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溼潤顯示器的注入網版及注入製程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8:16:06 3
專利名稱:電溼潤顯示器的注入網版及注入製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溼潤顯示器製程的改良,尤其涉及一種在注入非極性油墨時所使用
的注入網版,以及利用該注入網版注入該非極性油墨的方法。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電溼潤顯示器的結構大體上包括下層顯示體20、上層顯示體和框膠 28 ;其中,所述下層顯示體20從上到下依次為擋牆22、疏水性絕緣層233、下層電極232和 下層基板231,而所述疏水性絕緣層233則通常包括絕緣層和形成於所述絕緣層上的疏水 性層。如圖2所示,所述擋牆22可由擋牆本體通過蝕刻等方法加工而成,使得擋牆22中 形成多個呈一定規則排列的窗格體,進而形成電溼潤顯示器的多個像素21,通常,所述像素 21呈規則的矩陣式排列;不同顏色的非極性油墨分別注入與各自相對應的像素21內,即位 於所述疏水性絕緣層233上的非極性油墨26被所述擋牆22包圍,如此,可以避免不同像素 21內的非極性油墨26之間相互幹擾,所述非極性油墨26上則為極性水溶液27。所述上層 顯示體包括直接與所述極性水溶液27接觸的上層電極25和形成於所述上層電極25上的 上層基板24。所述下層顯示體20與上層顯示體之間在周邊通過所述框膠28進行密封。
現通過一個像素說明電溼潤技術的一般原理,在如圖3a所示的無外加電場作用 的情況下,非極性油墨26可自然地分散於疏水性絕緣層233的表面上,此時,該像素將呈現 其內部的非極性油墨233的色彩至觀看者;相對地,在如圖3b所示通過上層電極25和下層 電極232施加電場的情況下,疏水性絕緣層233上產生的電荷會增加其對極性水溶液27的 親和力而驅使非極性油墨233向同一方向收縮,此時,該像素將呈現下層基板231的顏色。
由此可知,是否能夠精準地控制注入每個像素21內的非極性油墨233的量(本文 中所提及的量均指體積)是保證電溼潤顯示器性能的關鍵問題,例如,目前的技術是要求 注入每個像素21內的非極性油墨233的量均相同,以保證電溼潤顯示器的均勻性。目前, 一般採用噴墨印刷法塗布非極性油墨233,該種方法存在控制過程複雜和噴塗成本較高,以 及在均勻性方面很難控制等問題,因此,亟待開發一種注入精度高、且注入成本低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注入精度高、且注入成本低的注入網版。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溼潤顯示器的注入網版,包括網版本體,所述
網版本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與所述電溼潤顯示器的各像素一一對應的、且可嵌入所述像素內
部的嵌入體;每個嵌入體的內部均設置有注入孔,所述注入孔向下延伸至與各自相對應的
嵌入體的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網版本體的頂面。 優選地,所述的每個嵌入體上的注入孔的體積均相等。 優選地,所述注入孔的形狀為長方體。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上述注入網版注入非極性油墨的注入製程, 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注入網版與電溼潤顯示器的擋牆配合安裝在一起,此時,所述嵌入 體均對應嵌入各像素的內部,所述網版本體則支撐在所述擋牆上; 第二步,將待注入的非極性油墨由液態轉化為凝固態,並將處於凝固態的非極性 油墨填滿與各自相對應的注入孔中; 第三步,通過回溫使凝固態的非極性油墨再轉化為液態;
第四步,從所述擋牆上取下注入網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注入網版,採用類似網版印刷的方法注 入非極性油墨,可以通過控制注入孔的體積精準地控制注入每個像素內的非極性油墨的 量,而且本發明所述注入網版還具有結構簡單和製作成本低的特點。
圖1示出了電溼潤顯示器的一般結構; 圖2為圖1所示的下層顯示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a和3b分別示出了圖1所示像素在未施加電場和施加電場情況下狀態;
圖4為本發明所述注入網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a、5b和5c分別為圖4所示注入網版的主視圖、後視圖和側視圖;
圖6為圖4所示注入網版與圖2所示下層顯示體配合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8為示出了圖4所示注入網版與圖2所示下層顯示體的配合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4,以及圖5a、5b和5c所示,本發明所述注入網版10包括網版本體11,所述 網版本體11的底面上設置有與如圖2所示的像素21 —一對應的、且可嵌入所述像素內部 的嵌入體13 ;每個嵌入體13的內部均設置有注入孔12,所述注入孔12向下延伸至與各自 相對應的嵌入體的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網版本體11的頂面。所述網版本體11與嵌入體 13可以為一體成型。 由於控制注入孔12的尺寸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因此,可以根據注入要求控制每個 注入孔的體積,進而精準地控制注入相應像素21內的非極性油墨的量。例如,按照目前的 製程要求,需要為每個像素21注入等體積的非極性油墨,在該條件下,只需保證每個嵌入 體13上的注入孔12的體積均相等即可。 另外,對所述注入孔12的形狀並沒有特殊限制,在如圖5a、5b和5c所示的實施例 中,所述注入孔的形狀為長方體,且橫截面為正方形;當然所述注入孔12也可以設計為三 稜柱、圓柱或者圓臺等形狀。 在利用本發明所述注入網版IO注入非極性油墨時,首先將本發明所述注入網版 10與圖2所示的下層顯示體20配合安裝在一起,即將所述注入網版10配合安裝在擋牆22 上,此時,如圖6、7和8所示,所述嵌入體13均對應嵌入各像素21的內部,而所述網版本體 11則支撐在所述擋牆22上,在此,所述嵌入體13的底面與疏水性絕緣層233之間可以具有 微小的間隙;然後,在低溫條件下,將待注入的非極性油墨由液態轉化為凝固態,並將處於 凝固態的非極性油墨填滿與各自相對應的注入孔12中,如通過印刷的方法將所述非極性
4油墨填充至與各自對應的注入孔12中。 當完成上述的注入步驟時,通過回溫使所述非極性油墨再由凝固態轉化為液態 後,再取下所述注入網版IO,便可按照現有方法完成後續製程,即完成加上層顯示體和對上 層顯示體與下層顯示體進行密封的製程。 由此可知,所述注入網版10可以控制非極性油墨處於凝固態的體積,而非極性油 墨由凝固態轉化為液態時質量不會發生改變,因此,注入孔12的體積與需要注入對應像素 內的非極性油墨的量成正比,即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 其中,^為注入孔的體積(與非極性油墨處於凝固態的體積相等);、為所需的注 入對應像素內的非極性油墨的體積;P 2為非極性油墨處於液態的密度;P i為非極性油墨 處於凝固態的密度。如此,可以針對每個像素計算與各自相對應的注入孔的體積,以實現精 準的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能夠有效地控制油墨的體積,注入步驟需要在極性水溶液中
進行,因此,需要保證在低溫狀態下,非極性油墨達到凝固態的溫度高於極性水溶液達到凝
固態的溫度,為解決該問題,可以在極性水溶液或者非極性油墨中注入相應的添加物。由於
本發明的重點在於如何控制注入每個像素內的非極性油墨的量,因此,對於如何使得非極
性油墨達到凝固態的溫度高於極性水溶液達到凝固態的溫度在此不作贅述。 綜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
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疇。
權利要求
一種電溼潤顯示器的注入網版,其特徵在於包括網版本體,所述網版本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與所述電溼潤顯示器的各像素一一對應的、且可嵌入所述像素內部的嵌入體;每個嵌入體的內部均設置有用於控制注入相應像素內非極性油墨體積的注入孔,所述注入孔的體積與需要注入相應像素內的非極性油墨的體積成正比,所述注入孔向下延伸至與各自相對應的嵌入體的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網版本體的頂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網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每個嵌入體上的注入孔的體 積均相等。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入網版,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入孔的形狀為長方體。
4. 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網版注入非極性油墨的注入製程,其特徵在於包 括如下步驟,第一步,將所述注入網版與電溼潤顯示器的擋牆配合安裝在一起,此時,所述嵌入體均 對應嵌入各像素的內部,所述網版本體則支撐在所述擋牆上;第二步,將待注入的非極性油墨由液態轉化為凝固態,並將處於凝固態的非極性油墨 填滿與各自相對應的注入孔中;第三步,通過回溫使凝固態的非極性油墨再轉化為液態;第四步,從所述擋牆上取下注入網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溼潤顯示器的注入網版及注入製程,該注入網板包括網版本體,網版本體的底面上設置有與所述電溼潤顯示器的各像素一一對應的、且可嵌入像素內部的嵌入體;每個嵌入體的內部均設置有注入孔,注入孔向下延伸至與各自相對應的嵌入體的底面,向上延伸至所述網版本體的頂面。注入製程為,首先將所述注入網版與電溼潤顯示器的擋牆配合安裝在一起;再將待注入的非極性油墨由液態轉化為凝固態,並將處於凝固態的非極性油墨填滿與各自相對應的注入孔中;最後,通過回溫使凝固態的非極性油墨再轉化為液態。利用所述注入網版,採用類似網版印刷的方法注入非極性油墨,可以通過控制注入孔的體積精準地控制注入每個像素內的非極性油墨的量。
文檔編號G02B26/02GK101794019SQ20101012126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0日
發明者於國華, 宋宇紅, 楊順林, 趙後鵬 申請人: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市宇順顯示技術有限公司