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調節裝置製造方法
2023-08-05 22:23:16 2
一種空調調節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調節裝置,包括:操縱杆、微控制器和空調本體,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操縱杆的輸出端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空調本體的控制端連接。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將操縱杆設置在方向盤的下方,這樣,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當需要對空調進行調節時,無需低頭操作調節面板,而是通過左右旋轉操縱杆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即可實現對空調本體的調節。由於操縱杆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很容易找到,並且調節過程無需注視,因此,有效避免了駕駛員由於對空調進行調節而忽視前方狀況的情況,從而提高了行車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空調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調調節【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空調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汽車上設置的空調為非恆溫空調時,由於非恆溫空調只能輸出空調設定的溫度,不能根據車內環境溫度進行閉環控制,即不能根據車內環境溫度的變化進行自動調節,例如當車內環境溫度太冷時不能停止製冷,當車內環境溫度太熱時不能自動加大製冷。因此,非恆溫空調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就需要根據車內環境溫度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停地調節。由於汽車空調的調節面板位於中控臺上,因此,駕駛員每次對空調進行調節,都需要低頭操作調節面板,而空調調節的過程,勢必轉移駕駛員的注意力和視線等,從而使駕駛員忽視汽車前方的狀況,影響行車安全。
【發明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調節裝置,以實現在對空調進行調節時,無需低頭注視調節面板,從而提高了行車安全。
[0004]一種空調調節裝置,包括:操縱杆、微控制器和空調本體,其中,所述操縱杆上設置有空調調節旋鈕;
[0005]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操縱杆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空調本體的控制端連接;
[0006]所述操縱杆將旋轉所述空調調節旋鈕的機械運動轉化為電信號輸出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獲取所述電信號,並將所述電信號轉化成與所述電信號對應的控制值信號輸出至所述空調本體,所述空調本體依據獲取的所述控制值信號進行相應的調節。
[0007]優選的,所述空調調節旋鈕包括:風量調節旋鈕和溫度調節旋鈕。
[0008]優選的,所述空調調節旋鈕還包括:分區調節旋鈕;
[0009]所述分區調節旋鈕用於將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和副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進行切換。
[0010]優選的,所述操縱杆上設置有空調開關。
[0011]優選的,所述空調本體內設置有空調風門電機,所述空調風門電機的控制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所述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空調風門電機獲取所述控制值信號,並依據所述控制值信號對風門角度進行相應的調節。
[0012]優選的,還包括:顯示設備;
[0013]所述顯示設備的輸入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用於顯示所述空調本體當前的溫度值和風量值。
[0014]優選的,所述顯示設備為儀錶盤。
[0015]優選的,還包括:空調旋鈕開關,所述空調旋鈕開關的輸出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空調旋鈕開關用於對所述空調本體的溫度和風量進行調節。[0016]優選的,所述空調旋鈕開關包括:空調溫度調節旋鈕。
[0017]優選的,所述空調旋鈕開關還包括:空調風量調節旋鈕。
[0018]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空調調節裝置,包括:操縱杆、微控制器和空調本體,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操縱杆的輸出端連接,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空調本體的控制端連接。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將操縱杆設置在方向盤的下方,這樣,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當需要對空調進行調節時,無需低頭操作調節面板,而是通過左右旋轉操縱杆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即可實現對空調本體的調節。由於操縱杆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很容易找到,並且調節過程無需注視,因此,有效避免了駕駛員由於對空調進行調節而忽視前方狀況的情況,從而提高了行車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一種空調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操縱杆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另一種空調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24]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空調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空調調節裝置包括:操縱杆10、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 20和空調本體30 ;
[0025]其中,
[0026]操縱杆10上設置有空調調節旋鈕。
[0027]微控制器20的第一輸入端與操縱杆10的輸出端連接,微控制器20的第一輸出端與空調本體30的輸入端連接。
[0028]操縱杆10將旋轉空調調節旋鈕的機械運動轉化為電信號輸出至微控制器20,微控制器20獲取所述電信號,並將所述電信號轉化成與所述電信號對應的控制值信號輸出至空調本體30,空調本體30依據獲取的所述控制值信號進行相應的調節。
[0029]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將操縱杆10設置在方向盤的下方,這樣,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當需要對空調進行調節時,無需低頭操作調節面板,而是通過左右旋轉操縱杆10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即可實現對空調本體30的調節。由於操縱杆10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很容易找到,並且調節過程無需注視,因此,有效避免了駕駛員由於對空調進行調節而忽視前方狀況的情況,從而提高了行車安全。
[0030]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操縱杆10在實際使用時,可以設置在方向盤下25cm內,以方便操控。當然,操縱杆10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在車中任何位置,本發明在此不做限定。
[0031]其中,操縱杆10輸出電信號為電壓信號或總線信號。
[0032]操縱杆10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電感式操縱杆、開關式操縱杆、電位式操縱杆和重載式操縱杆。
[0033]參見圖2,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操縱杆的結構示意圖,操縱杆10包括:風量調節旋鈕11、溫度調節旋鈕12、分區調節旋鈕13和杆體15,風量調節旋鈕11、溫度調節旋鈕12和分區調節旋鈕13均設置在杆體15上。
[0034]其中,左右旋轉風量調節旋鈕11,可以對空調本體30的風量進行調節;左右旋轉溫度調節旋鈕12,可以對空調本體30的溫度進行調節。
[0035]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高檔車輛中,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的空調風和副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的空調風的溫度和風量可以不同,因此,為適應這些高檔車輛的需求,在操縱杆10上設置的分區調節旋鈕13,通過對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和副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之間進行切換,可以實現分別對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的空調風和副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的空調風進行調節。
[0036]為進一步優化上述實施例,在操縱杆10的一端還可以設置有空調開關14。
[0037]參見圖3,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另一種空調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與圖1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圖3提供的實施例還可以包括:顯示設備40,顯示設備40的輸入端與微控制器20的第二輸出端連接,顯示設備40用於顯示空調本體30當前的溫度值和風量值。
[0038]優選的,顯示設備40可以為儀錶盤。
[0039]其中,空調本體30內設置有空調風門電機31。
[0040]具體的,空調風門電機31的控制端與微控制器20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空調風門電機31獲取微控制器20輸出的控制值信號,並依據所述控制值信號對風門角度進行相應的調節。
[0041]為進一步優化上述實施例,空調調節裝置還可以包括:空調旋鈕開關50,空調旋鈕開關50的輸出端與微控制器20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空調旋鈕開關50用於對空調本體30的溫度和風量進行調節。
[0042]具體的,空調旋鈕開關50設置在控制面板上,空調旋鈕開關50具體可以包括:空調溫度調節旋鈕和空調風量調節旋鈕(圖3中未示出)。
[0043]其中,空調溫度調節旋鈕上設置有多個檔位,每個檔位均對應一個空調溫度值,因此,將空調溫度調節旋鈕調節在某個檔位,可以使空調本體30輸出相應溫度的空調風;
[0044]同樣,空調風量調節旋鈕上也設置有多個檔位,每個檔位均對應一個空調風量值,因此,將空調溫度調節旋鈕調節在某個檔位,可以使空調本體30輸出相應風量的空調風。
[0045]在實際使用時,可以將操縱杆10設置在方向盤的下方,這樣,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當需要對空調進行調節時,無需低頭操作調節面板,而是通過左右旋轉操縱杆10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即可實現對空調本體30的調節。由於操縱杆10上的空調調節旋鈕很容易找到,並且調節過程無需注視,因此,有效避免了駕駛員由於對空調進行調節而忽視前方狀況的情況,從而提高了行車安全。
[0046]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004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操縱杆、微控制器和空調本體,其中,所述操縱杆上設置有空調調節旋鈕; 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操縱杆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空調本體的控制端連接; 所述操縱杆將旋轉所述空調調節旋鈕的機械運動轉化為電信號輸出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獲取所述電信號,並將所述電信號轉化成與所述電信號對應的控制值信號輸出至所述空調本體,所述空調本體依據獲取的所述控制值信號進行相應的調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調節旋鈕包括:風量調節旋鈕和溫度調節旋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調節旋鈕還包括:分區調節旋鈕; 所述分區調節旋鈕用於將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和副駕駛位置的空調送風口進行切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操縱杆上設置有空調開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本體內設置有空調風門電機,所述空調風門電機的控制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所述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空調風門電機獲取所述控制值信號,並依據所述控制值信號對風門角度進行相應的調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顯示設備; 所述顯示設備的輸入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用於顯示所述空調本體當前的溫度值和風量值。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顯示設備為儀錶盤。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空調旋鈕開關,所述空調旋鈕開關的輸出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空調旋鈕開關用於對所述空調本體的溫度和風量進行調節。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旋鈕開關包括:空調溫度調節旋鈕。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調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調旋鈕開關還包括:空調風量調節旋鈕。
【文檔編號】B60H1/00GK103587377SQ201310590065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繆雪中, 陳子棨, 邵宇, 蔡衛龍 申請人:廣汽吉奧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