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街君好到底喜歡誰(這不是最好的結局呢)
2023-08-03 10:57:15 1
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多年後,君好回到澳門。
如文初所願,君好有不錯的事業、幸福的家庭、一對可愛的龍鳳寶貝。
她尋著「分分鐘需要你」的歌聲往前走著,這支曾代表父母之間愛情的歌曲在她心中早已不僅僅是這個含義。
前方,在一片青青草地上,有一群孩子在齊齊哼唱著這首歌,中間夾雜著一個熟悉的男人的聲音。
是他,他背對著她,她的心在發顫,她的手下意識的去拿那根警笛,卻並沒有馬上吹響它。
也許,她還需要一點點時間,她還需要一點點勇氣,她還想再看看他的背影,她還想預料警笛聲劃破長空後的情景。
終於,她輕輕地吹響了它,以他們慣用的暗號,獨一無二,噙住眼眶裡的熱淚。
他怔了一會兒,緩緩的轉過身,那一轉身仿佛曆經了幾十個春夏秋冬,一轉身的光景仿佛可以令人釋懷所有。
回過頭,他仍是一如往昔的笑容:純淨、美好,只不過平添了一些滄桑。
兩人隔著幾米遠,文初說「你好,祝君好」;君好說「我真的好想你」,淡淡的話語。
劇情到這裡結束,畫面定格在君好與文初重逢的那一刻。
遠處,是陽光明媚,碧海藍天。
溫暖又略帶憂傷的音樂響起,陪著一條街的人和事,眼淚就忍不住地滾下來。
千言萬語到最後也只能化作一句——祝君好。
世間有一種愛,叫刻骨銘心;有一種痛,叫痛徹心扉。
願有來世吧,來世願君好和文初能夠天長地久相守,永不分離。
對於這個結局,我可以理解,但仍然為此陷入無奈與惋惜,於很長一段時間裡。
也許正是因為最後,文初放手成全君好和禮信,才使得這個結局耐人尋味。
《十月初五的月光》,還有另一個別名——《澳門街》。
我習慣冠以這部劇後者的名稱,因為我不太喜歡《十月初五的月光》這個劇名。
農曆十月初五,正是一年中月光最缺的時候,象徵著人間的悲歡離合,以及愛情中的不完美,劇名即意寓了這劇中每一對都是不完美的。
君好和文初不完美,沛堅和海琳不完美,海景叔和嬌姨不完美,嬌姨和祝展輝也不完美 ,依文和金勝還是不完美。
一般的劇,即便是悲劇,也不至於悲得如此徹底,所以當年看完這部劇,讓人忍不住哀嘆一句: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君好,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命好得讓人羨慕嫉妒。
她身邊的人,爸爸、媽媽、禮信、文初、金勝無一不是那麼地疼愛她,每個人都以自己獨有的方式默默地關愛她、呵護她。
她理所當然的享受著這些愛,甚至可以徜徉在一個又一個人的愛裡。
文初哥,看我抓到蟑螂了!
文初哥,再幫我做一次作業嘛。
文初哥,哄我睡覺。
文初哥,今天怎麼沒有叫我起床!
文初哥,這些是我要的生日禮物,你選一個吧!
......
這個叫文初的男孩,佔據了君好前二十年的生命。
她肆無忌憚的向他撒嬌,她知道自己無論提出什麼要求她的文初哥都會答應她。
在她面前,文初毫無招架力。
她以為他們會就這樣過一輩子。
那時她很天真,還沒有任何閱歷,亦不懂得世事難料。
文初,從一開始就是個悲劇人物。
他是歌女和警察的孩子,爸爸拋棄了媽媽,媽媽毒啞了他,棄他而去。
親情的缺失是一輩子也補不回來的,孩子的自卑感也往往來自原生家庭,所以文初什麼都沒理由去爭,也不敢去爭。
嬌姨救了文初的命,把他養大,對文初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恩情。
於是他拼命賺錢,聽嬌姨的話,把嬌姨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
對嬌姨來說,她一生的幸福與快樂,都是文初與君好給她的。
然而實際上,真正了解她的人,只有文初一個。
君好作為她的女兒,只看到母親表面的不開心,而母親心裡真正想的什麼,君好並不知道。
嬌姨對祝展輝的愛情,文初也了解,嬌姨心裡真正放不下的是誰,文初更了解。
嬌姨的快樂,文初看在眼裡;嬌姨的痛苦,文初疼在心裡。
雖然文初不能說話,而嬌姨卻能從文初那裡感受到一種特別的關懷與理解。
真正了解嬌姨的,不是她放不下祝展輝,也不是她最疼愛的女兒祝君好,而是這個她養育長大卻與她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文初。
文初與嬌姨,同樣善良、同樣可以為心愛的人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
所以,全劇中只有文初才是嬌姨的知音人。
但是嬌姨,即便再喜歡文初,卻因為太過心疼自己的女兒,而反對文初喜歡君好。
現實真的太過殘酷。
文初,溫良敦厚、笑起來有可愛的酒窩,從不抱怨,無怨無悔地付出。
他始終像一個天使一般,堅強樂觀,無時無刻竭盡所能地把快樂傳達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對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好、那麼善良,卻獨獨忘了自己。
文初對君好的愛,更是從小就開始了,保護她、包容她、疼惜她。
最真摯的愛也不過如此。
在君好睡不著的時候,文初靜靜地背著她哄她入睡。
在君好開心時,文初載著她穿過每條大街小巷。
他也經常和君好拌嘴吵架,卻總在他疲憊時幫她做好功課。
君好走丟了,文初永遠是第一個找到她的人。
他明白她的喜好,喜歡吃什麼,用不慣什麼,即便君好生氣時對他說出「你們男人沒一個好東西,離我遠點」這樣的話,他也懂她的小性子。
一張張小字條,裝生氣的,玩笑的,心軟的。
不能說話的文初,也總能想方設法地哄得君好破涕為笑。
文初太懂事、太善良,所以他始終不懂得如何對自己好一點,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人就是君好。
「如若碰到,他比我好,只望停在遠處祝君安好。」
從前我是不認同文初的愛情觀的。
因為真正的愛情,無關乎家境、學識,而是兩顆心能否緊緊地靠攏。
而文初,為自己不能給君好最好的生活而自卑,為自己各方面不如禮信而放棄君好,為了讓君好能獲得所謂的「幸福」而冷漠拒絕君好的示愛。
「文初哥,你有沒有喜歡的女生?」
「我從小就只喜歡她一個。」
哭泣的君好以為文初喜歡的是海琳。
可是她錯了,他喜歡的一直都是君好。
他明明是那麼深愛著這個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女子,可是卻為了她有更好的前途而生生放棄了她,只因他看到了君好的身邊有比自己更好的司徒禮信。
文初曾經對金勝說過,「你不懂什麼是幸福」,也許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
文初覺得,愛一個人不是要擁有她,而是要讓她覺得幸福。
當海琳對文初說「我希望你開心」時,文初說「君好開心,我就開心」。
簡單平淡的一句回答,卻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文初對君好濃烈深沉的愛。
司徒禮信,有人因為文初和君好不能在一起而討厭他嗎?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在一部戲中同時愛上兩位男主角,但這部戲是個例外。
司徒禮信,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家世優良,能力卓越,見聞廣博。
禮信一開始並不是以情敵的身份走入文初的世界,而是以一個互相關心的朋友。
禮信從認識文初的第一天就發誓一定要找到一個好醫生讓他再開口說話。
他為了這個願望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努力,他們是工作上的拍檔,生活上交心的朋友,他們倆惺惺相惜。
這樣一個無可挑剔的好男人,就這樣被二十歲的君好遇見了。
禮信這個「王子型」的男人確實是做男友、做老公的上上之選。
當禮信追求君好的時候,君好也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文初的依賴。
君好,就這樣開始了她人生第一次戀愛,那麼甜蜜與幸福,而忽略了為這段戀愛痛苦和傷心的人們,其中自然包括她最在意的文初哥。
漸漸的,君好發現感覺不對了,她發現自己愛的也許不是身邊這個人,而是陪伴她二十年的文初。
那時,禮信和文初一起從屋頂跌落,君好不顧一切的衝到文初面前,緊緊擁抱他。
隨後她意識到了禮信的眼神裡有一絲落寞,她也意識到了要面對自己的真心。
是的,我承認,君好在那時是自私的,她選擇面對真心的方法就是一面心繫著禮信,一面又對文初說希望他能開口說喜歡她。
其實,作為三角戀的三方,每一方都很難抉擇,一段三角戀,無論怎麼處理,總會有人受傷。
起碼君好還猶豫過、徘徊過,甚至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只要文初開口,君好就會捨棄所有回到他身邊。
如果說文初一開始的逃避是出於自己不能說話的自卑,不忍傷害朋友的好心以及讓君好選擇一個好男人的關切,那麼這種逃避還是可以諒解的。
可是,文初憑什麼幫君好決定未來?憑什麼不讓君好面對自己的真心?憑什麼他就認為君好沒有了他和嬌姨還會活的幸福?
最終,文初還是選擇了一種極殘忍的方式讓君好死心,間接幫君好決定了以後的生活。
因為深愛,所以放手。
愛一個人的極致不過如此,我也同君好一樣,很久以後,才明白。
那時,我痛恨文初的自卑軟弱,更痛恨君好的後知後覺。
君好,居然對朝夕相處了二十年的文初哥一點都不了解。
她不了解,文初忍痛把自己心愛的人拱手相讓,不是不愛,而是太愛。
每每想起文初的眼神,那樣的清澈,可是卻總是糅雜了一種憂傷,讓人心痛。
他把所有的傷痛都掩埋在笑容背後,再心酸也獨自一人默默流淚。
是的,他以自己的方式成全了君好和禮信的碧海藍天,代價是自己一生的隱忍和退讓。
只是,誰又敢說,這不是文初最想得到的結局呢?
縱然心痛,但只要君好幸福,他就開心。
對於君好,其實遇上司徒禮信,嫁給他,本身就是件幸事。
但當生命中有了一個文初哥,這別人眼中的幸運,就有了一絲苦澀和無奈。
初為人母的少婦,熟悉的口琴聲和少年們的歌唱,她滿目是淚。
陽光下閃爍的那背影,他回頭給出個微笑,很遠也很近,你好,祝君好。
曾經看這部戲時,曾不滿那麼可愛的文初哥怎麼會是個啞巴,為何不會講話?
現在想起來,才恍然大悟:那是大雪無聲、大愛無言。
他的手語,他的樂觀和善良,他對君好的愛,原來沒有聲音,但勝過世間所有的色彩繽紛、絢麗美好。
君好,祝君好,有疼她愛她的司徒禮信,有可愛伶俐的一雙兒女,生活無憂。
幸福嗎?當然幸福。
只是淚眼朦朧處,想得到的撫慰來自另一個人;只是笑意盈然時,渴望分享的是另一個人而已。
人生,總是有點遺憾的。
其實,哪個姑娘敢說自己年輕的時候不是像君好一樣,期盼身邊所有的人都愛自己寵自己。
而當生命中最純潔的一段愛情離自己而去的時候,轉而棲息在那個一直陪伴的港灣裡,輔佐著丈夫的事業,相夫教子,過著寧靜祥和的日子。
在君好年少的歲月裡,她小小的無知和天真讓她無法洞悉命運對她的安排,她只能在別人替她安排好的路途上亦步亦趨地走下去,她又有什麼錯呢?
很多人會說,我不要住大別墅不要豪車不要大鑽戒,我只要和心愛的人天天在一起。
愛情本來就不是婚姻的全部,更不是生命的全部,只有愛情的婚姻也遲早會被柴米油鹽磨滅得面目不堪。
何況,我相信,君好和禮信之間的情感,是互相陪伴互相體諒的共同成長,是相濡以沫的細水長流。
經歷了成長之後,才忽然發現原來《澳門街》有一個最現實的蒼涼的結局。
可是誰又敢說,這不是他們最好的結局呢?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END~
作者:咖啡裡的雲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述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溫暖和深情
推薦閱讀:記憶如此之美,值得靈魂為之粉身碎骨——《還珠格格》「永燕戀」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徐克版東方不敗&令狐衝
他們的如花美眷,我們的似水流年——《老房有喜》之趙薇&蘇有朋
愛不釋手你的美,愛不釋手你的情——《唐太宗李世民》之長孫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