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老縣長高德榮觀後感
2023-08-06 01:02:33
學習老縣長高德榮有感_【1】
在學習了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原縣長高德榮的先進事跡後,給人最大的感受不是慷慨激昂、激情澎湃,而是誠心誠意想為「老縣長」點讚。
一是贊「老縣長」的實踐精神。「絕不讓一個兄弟滿足掉隊」,於是他放棄了在城市生活的機會,把辦公室搬到條件艱苦的獨龍江畔,帶領著家鄉人民發展產業,改善基礎設施,將自己38年的青春歲月釘在獨龍江,用一生的時間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承諾。
二是贊「老縣長」的樸素生活。「一件衣服補了又補也捨不得丟」,「一塊手錶帶了30多年」,正是老縣長的真實生活寫照。現如今的社會環境,追求舒適是人之常情,但「老縣長」把精力都用在了群眾的大事小事上,對自己的生活則顯得那麼「苛刻」。
三是贊「老縣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乾淨純潔。「我身為一縣之長,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如果不為百姓做事,對不起黨,對不起百姓,對不起自己」,老縣長是這樣「定位」自己的。他把人們群眾切實放在了心裡,將「帶領獨龍江百姓過上小康生活」作為終身奮鬥目標。
學習老縣長高德榮有感_【2】
近日,我認真學習了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材料,覺得高德榮同志以下幾個方面很值得我們學習:
一、高尚品質和政治情懷。高德榮同志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向高德榮老縣長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採。
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高德榮同志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到不謀私利,克己奉公。一門心思為百姓謀利,紮實踐行「為民」二字。不當縣長好多年,老百姓仍親切稱他「老縣長」。這一句老縣長,是群眾對他的信任,對他的認可。稱他是群眾路線的模範實踐者,因為「老縣長」主動放棄享受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把「辦公室」搬到獨龍江畔的田間、地頭、施工現場、火塘邊。他從帶領群眾種植草果起步,到現在草果、重樓、蜜蜂、獨龍牛、獨龍雞、漆樹、蔬菜等一批產業發展壯大,再到帶領鄉親修公路幫助他們勤勞致富,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最好的例證。他總會說「自己的私事再大也是小事,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大堆計劃不如為群眾辦一件實事」。數十年如一日紮根偏遠山區,腳踏實地,始終堅持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一切為了獨龍族同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作為畢生追求,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獨龍江畔,為獨龍族同胞的福祉盡心竭力。高德榮同志為我們樹起了又一個示範的標杆,也為我們立起了又一面閃亮的鏡子。
三、忠誠、為民、奉獻的可貴精神。高德榮同志始終懷著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帶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少數民族政策,帶領群眾一心一意跟黨走,對黨忠誠,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我們要學習他愛黨、愛國、愛家鄉的赤子情懷,始終保持堅定的立場和清醒的頭腦,時刻把群眾的疾苦記在心間,清楚「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四、踏實做人、務實擔當的優秀品質。高德榮同志一句「官當得再大,如果自己的同胞還窮得衣服都穿不起,別人照樣會笑話你。我只想為獨龍族群眾發展進步多找點路子、多想點辦法,讓獨龍族在小康路上永不掉隊」,展示了共產黨員務實、擔當的優秀品質,我們要以高德榮同志為鏡子、為標杆、為榜樣,捫心自省,查找差距,見賢思齊,從思想深處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係,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通過學習了高德榮同志的先進事跡,我們廣大黨員幹部要對照檢查自己,找準差距,明確努力方向;篤行,就是向高德榮同志看齊,把「三嚴三實」和「忠誠乾淨擔當」要求作為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黨性修養全過程,貫穿於工作實踐各方面,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務實的工作作風,扎紮實實、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始終做到心中有黨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責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為,為人民群眾做更多的貢獻。
學習老縣長高德榮有感_【3】
高德榮是所有領導幹部學習的楷模,他的先進事跡令人嘆服。一個老縣長,一個在獨龍江畔「一釘」就是40年的「釘子官」,以愛黨、愛國、愛家鄉、愛人民的赤子情懷,幾十年如一日紮根邊疆;他以「獨龍族兒子」最質樸的群眾觀,幹出了獨一無二的大事、實事。
釘子精神放光芒。為了實現「修一條公路,打破與外界割裂的歷史現狀」和「發展一個產業,讓獨龍族群眾儘快富裕起來」兩個夢想,他義無反顧為家鄉建設奮戰了40年,人生能有幾個「40」年?但在老縣長看來,只要敢想敢拼,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也沒有淌不過去的獨龍江;只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節,就是再苦再難再累,也會把有限的青春奉獻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該以老縣長為楷模,發揚「為官一任,促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的精神,在樂於奉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在苦中尋找到最大的樂趣。
赤子情懷贏民心。「心中有黨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高德榮同志始終把黨和人民放在首位,不忘黨恩,不忘民情,他用質樸的情懷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共產黨人的精氣神灑遍每一個角落,他時常提醒自己:「我不僅是獨龍族的兒子,更是全國老百姓的兒子」,他也的確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炙熱的愛民情懷贏得了全國人民的讚許。作為領導幹部,只有心裡裝著人民,走好群眾路線,才會得到群眾的認可;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壓低調子多深入群眾,才能理解群眾疾苦,傾聽民生,才能為民辦實事,好事;你辦的實事越多,老百姓越信賴你,你越對老百姓關愛,老百姓越把你當成自家人,在老百姓心中的根扎得越深,越能蓄積奉獻的力量。
名利觀念顯黨性。一直以來,老縣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是常人無法理解的。放著「高大上」的城市生活和令人羨慕的職位不要,偏偏跑到交通閉塞、教育落後的大山裡來。如果沒有淡薄名利、一心為民的公僕意識,就無法在這高與低,得與失中做出選擇;「心中有責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為」,如果沒有擔當務實之理念,又怎會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其實,只要黨性意識強烈,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就能夠一心為公、一心為民,踏實做人、務實做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就是群眾路線的模範實踐者,就是「忠誠、乾淨、擔當」的好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