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豆豉的純種發酵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2:07:36
專利名稱:生產豆豉的純種發酵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輕工業食品發酵技術領域,涉及食用調味品的發酵技術,特別是一種生產豆豉的純種發酵工藝。
背景技術:
豆豉是一種發酵豆製品,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作為別有特色的調味品,深受人們的喜愛。豆豉的營養豐富,是必需脂肪酸和必需胺基酸的好來源,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生物活性肽、大豆異黃酮等功能因子,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然而,目前豆豉的生產還是靠自然發酵,由於自然界微生物的多樣性和不穩定性,造成產品的感官和營養品質的不穩定甚至衛生安全隱患,而且生產周期長達半年以上,這些都限制了豆豉的發展。按照制曲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的類別,豆豉可以分為兩大類細菌型豆豉和黴菌型豆豉。在CN1096324中,曾公開過一種利用毛黴菌種進行純種制曲來生產豆豉的工藝,但其生產周期仍長達四個月左右,同時迄今為止,還未見有採用細菌菌種進行純種制曲來生產豆豉的報導。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純種制曲生產豆豉的工藝,使用本發明工藝生產的豆豉保持了傳統豆豉的風味特色,又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以利提高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達到以上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以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BBDC4為制曲菌種,上述菌種已由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號為CGMCC No.1862。以大豆為主料,鹽、糖、香辛料等調味料中的若干種為輔料來生產豆豉,具體工藝路線如下(1)按重量計,以原料大豆3倍重量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3~10小時,使浸泡後豆的含水量在45~55%,瀝盡水,常壓蒸煮3小時或高壓蒸煮20~60分鐘,製成蒸煮大豆;(2)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接入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菌種培養液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3)按蒸煮大豆與種子液重量體積比為100∶1~3的量接種制曲,在30~37℃條件下放置48~72小時,洗曲;
(4)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0~10%添加食鹽和糖,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0~0.1%添加香辛料,加水浸泡12~24小時,裝壇,45~55℃放置15~30天;(5)按需求調製成不同風味豆豉。
上述步驟(3)的接種制曲接入的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BBDC4。
以上方案歸納為下述流程(1)大豆的浸泡和蒸煮以原料大豆重量3倍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3~10小時(根據水溫差異),使浸泡後豆的含水量為45~55%,瀝盡水,常壓蒸煮3小時或高壓蒸煮20~60分鐘(根據壓力差異)。
(2)種子液的製備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接入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
(3)接種制曲按蒸煮大豆∶種子液的重量體積比(w/v)為100∶1~3的量接種後,在30~37℃放置48~72小時,洗曲。
(4)後酵洗曲後分別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0~10%添加食鹽和糖,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0~0.1%添加香辛料,加水浸泡12~24小時,裝壇,45~55℃放置15~30天(也可在後酵結束後進行調味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生產周期34天以內,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2)使用純種菌,避免了有害微生物的侵入,最終產品不需要滅菌處理,既可節省能源又可保證豆豉的衛生安全。
(3)避免了生產環境的時間和空間差異,便於生產過程的管理和控制,保證了成品感官和營養品質的穩定。
菌種保藏菌種分類命名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保藏日期2006年11月10日;保藏單位名稱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CGMCC;保藏編號NO.1862。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1)大豆的浸泡和蒸煮以大豆重量3倍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3小時,瀝盡水,常壓蒸煮3小時。
(2)種子液的製備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接入枯草芽孢桿菌BBDC4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
(3)接種制曲按蒸煮大豆與種子液的重量體積比(w/v)為100∶1的量接種後,在37℃放置48小時,洗曲。
(4)後酵分別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10%、5%添加食鹽和糖,加水浸泡12小時,裝壇,45℃放置30天。
本產品呈紅褐色,質地酥軟,醬香濃鬱,鹹淡適口。
實施例2、(1)大豆的浸泡和蒸煮以大豆重量3倍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10小時,瀝盡水,0.1MPa高壓蒸煮40分鐘。
(2)種子液的製備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接入枯草芽孢桿菌BBDC4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
(3)接種制曲按蒸煮大豆與種子液的重量體積比(w/v)為100∶3的量接入上述菌種,在30℃放置72小時洗曲。
(4)後酵分別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8%、10%、0.1%添加食鹽、糖和香辛料,加水浸泡24小時,裝壇,55℃放置15天。
本產品呈紅褐色,質地酥軟,有醬香,鹹淡適口。
實施例3、
(1)大豆的浸泡和蒸煮以大豆重量3倍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6小時,瀝盡水,0.15MPa高壓蒸煮20分鐘。
(2)種子液的製備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分別接入枯草芽孢桿菌BBDC4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
(3)接種制曲採用上述菌種的種子液,使最終比例為蒸煮大豆與種子液的重量體積比(w/v)為100∶2,接種後,在35℃放置60小時洗曲。
(4)後酵分別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10%、0.05%添加食鹽和香辛料,加水浸泡18小時,裝壇,50℃放置20天。
本產品呈黑褐色,質地酥軟,醬香較濃,鹹淡適口。
實施例4、(1)大豆的浸泡和蒸煮以大豆重量3倍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5小時,瀝盡水,0.05MPa高壓蒸煮60分鐘。
(2)種子液的製備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接入枯草芽孢桿菌BBDC4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其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
(3)接種制曲按蒸煮大豆與種子液的重量體積比(w/v)為100∶1的量接種,接種後,在37℃放置48小時洗曲。
(4)後酵洗曲後裝壇,50℃放置30天。
本產品呈黑褐色,質地酥軟,醬香濃鬱,略帶甘甜。
權利要求
1.生產豆豉的純種發酵工藝,其特徵在於如下步驟(1)按重量計,以原料大豆3倍重量的水浸泡洗淨的大豆3~10小時,使浸泡後豆的含水量在45~55%,瀝盡水,常壓蒸煮3小時或高壓蒸煮20~60分鐘,製成蒸煮大豆;(2)採用KMB液體培養基,無菌條件下接入菌種,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後,根據營養瓊脂平板菌落計數,用無菌生理鹽水將菌種培養液稀釋成含活菌數107個/毫升的種子液;(3)按蒸煮大豆與種子液重量體積比為100∶1~3的量接種制曲,在30~37℃條件下放置48~72小時,洗曲;(4)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0~10%添加食鹽和糖,按洗曲後大豆重量的0~0.1%添加香辛料,加水浸泡12~24小時,裝壇,45~55℃放置15~30天;(5)按需求調製成不同風味豆豉。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生產豆豉的純種發酵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的接種制曲接入的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BBDC4,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減號為CGMCC No.186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輕工業食品發酵技術領域,涉及生產豆豉的純種發酵工藝。主要步驟原料大豆浸泡至含水量為45~55%,常壓蒸煮或高壓蒸煮;採用KMB液體培養基,接入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BBDC4;搖床150rpm培養18小時,培養液稀釋成含活菌數10
文檔編號A23L1/29GK1985651SQ20061015543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12月25日
發明者李鐸, 馮鳳琴, 沈立榮, 李華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