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20:04:11
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特別涉及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包括鹼浸洗槽,鹼浸洗槽後面依次設置鹼刷洗槽、電解解脫脂槽、水清洗槽、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鹼刷洗槽與水清洗槽均包括兩刷輥,上刷輥與絲槓連接,下刷輥與氣缸連接。帶鋼穿過鹼浸洗槽並隨後依次經鹼刷洗槽、電解解脫脂槽、水清洗槽、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進行清潔,保證在進行鍍鋅時,鍍件的乾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而且在鹼刷洗槽與水清洗槽均包括兩刷輥,加強了單位時間內的清洗力度,有利於節約清洗時間,帶鋼在經單輥糾偏系統時,只有一個糾偏輥上下動,而導向輥只起導向作用,避免了扭矩過大,將帶鋼撕裂的現象。
【專利說明】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
[0001](一)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帶鋼在鍍鋅之前,需要先對帶鋼進行清洗,但是現有的帶鋼清洗裝置清洗時間長,使用清洗液量大,否則影響效果,上述操作大大延長了處理時間,帶鋼在製備過程中,依次經清洗、乾燥,然後鍍鋅,而在帶鋼經清洗、乾燥後需要通過雙輥糾偏系統進入退火爐,而該系統中的兩個糾偏輥始終是保持平衡的,扭矩大,帶鋼很容易扯斷,若裝置出現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會造成很大損失甚至危及人生安全,上述問題均需要改進。
[0005](三)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
[0007]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8]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包括鹼浸洗槽,其特殊之處在於:鹼浸洗槽後面依次設置鹼刷洗槽、電解解脫脂槽、水清洗槽、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帶鋼穿過鹼浸洗槽並隨後依次經鹼刷洗槽、電解解脫脂槽、水清洗槽、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該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後面安裝熱風乾燥器,鹼刷洗槽與水清洗槽均包括兩刷輥,上刷輥與絲槓連接,下刷輥與氣缸連接,絲槓與氣缸分別安在鹼刷洗槽和水清洗槽的機架上,帶鋼從上、下刷輥之間穿過,鹼浸洗槽、電解解脫脂槽均包括轉向輥及擠幹輥,轉向輥位於入口,擠幹輥位於出口,熱風乾燥器後面依次設置糾偏機、CPC糾偏裝置、活套,帶鋼經活套與單輥糾偏系統連接,帶鋼經單輥糾偏系統與壓緊輥連接,其中,單輥糾偏系統包括在豎直方向的導向輥、糾偏輥,導向輥在糾偏輥的上方,帶鋼依次經糾偏輥、導向輥連接壓緊輥,壓緊輥後面設置測張輥,帶鋼依次經壓緊輥、測張輥進入退火爐。
[0009]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鹼浸洗槽與電解解脫脂槽、壓緊輥、導向輥、糾偏輥分別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還連接蜂鳴器,該控制器包括主板、C8051F020晶片、39VF080晶片、DM13A晶片,控制器與自動撥號報警器連接,該自動撥號報警器包括STC12C5410單片機和MT8888晶片。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帶鋼穿過鹼浸洗槽並隨後依次經鹼刷洗槽、電解解脫脂槽、水清洗槽、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進行清潔,保證在進行鍍鋅時,鍍件的乾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而且在鹼刷洗槽與水清洗槽均包括兩刷輥,加強了單位時間內的清洗力度,有利於節約清洗時間,而且通過絲槓、氣缸的設置,可以保證,在刷輥使用一段時間後,通過絲槓、氣缸調節刷輥的上下位置,仍可以繼續使用,減少刷輥的更換周期,減少費用投入,自動撥號報警器的安裝可以在該系統運行出現問題時,即使通知工作人員,帶鋼在經單輥糾偏系統時,只有一個糾偏輥上下動,而導向輥只起導向作用,避免了扭矩過大,將帶鋼撕裂的現象。
[0011](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鹼刷洗槽與電解解脫脂槽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水清洗槽與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熱風乾燥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糾偏機與CPC糾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刷輥與絲槓、氣缸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活套的結構圖;
[0020]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單輥糾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的結構圖;
[0022]附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自動撥號報警器結構框圖;
[0023]圖中:1熱風乾燥器,2鹼刷洗槽,3電解解脫脂槽,4水清洗槽,5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6帶鋼,7刷輥,8絲槓,9氣缸,10主板,11 C8051R)20晶片,12 39VF080晶片,13 DM13A晶片,14自動撥號報警器,15STC12C5410單片機,16MT8888晶片,17壓緊輥,18導向輥,19糾偏輥,20測張輥,21退火爐,22糾偏機,23 CPC糾偏裝置,24活套。
[0024](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25]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鹼浸洗槽,鹼浸洗槽後面依次設置鹼刷洗槽2、電解解脫脂槽3、水清洗槽4、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5,帶鋼6穿過鹼浸洗槽並隨後依次經鹼刷洗槽2、電解解脫脂槽3、水清洗槽4、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5,該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5後面安裝熱風乾燥器I,鹼刷洗槽2與水清洗槽4均包括兩刷輥7,上刷輥7與絲槓8連接,下刷輥7與氣缸9連接,絲槓8與氣缸9分別安在鹼刷洗槽2和水清洗槽4的機架上,帶鋼6從上、下刷輥7之間穿過,鹼浸洗槽、電解解脫脂槽3均包括轉向輥及擠幹輥,轉向輥位於入口,擠幹輥位於出口,熱風乾燥器I後面依次設置糾偏機22、CPC糾偏裝置23、活套24,帶鋼6經活套24與單輥糾偏系統連接,帶鋼經單輥糾偏系統與壓緊輥17連接,其中,單輥糾偏系統包括在豎直方向的導向輥18、糾偏輥19,導向輥18在糾偏輥19的上方,帶鋼6依次經糾偏輥19、導向輥18連接壓緊輥17,壓緊輥17後面設置測張輥20,帶鋼6依次經壓緊輥17、測張輥20進入退火爐21。鹼浸洗槽I與電解解脫脂槽3、壓緊輥17、導向輥18、糾偏輥19分別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還連接蜂鳴器,該控制器包括主板10、C8051F020晶片11、39VF080晶片12、DM13A晶片13,控制器與自動撥號報警器14連接,該自動撥號報警器14包括STC12C5410單片機15和MT8888晶片16。
[0026]其中,退火爐21包括臺車,該退火爐21的骨架由各種型鋼焊接而成,外框用槽鋼作主梁,圍板採用冷薄板,臺車用槽鋼作主梁,底板及前後端板採用中板。臺車傳動採用電動機、減速機通過鏈條帶動前端一組主動輪傳動。爐門傳動是採用蝸輪減速機和電動機組合電動升降。臺車與爐體密封採用迷宮式結構,並在臺車兩側有自動沙封刀密封裝置。爐門密封採用滾道式壓緊和彈簧壓緊自動機構密封該爐爐體部分採用優質耐火磚結構,保證爐膛密封性。在臺車耐壓部分採用高鋁磚砌築,下部均添保溫磚保溫。在油爐兩側各安裝數隻燒咀,熱流在爐內往復循環,確保爐溫均勻性。在爐後上端安裝了排煙預熱裝置,爐內的煙氣通過預熱器時,由風機送入冷風進行預熱,再由管路送至燒咀進行助燃,並在出口安裝一隻手動碟閥,該閥可調節爐內壓力。
[0027]系統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控制器由蜂鳴器發出聲音,由自動撥號報警器14給用戶打電話通知,用戶可以通過鍵盤預存相關技術人員的報警電話號碼在單片機存儲器中,當有報警信號傳送給單片機後,單片機將根據警情的優先權,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並給出語音提示,通過STC12C5410單片機15和MT8888晶片16構成的遠程智慧型電話自動報警系統的電話網發送給用戶。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包括鹼浸洗槽,其特徵在於:鹼浸洗槽後面依次設置鹼刷洗槽(2)、電解解脫脂槽(3)、水清洗槽(4)、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5),帶鋼(6)穿過鹼浸洗槽並隨後依次經鹼刷洗槽(2)、電解解脫脂槽(3)、水清洗槽(4)、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5 ),該脫脂段線外循環系統(5 )後面安裝熱風乾燥器(I),鹼刷洗槽(2 )與水清洗槽(4)均包括兩刷輥(7 ),上刷輥(7 )與絲槓(8 )連接,下刷輥(7 )與氣缸(9 )連接,絲槓(8)與氣缸(9)分別安在鹼刷洗槽(2)和水清洗槽(4)的機架上,帶鋼(6)從上、下刷輥(7)之間穿過,鹼浸洗槽、電解解脫脂槽(3)均包括轉向輥及擠幹輥,轉向輥位於入口,擠幹輥位於出口,熱風乾燥器後面依次設置糾偏機(22)、CPC糾偏裝置(23)、活套(24),帶鋼(6)經活套(24 )與單輥糾偏系統連接,帶鋼(6 )經單輥糾偏系統與壓緊輥(17 )連接,其中,單輥糾偏系統包括在豎直方向的導向輥(18)、糾偏輥(19),導向輥(18)在糾偏輥(19)的上方,帶鋼(6 )依次經糾偏輥(19 )、導向輥(18 )連接壓緊輥(17),壓緊輥(17 )後面設置測張輥(20 ),帶鋼(6 )依次經壓緊輥(17 )、測張輥(20 )進入退火爐(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帶鋼清洗、乾燥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鹼浸洗槽(2)與電解解脫脂槽(3)、壓緊輥(17)、導向輥(18)、糾偏輥(19)分別與控制器連接,控制器還連接蜂鳴器,該控制器包括主板(10)、C8051F020晶片(11 )、39VF080晶片(12)、DM13A晶片(13),控制器與自動撥號報警器(14)連接,該自動撥號報警器(14)包括STC12C5410單片機(15)和MT8888晶片(16)。
【文檔編號】C23G3/02GK204058600SQ20142034039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5日
【發明者】張國威, 劉修利 申請人:山東舜鑫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