, 李春曉 申請人: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