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3:22:51 1
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通過在導熱基板的正反兩面分別設置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使得射燈的中心光強及整燈的發光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導熱基板和正反兩面設置的第一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充分與空氣接觸,加之在導熱基板與導熱柱之間設置的半導體製冷片,極大的提升了整燈的散熱效果,此外可升降的導熱柱與導熱套筒通過螺紋配合,能夠方便的調整光源的發光位置,進而通過反光杯來改變整燈的發光角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發光效率高,散熱效果好,且發光角度可調。
【專利說明】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技術下的射燈,一般都是在發光杯的底部設置向杯口方向發光的光源,由於 發光杯底部空間有限,一般很難通過增加光源數量來提高整燈的發光效率,此外,由於光源 設置到反光杯的底部,很難和空氣形成對流,因此很難提高散熱效果。此外,由於光源位置 固定,無法通過光源位置的改變來改變整燈的發光角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發光效率高,散熱效果好,且發光角度 可調的射燈。
[0004]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 -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包括反光杯和燈頭散熱體,所述燈頭散熱體的頂面上 一體設置有導熱套筒,所述導熱套筒的根部向上設置有斜面,所述導熱套筒的腔體與所述 燈頭散熱體相貫通,且所述導熱套筒的腔體內螺紋配合有可升降的導熱柱,所述導熱柱的 頂部設置有導熱基板,所述導熱基板的底面圍繞所述導熱柱的圓周方向均布有第一 LED光 源,所述導熱基板的頂面均布有第二LED光源,且所述導熱柱與所述導熱基板之間設置有 半導體製冷片,所述半導體製冷片上的正負極與所述導熱基板的電路相連接,所述反光杯 的底面的軸心處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與所述導熱柱相配合且所述反光杯的底面 與所述斜面緊固。
[0006] 其中,所述燈頭散熱體的底面設置有絕緣層,所述絕緣層的上表面向上凹設有第 一凹孔和第二凹孔,所述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分別與設置在所述燈頭散熱體的底面上的第 一圓孔和第二圓孔緊配。
[0007] 其中,所述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分別與設置在所述燈頭散熱體底面上的正極導電 柱和負極導電柱緊配。
[0008] 其中,所述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的軸心處分別貫穿設置有用於穿設電源線的 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電源線的一端貫穿所述燈頭散熱體與所述基板相連接。
[0009] 其中,所述電源線的另一端與所述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相連接,所述正極導 電柱和負極導電柱分別與外部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
[0010] 其中,所述反光杯為鋁反光杯且內表面設置有真空鍍鋁的反光層。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反光杯和燈頭散熱體,所述燈頭散熱體 的頂面上一體設置有導熱套筒,所述導熱套筒的根部向上設置有斜面,所述導熱套筒的腔 體與所述燈頭散熱體相貫通,且所述導熱套筒的腔體內螺紋配合有可升降的導熱柱,所述 導熱柱的頂部設置有導熱基板,所述導熱基板的底面圍繞所述導熱柱的圓周方向均布有第 一 LED光源,所述導熱基板的頂面均布有第二LED光源,且所述導熱柱與所述導熱基板之間 設置有半導體製冷片,所述半導體製冷片上的正負極與所述導熱基板的電路相連接,所述 反光杯的底面的軸心處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與所述導熱柱相配合且所述反光杯 的底面與所述斜面緊固。通過在導熱基板的正反兩面分別設置第一 LED光源和第二LED光 源,使得射燈的中心光強及整燈的發光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導熱基板和正反兩面 設置的第一 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充分與空氣接觸,加之在導熱基板與導熱柱之間設置 的半導體製冷片,極大的提升了整燈的散熱效果,此外可升降的導熱柱與導熱套筒通過螺 紋配合,能夠方便的調整光源的發光位置,進而通過反光杯來改變整燈的發光角度,本實用 新型結構簡單,發光效率高,散熱效果好,且發光角度可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中:1.反光杯、2.燈頭散熱體、3.導熱柱、4.導熱基板、5.第一 LED光源、6.絕 緣層、7.斜面、8.第二LED光源、9.半導體製冷片、10.導熱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下面結合附圖1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5] 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包括反光杯1和燈頭散熱體2,所述燈頭散熱體2的頂 面上一體設置有導熱套筒10,所述導熱套筒10的根部向上設置有斜面7,所述導熱套筒10 的腔體與所述燈頭散熱體2相貫通,且所述導熱套筒10的腔體內螺紋配合有可升降的導熱 柱3,所述導熱柱3的頂部設置有導熱基板4,所述導熱基板4的底面圍繞所述導熱柱3的 圓周方向均布有第一 LED光源5,所述導熱基板4的頂面均布有第二LED光源8,且所述導 熱柱3與所述導熱基板4之間設置有半導體製冷片9,所述半導體製冷片9上的正負極與所 述導熱基板4的電路相連接,所述反光杯1的底面的軸心處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 與所述導熱柱3相配合且所述反光杯1的底面與所述斜面7緊固。通過在導熱基板的正反 兩面分別設置第一 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使得射燈的中心光強及整燈的發光效率得到 了極大的提升,同時,導熱基板和正反兩面設置的第一 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充分與空氣 接觸,加之在導熱基板與導熱柱之間設置的半導體製冷片,極大的提升了整燈的散熱效果, 此外可升降的導熱柱與導熱套筒通過螺紋配合,能夠方便的調整光源的發光位置,進而通 過反光杯來改變整燈的發光角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發光效率高,散熱效果好,且發光 角度可調。
[0016] 所述燈頭散熱體2的底面設置有絕緣層6,所述絕緣層6的上表面向上凹設有第一 凹孔和第二凹孔,所述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分別與設置在所述燈頭散熱體2的底面上的第 一圓孔和第二圓孔緊配。此結構設計,使得燈頭散熱體2底面與燈座有效隔離,從而有效阻 止燈頭散熱體2帶電。
[0017] 所述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分別與設置在所述燈頭散熱體2底面上的正極導電柱 和負極導電柱緊配。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所選用的燈頭為GU10燈 頭,此結構設計,使得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分別與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緊配,且同時與 燈頭散熱體2有效隔離,阻止燈頭散熱體2帶電。作為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用電源線 穿設到燈頭散熱體2中使得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與導熱基板連通且不會使得燈頭散 熱體2帶電。同時,為了便於射燈的更換和維修,本實用新型採用外部電源供電,且輸出電 壓均低於人體安全電壓。
[0018] 所述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的軸心處分別貫穿設置有用於穿設電源線的第一 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電源線的一端貫穿所述燈頭散熱體與所述基板相連接。
[0019] 所述電源線的另一端與所述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相連接,所述正極導電柱和 負極導電柱分別與外部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
[0020] 所述反光杯1為鋁反光杯且內表面設置有真空鍍鋁的反光層。反光杯的內表層可 以根據實際所需要的光學需求設計對應的反光層,也可以採用塑料反光杯製作。
[0021]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 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基於此處的解釋,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 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其特徵在於:包括反光杯(1)和燈頭散熱體(2),所述燈 頭散熱體(2)的頂面上一體設置有導熱套筒(10),所述導熱套筒(10)的根部向上設置有斜 面(7),所述導熱套筒(10)的腔體與所述燈頭散熱體(2)相貫通,且所述導熱套筒(10)的 腔體內螺紋配合有可升降的導熱柱(3),所述導熱柱(3)的頂部設置有導熱基板(4),所述 導熱基板(4)的底面圍繞所述導熱柱(3)的圓周方向均布有第一 LED光源(5),所述導熱基 板(4)的頂面均布有第二LED光源(8),且所述導熱柱(3)與所述導熱基板(4)之間設置有 半導體製冷片(9),所述半導體製冷片(9)上的正負極與所述導熱基板(4)的電路相連接, 所述反光杯(1)的底面的軸心處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與所述導熱柱(3)相配合 且所述反光杯(1)的底面與所述斜面(7)緊固。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燈頭散熱體(2) 的底面設置有絕緣層¢),所述絕緣層¢)的上表面向上凹設有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所述 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分別與設置在所述燈頭散熱體(2)的底面上的第一圓孔和第二圓孔 緊配。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凹孔和第 二凹孔分別與設置在所述燈頭散熱體(2)底面上的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緊配。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其特徵在於:所述正極導電柱和 負極導電柱的軸心處分別貫穿設置有用於穿設電源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電源線 的一端貫穿所述燈頭散熱體(2)與所述基板相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線的另一 端與所述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相連接,所述正極導電柱和負極導電柱分別與外部電源 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角度可調的射燈,其特徵在於:所述反光杯(1)為 鋁反光杯且內表面設置有真空鍍鋁的反光層。
【文檔編號】F21V7/06GK203880660SQ201420279496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8日
【發明者】劉春 , 鄭小玉 申請人:崑山生態屋建築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