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隔水防臭地漏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6:56:11 1
專利名稱:深隔水防臭地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築物給排水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深隔水防臭地漏。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防臭地漏屢見不鮮。而通用的防臭地漏為扣碗結構,目前,這種結構的缺點是1、只具有一條下水通道,不但排水量少,而且功能單一;2、地漏中起防臭作用的水封圈高度僅為4~5毫米,容水只有40克,如此少量的水,在很短時間內就容易自然揮發掉,從而失去防臭作用,使得臭氣外溢,汙染室內空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不但排水量大、功能多樣化,而且還可以有效防止臭氣外溢,防臭效果好。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包括上端開口的底座、設於該底座內且上端也具有開口的水封圈、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端開口處的排水箅子、固定在所述排水箅子底端的隔水蓋,所述底座和所述水封圈之間形成U形存水槽,所述的隔水蓋倒扣在所述水封圈的上方;所述排水箅子具有一設置在其中部的第一排水孔和多個沿該第一排水孔外側周向分布的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由一上蓋封住;所述隔水蓋的頂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排水孔對應的開口。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徵所述的第一排水孔呈圓形,所述的第二排水孔呈「香蕉」狀。
所述水封圈的高度為40mm~50mm之間。
所述水封圈的高度為45mm。
所述的底座包括一周壁和自該周壁底端向內延伸且不封口的一底壁,所述的水封圈為一由所述底座底壁末端向上延伸的周壁。
所述的排水箅子在兩組對稱的第二排水孔之間設有兩個安裝孔,所述的隔水蓋在對應該兩安裝孔的位置則分別設有螺孔,兩者通過螺釘連接在一起。
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裝有一內部具有階梯孔的外蓋,所述的排水箅子為一圓形平板,其安裝在所述外蓋內的臺階上。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深隔水防臭地漏,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兩條下水通道,可以增加排水量,同時,由於新增加的下水通道可與洗衣機等各種用水設備的水管直接相連,因而功能多樣。
其次,本實用新型將水封圈的高度設計成40~50mm之間,可使汙水在室溫為10~25℃條件下,蒸發延續180小時不擴散臭氣,因而防臭效果好。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圖1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深隔水防臭地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排水箅子的示意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隔水蓋的示意俯視圖;圖4為圖3中沿A-A方向的示意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包括上端開口的底座1、設於該底座1內且上端也具有開口21的水封圈2、安裝在底座1上端開口處的排水箅子3、固定在排水箅子3底端的隔水蓋4,底座1和水封圈2之間形成U形存水槽5,隔水蓋4倒扣在水封圈2的上方;排水箅子3具有一設置在其中部的第一排水孔31和多個沿該第一排水孔31外側周向分布的第二排水孔32,平時第一排水孔31由一上蓋6封住,使用時再將該上蓋6打開;隔水蓋4的頂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排水孔31對應的開口41。這樣一來,本實用新型便形成了兩條下水通道,其中,第二排水孔32、隔水蓋4、U形存水槽5和開口21形成第一條下水通道,第一排水孔31、開口41和開口21形成第二條下水通道,從而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可以大幅度增加排水量。
如上所述,第一排水孔31呈圓形,因而可以與洗衣機等各種用水設備的水管直接相連,功能多樣;第二排水孔32呈「香蕉」狀,不但外形美觀,而且更加有利於排水。底座1包括一周壁11和自該周壁底端向內延伸且不封口的一底壁12,水封圈2為一由底座底壁12末端向上延伸的周壁;水封圈2的高度為40mm~50mm之間,優選值為45mm,可使汙水在室溫為10~25℃條件下,蒸發延續180小時不擴散臭氣,防臭效果好。
如上所述,排水箅子3在兩組對稱的第二排水孔32之間設有兩個安裝孔33,隔水蓋4在對應該兩安裝孔的位置則分別設有螺孔42,兩者通過螺釘8連接在一起。底座1的上端安裝有一內部具有階梯孔71的外蓋7,排水箅子3為一圓形平板,其安裝在外蓋7內的臺階72上,這樣的安裝方式可以防止已經進入底座內的水從連接間隙內溢出。
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深隔水防臭地漏,包括上端開口的底座(1)、設於該底座(1)內且上端也具有開口(21)的水封圈(2)、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端開口處的排水箅子(3)、固定在所述排水箅子(3)底端的隔水蓋(4),所述底座(1)和所述水封圈(2)之間形成U形存水槽(5),所述的隔水蓋(4)倒扣在所述水封圈(2)的上方;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水箅子(3)具有一設置在其中部的第一排水孔(31)和多個沿該第一排水孔(31)外側周向分布的第二排水孔(32),所述第一排水孔(31)由一上蓋(6)封住;所述隔水蓋(4)的頂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排水孔(31)對應的開口(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排水孔(31)呈圓形,所述的第二排水孔(32)呈「香蕉」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封圈(2)的高度為40mm~50mm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封圈(2)的高度為4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座(1)包括一周壁(11)和自該周壁底端向內延伸且不封口的一底壁(12),所述的水封圈(2)為一由所述底座底壁(12)末端向上延伸的周壁。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水箅子(3)在兩組對稱的第二排水孔(32)之間分別設有兩個安裝孔(33),所述的隔水蓋(4)在對應該兩安裝孔的位置則分別設有螺孔(42),兩者通過螺釘(8)連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深隔水防臭地漏,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裝有一內部具有階梯孔(71)的外蓋(7),所述的排水箅子(3)為一圓形平板,其安裝在所述外蓋(7)內的臺階(72)上。
專利摘要深隔水防臭地漏,包括上端開口的底座、設於該底座內且上端也具有開口的水封圈、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端開口處的排水箅子、固定在所述排水箅子底端的隔水蓋,所述底座和所述水封圈之間形成U形存水槽,所述的隔水蓋倒扣在所述水封圈的上方;所述排水箅子具有一設置在其中部的第一排水孔和多個沿該第一排水孔外側周向分布的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由一上蓋封住;所述隔水蓋的頂端具有與所述第一排水孔對應的開口。本實用新型不但排水量大、功能多樣化,而且還可以有效防止臭氣外溢,防臭效果好。
文檔編號E03C1/282GK2908625SQ20052014518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1日
發明者陳鴻濤 申請人:陳鴻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