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是什麼意思(築是什麼)
2023-08-10 15:04:05 1
《築》的封面
郭沫若曾創作過一部五幕歷史劇《築》。
這部話劇描寫了戰國時期,秦國依靠商鞅變法而變得強大,東方六國無法抵抗。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兵鋒直指燕國。燕國太子丹為化解危局,於公元前227年派遣荊軻西入秦國首都鹹陽,以燕國督亢之地圖與秦國叛將樊於期的首級為籌碼,得以得到秦王召見,刺殺秦王。
荊軻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與太子丹送之於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後刺殺行動失敗,荊軻死難,高漸離、宋意等人逃匿。公元前222年,秦滅燕。
公元前221年,秦滅齊,統一天下。兩年後,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東巡郡縣,話劇《築》的故事也就從此開始。高漸離隱居在宋子城的一家酒館,隱姓埋名,充當傭保;後為秦始皇御醫夏無且所發現,被擒。秦始皇愛惜高漸離的音樂才能,又忌憚高漸離是荊軻的朋友,於是燻瞎高漸離雙眼,並對其施以極刑,以為這樣高漸離就沒法刺殺他了。但高漸離往築裡灌鉛,趁秦王聽曲正入迷時,向秦王的頭部猛砸……
當時僑劇日本的郭沫若在讀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心情非常激動,他下決心要把它寫成一個劇本。
可是「築」是什麼樣子呢?郭沫若弄不清築的形狀、弦數、大小、擊法,無可奈何地說:「築是劇中的重要道具,沒有考定清楚,怎麼下筆呢?」他只好先放下。
古樂器——築
後來,郭沫若回到了祖國,查閱了大量文獻,經過長期的考證,終於大致搞清楚了:「古築,五弦,如琴而小,左手執其頸,置其尾於肩上,右手以竹尺擊之。」當他考證清楚時,已是1942年,這離當年在日本的最初設想,已有六七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