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8-03 15:50:31 2
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包括警示柱、電源模塊、靜光電測距傳感器、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報警器和控制器;靜光電測距傳感器數量為多個,沿警示柱周向均布設置;各靜光電測距傳感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控制器;還包括電動小車,沿警示柱同一個周向設有1個以上滑軌;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固定於電動小車上,電動小車底部設有導向條,導向條可沿上述滑軌滑動;警示柱內中部設有導電環,電動小車的導向條上安裝有電刷,電刷一端電連接動光電測距傳感器的輸出端,另一端抵接導電環,並通過導電環連接控制器;報警器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可放置於危險環境中或周邊,用於警示防止人員靠近,節約人力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電測距傳感器的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背景技術】
[0002]在一些特殊場合,經常需要用到安全警示裝置,如事故現場周邊,高壓環境周邊, 以及其它可能會對大眾帶來傷害的環境。現有警示一般採用大量人力或者拉警戒線的方式,不僅威懾力有限,且耗費大量人力。特別是一些長期存在安全風險的環境,一直安排人員堅守更是對人力的浪費,全天候的堅守也很困難。【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利用光電測距傳感技術設計一種安全警示裝置,可放置於危險環境中或周邊,用於警示防止人員靠近,節約人力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具體為: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包括警示柱、電源模塊、靜光電測距傳感器、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報警器和控制器;
[0005]靜光電測距傳感器數量為多個,沿警示柱周向均布設置;各靜光電測距傳感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控制器;
[0006]還包括電動小車,沿警示柱同一個周向設有1個以上滑軌;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固定於電動小車上,電動小車底部設有導向條,導向條可沿上述滑軌滑動;
[0007]警示柱內中部設有導電環,電動小車的導向條上安裝有電刷,電刷一端電連接動光電測距傳感器的輸出端,另一端抵接導電環,並通過導電環連接控制器;
[0008]報警器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
[0009]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可將警示柱直接放置於需要警示的環境周邊,當有人員靠近時,分布設置的光電測距傳感器可感應到紅外光信號,從而向控制器發送信號,控制器即可通過報警器進行報警的輸出,以起到警示作用。利用電動小車承載移動的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可彌補間隔設置的靜光電測距傳感器的感知盲區,以提高傳感效率,避免漏報警。
[0010]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電源模塊包括太陽能光伏單元和蓄電池單元,太陽能光伏單元安裝於警示柱頂部,其電能輸出端連接蓄電池單元。電源模塊用於向控制器、光電測距傳感器和報警器提供工作電源,使得本實用新型可應用於人煙較少的需警示區域,不需要經常維護。
[0011]更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電動小車包括電源,電源採用太陽能電池,使得電動小車能夠不間斷的帶動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在滑軌中滑動。
[0012]優選的,本實用新型電動小車還包括車輪和電機,車輪安裝於電動小車導向條的兩側,電機驅動車輪旋轉。從而使得電動小車的車輪能夠在警示柱側壁上滾動,進而帶動導向條沿滑軌滑動。
[0013]優選的,本實用新型中,沿警示柱同一周向設有相隔的兩個滑軌,各滑軌中分別設有一個電動小車,電動小車上分別安裝一個動光電測距傳感器;電動小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觸發開關,當電動小車滑動至兩個滑軌相接的警示柱側壁時,觸發開關被觸發,電動小車的驅動電機即反向轉動,使得電動小車向相反反向滑動。
[0014]優選的,本實用新型中,滑軌兩側的警示柱側壁外表面為磨砂面。可加大電動小車車輪與警示柱之間的滑動摩擦力,保證動光電測距傳感器的有效移動。
[0015]優選的,本實用新型中報警器包括警示燈和擴音器,警示燈和擴音器的輸入端分別連接控制器,用於發出警示燈光和警示錄音,提高震懾力。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同時設置靜、動光電測距傳感器,提高對紅外光信號的感知能力,避免漏報警,從而能夠及時對即將進入危險警示區域的人員、動物,或其它物體予以警示。避免了人力的浪費,且裝置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0017]圖1所不為本實用新型原理結構不意圖;
[0018]圖2所示為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所示為其中一個動光電測距傳感器電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描述。
[0021]結合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包括警示柱2、電源模塊、靜光電測距傳感器3、動光電測距傳感器5、報警器4和控制器;
[0022]靜光電測距傳感器數3量為多個,沿警示柱2周向均布設置;各靜光電測距傳感器4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控制器;
[0023]還包括電動小車6,沿警示柱2同一個周向設有I個以上滑軌7;動光電測距傳感器5固定於電動小車6上,電動小車6底部設有導向條9,導向條9可沿上述滑軌7滑動;
[0024]警示柱2內中部設有導電環10,電動小車6的導向條9上安裝有電刷11,電刷11一端電連接動光電測距傳感器5的輸出端,另一端抵接導電環10,並通過導電環10連接控制器;
[0025]報警器4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
實施例
[0026]如圖1,警示柱2固定在座體I上,放置更為平穩。
[0027]電源模塊包括太陽能光伏單元和蓄電池單元,太陽能光伏單元安裝於警示柱頂部,其電能輸出端連接蓄電池單元。電源模塊用於向控制器、光電測距傳感器和報警器提供工作電源,使得本實用新型可應用於人煙較少的需警示區域,不需要經常維護。
[0028]電動小車包括電源,電源採用太陽能電池,使得電動小車能夠不間斷的帶動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在滑軌中滑動。
[0029]參考圖3,電動小車還包括車輪和電機,車輪安裝於電動小車導向條的兩側,電機驅動車輪旋轉。從而使得電動小車的車輪能夠在警示柱側壁上滾動,進而帶動導向條沿滑軌滑動。
[0030]參考圖3,本實施例中,沿警示柱軸向設置一個滑軌,滑軌兩側上下警示柱部分可另行通過連接支架進行固定連接,而並不因為滑軌的設置斷開。
[0031]沿警示柱同一周向也可設置相隔的兩個滑軌,各滑軌中分別設有一個電動小車, 電動小車上分別安裝一個動光電測距傳感器;電動小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觸發開關,當電動小車滑動至兩個滑軌相接的警示柱側壁時,觸發開關被觸發,電動小車的驅動電機即反向轉動,使得電動小車向相反反向滑動。
[0032]參考圖2,滑軌兩側的警示柱側壁外表面8為磨砂面。可加大電動小車車輪與警示柱之間的滑動摩擦力,保證動光電測距傳感器的有效移動。
[0033]本實用新型中報警器包括警示燈和擴音器,警示燈和擴音器的輸入端分別連接控制器,用於發出警示燈光和警示錄音,提高震懾力。
[0034]本實用新型在應用時,可將警示柱直接放置於需要警示的環境周邊,當有人員靠近時,分布設置的光電測距傳感器可感應到紅外光信號,從而向控制器發送信號,控制器即可通過報警器進行報警的輸出,以起到警示作用。利用電動小車承載移動的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可彌補間隔設置的靜光電測距傳感器的感知盲區,以提高傳感效率,避免漏報警。 [〇〇35]綜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同時設置靜、動光電測距傳感器,提高對紅外光信號的感知能力,避免漏報警,從而能夠及時對即將進入危險警示區域的人員、動物,或其它物體予以警示。避免了人力的浪費,且裝置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成本較低。
【主權項】
1.一種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包括警示柱、電源模塊、靜光電測距傳感器、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報警器和控制器; 靜光電測距傳感器數量為多個,沿警示柱周向均布設置;各靜光電測距傳感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控制器; 還包括電動小車,沿警示柱同一個周向設有I個以上滑軌;動光電測距傳感器固定於電動小車上,電動小車底部設有導向條,導向條可沿上述滑軌滑動; 警示柱內中部設有導電環,電動小車的導向條上安裝有電刷,電刷一端電連接動光電測距傳感器的輸出端,另一端抵接導電環,並通過導電環連接控制器; 報警器的輸入端連接控制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電源模塊包括太陽能光伏單元和蓄電池單元,太陽能光伏單元安裝於警示柱頂部,其電能輸出端連接蓄電池單元。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電動小車包括電源,電源採用太陽能電池。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電動小車還包括車輪和電機,車輪安裝於電動小車導向條的兩側,電機驅動車輪旋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沿警示柱同一周向設有相隔的兩個滑軌,各滑軌中分別設有一個電動小車,電動小車上分別安裝一個動光電測距傳感器;電動小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觸發開關,當電動小車滑動至兩個滑軌相接的警示柱側壁時,觸發開關被觸發,電動小車的驅動電機即反向轉動,使得電動小車向相反反向滑動。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滑軌兩側的警示柱側壁外表面為磨砂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光電測距的安全警示裝置,其特徵是,報警器包括警示燈和擴音器,警示燈和擴音器的輸入端分別連接控制器。
【文檔編號】G08B13/19GK205692305SQ201620603502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公開號201620603502.8, CN 201620603502, CN 205692305 U, CN 205692305U, CN-U-205692305, CN201620603502, CN201620603502.8, CN205692305 U, CN205692305U
【發明人】薛文英
【申請人】蘇州華徠光電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