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1:41:46 2
專利名稱: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
背景技術:
在自動二輪車中,主架(main frame)從頭管(head pipe)向後方並且向下方延伸出,在主架的下方懸掛發動機。在這樣的構造的自動二輪車中,在頭管附近且在主架的下方 配置空氣淨化器。空氣淨化器的上部以避開主架的方式在左右設置膨出部,在各膨出部上 形成有吸入口。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在通過設置於空氣淨化器內部的過濾器除去灰塵的狀態下, 從進氣管(intake pipe)供應給發動機(參照專利文獻1)。(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8-50999號公報但是,在發動機的吸氣系路的中途部分,為了利用空氣室的共鳴效果來降低吸氣 音而優選設置諧振器(resonator),在上述那樣的空氣淨化器配置中,希望成為在吸氣系中 配置諧振器的最佳構造。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配置容易且 具有可以實現緊湊化的諧振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所述的發明為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 造,其具有空氣淨化器殼體(例如,實施方式的空氣淨化器殼體40),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 安裝在從頭管(例如,實施方式的頭管12)向後方延伸的主架(例如,實施方式的主架23) 上,並且配置在發動機(例如,實施方式的發動機17)的上方,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的上 部並在所述主架側方配置吸入口(例如,實施方式的空氣導入口 53),其特徵在於在所述 吸入口的上部設置有在所述頭管的長度方向(例如,實施方式的軸線93的方向)上延伸形 成的諧振器(例如,實施方式的諧振器54、55)。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為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具有空氣淨化器 殼體,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安裝在從頭管向後方延伸的主架上,並且配置在發動機的上方, 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的上部夾著所述主架配置吸入口,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吸入口的上 部夾著所述頭管設有多個諧振器。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其特徵在於所述諧振器形成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內 具有的過濾器(例如,實施方式的過濾器42)的上遊側的髒側(dirty side),並且被插入固 定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上。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明,其特徵在於所述諧振器被設定成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 (例如,實施方式的長度W)比車輛行進方向的長度(例如,實施方式的長度L)短,並且形成為越朝向上方截面面積越減少的形狀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明,其特徵在於設有覆蓋所述頭管、所述主架、所述空氣淨 化器殼體以及所述諧振器的主架罩(例如,實施方式的主架罩29)。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明,其特徵在於使所述諧振器(例如,實施方式的諧振器 54)的前壁(例如,實施方式的前壁70)沿所述頭管的軸線傾斜,在所述諧振器的前壁的前 方配置線纜(例如,實施方式的線纜90,速度表線纜(speedometer cable)91)。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明,其特徵在於在所述諧振器的上方配置有固定在所述頭 管上的所述主管罩用支柱(stay)(例如,實施方式的主管罩用支柱56)。(發明效果)根據技術方案1、2所述的發明,由於可以有效利用頭管周邊的空間來配置諧振 器,所以可以抑制車輛的大型化並且實現吸氣音的降低。根據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由於在髒側設置諧振器,所以不需要像設置在潔淨 側(clean side)的情況下那樣要充分確保氣密性,因此,由於可以取消螺栓等另外的緊固 部件或密封部件來簡化諧振器的固定,所以可以實現成本降低以及生產率的提高。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明,能夠實現頭管周邊的車輛寬度方向的緊湊化,並且 也可以實現把手附近的緊湊化。根據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明,即使是用罩覆蓋的構造,在諧振器配置時,也可以避 免主架罩的大型化,從而可以實現緊湊化。根據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明,由於可以沿作為旋轉中心的頭管來配置把手周邊的 線纜,所以可以確保線纜長度的縮短以及功能性來配置,並且可以兼顧確保諧振器的配置 空間。根據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明,由於在諧振器的附近固定主架罩,所以可以在主架 罩的緊固剛性大的部位配置諧振器,從而即使使諧振器和罩接近配置也可以避免幹涉。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自動二輪車的整體側視圖;圖2是露出圖1的重要部分的左側視圖;圖3是露出圖1的重要部分的右側視圖;圖4是圖1的重要部分主視圖;圖5是圖1的重要部分俯視圖;圖6是圖2的立體圖;圖7是諧振器安裝狀態的空氣淨化器的局部剖開側視圖;圖8是空氣淨化器殼體的後視圖;圖9是空氣淨化器罩的主視圖;圖10是左側的帽管(cap duct)的左側視圖;圖11是圖10的俯視圖;圖12是圖10的後視圖;圖13是左側的諧振器的安裝狀態左側視圖;圖14是圖13的主視圖15是右側的諧振器的安裝狀態右側視圖;圖16是圖15的主視圖;圖17是沿圖13的A-A線的剖面圖;其中12-頭管;17-發動機;23-主架;29-主架罩;40-空氣淨化器殼體;42-過濾器; 53-空氣導入口(吸入口);54、55_諧振器;56-主架罩用支柱(stay) ;90-線纜;91-速度 表線纜;93-軸線;L-車輛行進方向的長度;W-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於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並且,在以下的圖中,FR表示車輛前側,L 表示車輛左側,R表示車輛右側,RR表示車輛後側。圖1是自動二輪車的整體側視圖。如圖1所示,自動二輪車10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車架11 ;前叉(frontfork) 13, 其安裝在車架11的前端部的頭管12上;把手14,其與前叉13的上部結合;前輪15,其旋轉 自如地安裝在前叉13的下部;動力單元(power unit) 16,其由在車架11的前下部安裝的 發動機17和變速器(transmission) 18構成;搖臂(swing arm) 19,其搖動自如地安裝在車 架11的後下部;後輪20,其旋轉自如地安裝在搖臂19的後端;以及車座(seat)22,其與車 架11連接,安裝在向後上部延伸的後架(rear frame) 21上。所述自動二輪車10是一種利 用從動力單元16經未圖示的鏈條(chain)傳遞的動力來驅動後輪20那樣的鏈條驅動式車 輛。此外,自動二輪車10具有空氣淨化器24,其位於車架11上具有的主架23的前 部下方並在發動機17的上部;前整流罩(front cowl) 25,其覆蓋主架23的前部以及兩前 側部;後整流罩26,其覆蓋主架23的後部以及後架21的兩側部;以及上整流罩27,其覆蓋 把手14的周圍。並且,8表示擋風罩(leg shield)。在上整流罩27的前部安裝有照明燈(head lamp) 28,在後整流罩26的後部安裝有 剎車燈(Stop lamp)87,在上整流罩27上左右安裝有未圖示的轉向燈(turn signal lamp)。在此,在前整流罩25的裡側設置主架罩29,主架罩29從上側覆蓋頭管12、主架23 以及具有後述的諧振器54、55的空氣淨化器24。具體地說,主架罩29被形成為其前部繞 到頭管21的兩側部,覆蓋諧振器54、55,其後部形成為使主架23的上方朝向斜後方下降,並 覆蓋空氣淨化器24。在此,前整流罩25、後整流罩26、上整流罩27和主架罩29以合成樹脂作為原料並 形成為薄壁狀。車架11例如由鋼管形成為管狀。主架23從頭管12朝向後下方延伸,後架21的 前端部固定在主架23的後下部。在前叉13上安裝未圖示的前減震器(shock absorber),在前輪15上安裝用於施 加制動力的鼓式制動單元(brake unit) 30。在把手14上,在右側安裝未圖示的加速器以及剎車操縱杆,並且安裝有後視鏡 (back mirror) 31 ο動力單元16由發動機17和變速器18構成,通過主架23的中央部和後端部上具 有的託架(bracket) 32、33被懸掛固定。從發動機17的右側通過消音器(muff Ier) 34進行發動機17的排氣。通過在搖臂19和後架21之間配置的後減震器37緩衝搖臂19。在後輪20上安裝 未圖示的鼓式制動單元。圖2是露出圖1的重要部分的左側視圖,圖3是露出圖1的重要部分的右側視圖, 圖4是圖1的重要部分主視圖,圖5是圖1的重要部分俯視圖,圖6是圖2的立體圖。如圖2、圖3所示,發動機17在與氣缸蓋(cylinder head) 35連接的進氣管36上 安裝節流閥體38,節流閥體38具有未圖示的節流閥和噴射器(injector),與節流閥(加速 器)的開度相應,燃料經由進氣管36與燃燒用空氣一起進入發動機17的燃燒室。節流閥 體38與連接管57連通連接,連接管57安裝在位於發動機17上方的空氣淨化器24的空氣 導出口 39上。如圖4 圖6所示,在主架23和頭管12的連結部分上固定有用於加強兩者的連 結部分的角撐板(gusset) 51,角撐板51在側視時呈大致三角形狀且其剖面呈U字狀,角撐 板51被固定成從上方覆蓋從頭管12的後半部過渡至主架23的上半部的部位。角撐板51 在左右具有安裝座52,所述安裝座52具有螺栓孔,在該安裝座52上通過螺栓50緊固固定 有空氣淨化器24的朝向車輛寬度方向的一對板狀託架49。空氣淨化器24是用空氣淨化器罩41從車輛前方側閉塞在內部內置有捕集吸入空 氣中的灰塵的過濾器42的車輛後方側的空氣淨化器殼體40而構成的,在空氣淨化器殼體 40的上部並以夾著頭管12的方式,在主架23側方左右一對地設有兩個空氣導入口 53、53。各空氣導入口 53朝向後方開放形成,在各空氣導入口 53的上部設有左側的諧振 器54和右側的諧振器55,左側的諧振器54和右側的諧振器55向沿著頭管12的軸線93的 方向延伸出,並與空氣導入口 53內連通。左側的諧振器54的前壁70、後壁71這雙方形成 為向上側後方傾斜,前壁70相對於鉛直方向的傾斜角度小於後壁71相對於鉛直方向的傾 斜角度。右側的諧振器55的前壁80、後壁81都向上形成。在此,諧振器54、55是用來利用空氣室的共鳴效果來降低吸氣音的裝置,並在過 濾器42上遊側被插入固定到作為髒側的空氣導入口 53鄰接的位置上,諧振器54、55接 近於側視觀察時呈大致三角形的角撐板51,並且相對於角撐板51從側面看時配置在重疊 (overlap)的位置。如圖4、圖5所示,諧振器54、55在車輛行進方向上的長度左右都是L,相對於車輛 行進方向的長度L,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W被設定成比長度L短,並且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 W越從下向上越變為前端細的形狀,所以諧振器54、55形成為越朝向上方截面面積越減少 的形狀。在此,左側的諧振器54如前述那樣前壁70和後壁71都是越朝向上方越向後側傾 斜,前壁70相對於垂直方向的傾斜角度比後壁71的傾斜角度更大,所以在側視時車輛行進 方向的長度L也是越朝向上方越變小。因此,越朝向上方截面面積變得越少。此外,如圖5 所示,諧振器54、55的內側的側壁72越到前側越朝外側打開,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W越到 前側逐漸變得越小。在靠近諧振器54、55的上方的位置、在頭管12的後部,側視時呈菱形、朝向後方且 稍向上方傾斜的俯視呈框狀的主架罩用支柱56被固定在頭管12上(參照圖1 圖3)。在 該主架罩用支柱56的後端部的裡面(裡面)側設有焊接螺母(weld nut),主架罩29的上 部裡面固定在該焊接螺母上。在此,主架罩29與主架23的兩側部以及覆蓋後方的前整流罩25連接。其次,詳細說明空氣淨化器。圖7是空氣淨化器的局部剖開側視圖,圖8是空氣淨 化器罩的後視圖,圖9是空氣淨化器罩的主視圖,圖10是帽管的側視圖,圖11是圖10的俯 視圖,圖12是圖10的後視圖,圖13是安裝左側的諧振器的側視圖,圖14是圖13的主視圖, 圖15是安裝右側的諧振器的側視圖,圖16是圖15的主視圖,圖17是沿圖13的A-A線的 剖面圖。如圖7 圖9所示,空氣淨化器24通過配置在車身前方的空氣淨化器罩41覆蓋 配置在車身後方的空氣淨化器殼體40,並且具有由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凸緣45和空氣淨 化器罩41的凸緣48夾住而安裝的過濾器42。空氣淨化器殼體40在凸緣45的內側朝向車 身後方突出形成有左右一對的上方膨出部43和下方膨出部44。與空氣淨化器殼體40對稱 地,空氣淨化器罩41在凸緣48的內側朝向車身前方突出形成有左右一對的上方膨出部46 和下方膨出部47。空氣淨化器殼體40為底壁,在過濾器42的下遊側即潔淨側具有空氣導 出口 39,在該空氣導出口 39上安裝連接管57。在連接管57上連接節流閥體38。空氣淨化器24在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上方膨出部43上具有使安裝面朝向車輛 寬度方向並向後方延伸的一對託架49,託架49具有在斜前方形成的長孔49a。空氣淨化器罩41的凸緣48與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凸緣45重合,通過四部位的 安裝座52將兩者組裝為一體。一對上方膨出部46在上方中央部隔著用於插入主架23而 凹設的罩側凹部77而分開配置。在空氣淨化器殼體40上,一對上方膨出部43與罩側凹部77相似地隔著在上方中 央部形成的殼體側凹部78而分開配置。下方膨出部44在寬度方向上形成兩個連續的山形 狀,在它們的谷部分配置主架23。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各上方膨出部43相比於空氣淨化器罩41的上方膨出部46, 在上方形成為筒狀,在上端部形成有連接開口 58。並且,在連接開口 58上安裝帽管59。圖10 圖12表示帽管59。並且,由於帽管59是大致左右對稱的形狀,因此只說 明左側的帽管59,而關於右側的帽管59除不同的部分之外,對各圖中相同部分標註相同符 號並省略說明。帽管59是以從上方覆蓋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連接開口 58的方式來安裝的矩形 的箱狀部件。在下部設有前後方向上長的基部60,該基部60的前部具有向下側延伸的卡合 部62,卡合部62與在上方膨出部43、43的前壁上形成的爪61卡止,基部60的後部向後方 延伸,通過螺絲63固定在連接開口 58的後部(參照圖7)。帽管59在後壁64具有矩形的 空氣導入口 53,在上壁65具有通往諧振器54、55的連通孔66。帽管59在上壁65開設連通孔66,並且與側壁、前後壁相比在更靠內側的位置具有 承載壁67。承載壁67的側壁的前部和後部形成得較高,承載壁67在兩側壁的後部具有阻 止朝上方脫落的側部卡止爪68,在承載壁67的前壁具有阻止朝上方脫落的前部卡止爪69。 在此,如圖10所示,承載壁67的前壁以越朝向上方越向內側傾斜的方式形成。並且,在圖 10中,相對應地以點劃線記載右側的帽管59的前部卡止爪69'。如圖13、圖14、圖17所示,在左側的帽管59上插入固定左側的諧振器54,使得左 側的諧振器54將承載壁67收容在內部。左側的諧振器54是僅下部開放且車輛寬度方向 的長度W相對於車輛行進方向的長度L短的箱狀部件,左側的諧振器54具有朝向後方並且向斜上方延伸的前壁70以及同樣朝向後方並且向斜上方延伸的後壁71,左側的諧振器54 還具有梯形的側壁72以及平坦的上壁73。由此,諧振器54具有越朝向上方車輛行進方向 的長度L越減少的梯形的側壁72,即使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寬度方向的長度W稍微越朝向上 方變得越小,所以諧振器54變為越向上方截面面積越減少的形狀。對應於帽管59的側部卡止爪68和前部卡止爪69,在側壁72上具有側部卡合孔74,在前壁70上具有前部卡合孔75。並且,當側部卡止爪68和側部卡合孔74卡止、前部卡 止爪69和前部卡合孔75卡止時,在連接部分塗敷粘接劑76 (參照圖17)。在此,該左側的諧振器54的前壁70的傾斜角度沿頭管12的軸線93設定,在諧振 器54的前壁70的前方,配置與右側的剎車操縱杆連接的鼓式制動單元30的線纜90和速 度表線纜91,使得線纜90和速度表線纜91通過頭管12的左側,並與前輪15的旋轉中心附 近的左側連接(參照圖2)。在圖15、圖16所示的右側的帽管59上也插入固定右側的諧振器55,使得右側的 諧振器55在內部承載承載壁67。右側的諧振器55也是僅下部開放且車輛寬度方向長度相 對於車輛行進方向長度較短的箱狀部件,由于越朝向上方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W越減少, 所以右側的諧振器55變為越朝向上方截面面積越減少的形狀,但與左側的諧振器54的不 同點在於具有全都是四邊形的前壁80、後壁81、側壁82和平坦的上壁79。對應於帽管59 的側部卡止爪68和前部卡止爪69 『,在兩側壁82上具有側部卡合孔84,在前壁80上具有 前部卡合孔83。並且,當側部卡止爪68和側部卡合孔84卡止、前部卡止爪69'和前部卡 合孔83卡止時,與諧振器54相同在接合部分塗敷粘接劑。因此,如圖7所示,在利用爪61和螺絲63在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左右一對的上 方膨出部46、46上安裝了帽管59的狀態下,將諧振器54、55從上側插入各帽管59,在帽管 59的側部卡止爪68、前部卡止爪69上卡止固定諧振器54、55的側部卡合孔74、84以及前 部卡合孔75、83。這樣,從各帽管59的後壁64的空氣導入口 53吸入的空氣朝向空氣淨化 器殼體40的連接開口 58向下側前進,在連接開口 58的下側向後側轉彎,接下來朝向空氣 淨化器罩41的上方膨出部46前進,左右合流而形成直至空氣淨化器罩41的下方膨出部47 的路徑。並且,通過過濾器42,在過濾器42的下遊形成從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下方膨出部 44經過空氣導出口 39朝向連接管57的路徑。這樣,形成一部分蛇行前進同時與進氣管36 內連續而被導向發動機17的燃燒室的預定長度的吸入空氣流路85。在此,從圖7可知,諧振器54、55的截面面積被設定成小於該吸入空氣流路85中 帽管59、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上方膨出部43、空氣淨化器罩41的上方膨出部46的截面面 積。因此,可以使車輛上方側緊湊化。根據上述實施方式,由於可以有效利用頭管12周邊的空間來配置諧振器54、55, 所以可以抑制車輛的大型化並且實現吸氣音的降低等。尤其,由於將諧振器54、55配置成 在側視時靠近對頭管12和主架23的連結部分進行加強的側視呈大致三角形的角撐板51, 並且與角撐板51重疊(overlap),所以可以實現緊湊化。此外,由於在空氣淨化器24的過濾器42的上遊側即髒側設有諧振器54、55,所以 不需要像設置在潔淨側的情況那樣要充分確保氣密性,因此,由於可以取消螺栓等另外的 締結部件或密封部件而僅僅通過插入固定諧振器54、55這樣的結構來實現諧振器54、55的固定,所以結構簡化,可以實現成本降低以及生產率的提高。由於諧振器54、55僅僅是被插入到上方膨出部43、46的上部來進行固定,所以安 裝作業容易進行。此外,由於諧振器54、55被設定成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W比車輛行進方 向的長度L短,並且形成為越朝向上方截面面積越減少的形狀,所以實現頭管12周邊的車 輛寬度方向的緊湊化,並且實現在把手14附近的緊湊化。
因此,可以避免從外側覆蓋諧振器54、55等的主架罩29的大型化,所以可以變得緊湊。在此,由於左右設置的兩個諧振器54、55的形狀、容量不同,所以諧振器54和諧振 器55的固有振動頻率不同,由此,能夠在廣域的頻率帶上抑制吸氣音。並且,通過沿左側的諧振器54的前壁70配置把手14周邊(^ > F >廻」)的鼓 式制動單元30的線纜90和速度表線纜91,其中所述左側的諧振器54的前壁70沿頭管12 的軸線93傾斜,從而可以沿作為旋轉中心的頭管12配置線纜90和速度表線纜91,從而可 以確保線纜長度的縮短以及功能性來配置線纜,並且也可以兼顧確保諧振器54、55的配置 空間。尤其,所述鼓式制動單元30的線纜90和速度表線纜91以通過頭管12的左側的 方式配置,與前輪15的旋轉中心附近的左側連接,因此,即使把手14旋轉,各線纜90、91被 配置成也靠近旋轉中心即頭管12,所以可以確保各線纜90、91的功能性同時實現線纜長度 的縮短化。並且,由於在諧振器54、55的上方附近利用主架罩用支柱56固定主架罩29,所以 可以在主架罩29的緊固剛性大的部位配置諧振器54、55,由於容易進行主架罩29和諧振 器54、55之間的間隙(clearance)管理,所以能夠使諧振器54、55靠近主架罩29並增大諧 振器54、55的容量。此外,即使在負荷作用於主架罩29上的情況下,也確保主架罩29的剛 性,所以能夠抑制諧振器54、55和主架罩29的幹涉,在這一點上諧振器54、55和主架罩29 的間隙管理也變得容易進行。並且,本發明不僅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例如,當在帽管59、59上安裝諧振器54、55 時,也可以在帽管59側設置卡合孔,在諧振器54、55側設置卡止爪。關於設置兩個諧振器 54、55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不僅限於兩個,也可以通過設置三個以上的諧振器而進一步在 更廣域的頻率帶上抑制吸氣音。
權利要求
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具有空氣淨化器殼體,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安裝在從頭管向後方延伸的主架上,並且配置在發動機的上方,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的上部並在所述主架側方配置吸入口,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吸入口的上部設置有在所述頭管的長度方向上延伸形成的諧振器。
2.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具有空氣淨化器殼體,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 安裝在從頭管向後方延伸的主架上,並且配置在發動機的上方,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的上部夾著所述主架配置吸入口, 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吸入口的上部夾著所述頭管設有多個諧振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諧振器形成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內具有的過濾器的上遊側的髒側,並且被插入 固定在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上。
4.如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 所述諧振器被設定成車輛寬度方向的長度比車輛行進方向的長度短,並且形成為越朝向上方截面面積越減少的形狀。
5.如權利要求1 4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 設有覆蓋所述頭管、所述主架、所述空氣淨化器殼體以及所述諧振器的主架罩。
6.如權利要求1 5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 使所述諧振器的前壁沿所述頭管的軸線傾斜,在所述諧振器的前壁的前方配置線纜。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諧振器的上方配置有固定在所述頭管上的所述主管罩用支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的空氣淨化器構造,其具有容易配置且可以緊湊化的諧振器。所述空氣淨化器構造具有空氣淨化器殼體(40),其安裝在從頭管(12)向後方延伸的主架(23)上並且配置在發動機(17)的上方,在空氣淨化器殼體(40)的上部並在主架(23)側方配置空氣導入口(53),其特徵在於在空氣導入口(53)的上部設置在頭管(12)的軸線(93)的方向延伸形成的諧振器(54、55)。
文檔編號F02M35/16GK101806263SQ201010114048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7日
發明者中島泰, 櫻井洋子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